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 (B)乙 (C)丙 (D)丁
13. 文學作品中常使用譬喻修辭技巧。所謂譬喻,即作者以類似的聯想,選取另外的事物來描繪原有事物的特徵。下列的比喻何
者不恰當?(A)因循怠惰是一條綑住手腳的繩子,它使我們的事業難以成功 (B)少年朋友像枝頭上青綠的果子,正需要足夠的
陽光、空氣和水,在細心培育之下,逐漸飽滿圓熟 (C)人生就像一本書,傻瓜走馬看花似地隨手翻閱它,聰明的人用心地閱讀
它,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 (D)雷電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
14.語文中誇張鋪飾,超過了客觀的事實,叫做「誇飾」如:「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下列哪一
項沒有運用到這種修辭法?(A)歷史上每當改朝換代,就會犧牲許多無辜的百姓 (B)媽媽發現買到黑心商品,氣的七竅生煙,
還跑去跟商家要求退貨 (C)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D)他下筆入木三分,可見功力非常深厚。
15. (甲)「爾安敢輕吾射」的「爾」是第□人稱 (乙)「見其發矢十中八九」的「其」是第□人稱 (丙)康肅笑而遣之」的「之」是
第□人稱 (丁)「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的「吾」是第□人稱 (戊)「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的「余」是第□人稱。請問各
□中的數字相加後,所得的結果的數字為何?(A)七 (B)八 (C)九 (D)十。
16.「月輪自海面昇舉,銀光粼粼,星光漸漸稀微,點點漁光熱鬧浮散在銀潔海面,天地宛如倒置,閃燦星辰全落在海面湧動。」
關於本段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銀光粼粼」指飛魚所閃耀出的光芒 (B)「天地宛如倒置」形容星空燦爛,猶如白晝 (C)
前三句描繪出月明星稀的場景 (D)末句指星辰倒映在海面上的景象。
17. 小林老師說文學作品中,經常以自然界的景物透露季節的訊息。所以要讓學生回家找尋描寫「秋天」的作品,請問下列何者
找錯了呢?(A)小夫:相見時難別亦難 , 東風無力百花殘 (B)胖虎:落英繽紛,楓紅層層,這番景致頗詩情畫意 (C)大雄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D)靜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8.下列文句,何者最不屬於「動態」描寫?(A)吸飽了燈光後,牠們便渾身是勁,瘋狂神經質地衝撞起來 (B)飛魚群抖波顫起
海面,薄翅開展貼海四散滑翔 (C)晚霞映照出男人黧黑、粗獷、極負自信的奕奕神采 (D)白日行船,船尖破浪如在耕犁海洋
19.「諸葛亮臨終前告誡兒子要能行君子之道,要能修養身心,立志學習。如果不能看淡身外的名利,就無法立定自己的志向;
不心靈寂靜就無法到達遠大的目標。」依據本文所述,下列何者為這段文字的主旨?(A)恬靜寡欲,志向高遠 (B)沉靜少言,
志在卿相 (C)謹言慎行,崇禮尚義 (D)隱逸山林,超群脫俗。
20.俗語說:「實磨無聲空磨響,滿瓶不動半瓶搖。」「深水總是靜流。」下列何者是這兩句話共同的含義? (A)有大智慧者,沉
默而謙虛 (B)少說少錯,多言惹禍 (C)滴水可以穿石 (D)眼見為真,口說無憑。
21.唐
李嶠有一首詠物詩:「凋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描繪的對象是下列何者?(A)雷
(B)風 (C)雨 (D)雪。
22.「白樂天初舉,以詩謁顧況。況睹姓名,謔之曰:「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況嘆之 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關於上述短文,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A)顧況對白居易說「長安百物貴,居大
不易」是憂心他無力負擔昂貴物價 (B)顧況對白居易態度轉變的關鍵是白居易頗具詩才 (C)顧況對白居易的態度是先消遣後
斥責 (D)由文中可知,顧況是位道貌岸然,對提攜後輩不遺餘力者。
23.「常常我們只記得結果的不完美,卻忘記收穫滿滿的過程。就像吹泡泡,其實不需要太在意泡泡不免會破掉。」這句話的涵
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真正完美的結果是不可期待的 (B)無論過程或結果都應力求圓滿 (C)過程中的收穫比結果是否完
美重要 (D)收穫滿滿的過程有助於結果的完美。
24.「牙齒對美容來說真的很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要是被歸類為美女的女生,不管她是東方人或西方人,不管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