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晏子這段話的解讀,下列敘述何
者有誤?
(A)直斥齊景公是個自顧享受,不知人間疾苦的君王 (B)勸勉國君應具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
(C)以古代賢明君主為例,激發齊景公見賢思齊之心 (D)提醒齊景公應當走出高牆多關心黎民百姓之疾苦。
二、題組
網路上看到鯨落的影片。濛濛藍的海水中,一團霧似的龐大物體,漂浮著一動不動。講述者說那是鯨魚,正在
緩慢下沉中。我盯著畫面,半天,沒看到明顯的下沉狀況,鯨魚自若地凝固在海水中,幾乎像靜物。
據說鯨魚知道自己的死期。在將亡之際,它會游到深海區,之後垂直下沉。由於海水浮力,這個下沉非常緩慢,
緩慢到如同花開,如同種子發芽,並非肉眼可見。要用延時攝影,才能觀察到動靜。而在這似乎靜止的狀態中,鯨
魚的身體成為了供養。一大群魚類環繞它分食。在深海中,這個狀態,能維持四個月到半年,視鯨魚的體積而定。
沉到海床上後,繼續有其餘的深海生物,在鯨魚的軀骸中各取所需。一座「鯨魚食堂」,據說可以供應上萬種生
物體的存續繁衍。這種供養,長達百年。不但滋生萬物,還改變了海洋生態。
當文章被收集成書之後,某種程度,可以視同「鯨落」。該完成的已然完成,而浮沉在時光長流中,供養了什麼
人,我們其實不知道。作家和出版社懷著熱情,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鯨落,定錨文學海床上,看似無聲,其影
響和威力要在百年後才見真章。
每次付梓,成為了鯨落的一塊小小的小小的肉片,都是我的榮幸。
改寫自 袁瓊瓊 鯨落
( ) 36.嘗試將鯨落的現象製作成圖表,若橫坐標軸愈向右數值愈大,直坐標軸愈向上數值愈大,下列何者最能呈現文中所
述的鯨落現象?
(B)三、四兩句寫景,描述赤壁之戰,天下未定,徒留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
(C)五、六兩句敘事,敘述感通君臣有義、如魚得水的情誼
(D)有三聯對仗,表達對壯志未酬的悲慨以及對孔明的高山景行之情
( )
( )
33. 空城計一文中,孔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運用計策,智退敵人,下列哪一句話最適合用來詮釋本文?
(A)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
(B)兵者,詭道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C)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
(D)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謂必勝軍無百疾,是謂必勝無
34. 根據右圖,下列說明何者最恰當?
(A)A 點反映現在科技發展的速率
(B)B 點反映現在人類適應變化的速率
(C)人類未來的適應力終將追上科技發展的速率
(D)現在科技發展的速率已超過人類適應變化的速率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
不寒。」 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
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晏子春秋》
( ) 32.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蜀相)關於本詩的敘述,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
(A)體裁是近體詩,押韻字是森、音、心、襟共四個字
第五頁
無百疾,是謂必勝
速
率人類適應
變化的速率
科技發展的速率 時間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