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下列「 」中出自《史記》的名言,何者運用最為適當?(A)太空科學需要極精密的計算,否則「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B)再聰明的人,也不應該驕傲自滿,因為「失之毫釐,謬以千里」(C)如
果當初項羽能接納忠言,又怎會落得「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的結局呢?(D)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
成蹊」諫言雖然聽起來不悅耳,但卻句句受用。
20.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不恰當?(A)茱蒂和尼克「素昧平生」,是跨越族群,彼此瞭解的超級好朋
友(B)這位女明星不但面貌姣好,身材更是「穠纖合度」,令人羨慕(C)這項政策使人民怨聲載道,若不「改
弦易轍」,恐有民變之虞(D)走在「市聲鼎沸」的街市,映入眼簾都是車水馬龍的景象。
21. 下列「 」中敬詞與謙詞的使用,何者完全正確?(A)對於剛才討論的議題,「在下」提出一點「高見」,提供大
家參考(B)「賢伉儷」能夠大駕光臨「寒舍」,這真是「愚夫婦」的莫大光榮(C)「鄙人」正想請教經營之道,
能否邀請「足下」到「貴府」詳談(D)此次「敝人」能夠「高就」貿易公司,就此「薄禮」感謝老師幫忙。
22. 下列關於〈鳥〉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腳上像是有彈簧」用來形容鳥飛行的迅速(B)「不知是什麼東
西驚動牠了,牠倏地振翅飛去,牠不回顧」描述作者對鳥的離去毫不眷戀(C)「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有遮風的
棉罩,十分『優待』」寫出作者為鳥的際遇感到歡喜(D)「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
用來形容鳥的叫聲美妙多樣。
23. 「從前我常見提籠架鳥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躂(現在這樣有閒的人少了)。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
鳥的苦悶。」作者的心態與下列何者相似?(A)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B)為鼠常留飯,憐蛾不
點燈(C)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24. 「是法不信於民也」一句,用「於」表示被動,下列何者也是被動句子?(A)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B)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C)僅優「於」在標本室裡住著(D)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 下列各選項中的語氣說明何者不正確?(A)唯陛下察之:期望語氣(B)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
之罰金:憤怒語氣(C)為什麼要苦苦去挽救黃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疑問否定(D)我想牠的苦悶,大概
是僅次於年在膠紙上的蒼蠅吧:肯定語氣。
26. 下列選項「」中的字,何組全是實指顏色?(A)明眸「皓」齒/「素」不相識(B)「黛」青山色/「釉」綠梯
田(C)青紅「皂」白 /近「墨」者黑(D)面紅耳「赤」/當「紅」炸子雞
27. 天寶三載,元月十五日,張小敬在正午時分接獲靖安司密令--「戌時,景龍觀前,與李必會合」,若以現今計時方
式,那麼距離會合時間還有多久?(A)一小時(B)三小時(C)五小時(D)七小時。
28. 「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中以具體的描述來表達抽象的意念,使文句更為生動。下列選項何者也是「化抽
象為具體」的手法?(A)牡丹花在夜裡被驚動,齊齊轉過頭,發出無聲的驚呼(B)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攫
走了你緊緊扯在手裡的輕愁(C)秋天到了,有的樹開始落葉,為將來的冬天而嘆息(D)黃槐那豔麗耀眼的黃
色花朵,在陽光下是一種龐大集團的色彩。
29. 余光中〈大江東去〉:「大江東去,浪濤騰躍成千古/太陽升火,月亮沉珠/那一波是捉月人?/那一波是溺水的
大夫?/赤壁下,人弔髯蘇猶似髯蘇在弔古」這首詩中所提到人物,下列何者不在其中?(A)不肯迂迴入醉鄉,
乍吞忠梗沒滄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B)明主憐才赦酒狂,不知力士賤文章。當其醉草清平調,
肯信長安是夜郎(C)英傑哪堪屈下僚?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D)心似已灰之
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 惠州 儋州。
30. 下列各選項「」中的部分,何者是該句真正的主語?(A)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B)「大象」長長的鼻
子正隨著音樂左右搖擺著(C)「 豐收」的微笑已經來到拾穗婦人的嘴角(D)教育是「孔子」心愛的職業。
31. 以下好書推薦書單中,哪一個不屬於完整的句子結構?(A)被遺忘的亞洲碎片(B)走路也是一種哲學(C)
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去全世界(D)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
32. 「菊,花之隱逸者也。」屬於判斷句句型。下列「 」中的句子,何者也屬於此類型?(A)山色空濛雨亦奇(B)
落花水面皆文章(C)天涯何處無芳草(D)不識廬山真面目。
33. 下列畫雙線部分的文句,何者用詞最精簡? (甲)網路匿名讓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塑造了負面的人格,(乙)這種
負面的言行、心理,不會只存在發生於使用網路的時候,(丙)如果假如有了這種負面的心態,(丁)即便離開網路,
仍然會繼續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匿名的負面效應也將因此排山倒海而來。(A)甲(B)乙(C)丙(D)丁。
34.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 絕句)關於此詩,下列何者
說明正確?(A)本詩所描寫的季節是初夏時節(B)全詩視野由高處寫到低處,再由近處寫到遠處(C)首兩
句兼具色彩與動態的美感(D)後兩句表達詩人即將遠行到東吳的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