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級數學教案:幾月幾日星期幾

pdf
5.78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跨年級教學教案
課程名稱
幾月幾日星期幾
適用年級
一、二年級
教學時間
每節 40 分鐘,共 4 節。
教材來源
康軒版數學1下第9單元
設計者
簡千凌、廖淑君
課程設計
理念
孩子於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關於日期的問題,像是抄寫聯絡簿時,會經常翻
開,看見星期幾就直寫了,導致常常要重抄寫;在看課表時,會因為不
定當天是星期幾,會知道現在到底要上什課。透過此課程的教,期望孩
能將幾月幾日星期幾的概念,運用於現實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跨年級
教材分析
新北市混齡教學課程發展指引,在指引中將混齡教學課程教材分為兩類,第
一部分屬於共同學習教材,教師可以透過作學習等教學法讓學共同學習
第二部分配合數學教材的特有系統結構,必須實施分年級分組教學。
本次課程編寫採用跨年教學課程組織型態中的課程輪替選擇同學習的教
,上學期實施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學習內容,下學期實施二年級
年月日年級的學習內容為基本,再加以調整於班級中實施。
本次課程「幾月幾日星期幾」屬於共同學習的教材,課程設計上期待提供每
位學生學科本質內涵有感的探究學習機會。除此對於一年級學,考量其
學基本能力,以連結活經驗發展同儕互動活動課程,對二年級生提供合
探究機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在與一年級學生合作中強化其重要數學概念。
本單元活動以任務目標為導向,在操作中或解題過程中,覺察、生成有意義
的元素(日期、星期、月分等) 、覺察生成元素間的關係(比較先後順序)為未來
探究局部結構(下學期單元「年月日」)奠立基礎
教學中著重以下兩方面的培養:
一、「溝通技能」的培養本單元透過活動引動學生表徵想法能把自己想法講出
來,從同儕師生互中激發或接受的想法練習將想法調適、或伸想法為
學目標未來課程設朝向提升學生澄清各想法並瞭解包容之間差異,
整自己與他人的想法,形成新的共識與想法。
二、「系統性思維技」的培養,在數學課上著重找元素、找關、建系統
訓練,此項技能的高低對能否成功解決真實情境問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單元活動望透過「溝通技能」與「系統性思維技巧」的學習經驗累積,
逐漸養成孩子們自主學習與互動合作的能力。
2
各節次學習活動設計重
節次
學習活動
1
1-1透過觀察,認識日曆上組成要
1-2查看日曆,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1-3透過情境布題,能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
生活用語
2
2-1透過觀察,認識月曆上組成要
2-2查看月曆,知道今天、明天、昨天是幾月
幾日星期幾
2-3能在月曆上查找出指定日期
2-4能透過觀察知道某個月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
的日期,及這個月有幾天
3
3-1透過查看月曆,知道某一個月有幾個星期幾
3-2透過查看月曆,知道某一個月第幾個星期幾
是幾月幾日
3-3知道一星期中的週休二日是星期六和星期日
3-4能透過觀察月曆,填寫出同月分月曆。
4
4-1能比較2個日期間的先後順序
4-2透過操作活動,能知道一年有12個月,及月
分先後順序關係
4-3透過查年曆比較同月不同日、不同月同日、
不同月分不同日期的先後順序
學生先備
能力診斷
一年級學生:
1.能熟練 5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能比較 50 以內兩數的大小。
二年級學生:
1.能熟練 2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能比較 1000 以內兩量()的多少。
3.能知道昨天、今天、明天之間的關係,也有前天、後天的概念。
3
學生分組
分析
由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共同討論與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小組討論、口語發表
三項能力,由低至高以「123」表示。其中學狀況以該學年數學課堂表現
做區分;小組討論能力與口語發表能力以教師平常上課之觀察做區分。
*分析狀況如下表:
學生
數學學習狀況
小組討論能力
口語發表能力
1-8 巧○
3
3
3
1-10 紓○
2
1
1
2-1 忻○
2
1
1
1-5 宇○
1
1
1
1-7 柏○
3
3
3
2-2 至○
2
2
1
1-1 ○辰
2
1
1
1-4 ○櫪
3
2
3
1-6 皓○
2
2
1
2-3 右○
3
3
3
1-2 ○均
1
1
1
1-3 凱○
3
2
2
1-9 睿○
2
2
2
2-4 瑜○
3
3
3
依數學學習狀況,將學員區分為進階組(3)普通組(2)
基礎組(1)以利後續進行差異化教學或評量
4
學生個別
差異描述
()一年級
1-1 ():個性文靜,數學用積木表示數量時,理解力較緩慢。
1-2 ():個性文靜,課堂上願意主動發表,能做到從具體物銜接到圖像和數字做
表徵。
1-3 ():生理特殊症狀經服藥能專心學習,數學理解能力佳,也能舉一反三類化
學習,並踴躍表達想法。
1-4 ():個性幽默、活潑,踴躍表現,講述教學易分心,具體物操作表示數量能
力佳,對生活用語、經驗及觀察力佳。合作力尚可。
1-5 ():自制力較弱,可事先約定規範,易有分心狀態,在理解題意或指令時,
需多次引導及示範。
1-6 ():易分心,信心度較低,偶會看著他人嘗試後,才勇敢操作。在數數較不
熟練,經多次引導後能鞏固數學能力。
1-7():個性活潑開朗,思考表達能力佳,數學理解力佳,在聆聽等待的部分需
加強。能主動協助夥伴學習。
1-8 ():觀察力佳,能辨別場合做出適當的行為與語言。數學理解力佳,能等待
聆聽也能踴躍表達想法。能主動協助夥伴學習。
1-9 ():個性內向,表達度尚可,數學理解力尚可,偶會分心,與信心度不佳,
常跟隨別人的想法。被肯定後,會主動協助或提醒夥伴學習
1-10():個性活潑,表達尚可,理解力尚可,數學概念,需多次引導後,漸能理
解。較容易累,易分心,有挫折時,較容易靜默不語,給予約三分鐘的
時間轉換活動任務的方式後,能願意重新加入課堂。能協助夥伴學習。
()二年級
2-1():個性較為固執,數學解題能力佳,有自己的策略,情緒起伏較大。
2-2 ():個性開朗,勇於發問,易有分心的狀況。
2-3 ():數感好,容易求快而忽略題目,照自己的想法做。
2-4 ():腦袋想法多且快速,勇於分享想法,能舉一反三。
學生分組
方式
學生分組方式:能力異質分組
(以數學學習狀況小組討論能力
與口語發表能力作為分組依據)
學生分組座位表
(1)忻○(二)、巧○、紓○
(2)至○(二)、宇○、柏○
(3)右○(二)、○辰、○櫪、皓○
(4)瑜○(二)、○均、凱○、睿○
5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
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
活中。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
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
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
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
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學
習內容。
N-1-6
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
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幾
日」;「明天」、「今天」、
「昨天」;「上午」、「中
午」、「下午」、「晚上」。
簡單時刻報讀「整點」與「半
點」。
學習目標
1-1透過觀察與討論,認識日曆上的資訊。
1-2查看日曆,能報讀出幾月幾日星期幾。
1-3能使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生活用語。
2-1透過觀察與討論,從日曆上去認識月曆。
2-2查看月曆,能報讀出幾月幾日星期幾。
2-3能在月曆中找出第一天和最後一天及這個月共有幾天。
3-1透過製作及查看月曆,熟悉月曆的關係並報讀。
3-2能從月曆中知道某一個月有幾個星期幾。
4-1透過生日的月分知道一年有12個月。
4-2能比較同一年中不同日期的先後順序。
(a)同月不同日 (b)不同月同日 (c)不同月不同日
第一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壹、日曆線索找找看
一、教師提問
有人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
()各組學生自由回答。
10
口頭
發表
1-1
透過觀
識日
6
異質分
-能力分
()學生可能回答:
1.我從聯絡簿發現的。
2.手錶上面有顯示。
3.我從教室的的日曆上知道的。
二、任務執行
()教師發下今天的日曆,讓學生找出剛剛回答的數字並
說明代表的意思
()發下線索卡,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將線索卡貼至
日曆上
(對應的線索卡如右圖)
(學生分組討論日曆的組成,並連結線索卡找出組成元素)
()從剛剛你們找出來的線索,我們一起看看今天的曆。
(學生們透過手指邊唸邊確認,練習正確的日曆報讀。)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在任務行時,協巡視第三、四組的孩子,若
學生遇到困難,可立即協助引導孩子討論
小組
合作
實作
評量
實作
評量
小組
合作
口頭
評量
1-2
查看日
曆,能
報讀出
幾月幾
日星期
幾。
異質分組
- 能力分
發展活動
貳、報讀日曆
一、教師布題
()教師翻出日曆,指定不同程度學生進行日曆報讀。
20
口頭
評量
1-2
查看日
曆,能
報讀出
7
(學生觀察日曆上的月、日、星期,進行報讀的練習。)
()分組自行操作練習
協同教師:
教師協助視不組別的孩(協助確認基礎學生
為主)確認學生皆透過指出日曆上的元素,進行日曆的報讀
參、「昨天」和「明天」到底是哪一天?
一、教師布題
今天是1120日星期一,說說看,我們今天要上哪些課呢?
二、任務執行
()想想看,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和你的組員一起討論
1.學生可能的回答
(1)天」就是前面一天,20的前面是19,所以昨天會是
1119日。
(2)天」是今天一天星期一前一天會是星期日,
昨天就會是1119日星期日。
2.昨天是1119日星期日,你和家人有一起做什麼事嗎?
()想想看,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你是怎麼知道的
1.學生可能的回答
(1)「明天」就是隔一天,20的後面是21,所以明天會是11
21日。
(2)「明天」是今天的後一天星期一過完會是星期二,
會是1121日星期二。
()教師透過黑板揭示的日曆,引導
學生觀察日曆的日期,來理解
昨日、今日、明日的關係,
及判斷到來的先後順序。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口頭
評量
實作
評量
小組
討論
小組
合作
口頭
發表
幾月幾
日星期
幾。
8
異質分組
- 能力分
綜合活動
肆、日曆大亂鬥
一、教師布題
黑板上呈現今天的日曆,
挑選學生上台填寫出「昨天」
和「明天」的日曆並說明。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協助基礎組學生了解連續三天日期間的關係,試
著由今天的日期去推論昨天與明天的日期。
二、差異化評量-個別診斷評量
1.進階組學生/普通組學生
2.基礎組學生
10
實作
評量
紙筆
測驗
1-3
能使用
昨天、
今天和
明天的
生活用
語。
9
第二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壹、複習日曆的報讀
一、教師提問
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呢?昨天呢?明天呢?
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教師隨機抽選一張日曆,再重新提問一遍。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巡視學生的回答狀況,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
5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2-1
透過觀
察與討
論,從
日曆上
去認識
月曆。
異質分組
-能力分
發展活動
貳、日曆和月曆間的關係
一、日曆碰碰樂
()透過製作月曆,了解月曆的關係-日曆放進空白月曆表。
(日曆卡) (10月日曆卡)
()與組員互相討論,如何擺放才是正確的。
()透過小組分工輪流放置將日曆卡一一擺上月曆海報中。
(學生操作時能透過相互討論,發現及提出問題。)
25
實作
評量
小組
合作
口頭
評量
組內
互評
口頭
評量
2-1
透過觀
察與討
論,從
日曆上
去認識
月曆。
10
※學生操作時出現錯誤分析及引導
組別
錯誤
引導
基礎組
能將星期一放成一列
忽略日期的先後次序
透過1-30的數序列,
提醒學生日期應該由
到大依序排列
普通組
透過日期來擺放位
忽略上面對應的星期
提醒擺,能立即
查對應的星,並引導
觀察同一排由左而右
數字由小到大的關係
進階組
利用日期數+7來擺
成一列,會因為心算
誤而擺放錯位子
提醒擺放後思考如何
確認正確擺放的策
並引導觀察上下左右
(引導察覺上下差7
左右差1的關係)
教學小趣談:第四學生發現教師1031的日曆卡誤植
為星期一,主動拿筆修正為「星期二」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協助針對第三組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及分,即時
給予提示與幫助
二、了解日曆與月曆間的關係
()教師提問
說說看你發現日與月曆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部分?
()學生可能的回答
1.日曆一天一張曆一個月是一張
2.會出現在最上面
3.日期會出現在格子裡面
4.星期幾會在上排,從星期日開始到星期六。
實作
評量
實作
評量
小組
合作
2-2
查看月
曆,能
報讀出
幾月幾
日星期
幾。
11
()發下一張空白的月曆讓學生練習月曆的填寫
1. 觀察黑板上放入日曆卡的月曆,練習月曆的填寫。
2. 觀察黑板上填寫完成的月曆,練習月曆的報讀。
※讓孩子透過觀察黑板月曆的展示,了解到月曆格子中的數字
代表「日期」,只需要留下日曆中的「日」。
三、從月曆中找出日期-小組互評
()差異化職責安排
1.小組長(進階組學生)先擔任出題者,隨機指出月曆上的
日期進行抽問,隨機出題「這是幾月幾日是星期幾」?
2.其餘組員透過剛剛學習到的方法,進行回答小組長指出
的日期,回答「這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與主教教師分別巡視兩個組別觀察學習狀況,並
適時調整出題者(協助普通組基礎組學生進行出題)
紙筆
評量
組內
互評
合班
綜合活動
參、查看月曆,進行報讀
一、教師提問-教師呈現不同月分的月曆
「你們能在( )月的月曆中找出第一天嗎?」
「那( )月最後一天在哪裡?」
二、教師追問-透過問題的查找,讓學生能更了解月曆。
()( )月一共有幾天?你是怎麼知道的」
1.學生可能的回答:
(1)3月有31天,因為我從1數到31,發現有31天。
(2)6月有30天,看最後一天的數字是30,就知道共30天。
()「說說看,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嗎?」
讓學生練習從剛剛不同月分的報讀,察覺不同月分有些天
10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2-3
能在月
曆中找
出第一
天和最
後一天
及這個
月共有
幾天。
12
數一樣,有些天數不同,引發學生繼續探索的好奇心。
三、教師總結
()可以從「日曆」和「月曆」上知道幾月幾日星期幾。
()從「月曆」中知道一個月有多少天。
第三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調整座位
分組個別
完成月曆
製作
引起動機
壹、製作及查看月曆
一、觀察黑板上展示的月曆,複習上一節課的月曆報讀。
二、差異化任務-發放空白月曆
模板給每位學生,透過任務
指示,完成月曆的製作。
組別
任務指示
基礎組-
1小組
1125月的第一天是「51日星期一」,最後一天
是「531日星期三」,利用上面提示完成5月分的
月曆。
普通組-
2小組
1123第一個星期六是「34日星期六」,最後
一天是「331日星期五」,利用上面提示完成3
分的月曆。
進階組-
3小組
1126月其中一天是「615日星期四」,而且6
分總共有「30,透過上面兩個提示完成6
的月曆。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巡視基礎組的操作,主教教師協助其他組別。
10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紙筆
測驗
3-1
透過製
作及查
看月
曆,熟
悉月曆
的關係
並報
讀。
異質分組
-能力分
發展活動
貳、探究月曆的要素-月分、星期、日期
一、教師提問
你還記得觀察月曆時那些訊息(要素)可以幫助你報讀?
請你說說看。
25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3-2
能從月
曆中知
道某一
個月有
幾個星
13
()分組活動
教師邀請學生相互報讀他們的月曆,例如:找出某個
特定日期並報讀出星期幾。
()教師發下112年的年曆,並讓孩子們找出某個月的月曆。
參、尋找月曆上的資訊
一、共同任務
()找出月曆上某個月有幾個星期幾?
()從月曆上找出某個月的第幾個星期幾,並在上圈出來。
二、進階任務
()每個月有幾個星期幾都一樣嗎?
()哪幾個月星期幾比較多/比較少?
討論
實作
評量
口頭
發表
期幾。
14
協同教師:
協同教師觀察學的回答狀況,適時給予學習較弱的學生
的指並適時介入-以學生角色提出學生覺困難任
讓主教者引導進行全班進行討論。
異質分組
- 能力分
綜合活動
三、教師布題
上林國小每個星期三都要上烏克麗麗課,請問11月總共要
上幾次課呢?請你圈圈看並和你的組員說明。
肆、回家作業-製作生日日期卡
回家與家人確認自己的生日日期,並完成自己的生日卡。
(生日卡範例)
5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3-2
能從月
曆中知
道某一
個月有
幾個星
期幾。
第四節
分組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
方式
學習
目標
合班
引起動機
壹、我的生日在哪裡?
一、教師發下上一節課學生製作完成的生日日期卡及112年的
月曆。(一組一份)
5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能在月
曆上找
出自己
的生日
並報
15
二、任務執行
請你們依照自己的生日月分,找出對應自己生日當月的月
曆,並在月曆上標記出自己的生日,倆倆進行確認,12
組三人互相進行確,再與同組隊員進行報讀練習。
(學生先自己在月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再進行報讀。)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各負責巡視不同組別的孩子,並互相
支援,若學生遇到困難,適時協助引導孩子。
異質分組
-能力分
發展活動
貳、判斷日期的先後順序
一、教師布題-同月不同日
的生日是112日,的生日是1120日,
你們覺得民國112誰會先過生日呢?
跟夥伴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各組學生自由回答。(派一個人說說看)
二、教師布題-同日不同月
的生日是411日,的生日是511日,
你們覺得民國112誰的生日會先到呢?
跟夥伴說說看,你是怎麼知道的?
()各組學生自由回答。(派一個人說說看)
三、教師布題-不同月不同日
的生日是123日,的生日是411日,
民國112年誰的生日會先到呢?
你們會怎麼比?寫在小黑板上。
()各組學生分享。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
25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4-1
透過生
日的月
知道
一年有
12
16
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各負責巡視不同組別的孩子,聆聽
孩子間的對話,給予適時的鼓勵。
參、一年到底有幾個月呢?
一、教師布題
想想看,一年裡面一共有幾個月呢?
請各組討論30秒,等一下派一個人告訴老師你們的答案。
()各組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任務
1.請你們把自己的生日卡貼到黑板上,要按照民國112
生日先到誰後到,進行排列。
2.依照大家的生日的月分來看看,我們可以知道黑板上少
哪幾個月分?(2.6.7.9)
3.一年有12個月,是哪幾個月呢?我們一起按照月分順序
說說看。
協同教師:
巡視不同的學生,依學生狀況進行指導與協助。
二、教師統整
日期的先後順序,要先比月,月比較小的先到。
如果月相同,再比日期,日期比較小的先到。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小組
討論
4-2
能比較
同一年
中不同
日期的
先後順
17
異質分組
-能力分
綜合活動
肆、查年曆找答案!
一、教師布題
這裡有學校的行事曆,請你在行事曆上找出學校的重要活
日期寫在活動卡上,再判斷日期的先後順序,按照順
排在桌面上,等一下進行發表。
二、回家任務
教師發下112年的年曆及學習單,請學生利用年曆查
詢,在年曆上找出節日在幾月幾日,並排列出先後順
序,完成學習單。
10
實作
評量
口頭
評量
學習
單評
4-2
能比較
同一年
中不同
日期的
先後順
序。
教學實施
日期:112.11.9-112.11.15
主要教學者:簡千凌
協同教學者:廖淑君
18
檢討與反思:
一、級課程共備,讓課程鋪陳更加完善
感謝跨年級專卿老師、協同夥伴淑君老師和學校行團隊們,參與
課前的共備,透過課程內及活動的討論,我可以在分享自己設的課程後
聆聽到大家的建議,進而調整出更完善的課程脈絡,也讓孩子可以嘗試在活動
中,透過溝通互動來討論出自己的想法,讓數學不再是讓人害怕的課程。
在課程的教學中,課程脈絡和布題會因應孩子當下遇到的問題、回答的狀況
及給予教師的反應,行些微的調整和變換選擇當下能幫助孩子決問題的
學來提供協助,主教教師與協同教師間也會互相支援、共同觀察孩子的課堂狀
況,隨時給予幫助。
二、課堂中的風景,往往是最令人感動的
孩子能夠透過溝通互動來討論自己的想法,組員間再討論形成的共識,最後
派出組員將想法發表出來,看見孩子的互動,是讓人很感動的,期望往後的每堂
課都能看見孩子最真實的討論與回饋。
學生在分組討論時,能投入參與學習,第一組討論動機較弱,但也能沉浸於
課堂中。學生在比較期先後時,比較同月同日時,能看見日期順序性,
速比較出先後;比較同月同日時,學生能過當天日期來判斷一日期已經
了,一個還沒到;而最後在比較不同月不同日時,有些組別會以當月為一開始
(跨年的概念),有組別能知道一年中第個月是從一月開始。後總結討
一年有幾個月的時候,第四組寫了一年有8個月,只算了黑板上有的月分,還尚
未有一年有12個月的念。透過這些課堂中生的小細節,慢慢累成為孩子
學習的養分,一點一滴築起學習的鷹架,都是非常珍貴的!
在課程的教學中,課程脈絡和布題會因應孩子當下遇到的問題、回答的狀況
及給予教師的反不停的調整和轉變,主教教師和協同教師要隨時給予需要幫
助的孩子一些支持,也享受孩子給予的驚喜。從跨年級教學中,不僅看不同程
度學生的成長,也在課堂中尋找相互陪伴的教學夥伴,隨著默契培養及教學
動介入與教學設計的共備,讓教學旅途中的我不再是孤軍奮戰
學生反饋,教師受惠
二年級以前都不太喜歡發表,現在跟一年級一起上,我可以學習如何幫
助他們,也可以練習我的膽量。
二年級我覺得和一年級一起上課很快樂,因為多了很多人一起學習,可以
分組上課和討論,很有趣!
年級我很喜歡和大家一起上課,從一開始不會到現在慢慢學會,姐姐也
會幫助我,讓我更快學會。
年級一開始上課我都不太敢說話,到後來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我覺得
好開心。
19
附件一 第二節 日曆和月曆間的關係 10月日曆卡
附件二 第二節112年空白月曆
附件三 第三節112年年曆(自製版)
附件四 第三節生日卡
20
附件五 第四節學校行事曆
附件六 第四節 回家任務單
(一年級回家任務單) (二年級回家任務單)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