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14.「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者也。」這段話說明什麼道理?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C)持志不懈,有志竟成 (D)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 )15.下列有關來到部落的文明一文的解讀,何者有誤?
(A)「那時候城市文明還畏畏縮縮地不敢闖進部落。」──當時原住民大都保有原來的生活方式
(B)「誰也不知道文明怎麼闖進部落的。」──意旨文明勢力是無聲無息地進入部落、影響部落文化
(C)「想想你們的夢想,有了文明並不需要忘了老泰雅啊!」──期盼泰雅傳統的精神與現代文明可以並存
(D)「想到童年的夢想,似乎是文明的腳步也追不回來的。」──作者慨嘆童年與文明一起消逝,再也追不回
來了。
( )16.〈空城計〉一文中,面對敵我的懸殊兵力,孔明連下軍令並登城彈琴,以致司馬懿起疑而退兵,由此可知
孔明是個沉著應變的人。下列敘述中,何者最能看出孔明沉著從容、臨機應變的特質?
(A)周瑜藉故三殺孔明卻挫敗,只能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B)面對腹笥便便的謀士輪番舌戰,孔明依然見招拆招,贏得論辯
(C)司馬懿看到蜀軍在孔明的指揮下,井然有序的退回陣地,不禁讚嘆
(D)陳壽撰寫〈諸葛亮傳〉時,稱讚其治軍能力強,但臨陣奇謀,能力較差。
( )17.「瑤琴三尺勝雄獅,□□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士人指點到今疑。」下列哪一首詩句所描寫的對
象,與□□所指的對象不同?
(A)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B)扇搖成月三分鼎,石暗陰雲八陣圖
(C)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壇禮樂冠華夷 (D)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 )18.關於空城計的文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寫出孔明治軍的嚴明以及下達命令的清楚明快
(B)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寫出蜀軍的驚慌失措之情,藉此反襯出孔明的沉著冷靜
(C) 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寫出司馬懿乘虛而入,個性狡詐,城府深
(D) 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寫出大軍壓境,孔明卻泰然自若,膽識過人。
( )19.深藍的憂鬱文末,王文燦喊叫:「成功了!成功了!機器有了情感!」由此可知,王文燦在世界棋王腦部植
入超級計算能力的電腦晶片,真正的用意為何?
(A) 希望證明人腦終究能夠勝過電腦 (B)希望世界棋王能獲勝,不再憂鬱
(C)想讓機器人和電腦晶片一較高下 (D)想測試機器人是否擁有人的情感。
( )20.有關深藍的憂鬱和替代死刑兩文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深藍的憂鬱一文使用第三人稱的敘事口吻鋪陳全文內容
(B) 替代死刑以王朝明的心理變化為主軸,帶動情節的發展
(C) 替代死刑以王達成產生殺人念頭為全文高潮,帶出戲劇化結局
(D) 兩文不僅有精彩的科幻情節描述,還善用對話凸顯角色的個性。
( )21.〈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使用正、反論述的方式來闡述道理。下列各句,何者亦採用此種方式?
(A)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B)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C)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22.下列文句「 」中成語的運用,何者錯誤?
(A) 這篇文章「言簡意賅」,內容枯燥乏味,不值得一看
(B) 在裝修行業蒸蒸日上的形勢下,時尚餐廳設計「應運而生」
(C) 對於大街上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現象,我們早已「司空見慣」
(D) 他的演講深入淺出,讓在場人士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稱是。
( )23.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幾何學之內,無帝王之路。」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B)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C)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D)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 )24.「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與下列何者相
去最遠?
(A) 老是吹號角的人,不是真正的獵人 (B)任何反面的事物,必有其正面的價值
(C)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 (D)在山腳下徘徊的人,永遠到達不了山頂。
( )25.來到部落的文明一文中,作者以略帶嘲諷、調侃的方式,描述文明入侵部落的無奈,下列文句何者並未
帶有這種調侃意味?
(A) 現在想起來,我們的夢想還真不「文明」
(B) 二十層的高樓說得比八雅鞍部山脈還要高,害我們把脖子挺得快到背後
(C) 文明的臉長什麼樣子,我們部落一直也沒認清楚它的底細,總之是新奇的、進步的、享受的、偉大的、
科技的總稱吧
(D) 我們有時依舊愛聽巴尚‧達努的山林奇遇記,但還是忍不住問他:「為什麼還要學著老泰雅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