陳黎說:「這二十年來我的散文創作,不敢說充分多樣,但用自己的方式播種、施肥、接枝,
也長出幾顆奇異的果實,而且只要換一個角度看東西,你隨時可以找到新風景;而只要固定一個
角度看東西,你遲早會發現大樂趣。」上文中,陳黎對於創作的看法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好的文章需要反覆修改,且用淺白的文字打動人心
(B)從俯拾即是的題材中,用心尋求,創造自我風格
(C)太多元的題材且過分重視文采會影響文意的表達
(D)努力耕耘、熟讀各類詩文,方能提升個人創作能力
(一)「斜槓」一詞源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阿爾伯說:「愈來愈多年輕人不
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轉而選擇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這些人用斜槓(Slash,/)來介紹其一連
串的頭銜或身分。」
現代社會年輕人年薪低、升遷的管道愈來愈狹隘,在公司上班已經不是一輩子幸福安穩的保證。因此,現代
工作者該想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找到工作?」而是「我如何創造工作!」斜槓人的概念,恰巧為現今的職場變
化找到一條出路。成為斜槓人,能夠為職涯找尋更多機會,發展自己的潛能。但是,成為斜槓人有那麼簡單嗎?
該如何養成呢?
首先,應該要澈底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對工作的期待。在選擇成為什麼斜槓前,應該先做好人生規劃。你可
以用設計思維來規劃自己的人生,用好奇心探索機會,以行動打造原型,透過失敗、放手、再嘗試的過程,設計
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找到自己的熱情,選擇自己想發展的第二專長後,就要靠刻意練習來幫助自己將專
長培養起來。
刻意練習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指出,每個人都有天賦,只要找到對的方法,就可以像在鍛鍊身體肌肉一
樣,逐步強化它,讓它的功能發揮得更好。如果想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可以找老師學習,每天挪出固定時間練
習,並且設立明確的目標檢核點,檢視自己的學習效果。
學會了一項新技能後,接下來就是將知識變成現金的步驟。把自己的專長丟到市場上,看有沒有人願意採買
你的專長及服務。可以利用寫文章或錄影片,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技能,藉此行銷自己的專長,建立個人品牌。
舉例來說,Susan 學習健身一年,她將自己的成果寫成文章發表在網路上,就吸引了一些想要學習健身的人,進
一步向她諮詢問題。Susan 一開始可以免費回答網友問題,等到累積品牌及信任,就可以考慮開始收費,當別人
的健身顧問,或開設健身相關的課程,逐步將自己的知識、專長變為現金。
(從國外紅回臺灣的「斜槓/人」是什麼意思?該如何養成? 取自 104 人力銀行網站)
根據本文,若魯夫想要成為一名斜槓青年,最好先經過哪些步驟?
(A)認識自己 → 設計人生 → 刻意練習 → 知識變現
(B)尋找機會 → 嘗試錯誤 → 創造工作 → 人生規劃
(C)培養專長 → 發揮潛能 → 檢核成果 → 找到工作
(D)建立品牌 → 強化目標 → 自我行銷 → 選擇斜槓
本文第三段中提及斜槓青年應該具備的精神,與下列何者相差最遠?
(A)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動
(B)旺盛的好奇心衰退以後,就難以設計發展第二專長
(C)倘若人們不懂得享受財富,那就不算真的擁有財富
(D)人生求勝的秘訣,只有那些失敗過的人才瞭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