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离现在 4
年 20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附幼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 學習區課程計畫
太陽班
語文區
目標
(品質評估表內說明頁的目標)
(1) 喜歡吟唱歌謠、聽/說/讀/演故事
(2) 提升口語表達/敘說、溝通能力
(3) 增進圖像/符號/文字運用能力
(4)
培養編創與演出故事能力
(5)
促進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抒發情緒與表達情感
(7)
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緣由:以有趣的繪本為主題來設計語文區的教具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學習指標
閱讀區
展示區:以作者為主來呈現一系列的繪
本
擺放區以學校分類的為主來擺放書籍。
1.主題繪本
2.工具書
3.繪本
語-小-1-5-1
喜歡探索圖畫書
語-小-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
畫寫區
姓名筆劃練習
注音符號筆畫練習
四格漫畫練習
1.姓名國字卡
2.注音符號卡
3.四格漫畫學
習單
身-大-1-2-2
覺察手眼協調的
精細動作
語-大-1-7-2
知道能使用文字
記錄與說明
有聲書
操作區
點讀筆
注音符號有聲書
唐詩有聲書
1.有聲書
2.點讀筆
3.點讀書
語-小-1-2-1
覺察兒歌與童
詩的韻腳
聽區
擺放聽故事機與耳機,讓幼兒可以自行
操作聆聽故事
1.故事機
2.耳機
3.故事繪本
語-大-1-5-2
理解故事的角
色、情節與主
題
說區
1.使用連貫式圖卡練習看圖
說出因果關係。
2.建置錄音室,讓幼兒可以到錄音室降
自己所說的故事或是歌謠錄製下來。
1.我會說
2.漢字會說畫
3 人物篇
3.錄音筆
4.錄音室
語-小-2-7-1
重述故事
語-小-2-4-1
描述圖片的細節
主題區
以好餓毛毛蟲作為主題,提供好餓毛毛
蟲相關教具讓幼兒操作。
(備用主題:愛蓋印章的國王)
1.繪本
2.布書
3.拼圖
4.教具
語-大-2-4-1
看圖片或圖畫書
敘說有主題的故
事
演區
準備戲偶台給幼兒自己扮演操作,提供
手指偶和棒偶,進行對話演出。
1.手偶
2.棒偶
語-中-2-1-1
運用肢體動作表
幼兒也可以依據自己喜歡的故事來製作
棒偶或是進行故事改編。
3.偶台
4.背景板
達經驗或故事
積木區
目標
(品質評估表內說明頁的目標)
(1) 建構數學基本概念(例如:平面/立體圖形、形式概念、空間方位、數量、測量、比例)
(2) 探索物理概念(例如:平衡、重力、速度、結構力學)
(3) 提升設計與美感意識
(4) 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緣由:幼兒們對軌道很感興趣,因此繼續上學期的軌道搭建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學習指標
Kapla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熟悉後進行自由創作。
提供彈珠、球類、汽車、動物和人
物配件讓幼兒能夠進行建構。
1.示範卡
2.相關作品照
片
3.網路資料
美-中-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
術素材與工具,
進行創作
社-中大-2-2-3
考量自己與他
人的能力和興
趣,和他人分
工合作
身-大-2-2-2
熟練手眼協調
的精細動作
大型積
木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熟悉後進行自由創作。
提供彈珠、球類、汽車、動物和人
物配件讓幼兒能夠進行建構。
彩虹積
木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熟悉後進行自由創作。
提供彈珠、球類、汽車、動物和人
物配件讓幼兒能夠進行建構。
軌道積
木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熟悉後進行自由創作。
提供彈珠、球類、汽車、動物和人
物配件讓幼兒能夠進行建構。
疊杯
自由疊排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搭配
積木
的搭建
紙捲
依照示範卡堆疊出作品。
搭配積木的搭建
數學區
目標
1. 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2. 促進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3. 提升數與運算能力
4. 建構測量基本概念
5. 增進圖形空間能力
6. 發展數學表徵運用/溝通的能力
7.
提升圖形設計與美感意識
緣由
觀察上學期幼兒在數學區操作的情形,發現在不同的數學內容上,幼兒表現的喜好及
困境,作為本學期數學區設計參考的依據。
1. 數與運算:
(1)小班幼兒對於數字的外觀及數與量的概念尚不熟悉,中大班幼兒則對數序的近位較
容易混淆(如:29 接 30、39 接 40),因其為數的最基本概念,故希望下學期繼續加
強。
(2)透過幼兒喜歡扮家家酒的特性,利用買賣遊戲增加對錢幣的認識。
2. 圖形空間:
(1)下學期新增立體形狀教具,供熟悉平面形狀的幼兒做進一步挑戰。
(2)下學期新增七巧板,供熟悉六型六色操作的幼兒不一樣的平面形狀挑戰。
(3)釘板上學期較少幼兒去操作,推究原因可能是參考資料不夠明確,故本學期在更改
參考資料內容,在觀察幼兒操作上有沒有改善;部分幼兒喜歡自創圖案,另外提供空
白釘板紙供幼兒紀錄。
(4)上學期少數幼兒能完成迷宮挑戰,本學期延續,若幼兒操作情形佳,考慮購入迷宮
桌遊增加難度;針對小班幼兒則提供迷宮板,引發其對迷宮的興趣。
3. 邏輯關係:
(1)六型六色壁面操作區,中大班對於參考資料的仿拼大部分已達目標,故下學期主要
提供型式概念。
(2)幼兒喜歡桌遊,故增加棋類遊戲-五子棋,但因規則需要建立,故先從簡單的井字
棋熟悉規則。
(3)上學期提供的接牌,中大班孩子已熟悉規則,故增加難度,提供冰淇淋接牌的桌
遊。
(4)撲克牌遊戲能提供良好的互動及增進邏輯概念,結合數與量想提供的概念,首先介
紹接龍遊戲,供孩子挑戰。
4. 測量
(1)延續上學期的諾亞方舟,持續觀察孩子操作情形。
(2)延續上學期的猴子天秤,提供重量及平衡的概念。
5. 資料分析與機率:屬於較進階的概念,當幼兒有互動性的教具熟悉時,再帶入紀錄及
分析。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桌
面
工
作
盤
數字排列
(數與運算)
初階
瓢蟲排列 1-10:1-10 數序的排列
進階
蛇紋排列 1-50:1-50 數序的排列
數字板 1-100:1-100 數序的排列
*另可提供基數、偶數、5 個一數、10 個
一數的概念。
1-100 數字海報
七巧板
(圖形空間)
初階
1:1 七巧板圖形拼貼
進階
縮小圖七巧板拼貼
外框圖七巧板拼貼
1:1 七巧板
七巧板縮圖
七巧板外框圖
積木堆疊
(圖形空間)
初階
單位小方塊堆疊
進階
數棒排列
魔術方塊堆疊
單位小方塊圖示卡
數棒排列圖示卡
魔術方塊堆疊圖示卡
釘板
(圖形空間)
初階
幾何釘板圖案
進階
組合釘板圖案
小方塊拼畫
幾何釘板圖示卡
組合釘板圖示卡
小方塊拼畫圖示卡
迷宮
(圖形空間)
初階
迷宮書
進階
奇幻迷宮
棋類
(邏輯關係)
初階
井字遊戲:熟悉平面三連
進階
五子棋:熟悉平面五連
四連棋:熟悉立體四連
遊戲規則
猴子天秤
(測量)
初階
1-10 數字與猴子數量的搭配
進階
兩個數字相加的量,與猴子數量的搭配,
並給予紀錄紙
數字與猴子數量提
示卡
加法提示卡
地
面
工
作
盤
買賣遊戲
(數與運算)
蔬果買賣
初階
提供 1 元硬幣,且標價 10 元以內。
價目表
硬幣及幣值對照表
進階
加入 5 元硬幣,且標價 10 元以內。
加入 10 元硬幣,且標價 20 元以內。
撲克牌
(邏輯關係)
排七:僅提供 1-10 的數字
11 點:僅提供 1-10 的數字
遊戲規則
諾亞方舟
(測量)
初階
諾亞方舟:重量級平衡
進階
電子秤:測量動物重量及記錄
六型六色
(邏輯關係)
(圖形空間)
初階
花磚圖案仿貼
進階
鏡面複製
花磚圖案
單片鏡面
立體鏡面
拼圖
(邏輯關係)
(圖形空間)
將上學期拼圖更新
月亮班學習區計畫
積木區
目
標
1.建構數學基本概念(平面/立體、型式概念、空間方位、數
量、測量、比例)。
2.探索物理概念(平衡、重力、速度、結構力學)。
3.提升設計與美感意識。
4.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緣
由
綜合上學期之缺點歸納如下:
1.空間狹小,容易造成碰撞。
2.櫃子的分類細膩,但是佔用太多空間。
3.大中小混齡造成結構無法深入,停留在基礎建構中。
4.老師提供的指引過少,孩子無法有計畫的搭建城堡或軌道。
綜合以上檢討,我們將所有的櫃子移走,提供積木更大的
操作空間,並且修正選區規則,提供積木區小班 1 名、中班 2
名、大班 3 名分配名額。內容則是延續上學期孩子感興趣的方
向,提供基本建構卡之外,亦提供軌道及城堡相關資料,希望
孩子能夠加深建構模式,討論建構時的物理原理。
內
容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1.Kapla
2.小竹片
3.乒乓球
基礎建構→基礎軌
道建構(斷軌、跳軌)
→圓形軌道→軌道
與建築綜合運用。
1.櫸木積木
2.火車軌道
3.人偶
基礎城堡→實際建
築模仿→城市道路
與建築規劃。
月亮班學習區計畫
組合建構區
目
標
1.建構數學基本概念(平面/立體、型式概念、空間方位、數
量、測量、比例)。
2.探索物理概念(平衡、重力、速度、結構力學)。
3.提升設計與美感意識。
4.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5.促進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的能力
緣
由
綜合上學期之缺點歸納如下:
1.教具歸納分類凌亂,不利幼兒收納
2.樂高與小 OK 積木過於類似,可擇一運用。
3.未做年齡及能力分層規劃,不利邏輯性規則的進階。
4.老師提供的指引過少,不利於基礎能力的成就。
5.展示區不足且未建立展示規則。
綜合以上檢討,我們增加各個區中區的基礎建構指引卡,
希望孩子能夠探索更過樣式的拼組方式,並且增加展示區建立
展示規則,用以讓孩子透過只能放一項作品的方式,去審視自
己的作品,去蕪存菁。
內
容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智高小方塊積木
基本圖卡創作→汽
車輪軸使用→主題
創作或比賽
1.智高說明手冊卡
2.車輛圖卡
樂高
基本挑戰盒→自由
創作→主題創作
1.樂高手冊圖卡
2.書籍-海底生物
磁力智慧片
基本圖卡創作→自
由創作→主題創作
1.智慧片操作手冊
LaQ
基本圖卡創作→自
由創作→主題創作
1.操作圖卡
月亮班學習區計畫
美勞區
目
標
1.提升設計與美感意識。
2.享受自主操作與創作的成就感。
3.啟發想像力與創作力。
4.抒發情緒與表達情感。
5.發展多元表徵運用的能力。
6.促進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
緣
由
綜合上學期之缺點歸納如下:
1.工作盤難度過高,需要老師陪伴完成。
2.縫、編織工雖有分齡,但是未建立「專家達人制」,使得中
小班幼兒普遍無法獨立完成創作。
3.刺繡類型縫工,難度高且需要耐心,只有非常少數的幼兒能
夠挑戰。
4.水彩區無目標無主題,孩子無法聚焦創作。
5.鬆散素材位置過小,不利孩子創作。
6.孩子對禪繞畫無興趣。
綜合以上檢討,我們調整工作盤難度,盡量讓中小班能夠
自行操作,並且以訓練基本剪、摺、黏能力為主。刺繡則增加
底圖指引來降低難度,讓孩子先學會基本功再自由創作。另外
水彩區則增加名家畫像與鏡子作為指引。鬆散素材區搬移至陽
台區域,增加創作空間,而光影區則移至落地窗旁。禪繞畫則
換成黏土創作。
內
容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縫編串桌
1.串珠:
序列串珠→雙線串
珠→母親節串珠設
計。
2.縫工:
基礎縫工→刺繡→
母親節刺繡袋創
作。
3.編織:
編織器運用→母親
節編織創作。
1.串珠操作卡
2.巧手編織說明書
摺剪紙
花朵摺剪紙→母親
節花束創作
1.紙花製作說明卡
2.書籍:玩摺紙
3.剪紙工操作版
4.書籍:玩剪紙
黏土桌
自由創作
光影桌
自由遊戲
鬆散素材
母親節自然素材創
作
自由創作
水彩桌
自畫像
母親節畫像創作
自由創作
工作盤
1.毛蟲創作
2.小小美髮師
3.螃蟹創作
4.小臉蛋剪一剪
5.愛心打洞洞
6.自畫像
7.指印畫
8.花朵縫工
月亮班學習區計畫
語文區
目
標
1.喜歡吟唱歌謠、聽/說/讀/演故事。
2.提升口語表達/敘說、溝通能力。
3.增進圖像/符號/文字運用能力。
4.培養編創與演出故事能力。
5.促進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6.抒發情緒與表達情感。
7.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緣
由
綜合上學期之缺點歸納如下:
1.工作盤的設計不利幼兒使用,太過單調乏味。
2.彈唱區與閱讀區干擾嚴重。
3.仿寫過度依賴老師指導。
4.演出故事的安排沒有層次性,亦未放錄音筆。
5.聽讀區的教具太複雜,孩子難操作。
語文區的安排對我們來說是最困難的一區,對上學期而
言,我們一直無法摸索出語文區的設計重點,也缺乏目標與文
化性。目前,我們仍然對增加語文區的「趣味性」有很大的困
擾,我們希望盡量增加孩子對語文探索的興趣。
內
容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閱讀區(雙人沙發)
閱讀圖畫書→看圖
說故事
五大類圖畫書
彈唱區
1 拍刷弦→C 和弦→
F 和弦→改編歌詞
琴譜
讀寫區
仿寫與描寫→拼音
1.水墨漢字繪本
讀寫→創作卡片
2.注音符號卡
聽讀區
操作音響→逐字聽
讀→改編韻文
1.信誼小書包 CD
2.信誼韻文繪本
點讀區
操作點讀筆→能夠
跟讀
1. 正音ㄅㄆㄇ(上)
與(下)
2.注音符號點讀海
報
錄音扮演區
看圖說故事→錄音
策略→自編故事並
錄音
1.動物圖卡
2.拼圖板
語文工作盤
1.注音符號
2.結合韻
3.圖文配對
4.象形文字配對
故事狗
操作故事狗→跟讀
故事
1.小繪本
2.注音卡
月亮班學習區計畫
數學區
目
標
1.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2.促進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3.提升數與運算能力。
4.建構測量基本概念。
5.增進圖形空間能力。
6.發展數學表徵運用/溝通的能力。
7.提升圖形設計與美感意識。
緣
由
綜合上學期之缺點歸納如下:
1.工作盤的設計簡易,利於小中班幼兒操作,但是對大班幼兒
來說缺乏挑戰性。
2.桌遊的規則複雜,中小班較難操作。
3.測量桌應提供操作卡。
上學期數學區問題不大,本學期需要增加深度提供幼兒操
作,另外桌遊可設計賽程增加孩子們的興趣。測量包含的面向
很多,除了體積、面積,可再增加其他測量的探索。
內
容
項目
內容
參考資料
測量區
2 公分方塊體排列
與組合→序列排列
→磅秤測量
1.序列圖卡
2.2 公分立方體操
作卡
桌遊
1.瓢蟲點數
2.你推我擠
3.蛇棋
4.大力士棋
5.疊疊樂
6.翻翻樂
7.四連棋
建立遊戲規則→建
立賽程→紀錄競賽
六形六色區
隨意排列→圖卡仿
作→自由創作
形色區
1.腦力激盪
2.智慧片
3.七巧板
4.形狀配對
數學工作盤
1.方形套疊
2.1-10 數字汽車
3.1-10 數字卡
4.動物形狀排列
5.瓶蓋數序遊戲
6.1-10 錢幣
7.棋子對對碰
拼圖區
1.鯨魚、大象拼圖
2.小木片拼圖
3.名家畫作拼圖
4.台灣地圖拼圖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附設幼兒園
109 學年(二) 太陽 班教學紀錄
週次:01
日期:110.02.22-02.26 班級:太陽班
紀錄:林孟慧、江珮瑄
項目
幼兒的學習內容 / 教師的觀察與策略
戶
外
探
索
與
大
肌
肉
活
動
本週大肌肉活動主要讓幼兒練習踢球,孩子們非常喜歡球類的運動,大部分使用
手部進行互相拋接的遊戲,大班的幼兒較會使用腿部進行踢球,但也只是毫無目標
的往前踢。希望能藉由踢球,促進孩子的協調性,並在踢球的同時,練習瞬間單腳
站立的穩定度,以及腿部力氣。除此之外,設立球門,限制踢球的方向,藉以練習
踢球時對於球的控制。
在一開始踢球時,發現中小班的幼兒容易因為沒有抓好腳和球的距離,導致踢球
力道不足,於是請大班進行示範。從中也發現,大班孩子們在踢球時採取兩種方式:
原地踢以及助跑踢,從而發展出未來練習踢球的兩個方向,首先以原地踢為主。
在經過觀察後,發現自己站的距離和球要有一些空間,這樣踢球才會踢得遠。
在練習一週後,漸漸的孩子們較會抓與球的距離,且小班幼兒在單腳平衡上也稍有
進步,且能成功將球踢出去。中大班幼兒在球門的準度還需要練習兩次才能踢進球
門,可以再和孩子討論「為什麼我踢出去的球會歪掉?」這個問題,讓孩子去發現
用腳控球的方法。
學
習
區
時
間
美勞區
水彩區
因為語文區毛筆書寫的部分撤掉了,於是郁綺在水
彩桌使用水彩筆寫自己的名字。可能是因為之前畫架都
是拿來寫毛筆字的緣故,所以將場景改到水彩區,孩子
們還是習慣性的會拿來寫字。
因為最近孩子會在戶外活動時,摘花到教室插,或
許可以嘗試擺放如「畢卡索 向日葵」的插花畫作以及
向日葵花盆作為情境引導,看孩子們是否能主動性的將
它畫下來,甚至到後面延伸出畫自己所插的花。
益智數學區
虎口搶十
因為是新的桌遊,教師介入先帶第一批孩子進行遊
戲。這套桌遊需有 1~9 互相加起來為 10 的先備知識,
故先使用小白板進行討論、紀錄,並將小白板放置桌
上,讓幼兒對十的加法還不熟悉時做為查詢之用。或許
是有小白板的協助,所以幼兒較容易對翻出來的牌進行
反應,這時教師藉由去幫助其他幼兒為由退出遊戲,遊
戲仍然能夠進行。
隔日發現幼兒還是想玩這套桌遊,但因為小白板被
收起來了,所以孩子來找教師求助,希望教師幫忙再畫
一次白板。原想替孩子製作一份十的加法說明書,但思
考過後這個應是幼兒能自行完成的部分,或許可於下週
讓孩子自行製作。
1~25 賓果遊戲
由教師介入帶第一批孩子進行遊戲,因為之前有過
井字棋的經驗,所以對於「連成一條線」中斜線也能成
一條線有概念,單純的抽牌、翻牌,對於中大班的幼兒
都很好上手。在介紹完這套桌遊的隔天,有小班的喬喬
有主動去拿取這套桌遊,並開始模仿中大班在遊戲時操
作的動作,因為喬喬是小班中能力較好的孩子,或許可
藉由她為出發點,讓小班也嘗試加入這個遊戲。
積木區
組合建構區
語文區
聽區
語文區當中較為受歡迎的區域,可能是因為有耳
機、點讀筆這些孩子可以操作的物品加持,以至於這些
區域對於能力比較不好的幼兒來說,可玩性較高。但同
時也發現,因為電器類的物品教多,以致於幼兒在使用
上如果太過於粗魯,容易導致物品損壞,例如…耳機線
已經被扯壞了,可能要考慮使用藍芽無線耳機避免這樣
的狀況。
在聽的內容上,可增加一些美語歌謠以及押韻童
謠,透過歌曲的唸唱,讓幼兒發現韻文的優美。
扮演桌
在撤除掉扮演區後,在語文區設置一個小小的扮演
桌,裡面陳列了三隻小豬及小紅帽的故事,意外的發現
桓鈞對於大野狼吹掉小豬的房子有概念,會請老師幫忙
拿小豬,他則是拿著大野狼做出「吹」的動作。但是在
說故事的情節上則是較無感覺,因為在故事的情境佈置
上比較少,若是能再將情境具象化,並且請其他幼兒協
助演給桓鈞或是佩宸看,或許能幫助他們建立故事的情
節。
備註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附設幼兒園
109 學年(二) 太陽 班教學紀錄
週次:02
日期:110.03.01-03.05 班級:太陽班
紀錄:林孟慧、江珮瑄
項目
幼兒的學習內容 / 教師的觀察與策略
戶
外
探
索
與
大
肌
肉
活
動
學
習
區
時
間
美勞區
縫工區
這學期發現幾個對縫工區有經驗的孩子技巧越來
越成熟,能使用真的針線,且在看過教師示範回針縫
後,馬上就能應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也開始想要跳脫出
單純練習縫工技法的層面,筑筑率先提出想要縫製一個
娃娃(因為中班時他曾看過大班的姊姊縫娃娃)。考量之
前筑筑有縫小枕頭的經驗,於是教師建議要不要從技法
較相近的零錢包先來試試看,並且從 YOUTUBE 尋找影
片,筑筑在看過之後也同意從零錢包來試試看。透過影
片,筑筑請老師協助幫忙準備「表布、裡布」,或許可
以透過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來讓筑筑思考,或許我
們不一定要買布,而是可以使用家裡不要的舊衣服來製
作。
除此之外,小班的昕宜及子芯對於縫工很有興趣,
尤其是昕宜,從上學期做了大量的縫工後,對於平針縫
的先後順序已經有初步的概念,或許可以開始提供刺繡
工,讓他試試看將圖案刺在布上。
編織區
在獅子編織器上,孩子們發現說明書寫著「用 30
公分的毛線取七條」
,引起了他們對於「30 公分」產生
好奇,
「什麼是 30 公分?」
「怎麼樣才會有 30 公分?」
於是教師提供了一支長尺,並告訴孩子說「從零開始,
一直到 30 這個數字,這樣的長度就叫 30 公分。」於是
孩子們開始使用尺作為測量的工具。
益智數學區
小鱷魚愛洗澡
先前孩子對於平面的路徑遊戲很喜歡,於是上學期
嘗試使用「小紅帽與大野狼」讓孩子做路徑的深度練
習,結過發現孩子要將題目排出來都有點困難,應該是
缺乏相對位置的空間概念。於是這學期將小鱷魚愛洗澡
拿出來讓孩子操作,發現孩子他們會開始思考水管通路
的動線,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可以和同儕進行討論。
但在相對位置的概念上,還是得再繼續思考要用什
麼樣的方式建立。
積木區
組合建構區
語文區
扮演桌
在語文區放置了幾個娃娃,原本是想讓孩子在閱讀
區提供軟性的物質,營造溫馨的氛圍,但無意間發現,
孩子會將娃娃當成一個角色,會他對話或是利用兩個娃
娃進行簡單的扮演。相較於手指偶,大型的布偶似乎更
容易營造扮演的氛圍。
備註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附設幼兒園
109 學年(二) 太陽 班教學紀錄
週次:02
日期:110.03.01-03.05 班級:太陽班
紀錄:林孟慧、江珮瑄
項目
幼兒的學習內容 / 教師的觀察與策略
戶
外
探
索
與
大
肌
肉
活
動
學
習
區
時
間
美勞區
縫工區
這學期發現幾個對縫工區有經驗的孩子技巧越來
越成熟,能使用真的針線,且在看過教師示範回針縫
後,馬上就能應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也開始想要跳脫出
單純練習縫工技法的層面,筑筑率先提出想要縫製一個
娃娃(因為中班時他曾看過大班的姊姊縫娃娃)。考量之
前筑筑有縫小枕頭的經驗,於是教師建議要不要從技法
較相近的零錢包先來試試看,並且從 YOUTUBE 尋找影
片,筑筑在看過之後也同意從零錢包來試試看。透過影
片,筑筑請老師協助幫忙準備「表布、裡布」,或許可
以透過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來讓筑筑思考,或許我
們不一定要買布,而是可以使用家裡不要的舊衣服來製
作。
除此之外,小班的昕宜及子芯對於縫工很有興趣,
尤其是昕宜,從上學期做了大量的縫工後,對於平針縫
的先後順序已經有初步的概念,或許可以開始提供刺繡
工,讓他試試看將圖案刺在布上。
編織區
在獅子編織器上,孩子們發現說明書寫著「用 30
公分的毛線取七條」
,引起了他們對於「30 公分」產生
好奇,
「什麼是 30 公分?」
「怎麼樣才會有 30 公分?」
於是教師提供了一支長尺,並告訴孩子說「從零開始,
一直到 30 這個數字,這樣的長度就叫 30 公分。」於是
孩子們開始使用尺作為測量的工具。
益智數學區
小鱷魚愛洗澡
先前孩子對於平面的路徑遊戲很喜歡,於是上學期
嘗試使用「小紅帽與大野狼」讓孩子做路徑的深度練
習,結過發現孩子要將題目排出來都有點困難,應該是
缺乏相對位置的空間概念。於是這學期將小鱷魚愛洗澡
拿出來讓孩子操作,發現孩子他們會開始思考水管通路
的動線,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可以和同儕進行討論。
但在相對位置的概念上,還是得再繼續思考要用什
麼樣的方式建立。
積木區
組合建構區
語文區
扮演桌
在語文區放置了幾個娃娃,原本是想讓孩子在閱讀
區提供軟性的物質,營造溫馨的氛圍,但無意間發現,
孩子會將娃娃當成一個角色,會他對話或是利用兩個娃
娃進行簡單的扮演。相較於手指偶,大型的布偶似乎更
容易營造扮演的氛圍。
備註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小附設幼兒園
109 學年(二) 太陽 班教學紀錄
週次:04
日期:110.03.15-03.19 班級:太陽班
紀錄:林孟慧、江珮瑄
項目
幼兒的學習內容 / 教師的觀察與策略
戶
外
探
索
與
大
肌
肉
活
動
學
習
區
時
間
美勞區
縫工區
上週因為答應筑筑要準備材料縫小零錢包,於是本
週提供布塊讓筑筑進行裁剪。因目前尚未製作出版型,
所以僅先嘗試使用長方形的布摺出零錢包的雛型,再進
行縫製。因筑筑之前已經有縫小枕頭的經驗,在平針縫
上沒有太大的問題。為了讓作品更細緻,嘗試教筑筑藏
針縫。發現這一類較具技巧的方式,讓孩子實際看過之
後會更加了解,但無奈要在學習區架設平板或者手機,
可能會有一點挑戰,但夜市一個思考的方向。
水彩區
剪紙區
益智數學區
UNO
積木區
組合建構區
語文區
小書
備註
第一週桓均選擇積木區,因為有額外為他設置適合他的積木,所以他能獨自安靜地
玩。本週他選擇語文區,卻經常遭到同儕投訴「桓均又在調皮了」
。思考過後幫他安
排了剪紙的工作,發現他可以待在老師的旁邊好好的剪紙。所以應該可以嘗試安排
他需要加強的項目,並透過學習區時間安排他進行練習,看是否能增強他的能力。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