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人活五十歲,我活百五十」:勉人多多勞動身體,即可延年益壽(C)陶淵明說過:「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
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說明珍惜光陰,及時行樂 (D)甘迺迪說:「我相信治國的本領,不在頭皮
上面,而在頭皮下面」,啟示我們要善用時間,充實自我
( )16.下列行為,何者符合「生命中的碎珠、沙金、片玉,能勤於撿拾,並集合它們,那的確是一宗可觀的財富。」
的意涵?
(A)隋朝李密專心向學,有次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
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專注讀書 (B)戰國時期蘇秦晝夜苦讀,昏昏欲睡時,則備一隻錐子刺大腿提神
(C)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學習而成為名作家及一位女強人(D)賈伯斯大學休學後,憑藉
自身的創意與努力,創立了蘋果公司
( )17.奧古斯狄尼斯說:「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們只讀了其中一頁。」指出除了閱讀有字之書外,亦需走入
生活,讀一讀世界這本無字天書,方能成為「全方位閱讀者」。以下說明何者符合「全方位閱讀者」之理念?
(A)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B)旅行是真正知識的偉大泉源 (C)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
(D)白日莫空度,青春不再來
( )18.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描寫女孩從期盼到戀情落空的悲傷。這心情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C)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D)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19.有關「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詩句的意涵,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陽光下」表示:這是一段人盡皆知的情緣 (B)「慎重」表現出「佛」是不輕易許諾凡人的祈求
(C)「開滿了花」表示:已經被實現的其他願望 (D)本詩句的意旨:表達出竭盡心思吸引對方的目光
( )20.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詩中所述,下列選項何者不正確?
(A)「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描寫心中的期待與不安
(B)「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近似「女為悅己者容」的情懷
(C)「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可看出作者對於心愛的人充滿埋怨,不再企盼
(D)「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可以用『落花有意
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來形容這樣的心情
( )21.下列各選項的配對,何者不正確?
(A)「我如□□/日夜捶擊敲打/只為把痛苦延伸成/薄如蟬翼的金飾」-→ 金匠
(B)「友誼和□□一樣/還是淡一點比較好/越淡的香氣越使人依戀/也越能持久」-→花香
(C)「春天的第一隻□□,身披橙色和紫色,從我的路上飛過,一朵飛行的花,改變了我生活的顏色」→ 蜜蜂
(D)「我達達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 馬蹄
( )22.有關「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的論點,哪一項是正面論述?
(A)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B)謂學不暇給者,雖暇亦不能學
(C)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空悔讀書遲 (D)坐待韶光老,萬事成蹉跎
( )23.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
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本段文字的意涵
為何?
(A)愛情遇合不易,須執著於狂熱的追求中 (B)愛是一種感覺,遇不遇見皆好
(C)愛情遇合本是虛幻短暫,不必過於用心經營 (D)愛情無法預設時空,可遇而不可求
( )24.席慕蓉:「所有生命裡的好時光,都像是書頁間的精美插圖,再怎樣讚嘆,也還是要翻過去的。」有關這段話
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人生再怎麼不如意,也將會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B)人生不可只眷戀美好的過往,而不繼續往前走
(C)人不怕無福可享,只怕沒有困難可以磨練自己 (D)人生美好時光總是瞬間即逝,因此要好好把握
( )25.關於〈畫的哀傷〉寫作手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以第三人稱的觀點,敘述故事情節的演變 (B)透過岡本和志村的畫作烘托兩人心情
(C)藉自然風景的變化帶動故事情的發展 (D)運用對比彰顯人物性格,豐富情節內容
( )26.根據〈畫的哀傷〉一文岡本所感受到的「哀傷」,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C)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D)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27.關於《世說新語》一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南宋劉義慶召集文人共同編撰 (B)是志怪小說的代表 (C)全書按性質編排,共三十六類,屬於短篇傳
奇小說 (D)此書收錄東漢到東晉間高士名流言行軼事
( )28.「文章既書成,而面對眼前的文字時,作者的身分便即刻轉成讀者的身分。我是我文章最初的讀者。讀者的
我,對作者的我,經由文字變成既熟悉又陌生的關係。好比在一面大鏡前,那鏡中的身影明明是自己,但是
看著鏡中身影的自己的眼睛,卻似乎變成了另一個人的眼睛,所以會禁不住去掠一掠散亂的髮絲,或整一整
微皺的衣襟,讀者對作者難免有所挑剔。」根據上文所述,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文意?
(A)讀者難免挑剔作者的外貌、裝容,是否妥適合宜 (B)作品是讀者的鏡子,讓讀者得以省思與成長
(C)自我透過文字一分為二,內心難掩矛盾糾結 (D)作者會忍不住修改、潤飾,自己所創作的字句
( )29.「秦王與中期爭論,不勝。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為中期說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適遇明君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