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7. ( ) 下列文句,何者的寓意與包容、雅量「最不相關」?
(A)只見弟兄眼中有刺,卻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
(B)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C)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
(D)每個人都能縮小自己時,大家的空間就變大了。
18. ( ) 根據文意,下列「」內的諺語,何者使用最正確?
(A)他想幫生病的媽媽做飯,卻弄得廚房杯盤狼藉,還要媽媽出來善後,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B)妹妹的方向感不太好,獨自出門時,難免出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狀況
(C)爸爸希望我們認真上課,自己卻躺在沙發上休息,根本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D)他平常處事幹練,思緒清晰,豈知這次為了家人犯下滔天大禍,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9. ( ) 以下有關〈五柳先生傳〉一文的文意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表明五柳先生個性沉靜,不追求功名富貴
(B)「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表現出五柳先生的率真個性
(C)「好讀書,不求甚解」指五柳先生讀書不拘泥字句,重在領會旨趣
(D)「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點出五柳先生是上古時代的人
20. ( ) 孔子自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段話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B)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C)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D)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21. (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這段文句表現出何種生活態度?
(A)無入而不自得 (B)責己也重以周
(C)盡人事聽天命 (D)置死地而後生
22. ( ) 五柳先生「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態度,最接近下列何者?
(A)子夏: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B)子路:願車、馬、衣、裘,與朋 友共,敝之而無憾
(C)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3. ( ) 下列有關〈五柳先生傳〉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採第一人稱立場寫作,較能避免自我褒揚的嫌疑
(B)第一部分是傳,第二部分是贊,詳述五柳先生的生平
(C)「忘懷得失」為全文綱領,表明自己的率真與淡泊名利
(D)贊語引黔婁之妻之言,烘托五柳先生高潔的的品格
24. ( ) 下列有關〈牡蠣有容,珍珠乃大〉的寫作手法說明,何者正確?
(A)由作者和室友的對話展開議題,闡述「有容乃大」的重要
(B)分析牡蠣的構造,藉牡蠣包裹異物的過程領悟處世之道
(C)借尼布爾祈禱詞讓「有容乃大」這個抽象的主題更明確
(D)善用激問句來引發讀者的反思,由不同觀點看事物會產生不同體會
25. ( ) 〈牡蠣有容,珍珠乃大〉一文中「人……不應該期待事事順利。要知道在大自然之中,挫折是常態而不是例外」,
對於這段話的解析,何者最恰當?
(A)遇到挫折時,更重要的是反敗為勝 (B)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豈能凡事順利
(C)人生如打牌,拿到壞牌的機會較高 (D)相較動物常有生存危機,人要惜福。
26. ( ) 〈牡蠣有容,珍珠乃大〉一文中「動物出外覓食時都不知道是否找得到食物,也不知道今天是否能安全地歸返,回
到溫暖的窩以期待明天的旭日東升。」下列何者可詮釋這段話的涵義?
(A)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B)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C)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D)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7. ( )「打牌時,拿到什麼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B)當發球權不在自己手上時,一切只能靜觀其變
(C)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D)逆境使人自陷於絕望之中,一蹶不振。
28. ( )下列〈謝天〉一文中文意與名句的串聯,何者意旨「最不相近」?
(A)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越是成熟的稻穗 ,越懂得彎腰
(B)記住,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C)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和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D)要滴下眉毛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稻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29. ( ) 關於〈謝天〉一文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寫作,更顯客觀 (B)寫作方式有敘有論,篇幅雖長,但層次分明
(C)藉眾多名人事例,破除「謝天」的迷思 (D)多以他人的生活經驗為例證,親切有味,不落俗套
30. ( ) 有關〈謝天〉一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本文旨在破除迷信,跟上潮流 (B)「謝天」即表示對上天及神明的感謝
(C)作者從愛因斯坦的身上領會到眾志成城的道理 (D)愛因斯坦和作者祖母兩人都展現相同美德
【請翻頁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