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七年級 111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04.7 KB
頁數
5
作者
Winior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17,离现在 2 1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大灣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題目卷
一年 座號: 姓名:
單選題:共 50 題,請依題意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並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
一、單題:(1~40 題,每題 2)
1. ( ) 下列「 」中的形似字,哪一組讀音前後相同?
(A)「裹」足不前/表「裏」不一 (B)短「褐」穿結/結果「揭」曉
(C)正「襟」危坐/「噤」若寒蟬 (D)環「堵」蕭然/有目共「睹」
2. ( )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何組字形相同?
(A)平「ㄔㄡˊ」沃野/「ㄔㄡˊ」躇不前 (B)雷「ㄌ一ˋ」風行/再接再「ㄌ一ˋ」
(C)隆冬「ㄌㄚˋ」月/臉色「ㄌㄚˋ」黃 (D)頭角「ㄓㄥ」嶸/面目「ㄓㄥ」獰。
3.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正確?
() 「潛」力無限:ㄑㄧㄢˇ () 上天「賜」予:ㄙˋ
() 「脊」椎側彎:ㄐㄧˊ () 聲音「顫」抖:ㄔㄢˋ
4.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擺設「供」桌/嚴刑逼「供」 (B)歷史記「載」/一年半「載」
() 弱不「禁」風/情不自「禁」 (D)垂死「掙」扎/「掙」錢養家。
5. (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他搖曳著一頭亂髮,腳步踉蹌,最後跌坐在路上 (B)犯錯時要能反恭自省,不可怨天由人,自暴自棄
(C)陶淵明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所以選擇掛官求去 (D)初次展露頭角的她,卻因罹患疾病而退出了體壇。
6. ( ) 下列「 」中的字詞,哪一個選項的音義完全正確?
(A)「亙」古:音「ㄏㄥˊ」, 連綿不斷 (B)茲若人之「儔」乎:音「ㄔㄡˊ」,謀畫
(C)「酣觴」賦詩「ㄏㄢ ㄕㄤ」,盡興地喝酒 (D)「蹧蹋」食:音ㄗㄠ ㄊㄚ」, 浪費、不知愛
7. ( ) 小豪參加「注釋挑戰賽」,成功過關,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最有可能是他的答案?
(A)不「汲汲」於富貴:憂慮 (B)「晏如」也:安然自得的樣子
(C)「渺茫」的老天爺:微小而無法看清 (D)「瀏覽」愛因斯坦的著作:精細地看。
8. ( ) 下列「」的詞語,何者解釋「不正確」?
(A)旭日東升:比喻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景象 (B)初出茅廬: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C)有容乃大:有容忍,能包容,才能成就大業 (D)簞瓢屢空:形容生活富足,不缺食物。
9. ( ) 下列「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造飲「輒」盡/動「輒」得咎 (B)「期」在必醉/不「期」而遇
(C)身分卑「賤」/貴遠「賤」近 (D)「極」其言/登峰造「極」
10. ( ) 下列各組「」中的意思,何者前後相同?
(A)不「戚戚」於貧賤/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B)姐姐將別針別在「胸襟」上/「胸襟」開闊才能成就大業
(C)母親懷胎十月「孕育」新生命/這場革命「孕育」了改變時代的希望
(D)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造字法則有象形、「會意」、指事、形聲。
11. ( ) 下列「 」中所指的對象,何者說明正確?
(A)「或」置酒而招之 陶淵明 (B)極「其」言 黔婁
(C)以樂「其」志 黔婁之妻 () 茲「若人」之儔乎 五柳先生
12. ( ) 下列有關「於」字的用法,何組兩兩相同?
(A)得之「於」人者太多/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B)祖母之「於」我家/ 高「於」農夫一等
(C)不戚戚「於」貧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留蚊「於」素帳中
13. ( )下列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為「副詞」?
(A)酣觴「賦」詩 (B)菜肴「布」好 (C)短「褐」穿結 (D)「雪」白頭髮
14. ( )「曾不吝情去留」句中「去留」一詞在意義上只取「去」的意思這類詞語稱為「偏義複詞 的詞語,
何者「不是」偏義複詞?
(A)上司執法不該因為親疏而有「異同」 (B)個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C)保衛國家的將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 (D)你我過往的「恩怨」自此一筆勾銷。
15. ( ) 海中生物種類繁多常成為我們說話行文素材下列與海中生物有關的詞語缺空處依序應填上何字?「□鶴遐齡
漏網之□、鷸□相爭、蠶食□吞、齒如編□」
(A)蟹、鯨、蚌、蝦、貝 (B)龜、魚、蟹、鯊、蝦
(C)龜、魚、蚌、鯨、貝 (D)蝦、魟、魚、蝦、蚌。
16. ( ) 下列「」中關於古代生活用具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他們兄弟二人「舉案齊眉」,感情甚篤,數十年如一日,令人羨慕
(B)老董事長向來備受敬重,說話「一言九鼎」,大家無不聽從
(C)父親「懸壺濟世」多年,又樂於助人,在杏壇留下不少佳話
(D)環保需要全民配合,單靠政府力量,就如「釜底抽薪」,是起不了作用的
【請翻頁繼續作答】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17. ( ) 下列文句,何者的寓意與包容、雅量「最不相關」?
(A)只見弟兄眼中有刺,卻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
(B)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C)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
(D)每個人都能縮小自己時,大家的空間就變大了。
18. ( ) 根據文意,下列「」內的諺語,何者使用最正確?
(A)他想幫生病的媽媽做飯,卻弄得廚房杯盤狼藉,還要媽媽出來善後,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B)妹妹的方向感不太好,獨自出門時,難免出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狀況
(C)爸爸希望我們認真上課,自己卻躺在沙發上休息,根本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D)他平常處事幹練,思緒清晰,豈知這次為了家人犯下滔天大禍,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9. ( ) 以下有關〈五柳先生傳〉一文的文意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表明五柳先生個性沉靜,不追求功名富貴
(B)「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表現出五柳先生的率真個性
(C)「好讀書,不求甚解」指五柳先生讀書不拘泥字句,重在領會旨趣
(D)「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點出五柳先生是上古時代的人
20. ( ) 孔子自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段話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B)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C)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D)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21. (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這段文句表現出何種生活態度?
(A)無入而不自得 (B)責己也重以周
(C)盡人事聽天命 (D)置死地而後生
22. ( ) 五柳先生「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態度,最接近下列何者?
(A)子夏: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B)子路:願車、馬、衣、裘,與朋 友共,敝之而無憾
(C)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3. ( ) 下列有關〈五柳先生傳〉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採第一人稱立場寫作,較能避免自我褒揚的嫌疑
(B)第一部分是傳,第二部分是贊,詳述五柳先生的生平
(C)「忘懷得失」為全文綱領,表明自己的率真與淡泊名利
(D)贊語引黔婁之妻之言,烘托五柳先生高潔的的品格
24. ( ) 下列有關〈牡蠣有容,珍珠乃大〉的寫作手法說明,何者正確?
(A)由作者和室友的對話展開議題,闡述「有容乃大」的重要
(B)分析牡蠣的構造,藉牡蠣包裹異物的過程領悟處世之道
(C)借尼布爾祈禱詞讓「有容乃大」這個抽象的主題更明確
(D)善用激問句來引發讀者的反思,由不同觀點看事物會產生不同體會
25. ( ) 〈牡蠣有容,珍珠乃大〉一文中「人……不應該期待事事順利。要知道在大自然之中,挫折是常態而不是例外」
對於這段話的解析,何者最恰當?
(A)遇到挫折時,更重要的是反敗為勝 (B)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豈能凡事順利
(C)人生如打牌,拿到壞牌的機會較高 (D)相較動物常有生存危機,人要惜福。
26. ( ) 〈牡蠣有容珠乃大〉一文中「動物出外覓食時都不知道是否找得到食物也不知道今天是否能安全地歸返
到溫暖的窩以期待明天的旭日東升。」下列何者可詮釋這段話的涵義?
(A)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B)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C)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D)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7. ( )「打牌時,拿到什麼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B)當發球權不在自己手上時,一切只能靜觀其變
(C)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D)逆境使人自陷於絕望之中,一蹶不振。
28. ( )下列〈謝天〉一文中文意與名句的串聯,何者意旨「最不相近」?
(A)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越是成熟的稻穗 ,越懂得彎腰
(B)記住,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C)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和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D)要滴下眉毛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稻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29. ( ) 關於〈謝天〉一文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寫作,更顯客觀 (B)寫作方式有敘有論,篇幅雖長,但層次分明
(C)藉眾多名人事例,破除「謝天」的迷思 (D)多以他人的生活經驗為例證,親切有味,不落俗套
30. ( ) 有關〈謝天〉一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本文旨在破除迷信,跟上潮流 (B)「謝天」即表示對上天及神明的感謝
(C)作者從愛因斯坦的身上領會到眾志成城的道理 (D)愛因斯坦和作者祖母兩人都展現相同美德
【請翻頁繼續作答】
3
31. ( )〈謝天〉一文中:「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這段話的涵
義和下列何者最相近?
(A)豐收是自然和人類合作的大手筆,人豈可貪天之功而愚昧地自鳴得意
(B)有人需要你的愛,滿足他們吧!此時,你將是上天賜給他們的恩典
(C)生活充滿困惑與潛在的混亂,宗教的力量可以指導我們找到意義與秩序
(D)生命有真切地擁抱後,看任何事就能寬宏大量,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觀
32. ( ) 〈貓的天堂〉ㄧ文中使用許多巧妙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大篇幅敘述安哥拉貓離家後遇到的挫折,說明安哥拉貓和老公貓堅定的情誼
(B)安哥拉貓的活動範圍擴大,處境愈危險,反映出追求自由的代價極大
(C)故事發展從白天到晚上,再到隔天天亮,點出安哥拉貓向生活低頭的快速
(D)本篇小說表面寫的是家貓流浪記,文字背後卻隱含著人生價值的抉擇
33. ( ) 根據〈貓的天堂〉,安哥拉貓、老公貓最終各自對天堂的認知為何?
(A)老公貓認為只要用心體會,天堂就在自己身邊
(B)安哥拉貓認為天堂不但能擁有物質享受,還能保有個人的尊嚴
(C)安哥拉貓認為天堂是擁有同甘共苦的夥伴和姑媽的寵愛
(D)老公貓認為天堂雖得忍受些許不便,卻能享有不受束縛的生活。
34. ( )下列選項何者是貓的天堂一文正確的情節發展?
(A)起因→轉折→發展→結果 (B)起因→發展→轉折→結果
(C)發展→起因→轉折→結果 (D)轉折→起因→發展→結果。
35. ( )「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這段話運用了映襯法,下列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修辭技巧?
(A)牡蠣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砂子吐出去
(B)太陽暖乎乎的,晒得我身上的脂肪都快溶化了
(C)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D)祖父每年在風裡雨裡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裡飯裡的自苦
36. ( )根據以上兩位名人的話語下列哪個主題相關?
(A)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B)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C)為而不恃,功成不居 (D)數典忘祖,過河拆橋
37. ( )「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自元日至端午以來,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
下乎?』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根據這段文字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艾人以「半截入土」暗譏桃符有過時之嫌 (B)門神指責桃符愛爭閒氣,所以只能傍人門戶
(C)三者位置由高而低依序是:門神、桃符、艾人 (D)桃符與艾人為了元日、端午的重要性而爭吵不休。
38. ( )「觚中國古代盛行於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用青銅製成口作喇叭形細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條稜角
容量二升。」根據這段敘述,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商、周時期的「觚」器?
(A) (B) (C) (D)
39. ( )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陳凰鳳在臺灣生活所做的努力?
(A)關注社會脈動,主動爭取勞工福利 (B)試著融入社會,當一個新臺灣人
(C)參與子女校園生活,避免他們被歧視 (D)走出家庭當志工,積極化解文化衝突。
【請翻頁繼續作答】
知道自己外籍新娘的身分在台灣是一個買賣標的。她如何可以把這些視為生命中的石頭,彎下身撿起丟掉,成為
一個讓人尊敬的大學老師?「我剛到台灣時,看到到處貼的『外籍新 20 萬』,我看到我這個身分是別人用買賣方
式來評斷......」陳凰鳳用流利的中文一邊講一邊擦眼淚,引起很大的迴響。剛到台灣時飽受歧視,她為了怕孩子也
被歧視,因此反而努力的參與孩子校園的生活。為了融入台灣社會當一個新台灣人,陳凰鳳要比一般人更努力。結婚
第七年,夫妻倆決定帶著稚齡兒女回台定居,她一心想當個賢妻良母專心持家,但看著其他新住民帶著母國文化來到
台灣,兩方文化衝突產生誤會與悲劇,陳凰鳳決定去當志工,也因此得知更多悲傷的故事。
(一)巴夫洛夫:「無論在什麽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二)歌德:「我要做的事,不過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種的莊稼而已。」
4
40. ( ) 有關上文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天燈相傳是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為了軍事所需而設計,用以探測星象
(B)放天燈源自於一種宗教儀式,也是讓臺灣躍上世界舞臺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
(C)天燈又名「孔明燈」「平安燈」「祈福燈」,其上升原理與熱氣球相同
(D)平溪天燈據傳是清朝時,山區的居民為了對抗盜匪入侵而設計的防禦武器。
二、題組:(41~50 題,每題 2)
41. ( ) 根據文意,文中畫線處「 」最適合填入下列哪一句話?
(A)回答的人一直在變 (B)新的問題不斷產生
(C)人類的記憶力有限 (D)人總是找不到答案。
42. ( ) 本文的主旨是在說明什麼?
(A)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我們必須堅守原則,不能隨波逐流
(B)當有人提出不一樣的答案,我們應該給予尊重,不可固執己見
(C)生命是無解的問題,若一味尋求標準答案,很難找到人生方向
(D)面對生命諸多問題,要不斷自我反思和探究,讓心靈有所成長
43. ( ) 在甲詩中,最能體現躬耕生活辛勞的是那兩句?
(A)第一、二句 (B)第三、四句 (C)第五、六句 (D)第七、八句
44.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從這段文字的意思,最接近於下列何者?
(A)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B)大隱隱市朝,小隱隱山林
(C)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D)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寬。
45. ( ) 關於二首詩的比較,何者正確?
(A)甲詩有八句,所以屬於五言律詩;乙詩有十句,所以是五言古詩
(B)甲詩韻腳有「穢、歸、衣、微」,乙詩韻腳有「喧、偏、山、還、言」
(C)甲詩表達歸隱田園的心志,乙詩抒發辭官歸隱後,悠然自得的情懷
(D)甲詩以白描法寫出田園生活的樂趣,乙詩以自問自答敘寫遠離世俗的好處
【請翻頁繼續作答】
甲、〈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乙、〈飲酒詩〉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放天燈很浪漫,人們可以在七彩的天燈表面上寫下自己的心願,再點燃火種,藉由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願望上
達天聽。在黑夜中閃爍的光影,彷彿人間最美麗的景象,幸福又美好。
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孔明)所創。當初為了軍事所需,遂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讓燈盞
飄浮於空中,造成錯誤的「星象」資訊,欺騙司馬懿大軍,堪稱現今熱氣球的先驅。
平溪天燈的由來,據傳是因清朝時代居民地處偏僻山區,若遇盜匪作亂,便到山中避禍。盜匪離去後,留守村中
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作為報平安的信號並告知避難者可以返家所以居民稱天燈為「平安燈」待時局安定後
這項儀式被保留為地方民俗,人們藉放天燈向上天祈福,便又稱作「祈福燈」。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縣(今新北市)政府將施放天燈推廣為全國性活動,在平溪國中舉行首屆「國際天燈節」,
吸引了三萬人次參加,獲得熱烈迴響。此後每年元宵節,都會吸引海內外數萬人潮前來參與,放天燈遂為臺灣躍上世
界舞臺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
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學期終了也要出些考題。某次考試前幾天,位學生匆匆跑來愛因斯坦
「教授,聽說您今年的考題跟去年一樣?」「沒錯。」愛因斯坦回答。學生立刻喜上眉梢,因為他已將考古題背得滾
瓜爛熟。「但是答案跟去年不一樣。」愛因斯坦又加上一句。
人生,不斷提出各種問題,等待我們的回答。譬如「宇宙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問題
雖然相同但每個人的答案卻不一樣每個時代的答案也都不一樣問題不變答案一直在變因為 」。
對生命的諸般問題,如果我們現在的答案跟小時候一樣,那表示這麼多年來,我們的心靈和見識可能都沒有什麼
成長。如果我們今年的答案是抄襲去年別人的答案,那表示在此朗朗乾坤,我們竟然是活在別人的陰影裡。
所有值得思索和探問的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或終極答案的「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什麼生活呢?」
自己找答案,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找到不同的答案。
(王溢嘉 答案不一樣)
5
46. ( ) 根據本文,僰人最後感到沮喪的原因為何?
(A)猴子本性畢露,不受僰人控制 (B)巴童打敗猴子,受到眾人讚賞
(C)猴子訓練不足,不合僰人期待 (D)巴童訓練猴子,更勝僰人一籌。
47. ( ) 郁離子想藉此文向統治者揭示軍隊弊病,何者是其所強調的主張?
(A)軍中要有表演節目,提高士氣 (B)對待士兵要公正,賞罰分明
(C)軍中不可養猴,以免腐敗軍心 (D)整頓軍隊的紀律,加強管理。
48. ( ) 關於本文的說明,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猴子無師自通,天生就會跳舞 (B)巴童妒忌僰人只傳授猴子舞藝
(C)巴童揮袖故意將茅栗丟在地上 (D)巴童存心搗亂,翻倒桌案酒壺
(表一) (表二)
(資料來源:整理、繪製自行政院農委會
動物保護資訊網)
49. ( ) 小豪到行政院農委會打工,取得了一份自民國九十八年起,近十年的全臺家貓數統計圖(見表一)。關於他對此圖
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00 102 年顯示成長趨緩 (B)98 年全臺家貓數已逾 20
(C)近十年全臺家貓數皆正成長 (D)104 年全臺家貓數不足 40 萬。
50. ( ) 根據(表二),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 南部家貓豢養以高雄市最多,嘉義縣最少 ()臺東縣的家貓數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
() 新北市的家貓數量是桃園市的三倍有餘 ()以北部為例,越往南走養貓的意願越低
試題結束
~~~~~~~~~~~~~~~~~~~~~~~~~~~~~~~~~~~恭喜你完成考卷記得多檢查幾次喔! ~~~~~~~~~~~~~~~~~~~~~~~~~~~~~~~~~
區域
家貓總估計數
區域
家貓總估計數
北部
9,559
中部
17,320
85,895
南部
4,588
146,574
13,563
46,847
67,038
12,202
73,380
26,114
29,517
中部
27,706
東部
14,841
88,819
17,609
26,192
10,891
14,552
全臺
733,207
人養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規旋矩折,應律合節。巴童觀而妒之,恥己之不如也,思所以敗之,乃袖茅栗
以往。筵張而猴出,眾賓凝眝,左右皆蹈節。巴童佁然揮袖而出其茅栗,擲之地。猴褫衣而爭之,翻壺而倒案。
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離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師戰者,蠢然而蟻集,見物則爭趨之,其何異於猴哉!」
(劉基《郁離子.卷七》
僰:音ㄅㄛˊ,今居四川南部和雲南東部一帶的少數民族。規旋矩折:迴旋轉折 袖茅栗:衣袖裡藏著茅栗。
凝眝:凝視。眝,音ㄓㄨˋ佁然:神態安詳的樣子。佁,音ㄞˇ。:軍隊。蠢然:騷動樣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