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教育大學TQC考照團成果報告書

格式
pdf
大小
2.52 MB
頁數
6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2-27,离现在 12 24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TQC

考照團

 

新竹教育大學 

101 同儕互助學習社群 

成果報告書 

 

 

 

 

 

 

background image

 

目錄 

成員介紹 .................................................................................................. 02 

同儕互助學習社群計畫申請表 .............................................................. 04 

活動集會紀錄表 ...........................................................................................  

TQC 考照團 01_101.10.09 .................................................................. 08 

TQC 考照團 02_101.10.16 .................................................................. 13 

TQC 考照團 03_101.10.23 .................................................................. 18 

TQC 考照團 04_101.10.30 .................................................................. 24 

TQC 考照團 05_101.11.06 .................................................................. 31 

TQC 考照團 06_101.11.13 .................................................................. 38 

TQC 考照團 07_101.11.14 .................................................................. 44 

TQC 考照團 08_101.11.20 .................................................................. 49 

集會總心得 .............................................................................................. 55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林家伃  

邱心淳 

 

   

        

王佩貞 

徐菀赯 

 

       

 

 

林宜靜  

吳佳穎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同儕互助學習社群計畫申請表 

學習社群名稱 

TQC 考照團 

編號 

(勿填) 

申請時間 

中華民國      101    年        月          日

 

一、成立目的及特色 

藉由同學們一起複習老師上課內容,相互學習督促,並參加 TQC 辦公軟體應用

類檢定課程,取得合格證書並增進自我專業知識與電腦技能,為畢業後升學或進入
職場就業增加競爭力。 

二、本組成員 

 

系所班級 

姓名 

學號 

電話 

E-mail 

環文四甲 

林家伃 

9810305 

 

 

環文四甲 

邱心淳 

9810306 

 

 

環文四甲 

王佩貞 

9810310 

 

 

環文四甲 

徐菀赯 

9810316 

 

 

環文四甲 

林宜靜 

9810336 

 

 

環文四甲 

吳 佳 穎 ( 組
長) 

9810339 

 

 

三、諮詢顧問 

鄭國泰

 

簽 
章 

 

四、進行方式及預訂討論主題規劃 

【社群進行方式】:  在宿舍交誼廳,操作上週老師所教之 TQC 內容,並預習下次上課內容。 

次數 

時間 

地點 

討論主題 

備註 

101/10/09 

電腦教室 

基本函數與格式設定能力 

 

101/10/16 

電腦教室 

資料編修及列印能力 

 

101/10/23 

電腦教室 

資料編修及列印能力 

 

101/10/30 

電腦教室 

統計圖表之建立與應用能力 

 

101/11/06 

電腦教室 

統計圖表之建立與應用能力 

 

101/11/13 

電腦教室 

考前複習 

 

101/11/14 

電腦教室 

考前複習 

 

101/11/20 

電腦教室 

TQC 考後檢討與意見分享 

 

 

 

 

 

 

五、相關學習參考資料 

  TQC 辦公軟體應用類檢定課程講義 
  電腦技能基金會(2012)。TQC 2010 企業用才電腦實力評核:辦公軟體應用篇。松崗出版。 
  胡凱元/編著、電腦技能基金會/總策劃(2011)。PowerPoint 2010 實力養成暨評量解題秘笈。

松崗出版。 

background image

  楊明玉/編著、電腦技能基金會/總策劃(2011)。Excel 2010 實力養成暨評量解題秘笈。松崗

出版。 

  陳美玲/編著,電腦技能基金會/總策劃(2011)。Word 2010 實力養成暨評量解題秘笈。松崗

出版。 

  葉婷鵑、李秋石、邵愛民(2011)。看!就是比你早下班:Word/Excel 2010 職場的實踐技。。

松崗出版。 

  顏榮昌、邱彙傑

(2012)。

Office 論文寫作實務:2007/2010 適用(附光碟)

 

。松崗出版。 

  王仲麒(2011)。Office 2010 實戰技:為上班族、公務機關寫的範例書。碁峰出版。 
  張大成(2011)。Office 2010 入門&職場的整合應用(附光碟)。松崗出版。 

 

蘇文祥/編著、電腦技能基金會/總策劃(2011)。TQC+影像處理認證指南解題秘笈:PhotoShop 
CS4。松崗出版。

 

 

六、預期成效及目標 

     

 TQC(企業人才技能認證)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針對企業用才需求,所

提出來的一項整合性認證。許多國內外企業、學術機構皆採認 TQC 執照證書,不管
將來升學或是就業皆有所幫助。 
    本社群成員皆為大四成員,面臨即將而來的升學、就業壓力之下,希望藉由參
加 TQC 辦公軟體應用類檢定課程,不僅提升自我電腦技能,也希望藉由同儕社群壓
力相互督促,取得合格證書,讓有興趣繼續升學的同學,可以多一份科技類證照優
勢;讓直接進入職場就業的同學,更有競爭力。

 

系所主管

核章 

 

教與學中心

核章 

 

審核
結果 

同意補助

 

不同意補助

 

註:表格不敷使用時,得以增減。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基本函數與格式設定能力 

時 間 

2012/10/09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吳佳穎 

紀錄 

吳佳穎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複習第一堂課老師所教授的 Excel 基本相關觀念及 102 類題──學期成績計算表練習 

    複習函數基本規則,如 Excel 文件中文字和數字的差別、函數基本符號的意義和使

用等;熟悉使用簡單常見的快捷鍵,以及練習運用 sum(加總)、average(平均)、rank(排

名)、 vlookup(條件選取)和 ROUND(四捨五入)函數整理資料,將其數據以 SmartArt 走

勢圖呈現。 

 

WORD 課程內容複習以及題庫練習 102104106108110 

1. WORD 介面介紹(插入、版面配置、郵件、檢視) 

2.  上標、下標、上移、下移 

3.  最適文字大小 

4.  水平置中、垂直置中 

5.  段落標記 

6.  取代 

7.  圍繞字元 

8.  橫向文字 

9.  並列文字

 

綜合分享與討論 

102 學期成績計算表 

「成績總表」工作表: 

1.  使用 AVERAGE 函數計算「第一次定期考查」

「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

「日常考查」的「學期成績」(四次平均),且以 ROUND 函數取至整數位。 

解答重點: 
*題意為算出成績平均(即前四欄位總平均),再四捨五入求整數。 

 Step1 打開「成績總表」工作表,在「學期成績」該欄位輸入公式 

「=ROUND(AVERAGE(D2:G2),0)」

。 

background image

*拆解函數公式 

= AVERAGE(D2:G2):按「Ctrl」拉選「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四欄選取範圍,取平均。 

=ROUND(數值,0):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0位 

Step2 儲存格右下角出現實心「+」時,往下拉或快速點兩下即可。 

2.「趨勢圖」(I2~I31)欄位: 

  依據「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

考查」、「學期成績」欄位資料顯示直條圖類型的走勢圖群組。 

  套用「走勢圖樣式彩色#6」 
  標示高點與最終點。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走勢圖」中的「直條圖」,選取資料範圍。 

Step2 在選取呈現趨勢圖該欄位的狀態下,會出現「走勢圖工具」,「設計」中

「樣式」更改所需的樣式。 

Step3 將「顯示」中的「高點」與「最後點」打勾。 

3.設定「成績總表」工作表之「學期成績」欄的格式化條件: 

  條件一:三符號無框圖式集,分數<50 顯示 ,>=50 顯示

,>=60

顯示

。 

  條件二:儲存格值的條件設定:成績大於等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藍色。成績小

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紅色。 

解答重點: 

Step1 選取「學期成績」整欄(注意!只需框選數字欄,不要選到文字!) 

*可用快捷鍵 shift +ctrl +鍵盤「↓」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設定……欄的格式化條件 

「常用」-「樣式」中的「設定格式化的條件」-「管理規則」,在設定格式化

的條件規則管理員視窗中選擇「新增規則」(規則類型選取:其值格式化所有儲

存格),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 
 格式樣式:「圖示集」、圖式樣式:「三符號(無框)」 

*注意題目要求:三符號無框圖式集 

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60」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50」 

則系統會自動調整為   >50,符合題意條件一。 

Step3 同步驟Step2,新增規則但規則類型選取「只格式化包含下列的儲存格」,

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儲存格值」「大於或等於/小於」「60」,點選「格式」
設定字型顏色「藍色/紅色」。 

Step4 完成條件設定後,須特別留意條件規則的先後順序!在格式化條件中,當

條件一不滿足時才會繼續判斷條件二,依此類推。 

 

background image

10 

「成績計算流程」工作表: 

4.  插入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變更色彩為「彩色-輔色」、SmartArt 樣式為「光澤」,

位置為 A1~G17。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圖例」中的「SmartArt」,並選擇樣式。 

Step2 將其調整到適合 A1~G17範圍的大小位置。 

 

5.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內容設定: 

  依序輸入「學期成績」、「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

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字型大小為 11、微軟正黑體。 

  改變「日常考查」及其右側箭頭物件的圖案樣式為「鮮明效果-橙色,輔色 6」。 
  「學期成績」文字樣式為「填滿-紅色,輔色 2,霧面質感浮凸」,並改變文字填

滿色彩為深藍色,改變字型大小為 16。 

解答重點: 

Step1 利用圖的大鋼模式依序輸入文字、設定字型、大小。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改變物件的圖案樣式 

Ctrl選取範圍,「SmartArt工具」-「格式」-「圖案樣式」更改樣式。 

Step3 *注意題目要求:修改文字樣式。 

「SmartArt工具」-「格式」-「文字藝術師樣式」更改樣式。 

 

函數公式重點提醒 

函數規則: 

=函數名稱(範圍) 

*範圍:矩形陣列

頭:尾,例如(A1:C3)  

 跳躍式

用,分隔,例如(A1,C5,D2) 

文字和數字: 

    在excel中,文字和數字的差別只在於有無計算價值,當其無計算價值,

則系統視為文字,於欄位中靠左,反之則靠右。 

    例如:手機號碼 0911-123-456 中前面的0有意義,當系統視為數字時,

則會自動把無計算價值的0刪除(911-123-456),若希望視為文字處理,則需: 

(1)輸入數字前加上 ’(‘0911) 

(2)使用ctrl+1 叫出儲存格格式,修改為”文字”(反之亦可) 

*特別注意!輸入函數公式時,凡文字皆須使用””(“成績”)。 

 

 
 

 

 

 

background image

11 

=SUM(範圍):加總和 

=AVERAGE(範圍):平均值 

=ROUND(範圍,N):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 N 位 

=RANK.EQ(儲存格,範圍):排名,比對文件中的等級 

=VLOOKUP(條件儲存格,範圍,回傳的欄位,T<大約符合>/F<完全符合>):條件選取 

$:F4 絕對參照位置,可鎖定選取範圍 

心得與感想 

林家伃: 

第一次在 TQC 考照團中,其他人都是 2010EXCEL 課程,只有我是 2010WORD 課程,不過成

員中的佩貞曾修過 WORD 課程,所以能和她請教,針對第一次上課的內容和題庫做練習。 

 

邱心淳: 

    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到 excel,但它的功能繁瑣,經過老師指點後,對它更有興趣了。 

 

王佩貞: 

    雖然之前有學過 excel,但是操作步驟全都忘記了,現在藉由參加上課的方式,重拾

對 excel 的認知,可以說是在學新的東西一樣,第一次的上課驚奇連連,發現 excel 的

功能,真的很實用,但是頗有難度,自己在做複習的時候,常常卡在一個步驟卡了半天,

或者是要想很久,常常也錯在一些小小的地方,而失分,然後我會全部關掉,再做一遍,

直到一次性通過。 

 

徐菀赯: 

    上課的時候都有完成老師教的題目,很認真的抄筆記,小測驗也都拿到了滿分,這

讓我產生了自己還滿厲害的錯覺,因此下課時自己試著重頭練習一次後,不知道是因為

沒有背住公式,還是沒看清楚題目交代得事情,自己做的測驗出來的成績沒有上課時那

麼好,頓時,我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是真的了解老師所教導的知識,只是照抄她的解題步

驟而已,經歷了這次的小小挫折後,我相信之後一定可以在學習上更加的融會貫通,將

老師所教導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林宜靜: 

    雖然之前有接觸過 EXCEL 但也只會簡單的 SUM 函式或是當表格用,第一次上課時雖

然老師教得不多還是會有點手忙腳亂, 但練習時跟著筆記一步一步地做,發現其實沒有

很難,但要注意的小細節很多。 

 

 

 

 
吳佳穎: 

    第一堂雖然老師只講授最基本的函數概念和公式運算,但我已經頭眼昏花、眼花撩

background image

12 

 

亂了!以往使用 EXCEL 總覺得它是一個不受控制、十分麻煩的軟體,但聽到老師介紹其

功能而且應用自如,才發現如果學會如何使用 EXCEL,真的可以解決很多複雜的運算問

題!真的很方便!但……前提是要先克服這複雜難懂的函數公式!幸好,這堆可怕的東

西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面對,有同學的幫忙和聚在一起複習,真的幫助很多,不懂隨時有

人問,讓我對 EXCEL 的恐懼稍有減緩,對函數公式也較能清楚記得,希望未來更複雜的

函數公式,我們也能跨越克服,加油!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 20121009_001 

照片說明: 大家先各自練習

 

照片編號:20121009_002 

照片說明:同學在查閱講義

 

照片編號:20121009_003 

照片說明:同學指出遇到的問題請求協助

 

照片編號:20121009_004 

照片說明:很認真地練習中 

background image

13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

基本函數與格式設定能力

  

時 間 

2012/10/16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吳佳穎 

紀錄 

林宜靜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複習第二堂課老師所教授的 Excel 基本相關觀念及 104    106    108    110 
1. 格式化條件設定 

2. 儲存格的值之格式化條件 

3. 基本函數應用 

4. 使用範圍名稱 

5. 使用繪圖工具列 

6. 插入走勢圖 

WORD 課程內容複習以及題庫練習

02204206208210 

1.  分頁、分節、分欄 

2.  定位點 

3.  框線、網底 

4.  縮排

 

綜合分享與討論 

104 在職訓練班學生選課資料內容 

1.「學員基本資料」工作表: 

● 將學號搬移至 A 欄。 

●「年齡」欄位 : 利用 DATEDIF、TODAY 函數計算年齡,格式為「X 歲」

。 

解答重點 

公式「=DATEDIF(C2,TODAY(),"Y")」 

選「數值」「自訂」類別,在類型中選擇輸入「0“歲”」 

2.插入新工作表,名稱為「修課資料」

。 

A. 將「學員基本資料」工作表中「上課期別」及「班別」二欄搬移至 C、D 欄。 

B. 將「學員基本資料」工作表中「學號」

「姓名」複製 A、B 欄。 

解答重點 

在工作表標籤最右側按「插入工作表」即可增加一張工作表 

 

background image

14 

 

3.「修課資料」工作表繪製框線: 

A.A1~D120 外框線為次粗實線。 

B.設定 B2~B120 範圍的儲存格與「學員基本資料」工作表的年齡欄位色彩相同。 

解答重點 

【右鍵】/【儲存格格式】中「框線」的「粗外框線」 

【常用】/【字型】/【填滿色彩】 

4.「開課期別」工作表的「結束日期」欄位 : 

依據「開課班別」工作表內的課程時數,每次上課時間為 3 小時,每週上課一次,以此計

算課程結束的日期。 

解答重點 

公式「=C2+(VLOOKUP(B2,開課班別!$A$2:$C$15,3,0)/3-1)*7」

。 

 因為每次上課時間為 3 小時,每週上課一次,所以將上課時數除以 3 之後就是上課的週

數,故將上課週數減 1 之後再乘以 7 即為課程結束的時間。 

106. 樂透彩中獎機率統計 

2.  設定「91 年」及「92 年」工作表: 

將「開獎日期」及「兌換截止」二欄的西元日期轉換為民國日期,如「2002 / 3 / 1」,轉
換成「91 年 03 月 01 日」。 

解答重點 

選「B2」儲存格,按「Ctrl+Shift+

」鍵再按「Ctrl+Shift+↓」鍵選取。 

【右鍵】/【儲存格格式】,在【數值】「日期」,選擇「中華民國曆」、類型中的「90 

年3月14日」。 

選擇「自訂」類別,在類型方框內輸入「[$-404]e"年"mm"月"dd"日";@」。 

2.「統計分析」工作表: 

A.  利用 C0UMTIF、COUNT 函數設定「91 年機率」

「92 年機率」欄位,將機率值以分數

型態「XXXXX/XXXXX」表示(「/」)符號前後各空一半形空白), 
以 10000 為分母。 

B.  「合計」欄位:91 學年與 92 學年出現機率的合計。 

C.  「排名」欄位:利用 RANK.EQ 函數,由大至小計算名次。 

(提示: RANK.EQ(number,ref,order)) 

解答重點 

公式「=COUNTIF('91 年'!$D$2:$J$100,$A2)/COUNT('91 年'!$D$2:$J$100)」。 

【右鍵】/【儲存格格式】,在【數值】選擇「自訂」

,在類型中輸入「????? / 10000」 

公式「=SUM(B2:C2)」。 

公式「= RANK.EQ(D2,D2:D44)」。 

 
3.在 E2~E43 範圍設定格式化的條件: 

  排名前 3 名以藍色(即字型色彩表中(R:0,G:112,B:192)粗體字顯示),並顯示「第X名」字樣。 
(提示:僅限使用小於等於<=判斷,不可以使用小於<判斷) 

解答重點 

background image

15 

【常用】/【樣式】的「設定格式化的條件」中「新增規則」。 

選擇「只格式化包含下列的儲存格」,選擇「小於或等於」,在方框中輸入「3」。 

 

108    Golf 
1.在第 1 列與第 2 列之間插入一列,並分別在 C2~E2、F2~H2、I2~K2、L2~N2  

  依序輸入 Score、Position、Leader。 

解答重點 

在範圍內按右鍵,選擇「插入」。 

2.合併儲存格: 

  分別合併 A1~A2、B1~B2、C1~E1、F1~H1、I1~K1、L1~N1。 

解答重點 

【常用】/【對齊方式】的「跨欄置中」 

3.設定「72 Holes」的「Leader」欄位公式: 

  72 Holes 的 Score-72*4。 

解答重點 

公式「=L3-72*4」。 

4.所有列的列高為 25。 

解答重點 

【常用】/【儲存格】/【格式】/【儲存格大小】的「列高」 

5.框線: 

  內框線為最細實線,外框線為次粗實線。 
  第 2 列與第 3 列之間為雙線。 

6.格式化條件: 

  設定「18 Holes」、「36 Holes」、「54 Holes」的「Leader」欄位指定為五箭號(彩色)

的圖示集格式化條件。 

  設定「72 Holes」的「Leader」欄位指定為三旗幟的圖示集格式化條件。最高 10%(含)

為綠色旗幟(>=90),桿數最低 10%(含)為紅色旗幟(<=10)。 

解答重點 

由於比較對象為E3~E74、H3~H74、K3~K74 整個範圍,非單欄比較,所以必須選取這三個間

斷型範圍之後,才能執行【常用】/【樣式】的「設定格式化的條件」。 

7.將 A1~N2 的填滿色彩為淺綠色。 

110  電子股 

1.調整欄位順序由左而右為「股票代號」

「時間」

「昨收」

「開盤」

「成交」

「最高」

「最

低」

「買進」

「賣出」

「漲跌」

「張數」

。 

2.在 L 欄新增欄位: 

  欄位名稱為「昨收開盤與成交比較」。 
  欄寬為 15、自動換列。 
  依據「昨收」、「開盤」、「成交」顯示「拆線圖」類型的走勢圖,並顯示「標記」,套用

「走勢圖樣式彩色#1」

。 

3. 在 M 欄新增欄位: 

background image

16 

  欄位名稱為「成交與最高最低比較」。 
  欄寬為 15、自動換列。 
  依據「成交」、「最高」、「最低」顯示「直條圖」類型的走勢圖,並顯示「第一點」,

套用「走勢圖樣式色彩#1」

。 

4.「張數」欄位(K2~K65): 

  設定「資料橫條/漸層填滿/橘色資料橫條」的格式化條件 。 

5.設定第 1 列的列高為 35,並設定 A1~M1 範圍的字型色彩為「白色,背景 1」填滿色彩為藍色。 

6.設定 A1~M65 範圍的內框線為最細實線,外框線為次粗實線。 

解答重點 

右鍵,選擇「欄寬」,輸入「15」。 

【常用】/【對齊方式】的「自動換列」。 

【插入】/【走勢圖】的「折線圖」。 

【走勢圖工具】/【設計】/【顯示】的「標記」。 

【走勢圖工具】/【設計】/【樣式】的「走勢圖樣式彩色#1」 

 

心得與感想 

徐菀赯: 

上次上課忘記帶最重要的講義,雖然在上課時其他同學都很好心的借我看,但常常仍有

點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不了解她在說哪裡也不清楚解題步驟,這次練習的時候,雖然之後有
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如何解題,也在討論的過程中複習了一次,因為不清楚解題步驟,就很容
易卡住,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把它做好。 

林宜靜: 

這次的進度非常的多,花比較長時間做題目,要背的函數很多,練習時常常會錯一些小

細節,像是忘了要留空白,或是沒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提醒自己要細心點,如果要完全不看
筆記直接做會有點困難,回去還是要再多練習。 

邱心純:  

Excel 有很多函數,我回來還是會用電腦再多複習,這次討論時,比較沒有不懂的問題,

反而可以幫助其他人學習。 

王佩貞: 

第二次上課後,我們複習了很久,因為這次的函數很多、很複雜,常常會搞不清楚,幸

好有同伴可以互相學習、請教。像 VLOOKUP 要套用的公式,以及裡面的值要擺的位子,常常
一不留神就全錯了,雖然在課堂上有聽老師講解,自己也有實做一遍,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
又會忘光,所以要一直反覆練習,直到自己記得,才停止。Excel 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我
不希望自己只有死背,還要能活用! 

林家伃: 

第二堂課的介面幾乎都由段落進入,課程較難,題庫難度亦加深,我想除了同儕學習集

合的時間,還得再抽空其他時間練習題目,增加操作的熟練度,看著兩旁做 EXCEL 的過程繁
複,不禁為己感到緊張。 

吳佳穎: 

這次要複習的例題好多喔!而且多了一些比較複雜難懂的函數公式,像是例題 104 求出

background image

17 

 

課程結束日期,除了要會運用 vlookup 函數之外,還要依據題意敘述將課程週數(課程總時數
/每次上課時數)算出,還要扣除開課當週(減 1)再乘 7 天(一星期有七天),才可以求出再過
幾天才到結束日期。真的好複雜喔!邏輯能力極差的我實在很難消化吸收。上課時花許久才
理解老師的函數公式,以為學會了!沒想到不看筆記複習時,竟然完全不會了!多練習真的
很重要!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01016_001

 

照片說明:討論題目問題

  

照片編號:20101016_002 

照片說明: 上機實作練習 

 

 

照片編號:20101016_003

 

照片說明:各自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01016_004

 

照片說明:實作問題討論

 

     

 

background image

18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

基本函數與格式設定能力

 

時 間 

2012/10/23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林宜靜 

紀錄 

徐菀赯 

出席人員 

林家伃、吳佳穎、邱心淳、林宜靜、徐菀赯、王佩貞 

主題內容簡述 

複習第三堂課老師所教授的 Excel 基本相關觀念及 202  204  206 

1.  常用函數之應用: 

日期與時間函數、數學函數、統計函數、財務函數、邏輯函數、檢視與參照函數、文字

函數、資訊函數。 

2.  儲存格編輯:插入、刪除、搬移、複製 
3.  儲存格範圍與表格轉換 
4.  資料轉置 
5.  合併彙算 
6.  設定列印格式:頁面(列印方向、縮放比例、紙張大小)、邊界與居中方式、標題設計、

列印範圍選定、壓縮列印 

WORD 課程內容複習以及題庫練習

 

302、304、306、308、310 

1. "表格"基本功能認識 

2. 固定欄寬可避免表格移位 

3. 表格(文字)轉換文字(表格) 

4. 重複標題列 

5. 最小高度 

6. SUM 函數計算 

綜合分享與討論 

202. 快樂小學學生名冊 

1.依據性別,在 H7 至 H61 計算標準體重: 

  公式為(身高-標準體重指標)*0.7,並將結果無條件進位,取至整數位。(注意:請使用

ROUNDUP、IF 函數) 

 

解答重點 

公式「=ROUND(範圍,N)」四捨五入 

    「=ROUNDUP(範圍,N)」無條件進位 

    「=IF(條件儲存格,為真,為假)」 

background image

19 

公式「=ROUNDUP((F7-IF(E7=$F$3,$G$3,$G$4))*0.7,0)」 

 

2.計算增減體重(I7~I61): 

增減體重=標準體重-體重。 

3.儲存格自訂數值格式(I7~I62): 

  增減體重為正數,顯示「╳公斤」

:負數則顯示紅色「減╳公斤」

:增減體重零,顯示藍色

「完美身材」

。 

解答重點 

【右鍵】/【儲存格格式】/【自訂】,改成「0"公斤";[紅色]"減"0"公斤";[藍色]"完美

身材"」

。 

4.計算平均值: 

  在 F62 至 I62 分別使用 AVERAGE 含數計算「身高」、「體重」、「標準體重」、「增減體重」

之平均值。(請勿更改原格式設定) 

  將此區域字體改成 Arial 字體。 
  此區域(F62~I62)背景設為橙色(R:255、G:192、B:0)色彩。 

5.設定 A6~I62 範圍名稱為「學生手冊」

。 

解答重點 

將 A6~I62 範圍選起來,在剪貼簿下空白處,按左鍵點選更改為「學生手冊」

。 

6.列印設定: 

  指定列印「學生名冊」的範圍名稱。 
  列印標題的範圍為第 6 列。 

解答重點 

【版面配置】/【版面設定】/【工作表】/列印範圍按 F3 選取「學生手冊」

。 

 列印標題的範圍選第六列。 

 

204. 人事考評管理系統 
編號說明: X-XXX-X-XX 

第 1 碼:升等。第 3,4,5 碼:單位。第 7 碼:組別。第 9,10 碼:考試編碼。 

1.「單位」

「組別」

「升等」欄位:依據「編號」欄位的編碼說明,以 VLOOKUP、   

  MID 函數查閱與欄位相同的範圍名稱,傳回相對應的資料。(提示:

「升等」欄  

   位利用 VALUE 函數) 

解答重點 

公式「=RIGHT(範圍,N)」       由右開始N位。 

    「=LEFT(範圍,N)」        由左開始N位。 

    「=MID(範圍,起始位,N)」  由N位開始開始取N位。 

    「=VLOOKUP(條件儲存格,範圍,回傳的欄位,T<大約符合>/F<完全符合>)」條件選取。 
按著Shift不放,群組一起做。 

先去其他組別看回傳欄位的位置在哪裡。 

公式「=VLOOKUP(MID(A3,3,3),單位,2, FLASE )」   

「=VLOOKUP(MID(A3,7,1),組別,2, FLASE)」   

background image

20 

「=VLOOKUP(VALUE(MID(A3,7,1)),升等,2, FLASE)」   

2. 「加權分數」欄位: 

A.考核分數: 

  利用 AVERAGE 計算 91 年、92 年及總考評的平均成績。 

  91 年與 92 年考績分數,依據「考績等級」範圍名稱查閱相對應的分數。總考 

  評分數,則依據「考評等級」範圍名稱查閱相對應的分數。 

  (提示:利用 VLOOKUP 函數) 

B.筆記分數: 

  筆試分數=筆試共同分數*0.3+筆試專業分數*0.7。 

  (注意:公式內不可使用百分比符號) 

解答重點 

A.考核分數: 

公式「=AVERAGE(VLOOKUP(F3,考績等級,2,FLASE),VLOOKUP(G3,考績等級,2,FLASE), 

VLOOKUP(H3,考評等級,2,FLASE)」。 

B.筆記分數: 

公式「=I3*0.3+J3*0.7」 

3.「合計」欄位: 

  合計=考核分數*0.6+筆試分數*0.4,並以 ROUND 函數取至小數位數第一位。 

  (注意:公式內不可使用百分比符號) 

解答重點 

公式「=ROUND(數值,0) 」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0位。 

 公式「=ROUND(K3*0.6+L3*0.4,1)」合計的成績取小數位數第一位。 

4.「名次」欄位:以 RANK.EQ 含數計算排名。 

解答重點 

  公式「=RANK.EQ (儲存格,範圍) 」  排名,比對文件中的等級。 

公式「=RANK.EQ(M3,$M$3:$M$40」   在合計的當中排名次,要將範圍鎖起來。 

 

206  合併第一季至第四季報表 

 1.「第一季」至「第四季」工作表: 

  A.取至千位數值:四張工作表內所有數值,其實際值均取千位,例如:815750   

  變成 815000。(提示:利用 ROUNDDOWN 函數) 

  B.計算每月總計項目:以 SUM 函數計算四張工作表內每月成本總和。 

解答重點 
  公式「=ROUNDDOWN(範圍,N)」 

1234.1234 

N<0,由小數點往前 N 位 
N=0,取整數 

background image

21 

N>0,由小數點往後 N 位 

按著Shift不放,群組一起做。 

先在旁邊空白處做 ROUNDDOWN,再選擇性貼上值。 

公式「=ROUNDDOWN(B2,-3)」   實際值取千位。  

2. 計算每個成本項目的平均、合計、標準差: 

  以 AVERAGE 函數計算四張工作表內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平均值。 
  以 SUM 函數計算四張工作表內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合計。 
  以 STDEV.S 與 ROUND 函數計算四張工作表內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標準差,四捨五入至整

數位數。 

解答重點 

  公式「=AVERAGE(B2:B10)」         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平均值 

  公式「=SUM(B2:B10)」             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合計 

  公式「=ROUND(STDEV.S(B2:B10),0)  每月每個成本項目的標準差 

3. 計算總計項目的平均、合計、標準差: 

  E11 使用 AVERAGE 函數計算 B2~D10 範圍的平均值。 
  F11 使用 SUM 函數計算 B2~D10 範圍的合計金額。 
  G11 使用 STDEV.S 與 ROUND 函數計算 B2~D10 範圍的標準差。 

解答重點 

公式「=AVERAGE(B2:D10)」          B2~D10 範圍的平均值。 

  公式「=SUM(B2:D10)」              B2~D10 範圍的合計金額。 

  公式「=ROUND(STDEV.S(B2:D10),0)   B2~D10 範圍的標準差。 

4. 「年度報表」工作表:應用合併彙算功能,彙總「第一季」至「第四季」工作表內「一月」

至「十二月」所有成本項目,結果如下頁所示,並需建立自動更新功能。(注意:需刪除 B 欄,

所有欄寬為 11.25)  

解答重點 

【資料】/【合併彙算】/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範圍新增/頂端列、最左欄、自

動更新等打勾。 

在 B 的位置點一下,右鍵刪除 B 欄。 

點選範圍,英文字欄為上點右鍵,點欄寬,改成 11.25。 

 

 

 

 

 

background image

22 

 

心得與感想 

王佩貞:  

這次題目實在令人眼花撩亂,如果沒有理解題意在講什麼以及循序漸進,之後就會跟著

做錯了吧?像 202 題的第三小題,要自己新增單位,但是如果錯了一個符號或位置,那題就全

盤皆空了,把筆記蓋掉後,又實在是不太好記,只能反覆練習了。還有 204 的 VLOOKUP 函數,

如果沒有記清楚步驟以及用法,簡直令人頭昏腦脹,像第二大題的第二小題之 A,需要先搞

清楚前後關係,不然 AVERAGE 裡面又包著好幾個 VLOOKUP,會變得十分混亂,我嘗試了好多

次才比較熟稔。 

林宜靜:  

這次用到非常多 VLOOKUP、MID 函數,有時忘了先加,導致公式跑掉,一次要處理多張表

格,練習時不小心會選錯表格,還要觀察表格格式是否統一,處理的方式會因表格而有所差
異,後面題目越來越複雜了。 

徐菀赯: 

按著老師所教的方法解 204 的題目,先理解公式的原理作用再將它們融和在一起,當我

這樣做的時候,不像之前一樣是死背著解題步驟做,而是有思考的解決問題,很清楚的知道

題目要我們做什麼,這樣比較不容易出錯,個人覺得這樣的學習效果很好,和同學們一起討

論的時候,有將這經驗分享給大家,發現最近大家對 excel 的解題愈來愈熟練了。 

邱心淳:  
    202 的重點主要是學到進位的方法,我常常會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何種進位法,但經
過課後與同學的討論,發現只要以 0 為出發點思考就會很容易想通。204 的公式有點多,讓
我一時之間無法記得,但仔細看發現是很有規律的,多加練習,也更熟練。 

吳佳穎:  
    這次複習的例題都十分重要,尤其例題 204 利用 VLOOKUP、MID 函數查閱範圍、找相對應
資料的方式是 TQC 考試中最常出現的題型。偏偏這題函數公式又臭又長又十分複雜,上課聽
老師講解時,我都頭昏眼花、快要暈倒了!複習的時候更是嘗試了好幾次才成功。 
    我覺得面對這類題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求快」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來才能確保公

式運算正確。因為這些公式雖然看起來很長、很難,但其實拆解來看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簡單
的函數堆疊而成,只要先把一個主要的函數打出來,再像包粽子那樣一層層用括弧()和小豆
芽(,)把這些小公式包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函數公式了!只要耐心、細心地一步驟慢慢來,
其實也沒想像中的困難! 

林家伃:  
    與學 excel 課程的同學一起複習 TQC 課程內容,還可互相學習呢!這次 word 上課用到
函數 SUM,在 10 版的 word 可簡易計算,對 excel 而言卻是 A piece of cake~~ 

 

 

 

background image

23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01023_001

 

照片說明:同學示範中

 

照片編號:20101023_002 
照片說明: 各自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01023_003

 

照片說明:翻講義、找答案

 

照片編號:20101023_004

 

照片說明:等待系統評分

 

 

background image

24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

資料編修及列印能力與統計圖表之建立與應用能力

 

時 間 

2012/10/30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徐菀赯 

紀錄 

王佩貞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複習第四堂課老師所教授的公式及

208210302 大題 

第二類

 

7. 常用函數之應用 

8. 使用範圍名稱 F3 之應用 

9. 表格設計與樣式設定 

10.  設定列印格式 

11.  取代與尋找 

第三類

 

1. 使用圖表精靈 

2. 變更圖表的類型或格式 

3. 統計圖表組成元件之調整 

4. 圖表上的資料數列之增刪與編輯 

5. 增添圖表元素 

WORD 課程內容複習以及題庫練習 404406408410502 大題 

1 繪圖工具 

2 新增樣式 

3 目錄 

4 大綱模式 

5 快速組件 

綜合分享與討論 

208 Booking 

1.  在「Booking」工作表,利用 VLOOKUP、TEXT 函數及 Hotel、HotelDetail、 Check_in、

Check_out、First_name 範圍名稱,設定「Booking id」欄位中的資料顯示為:

Hotel id- Check 

in(mmdd)-Days-First_name

。 

 

background image

25 

例如:Hotel Izukyu 的 Hotel id 為 I1、Check in 為 2009/1/15、Check_out 為 2009/1/16、

Days 為 Check out- Check in+1、First name 為 ESPOSITO,則 Booking id 顯示為

I1-0115-2-ESPOSITO。 

 

「Bill List」工作表:利用 VLOOKUP 函數與 Booking 範圍名稱 

(提示:除 Booking 範圍名稱外,不可使用其它範圍名稱)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Hotel,HotelDetail,2,FALSE)&"-"&TEXT(Check_in,"mmdd")&"-"& 

Check_out-Check_in+1&"-"&First_name」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2.「Name」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搜尋 Booking 範圍名稱,傳回 First name 與 Sur name 中間間隔一位空白。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

A2

,Booking,8,FALSE)&" "&VLOOKUP(

A2

,Booking,9,FALSE)」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尋找範圍需回傳第幾欄位。 

→要特別注意到的是,題目所要的範圍名稱是否為已建好的範圍名稱。 

→題目要求的空格,需要用" "包含。 

3.「Room no.」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搜尋 Booking 範圍名稱,傳回 Room no.。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A2,Booking,6,FALSE)」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尋找範圍需回傳第幾欄位。 

4.「Nights」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搜尋 Booking 範圍名稱,傳回 Check_in 及 Check_out, 

Nights=Check_out-Check_in。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A2,Booking,5,FALSE)-VLOOKUP(A2,Booking,4,FALSE)」

。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尋找範圍需回傳第幾欄位。 

 

 

background image

26 

5.「Price」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的前三碼,串接 Room no.後,比對 LookupPrice 範圍內的 Price.。 

(提示:利用 LEFT 函數)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LEFT(A2,3)&C2,LookupPrice,2,FALSE)」

。 

→LEFT(範圍,N)由左開始 N 位。 

6.「Amount」欄位:Amount= Nights* Price。 

解答重點 

公式「=D2*E2」

。 

7.套用「表格樣式中等深淺 9」

,套用後再轉換為範圍。 

8.列印設定: 

* 縮放比例調整為 80%。 

* 頁首:中央為工作表名稱。 

* 頁尾:中央選擇「第×頁,共×頁」格式。 

* 列印標題的範圍為第 1 列。 

* 列印格線。 

解答重點 

7.Ctrl+A 全選表格,常用/格式化為表格/出現【資料表工具-設計】/轉換為範圍 

8.版面配置,版面設定右下角箭頭,

【頁面】更改比例,

【頁首/頁尾】

,頁首選取 Bill List/   

  頁尾選取第一頁,共?頁。 

 

210 Product 

「Product」工作表: 

1.「Region」欄位:將欄位內的 USA 換成 AUS。 

2.「Product ID」欄位:刪除欄位內所有空白。 

3. 刪除含有 Total 的所有列。 

4. 設定範圍名稱:選取 A1~G151 範圍,以頂端列為範圍名稱。 

解答重點 

1.常用/【尋找與選取】/取代/尋找目標:USA,取代成:AUS。 

2.常用/【尋找與選取】/取代/尋找目標: (一空白),取代成:(不用填)。 

3.常用/【尋找與選取】/尋找/尋找目標:Total,Ctrl+A 全選/常用/儲存格/刪除/【刪 

background image

27 

  除工作表列】 

4.Ctrl+A,公式/從選取範圍建立,只選取【頂端列】 

5.「SalesAmount」欄位: 

SalesAmount 為 UnitPrice 與 SalesQty 的乘積,指定為千分位樣式,二位小數位數,利用

範圍名稱建立公式。 

解答重點 

公式「  =UnitPrice*SalesQty」。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右鍵/儲存格格式/數值。 

6.「LocalAmount」欄位: 

依據 Region 搜尋該地區幣值(Rate 範圍名稱),將 SalesAmount 換算成當地貨幣,利用範

圍名稱建立公式。 

解答重點 

公式「=VLOOKUP(Region,Rate,2,FALSE)*SalesAmount。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這題要特別注意地區幣值換算成當地貨幣的公式關係。 

7.設定框線: 

內框線為最細實線,外框為次粗外框線,第 1、2 列之間為雙線。 

8.列印設定: 

* 設定奇偶頁不同。 

* 頁首:顯示列印日期與工作表名稱,之間需間隔一位空白。奇數頁在右側,偶數頁在左側。 

* 頁尾:無論奇偶頁,均在中間顯示頁碼。 

* 列印標題的範圍為第 1 列。 

解答重點 

7.Ctrl+A,右鍵/儲存格格式/外框/內框為最細實線,外框為次粗外框線。(記得檢查有沒 

  有出現)完成後選取【第一列】

,右鍵/儲存格格式/外框/最下方選雙線。 

8.版面配置,版面設定右下角箭頭,頁首/頁尾,1)奇偶頁不同。2)自訂頁首/【奇數頁首】 

  /右邊/&[日期] &[索引標籤]/【偶數頁首】/ &[日期]

 

&[索引標籤]。3)自訂頁尾/【奇 

  數頁尾】

【偶數頁首】/中間/ &[頁碼]。4)工作表/列印標題/標題列/選取第一列。 

→空白處要注意。 

 
 

 

background image

28 

 

302 應屆畢業生升學人數統計 

1.C3~C6 儲存格:計算 A3~A6 各項所佔的百分比,以 ROUND 函數計算至小數位數第 3 位,顯示

百分比格式製小數位數第 2 位。 

解答重點 

C3 公式「=ROUND(B3/$B$7,3)」

,算完往下拉。 

→右鍵/儲存格格式/百分比。 

2.建立圖表: 

A.圖表類型:以資料範圍 A2~B6 儲存格製作「立體分裂式圓形圖」

。 

B.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

「98 學年度應屆畢業生」

「升學人數統計」

,字型大小為 12pt。(提

示:標題需分段顯示,請參閱參考結果圖) 

3.圖表存放位置:A8~E21 儲存格。(注意:圖表大小步要超出此範圍)  

解答重點 

→選取 A2~B6,插入/圓形圖/立體分裂式圓形圖。 

→複製 A1~C1 的標題,記得兩行都要選到,貼在圖表標題上。常用/字型,改大小。 

→圖表移到 A8~E21 的位置,千萬不得超出範圍。 

4.資料標籤:顯示標籤及百分比(置於終點外側並且換行顯示),文字大小為 9。 

5.立體旋轉透視圖 40°、Y 軸 30°,刪除圖例。 

解答重點 

4.點圖表,出現圖表工具/版面配置/【資料標籤】/標籤選項/類別名稱、百分比、顯示指

引線打勾,其餘取消。

【位置】選擇終點外側,並在【分隔符號】選擇(換行)。 

5.版面配置/立體旋轉,

【透視圖】40 度,並自行刪除圖例。 

 

 

 

 

 

background image

29 

 

心得與感想 

徐菀赯: 

這幾次練習題目的時候,發現都會用到 VLOOKUP 耶,我猜以後考試的時候一定也會考到相

關的題目,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公式,應該要背起來。在 208 列印設定的題目上,常會將列印標
題的範圍看錯成列印範圍,經過同學幾次的糾正後,現在不會犯這個錯誤了,一次一次的練習
都讓自己更進步。 

 

林宜靜: 
    這次雖然都是用之前教過的函數但是步驟非常的多,有時候會忘了要用範圍名稱,就直接
打公式,導致被扣分數,題目果然要看清楚,版面設定的列印標題常常會忘記是要設定哪一個,
而且選項很多,快接近考試了,要多多花時間練習。

 

 

邱心淳:  

在 208 的操作上,和之前所學的 vlookup 內容相似,只是更為複雜,因此需要多花一些時

間操作,也有些同學會被搞混,但只要理解了,就不難做答了!210 相較於 208 是比較容易的,
沒有太多複雜的公式,做起來很上手。 

王佩貞: 

208 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題目,不是不會,而是題目要看清楚,做題時要十分小心,而且哪

裡可以使用範圍名稱,哪裡不能使用,以及公式跟公式之間的連結,&、”,這類的標點符號

要特別注意,不能有多一格空白鍵,如果把握好這個原則-小心使得萬年船,困難也會變簡單。

210 則要特別注意第六題,公式之間的關係,要釐清楚。302 就比較簡單了。這次光消化 208

就夠嗆的,只能不斷練習以求熟練。 

 

林家伃: 

剛好大四的我們需要準備研究所甄試的資料和畢業專題的編輯, 

這時候若能對 word 裡的功能熟悉的話,想必再準備書面資料上一定精緻許多,課程的時間不
多,老師大概帶過,剩下的只能自己去摸索囉! 

吳佳穎: 

課程內容越來越難了!例題 208 和 210 竟然全是英文,光是看到就讓人頭昏眼花了!雖然

先前例題都有和同學一起練習,但是碰到這兩個例題竟還是讓我上課第一次跟不上進度,手忙
腳亂。第二次練習後,總算對那堆英文亂碼比較熟悉一點了!其實如果不要對英文有莫名恐懼
的話,解題只是把一堆專有名詞利用 vlookup 函數公式串連在一起,找出相對應位置資料罷了!
惟須特別留意的是儘管欄位名稱相同,也需要特別留意該欄位是否為你所要運算的資料範圍,
避免一錯再錯(208-Booking, Booking id 分為在 Booking 和 Bill List 工作表皆有,但其資
料數據不同,於 Bill List 工作表運算時,需使用同份工作表中的 Booking id,留意不可直接
用 F3 叫出 Booking 中的 Booking id)。 

 
 
 

background image

30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01030_001

 

照片說明:討論題目

 

照片編號:20101030_002 

照片說明: 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01030_003

 

照片說明: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01030_004

 

照片說明:問題探討

 

 

background image

31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

資料編修及列印能力與統計圖表之建立與應用能力

 

時 間 

2012/11/06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王佩貞 

紀錄 

邱心淳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複習第五堂課老師所教授的公式及

304306308310 大題 

第三類

 

6. 變更圖表的類型或格式 

7. 統計圖表組成元件之調整 

8. 圖表上的資料數列之增刪與編輯 

9. 增添圖表元素 

10. 資料數列的格式變化 

11. 樞紐分析表圖表 

WORD 課程內容複習以及題庫練習題庫 504、506、508、510、602 

1. 樣式命名 

2. 插入標號 

3. 功能變數 

4. 插入圖表目錄 

5. 合併列印 

綜合分享與討論 

304 

A 與 B 品牌進行二種儀器的檢測結果

 

1

.根據「A 品牌」工作表中的 A1~C402、「B 品牌」工作表的 A1~C102 資料來源,繪製圖表於

新工作表。 

2.將新工作表更改名稱為「比較圖表」。 

3. 圖表類型:「帶有直線的 XY 散布圖」。 

 

 

background image

32 

解答重點 

     前三題可合併一起做,首先在「A 品牌」工作表中,在圖表中插入「帶有直線的 XY

散佈圖」

,再選取範圍,新增「B 品牌」的第一種及第二種測試後,用「移動圖表」至新工

作表,工作表改名為「比較圖表」。 

4.

標題:(標題樣式請參閱參考結果圖) 

  A.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站結果比較圖。 

  B.X 軸標題(主水平軸標題):測試間距。 

  C.Y 軸標題(主垂直軸標題) : 變形弧度。 

解答重點 

A.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圖表標題中的「圖表上方」

,並輸入「 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

站結果比較圖」

。 

B.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水平軸標題」

,並輸入「測試間距」

。 

C.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垂直軸標題」

,並輸入「變形弧度」

。 

5.顯式水平主要與次要格線、垂直主要與次要格線。 

解答重點 

在版面配置中選取格線中的「水平主要與次要格線」

「垂直主要與次要格線」

。 

6.將圖例改至下方顯示,圖例說明文字為 12pt 大小。. 

解答重點 

選取圖例說明文字,在字體大小位置改為 12pt。 

7.水平(數值)軸: 

* 最小值為 1、最大值為 6。 

* 主要刻度為交叉型態。 

* 線條色彩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色彩。 

* 線條樣式:4.5pt 粗細。 

解答重點 

選取水平數值軸,將最大、最小值改為問題所求。 

主要刻度改為交叉型態。 

background image

33 

線條色彩改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R:74、R:69、B:42)色彩。 

線條樣式改為 4.5pt 粗細。 

306 萬事通銀行逾期放款分析表 

 

1.  根據「筆數與金額統計」工作表之樞紐分析表繪製圖表於新工作表: 

A.  將新工作表更改名稱為「圖表分析」。 
B.  圖表類型為組合直條圖與折線圖。 

 注意:放款筆數為含有資料標記的折線圖,「加總/總金額」為群組直條圖。 

解答重點 

根據「筆數與金額統計」工作表繪製之樞紐分析表 

圖表類型選擇為組合直條圖與折線圖。 

與 304 相似,用「移動圖表」至新工作表,工作表改名為「圖表分析」

。 

2.  設定: 

  分組統計的加總/總金額對應副座標軸 
  分組統計的放款筆數對應主座標軸 

解答重點 

按右鍵,選取「數值設定」,將題目中座標改正。 

3.直條圖資料標籤:顯示在終點外側 

解答重點 

在版面配置中選取資料標籤中的「上」

。 

4.圖例:位置在圖表下方。 

5.欄位按鈕必須設定全部隱藏。 

6.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逾期放款統計圖」、大小 18 點、藍色、標楷體、粗體。 

解答重點 

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圖例中的「在下方顯示圖例」。 

將欄位按鈕按設定全部隱藏。 
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圖表標題中的「圖表上方」

,並輸入「 逾期放款統計圖」

,調整字型格式、

顏色。 

 

 

background image

34 

308 銷售訂單統計表 

1.  「訂單」工作表: 

A.  建立範圍名稱: 

以 A1~A151 選取範圍中的頂端列建立範圍名稱。 

B.  訂單編號: 

訂單編號(A2~A51)為流水號前加上交易日期的「年-月-」。(提示用 TEXT 函數) 

C.  成本: 

依據「品名」欄位搜尋「產品價格表」工作表內的產品範圍名稱的成本。 

D.  成本總值計算 

解答重點 

A.  點選任一格,按「Ctrl+A」

,執行「公式」中「已定義之名稱」的「從選取範圍建立」,

建立名稱指定「頂端列」

。 

B.  點選 A2 進入公式,「=TEXT(交易日期,”e-mm-”)&流水號」。 
C.  點選 G2 進入公式,「=VLOOKUP(品名,產品,3,0)」。 
D.  點選 H2 進入公式,「=數量*成本」。 

2. 「銷售統計」工作表: 

A. 「銷售統計數量」:依據「訂單」工作表內容,利用 SUMIF 函數計算各產品總銷售數量(公

式中一率使用欄位範圍名稱)。 

B.繪製子母圓形圖:依據 A3~B9 儲存格資料繪製,放在 A12~G25 範圍內,第二區域為「照片

專用紙」與「彩色影印紙」。 

C.套用「圖表樣式 26」。 

D.關閉圖示。 

E.圖表區:霧漸層填滿顏色,框線為圓角、無陰影、框線顏色為紫色、3pt 實線。 

F.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內容「總銷售數量」。 

G.資料數列:顯示類別標籤及百分比於資料點的終點內側。 

 

解答重點 

A.  點選「銷售統計圖」的 B4,輸入公式「=SUMIF(品名,A4,數量)」。 

background image

35 

B.  選取 A3~B9,執行插入「圖表」中「圓形圖」的「子母圓形圖」

,將圖表拉至指定位置。 

C.  執行「圖表」中「設計」的「圖表樣式 26」。 
D.  選取圖例,按 DELETE。 
E.  進入「圖表區格式」,選擇「填滿」中的「霧、漸層」,選取框線樣式,將線改為 3pt、

選圓角、改藍色。 

F.  執行「圖表工具」中「版面配置」的「標籤」裏頭的「圖表標題」

,輸入「總銷售數量」。 

G.  執行「圖表工具」中「版面配置」的「標籤」裏頭的「資料標籤」,依題目更改。 

 

310 各廠牌印表機性能比較表 

1.  在統計問卷工作表的 b30~l33 建立公式,統計每種印表機廠牌數量 

(提示:必須使用 COUNTIF 函數) 

解答重點 

點選 B3 儲存格,輸入公式「=COUNTIF(B$2:B$28,$A30)」

。 

2.

 

依據 A1~L1 及 A30~L33(即第一題統計結果),繪製圖表: 

A. 新圖表工作表:將新工作表名稱更名為「雷達圖」。 

B.圖表類型為「帶有資料標記的雷達圖」,「樣式 32」。 

C.圖表區文字:大小 18 點。 

D. 圖表圖例:在右方顯示,大小 12 點。 

E.取消格線。 

F.座標軸線條色彩為「白色、背景 1、較深 50%」。 

G.類別標籤文字顏色為深藍色。 

解答重點 

A.  用「Ctrl」選取 A1~L1 及 A30~L33 兩個不連續的範圍。 
B.  執行插入「圖表」中「其他圖表圖」的「帶有資料標記的雷達圖」,用「移動圖表」至

新工作表,工作表改名為「雷達圖」

。 

C.  在圖表區執行常用字型大小,將其改為 18。 
D.  在圖例執行常用字型大小,將其改為 12。 
E.  將主要格限用 delete 刪除。 
F.  執行「圖表工具」中「版面配置」的「座標軸」裏頭的「主垂直軸」,將顏色改為「白

色、背景 1、較深 50%」。 

G.  選取類別文字改字形色彩為深藍色。 

  

 

心得與感想 

background image

36 

徐菀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缺課的緣故,這次回去試著自己做 304~310 的題目,發現要花很久的

時間才可以完成,而且過程中還有很多錯誤。後來同儕時間有和同學討論,並借上課的筆記
抄寫,不懂的地方他們也很熱心的教導我,多練習幾次過後,現在的我已經跟得上進度了,
真的很感謝他們。 

林宜靜: 

    題目全部上完了,考試也快要接近了,考前全部要再複習一次,比較難的題目像是第 306
題作題時要非常小心,一不小心就會被扣 2 分,回去要再多練習幾次,複習時突然發現有好
多函數,用法有時會搞混,考前要把筆記多看幾遍,以免考試用錯函數。 
 
 
邱心淳:  

在第三類的圖表操作上,比第二類複雜的計算來的更得心應手,這類型的函數較少,主

要是圖表的轉換,一不小心就會被扣分數的,函數的用法、位置是我比較不熟悉的地方,跟
著大家一起練習,相信一定能夠熟能生巧的。 

王佩貞: 

    練習了那麼久,總算覺得 EXCEL 的難度沒有那麼艱深了,但看題目時,有時候會因為題
目太長,而兩眼昏花,這時候只要把比較關鍵的字、位置及作法,記在腦海裡,就可以輕鬆
作答,前提是要小心再小心、注意再注意,譬如說題目要你全部使用範圍名稱,結果我因為
在後面的幾題忘記要使用,而導致被扣分,又要再重做一次,徒勞無功,實在不值! 

林家伃: 

只剩半個月就要考試了!最近幾次練習不免緊湊些,而課程日趨漸難,不過難度還是比不

上 excel,看著其他人在練習 excel,內心不僅增添些許自信,有時會當機的我只好求助佩貞
囉! 

吳佳穎: 

終於要複習最後的四個例題了!總算在校內考試前,把所有例題至少都練習過一遍了!

這幾週上課和練習之下,不知道是對 excel 的介面操作比較熟悉了,還是習慣了 excel 的困
難重重,我覺得第三類的例題反而比第二類簡單些呢!或許是第三類例題偏向統計圖表建
立,比較沒有那堆可怕的函數運算吧!只要大概知道圖表格式的功能選項在哪個位置,學起來
就會比較容易上手。不過需要特別留意操作的步驟,如果要求完全依題項先後順序做,可能
會有困難,這時就要適度調換題項的操作順序,如例題 304,先以一部份資料做出散佈圖(第
三小題)

,再用「移動圖表」新增至新工作表後(第二小題),才針對圖表「選取資料來源」

新增資料完成第一小題的要求。 

 

background image

37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21106_001

 

照片說明:討論題目

 

照片編號:20121106_002 

照片說明: 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21106_003

 

照片說明:問題探討

 

照片編號:20121106_004

 

照片說明:問題探討

 

     

 

background image

38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考前總複習 

時 間 

2012/11/13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邱心淳 

紀錄 

吳佳穎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EXCEL 課程內容總複習,挑出容易出錯的例題再次重點提醒、練習。 
104、106、208、210、304、306 
WORD 
課程內容總複習 

綜合分享與討論 

104  在職訓練班學生選課資料內容 
1.●「年齡」欄位  :  利用 DATEDIFTODAY 函數計算年齡,格式為「X 歲」。 

解答重點 
公式

=DATEDIF(

C2

,TODAY(),"Y") 

選「數值」

「自訂」類別,在類型中選擇輸入「

0“歲”」 

4.「開課期別」工作表的「結束日期」欄位  : 

依據「開課班別」工作表內的課程時數,每次上課時間為 3 小時,每週上課一次,以此計算
課程結束的日期。 

解答重點 
公式「=C2+(

VLOOKUP

(B2,開課班別!$A$2:$C$15,3,0)

/3-1

)

*7

。 

  因為每次上課時間為 3  小時,每週上課一次,所以將上課時數除以 3  之後就是上課的週

數,故將上課週數減 1  之後再乘以 7  即為課程結束的時間。 

 

106.  樂透彩中獎機率統計 

3.  將「開獎日期」及「兌換截止」二欄的西元日期轉換為民國日期,如「2002 / 3 / 1」

,轉換

成「91 年 03 月 01 日」。 

解答重點 

選「B2」儲存格,按「Ctrl+Shift+」鍵再按「Ctrl+Shift+↓」鍵選取。 
【右鍵】/【儲存格格式】,在【數值】「日期」,選擇「中華民國曆」、類型中的「90 
年3月14日」。 
選擇

「自訂」類別

,在類型方框內輸入「[$-404]

e""mm""dd""

;@」。 

background image

39 

 

2「統計分析」工作表: 

D.  利用 C0UMTIFCOUNT 函數設定「91 年機率」

「92 年機率」欄位,將機率值以分數

型態「XXXXX/XXXXX」表示(「/」)符號前後各空一半形空白), 
以 10000 為分母。 

E.  「合計」欄位:91 學年與 92 學年出現機率的合計。 

F.  「排名」欄位:利用 RANK.EQ 函數,由大至小計算名次。 

(提示: RANK.EQ(number,ref,order)) 

解答重點 

A.公式「=COUNTIF('91  年'!$D$2:$J$100,$A2)/COUNT('91  年'!$D$2:$J$100)」。 

= COUNTIF(範圍,條件) /

 

COUNT(範圍

【右鍵】/【儲存格格式】,在【數值】選擇「

自訂

,在類型中輸入

????? / 10000

 

B.公式「=SUM(B2:C2)」。

合計用  =SUM(範圍)」 

C.公式「= RANK.EQ(D2,D2:D44)」。

名次用  =

 

RANK.EQ(數值,範圍)

 

 

3.在 E2~E43 範圍設定格式化的條件: 

  排名前 3 名以藍色(即字型色彩表中(R:0,G:112,B:192)粗體字顯示),並顯示「第X名」字樣。 

(提示:僅限使用小於等於<=判斷,不可以使用小於<判斷) 

解答重點 

【常用】/【樣式】的

「設定格式化的條件」中「新增規則」

。 

選擇

「只格式化包含下列的儲存格」

,選擇「小於或等於」,在方框中輸入「3」。 

 

208 Booking 

2.  在「Booking」工作表,利用 VLOOKUP、TEXT 函數及 Hotel、HotelDetail、  Check_in、

Check_out、First_name 範圍名稱,設定「Booking id」欄位中的資料顯示為:

Hotel id- Check 

in(mmdd)-Days-First_name

。 

例如:Hotel Izukyu 的 Hotel id 為 I1、Check in 為 2009/1/15、Check_out 為 2009/1/16、Days

為 Check out- Check in+1First name 為 ESPOSITO,則 Booking id 顯示為

I1-0115-2-ESPOSITO。 

 
「Bill List」工作表:利用 VLOOKUP 函數與 Booking 範圍名稱 

(提示:

除 Booking 範圍名稱外,不可使用其它範圍名稱

解答重點 
公式「

=VLOOKUP

(Hotel,HotelDetail,2,FALSE)

&"-"&TEXT(Check_in,"mmdd")&"-"& 

Check_out-Check_in+1

&"-"&

First_name」 

→使用

F3

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2.「Name」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搜尋 Booking  範圍名稱,傳回 First name 與 Sur name  中間間隔一位空白。 

background image

40 

解答重點 

Booking id

不可用【F3

名稱方塊! 

5.「Price」欄位: 

依據 Booking id 的前三碼,串接 Room no.後,比對 LookupPrice 範圍內的 Price.。 

(提示:利用 LEFT 函數)   

解答重點 
公式「

=VLOOKUP

(LEFT(A2,3)

&

C2,LookupPrice,2,FALSE)」

。 

→LEFT(範圍,N)由左開始 位。 

8.列印設定: 

*  縮放比例調整為 80%。 

*  頁首:中央為工作表名稱。 

*  頁尾:中央選擇「第×頁,共×頁」格式。 

*  列印標題的範圍為第 1 列。 

*  列印格線。 

解答重點 

7.Ctrl+A 全選表格,

常用/格式化為表格/出現【資料表工具-設計】/轉換為範圍

 

8.版面配置,版面設定右下角箭頭,

【頁面】更改比例,

【頁首/頁尾】,頁首選取 Bill List/     

    頁尾選取第一頁,共?頁。 

 

210 Product 

「Product」工作表: 

2.「Product ID」欄位:刪除欄位內所有空白。 

3.  刪除含有 Total 的所有列。 

4.  設定範圍名稱:選取 A1~G151 範圍,以頂端列為範圍名稱。 

解答重點 

2.常用/

【尋找與選取】

/取代/尋找目標: 

(一空白),取代成:(不用填)

。 

3.常用/【尋找與選取】/尋找/尋找目標:Total,Ctrl+A 全選/

常用/儲存格/刪除/【刪 

    除工作表列】

 

4.Ctrl+A,

公式/從選取範圍建立

,只選取【頂端列】 

6.「LocalAmount」欄位: 

依據 Region 搜尋該地區幣值(Rate 範圍名稱),將 SalesAmount 換算成當地貨幣,利用範圍

名稱建立公式。 

 

background image

41 

解答重點 
公式「

=VLOOKUP

(Region,Rate,2,FALSE)*SalesAmount。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這題要特別注意地區幣值換算成當地貨幣的公式關係。 

304 

A 與 B 品牌進行二種儀器的檢測結果

 

1

.根據「A 品牌」工作表中的 A1~C402、「B 品牌」工作表的 A1~C102 資料來源,繪製圖表

於新工作表。 

2.將新工作表更改名稱為「比較圖表」。 

3.  圖表類型:「帶有直線的 XY 散布圖」。 

 

解答重點 

        前三題可合併一起做,首先在「品牌」工作表中,在圖表中插入「帶有直線的 XY

散佈圖」

,再選取範圍,新增「品牌」的第一種及第二種測試後,用「移動圖表」至新工

作表,工作表改名為「比較圖表」

。 

4.

標題:(標題樣式請參閱參考結果圖) 

    A.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站結果比較圖。 

    B.X 軸標題(主水平軸標題):測試間距。 

    C.Y 軸標題(主垂直軸標題) :  變形弧度。 

 

解答重點 

A.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圖表標題中的「圖表上方」

,並輸入「  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

站結果比較圖」。 

B.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水平軸標題」

,並輸入「測試間距」。 

C.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垂直軸標題」

,並輸入「變形弧度」。 

注意不要打錯字! 

7.水平(數值)軸: 

*  最小值為 1、最大值為 6。 

*  主要刻度為交叉型態。 

*  線條色彩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色彩。 

*  線條樣式:4.5pt 粗細。 

解答重點 
選取水平數值軸,將最大、最小值改為問題所求。 
主要刻度改為交叉型態。 
線條色彩改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R:74、R:69、B:42)色彩。 
線條樣式改為 4.5pt 粗細。 

 

background image

42 

306  萬事通銀行逾期放款分析表 

3.  根據「筆數與金額統計」工作表之樞紐分析表繪製圖表於新工作表: 

C.  將新工作表更改名稱為「圖表分析」

。 

D.  圖表類型為組合直條圖與折線圖。 

  注意:放款筆數為含有資料標記的折線圖,「加總/總金額」為群組直條圖。 

解答重點 
圖表類型先選擇組合直條圖,再將放款筆數修改成折線圖。 

心得與感想 

徐菀赯: 

除了在集會時間有練習之外,我也有回家自己練習,在做某些題目的時候,例如:104、208、

304 等,沒有看筆記操作,仍會卡卡的,花很多時間,最後做出來結果也不一定完全正確,這
令我有一些沮喪,但我相信,在經過很多次的練習後加上有同學的協助,我一定會牢牢記住如
何解題的。 

林宜靜: 

這次利用同儕時間把在家裡做的 EXCEL 拿去評分,看看自己錯什麼地方,然後再利用時

間做一次。第 306 題我發現我不知道錯在哪,後來仔細看解答與自己有何不同,原來我主、副
座標軸搞錯了,但是我重新改圖後發現弄不回去了,只好重做一次,真的要非常細心,別因為
粗心導致被扣分,老師叮嚀的關鍵字要看清楚,考試時也要多注意。 

邱心淳:   

做了上課教過的 TQC 題目後,發現 excel 是需要一直練習的,題目上有些函數和工具是我

上過會用但不太熟悉的,藉著邊作答邊操作的方式,又重新認識了它,和大家一起在電腦教室
作答,可以互相幫忙,有不懂的地方隨時都可以問同學,考試將近,我得再練習練習。 

王佩貞: 

重新再複習後,不看自己的筆記又忘記解題的做法,這樣可不行,而且速度上也必須有所

提升,因為考試時間只有 40 分鐘,實在是非常緊湊,而且每次解題都可以解 10 到 20 分鐘,
讓我覺得非常危險。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每次做完評分後,發現會有錯誤,可是照著步驟重來
一遍,又對了,不太能放心呢,像我有一題還做到全部 0 分,嚇死我了!所以還是一句老話,
必須小心再小心,否則評分系統環環相扣,因為一個小小步驟的錯誤,導致全盤皆輸,實在會
令人不太好受! 

林家伃: 

word 這星期要考 TQC,總共六類的題庫,當第六類合併列印熟悉後卻發現前面題目的記

憶有點斑駁了,為了讓自己熟悉每個題目,讓自己背下解題步驟,不但可面對考試的題目,在
未來 word 的操作上有更深入的應用。 

吳佳穎: 

這星期六就要考試了!好緊張喔!雖然之前集會已經將各例題都練習過,不過考試將近還

是覺得稍有不足,最近加緊練習總複習,發現較前面的例題很容易忘記解題步驟,後面的例題
則粗心大意容易出錯,真的需要多加練習才能降低出錯機率。 

 

background image

43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21113_001

 

照片說明:各自練習題目

  

照片編號:20121113_002 

照片說明:正幫另一位同學看問題所在 

 

 

照片編號:20121113_003

 

照片說明:翻講義確認函數公式

 

照片編號:20121113_004

 

照片說明:練習建立圖表

 

     

 

background image

44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TQC 考前總複習 

時  間 

2012/11/14 

PM8:30-10: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吳佳穎 

紀錄 

林宜靜 

出席人員 

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 

主題內容簡述 

TQC-EXCEL WORD 模擬考試 

這星期六就是 TQC 正式考試,這次是考試前最後一次集會,為了讓大家有臨場感,組長

特別印了空白試題,計時 40 分鐘,考 102、204、308,讓大家試試看自己的速度,看看是否
需要改進的部分。 

模擬考試後,檢討一下,只有 1 個同學有完成 3 題,其他人都完成兩題,第三題只做了

幾個小題,時間很明顯不足,大家的速度不夠快,204 需要很多的步驟,如果對公式不夠熟
悉,還需要時間想的話,容易做超過 10 分鐘。 

大家把題目丟上去評分後,發現還是很多小錯誤,不夠細心,也可能是因為計時太緊張,

沒有拿到全部的分數,常常都錯在列印格式的設定,時常忘記鎖函數,考試時要多注意,不

小心而失去該得到的分數。 

建議 TQC 考試當天最好做一題不要超過 10 分鐘,最後 10 分鐘檢查步驟是否有漏或是有

做錯,如果做不夠快的同學建議從最後一題往回做,因為第三類題目一題 40 分,其他一題
30 分。 

綜合分享與討論 

102 學期成績計算表 

「成績總表」工作表: 

4.  使用 AVERAGE 函數計算「第一次定期考查」

「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

「日常考查」的「學期成績」(四次平均),且以 ROUND 函數取至整數位。 

解答重點: 

*題意為算出成績平均(即前四欄位總平均),再四捨五入求整數。 

 Step1 打開「成績總表」工作表,在「學期成績」該欄位輸入公式 

「=ROUND(AVERAGE(D2:G2),0)」

。 

*拆解函數公式 

background image

45 

= AVERAGE(D2:G2):按「Ctrl」拉選「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四欄選取範圍,取平均。 

=ROUND(數值,0):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0位 

Step2 儲存格右下角出現實心「+」時,往下拉或快速點兩下即可。 

 

2.「趨勢圖」(I2~I31)欄位: 

  依據「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

考查」、「學期成績」欄位資料顯示直條圖類型的走勢圖群組。 

  套用「走勢圖樣式彩色#6」 
  標示高點與最終點。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走勢圖」中的「直條圖」,選取資料範圍。 

Step2 在選取呈現趨勢圖該欄位的狀態下,會出現「走勢圖工具」,「設計」中

「樣式」更改所需的樣式。 

Step3 將「顯示」中的「高點」與「最後點」打勾。 

 

3.設定「成績總表」工作表之「學期成績」欄的格式化條件: 

  條件一:三符號無框圖式集,分數<50 顯示 ,>=50 顯示

,>=60

顯示

。 

  條件二:儲存格值的條件設定:成績大於等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藍色。成績小

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紅色。 

解答重點: 

Step1 選取「學期成績」整欄(注意!只需框選數字欄,不要選到文字!) 

*可用快捷鍵 shift +ctrl +鍵盤「↓」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設定……欄的格式化條件 

「常用」-「樣式」中的「設定格式化的條件」-「管理規則」,在設定格式化

的條件規則管理員視窗中選擇「新增規則」(規則類型選取:其值格式化所有儲

存格),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 
 格式樣式:「圖示集」、圖式樣式:「三符號(無框)」 

*注意題目要求:三符號無框圖式集 

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60」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50」 

則系統會自動調整為   >50,符合題意條件一。 

Step3 同步驟Step2,新增規則但規則類型選取「只格式化包含下列的儲存格」,

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儲存格值」「大於或等於/小於」「60」,點選「格式」

設定字型顏色「藍色/紅色」。 

Step4 完成條件設定後,須特別留意條件規則的先後順序!在格式化條件中,當

條件一不滿足時才會繼續判斷條件二,依此類推。 

 

background image

46 

「成績計算流程」工作表: 

6.  插入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變更色彩為「彩色-輔色」、SmartArt 樣式為「光澤」,

位置為 A1~G17。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圖例」中的「SmartArt」,並選擇樣式。 

Step2 將其調整到適合 A1~G17範圍的大小位置。 

 

7.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內容設定: 

  依序輸入「學期成績」、「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

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字型大小為 11、微軟正黑體。 

  改變「日常考查」及其右側箭頭物件的圖案樣式為「鮮明效果-橙色,輔色 6」。 
  「學期成績」文字樣式為「填滿-紅色,輔色 2,霧面質感浮凸」,並改變文字填

滿色彩為深藍色,改變字型大小為 16。 

解答重點: 

Step1 利用圖的大鋼模式依序輸入文字、設定字型、大小。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改變物件的圖案樣式 

Ctrl選取範圍,「SmartArt工具」-「格式」-「圖案樣式」更改樣式。 

Step3 *注意題目要求:修改文字樣式。 

「SmartArt工具」-「格式」-「文字藝術師樣式」更改樣式。 

 

204. 人事考評管理系統 

編號說明: X-XXX-X-XX 

第 1 碼:升等。第 3,4,5 碼:單位。第 7 碼:組別。第 9,10 碼:考試編碼。 

1.「單位」

「組別」

「升等」欄位:依據「編號」欄位的編碼說明,以 VLOOKUP、   

  MID 函數查閱與欄位相同的範圍名稱,傳回相對應的資料。(提示:

「升等」欄  

   位利用 VALUE 函數) 

解答重點 

公式「=RIGHT(範圍,N)」       由右開始N位。 

    「=LEFT(範圍,N)」        由左開始N位。 

    「=MID(範圍,起始位,N)」  由N位開始開始取N位。 

    「=VLOOKUP(條件儲存格,範圍,回傳的欄位,T<大約符合>/F<完全符合>)」條件選取。 

按著Shift不放,群組一起做。 

先去其他組別看回傳欄位的位置在哪裡。 

公式「=VLOOKUP(MID(A3,3,3),單位,2, FLASE )」   

「=VLOOKUP(MID(A3,7,1),組別,2, FLASE)」   

「=VLOOKUP(VALUE(MID(A3,7,1)),升等,2, FLASE)」   

2. 「加權分數」欄位: 

A.考核分數: 
  利用 AVERAGE 計算 91 年、92 年及總考評的平均成績。 

  91 年與 92 年考績分數,依據「考績等級」範圍名稱查閱相對應的分數。總考 

background image

47 

  評分數,則依據「考評等級」範圍名稱查閱相對應的分數。 

  (提示:利用 VLOOKUP 函數) 

B.筆記分數: 

  筆試分數=筆試共同分數*0.3+筆試專業分數*0.7。 

  (注意:公式內不可使用百分比符號) 

解答重點 

A.考核分數: 

公式「=AVERAGE(VLOOKUP(F3,考績等級,2,FLASE),VLOOKUP(G3,考績等級,2,FLASE), 

VLOOKUP(H3,考評等級,2,FLASE)」。 

B.筆記分數: 

公式「=I3*0.3+J3*0.7」 

3.「合計」欄位: 

  合計=考核分數*0.6+筆試分數*0.4,並以 ROUND 函數取至小數位數第一位。 

  (注意:公式內不可使用百分比符號) 

解答重點 

公式「=ROUND(數值,0) 」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0位。 

 公式「=ROUND(K3*0.6+L3*0.4,1)」合計的成績取小數位數第一位。 

4.「名次」欄位:以 RANK.EQ 含數計算排名。 

解答重點 

  公式「=RANK.EQ (儲存格,範圍) 」  排名,比對文件中的等級。 

公式「=RANK.EQ(M3,$M$3:$M$40」   在合計的當中排名次,要將範圍鎖起來。 

心得與感想 

佩貞: 
        禮拜六就要考試了,得加緊速度練習,一道題目不斷的反覆練習,這樣做下來也要花不
久的時間,幸好愈發熟練,也比較不會卡關了,只是粗心地錯誤還是有的,還是得小心謹慎
的好,特別要注意的就是 204、208、308 這幾題了,難就難在公式,其他細心作答,一定會
過五關斬六將的! 

菀赯: 
        感謝佳穎幫我們印測驗卷,這次集會是我第一次沒有看筆記練習題目,也是第一次在有
時間的壓力下做題目,我發現自己嚴重的不熟悉題目,在做題的時候,一緊張就忘了解題方
法,所以模擬測驗出來的結果慘不人睹,這也讓我警惕自己,正式考試前一定要把所有題目
都弄熟悉、多練習,希望正式考試有好成果。

 

佳穎: 
       

今天模擬正式考試,結果發現 40 分鐘我根本做不完題目,第三題例題就白白送分了!之

前練習的時候,比較重視會不會做,沒有留意到動作太慢,我覺得:會做、做對和做得完,
根本是三碼事。尤其考試緊張,更容易出錯,表現常常比一般練習更糟糕,考試將近,還要
再更加把練習了! 

 

 

background image

48 

 

家伃: 
        就快考試囉!為了考取 TQC 證照,大家趁最後關頭模擬考試,感謝佳穎幫大家準備考題,
讓大家更有真實感,在限時下,盡量將文字轉換成做法(這也在考驗熟練度),測驗結果是不熟
(Word 第四類),時間到題目仍未做完,只能鞭策自己多跑電腦教室囉!

 

心淳: 
        終於要實際演練 TQC 規格的考試了,我還提早去練習題目,雖然不是正式考,但要把練
習考當做正式的認真做,以檢視自己缺少的部分。考完後發現,即使反覆的練習,要在時間
內做完還是有點趕,但題目的解法大致上已經都理解了,離考試不遠了,我要加緊練習! 

宜靜: 
        快接近考試日期了,今天集會先

模擬考試,第一次測試 40 分鐘,發現自己動作太慢了,

對題目不夠熟悉,根本就就做不完 3 題,看來我還要再找時間多多練習幾次,模擬時看到題
目時有時還是會愣住,突然想不出來公式因該要怎麼用,有點緊張,練習時也要計時,減少
考試緊張感。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21114_001 
照片說明:討論練習題目遇到的問題 

照片編號:20121114_003 
照片說明:模擬考試後組長詢問大家狀況 

 

 

照片編號:20121114_003 
照片說明:模擬考試後組長詢問大家狀況 

照片編號:20121114_003 
照片說明:認真上機練習中 

 

background image

49 

同儕學習社群活動集會紀錄 

TQC 考照團學習社群 

主題:

 

TQC 考後檢討與意見分享 

時 間 

2012/11/20 

12:00-13:00 

地 點 

電腦教室 

參與人數 

6 人 

諮詢顧問 

鄭國泰教授 

引言或主持人 

吳佳穎 

紀錄 

徐菀赯 

出席人員 

徐菀赯、林宜靜、吳佳穎、林家伃、邱心淳、王佩貞 

主題內容簡述 

討論 TQC WORDTQC EXCEL 考試的題目及大家對這次考試的心得感想。 
102、210、304 等三題的解析討論 

 

綜合分享與討論 

 

102 學期成績計算表 

「成績總表」工作表: 

5.  使用 AVERAGE 函數計算「第一次定期考查」

「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

「日常考查」的「學期成績」(四次平均),且以 ROUND 函數取至整數位。 

解答重點: 

*題意為算出成績平均(即前四欄位總平均),再四捨五入求整數。 

 Step1 打開「成績總表」工作表,在「學期成績」該欄位輸入公式 

「=ROUND(AVERAGE(D2:G2),0)」

。 

*拆解函數公式 

= AVERAGE(D2:G2):按「Ctrl」拉選「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

「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四欄選取範圍,取平均。 

=ROUND(數值,0):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第0位 

Step2 儲存格右下角出現實心「+」時,往下拉或快速點兩下即可。 

 

2.「趨勢圖」(I2~I31)欄位: 

  依據「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次定期考查」、「日常

考查」、「學期成績」欄位資料顯示直條圖類型的走勢圖群組。 

  套用「走勢圖樣式彩色#6」 
  標示高點與最終點。 

 

background image

50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走勢圖」中的「直條圖」,選取資料範圍。 

Step2 在選取呈現趨勢圖該欄位的狀態下,會出現「走勢圖工具」,「設計」中

「樣式」更改所需的樣式。 

Step3 將「顯示」中的「高點」與「最後點」打勾。 

 

3.設定「成績總表」工作表之「學期成績」欄的格式化條件: 

  條件一:三符號無框圖式集,分數<50 顯示 ,>=50 顯示

,>=60

顯示

。 

  條件二:儲存格值的條件設定:成績大於等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藍色。成績小

於 60 分,字體顏色為紅色。 

解答重點: 

Step1 選取「學期成績」整欄(注意!只需框選數字欄,不要選到文字!) 

*可用快捷鍵 shift +ctrl +鍵盤「↓」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設定……欄的格式化條件 

「常用」-「樣式」中的「設定格式化的條件」-「管理規則」,在設定格式化

的條件規則管理員視窗中選擇「新增規則」(規則類型選取:其值格式化所有儲

存格),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 
 格式樣式:「圖示集」、圖式樣式:「三符號(無框)」 

*注意題目要求:三符號無框圖式集 

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60」 

  :選擇>=,選擇「數值」類型,值輸入「50」 

則系統會自動調整為   >50,符合題意條件一。 

Step3 同步驟Step2,新增規則但規則類型選取「只格式化包含下列的儲存格」,

在編輯規則說明中設定「儲存格值」「大於或等於/小於」「60」,點選「格式」

設定字型顏色「藍色/紅色」。 

Step4 完成條件設定後,須特別留意條件規則的先後順序!在格式化條件中,當

條件一不滿足時才會繼續判斷條件二,依此類推。 

 

「成績計算流程」工作表: 

8.  插入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變更色彩為「彩色-輔色」、SmartArt 樣式為「光澤」,

位置為 A1~G17。 

解答重點: 

Step1 「插入」-「圖例」中的「SmartArt」,並選擇樣式。 

Step2 將其調整到適合 A1~G17範圍的大小位置。 

 

 

 

 

background image

51 

 

9.  SmartArt 發散星形圖內容設定: 

  依序輸入「學期成績」、「第一次定期考查」、「第二次定期考查」、「第三

次定期考查」、「日常考查」,字型大小為 11、微軟正黑體。 

  改變「日常考查」及其右側箭頭物件的圖案樣式為「鮮明效果-橙色,輔色 6」。 
  「學期成績」文字樣式為「填滿-紅色,輔色 2,霧面質感浮凸」,並改變文字填

滿色彩為深藍色,改變字型大小為 16。 

解答重點: 

Step1 利用圖的大鋼模式依序輸入文字、設定字型、大小。 

Step2 *注意題目要求:改變物件的圖案樣式 

Ctrl選取範圍,「SmartArt工具」-「格式」-「圖案樣式」更改樣式。 

Step3 *注意題目要求:修改文字樣式。 

「SmartArt工具」-「格式」-「文字藝術師樣式」更改樣式。 

 

210 Product 

「Product」工作表: 

2.「Product ID」欄位:刪除欄位內所有空白。 

3.  刪除含有 Total 的所有列。 

4.  設定範圍名稱:選取 A1~G151 範圍,以頂端列為範圍名稱。 

解答重點 

2.常用/

【尋找與選取】

/取代/尋找目標: 

(一空白),取代成:(不用填)

。 

3.常用/【尋找與選取】/尋找/尋找目標:Total,Ctrl+A 全選/

常用/儲存格/刪除/【刪 

    除工作表列】

 

4.Ctrl+A,

公式/從選取範圍建立

,只選取【頂端列】 

6.「LocalAmount」欄位: 

依據 Region 搜尋該地區幣值(Rate 範圍名稱),將 SalesAmount 換算成當地貨幣,利用範

圍名稱建立公式。 

解答重點 
公式「

=VLOOKUP

(Region,Rate,2,FALSE)*SalesAmount。 

→使用【F3】名稱方塊,選取範圍名稱。 
→這題要特別注意地區幣值換算成當地貨幣的公式關係。 

 

304 

A 與 B 品牌進行二種儀器的檢測結果

 

1

.根據「A 品牌」工作表中的 A1~C402、「B 品牌」工作表的 A1~C102 資料來源,繪製圖表

於新工作表。 

2.將新工作表更改名稱為「比較圖表」。 

background image

52 

3.  圖表類型:「帶有直線的 XY 散布圖」。 

 

解答重點 

        前三題可合併一起做,首先在「品牌」工作表中,在圖表中插入「帶有直線的 XY

散佈圖」

,再選取範圍,新增「品牌」的第一種及第二種測試後,用「移動圖表」至新工

作表,工作表改名為「比較圖表」

。 

4.

標題:(標題樣式請參閱參考結果圖) 

    A.在圖表上方顯示圖表標題: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站結果比較圖。 

    B.X 軸標題(主水平軸標題):測試間距。 

    C.Y 軸標題(主垂直軸標題) :  變形弧度。 

 

解答重點 

A.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圖表標題中的「圖表上方」

,並輸入「  A 與 B 品牌執行二種儀器檢測

站結果比較圖」。 

B.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水平軸標題」

,並輸入「測試間距」。 

C.在版面配置中選取座標軸標題中的「主垂直軸標題」

,並輸入「變形弧度」。 

注意不要打錯字! 

7.水平(數值)軸: 

*  最小值為 1、最大值為 6。 

*  主要刻度為交叉型態。 

*  線條色彩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色彩。 

*  線條樣式:4.5pt 粗細。 

解答重點 
選取水平數值軸,將最大、最小值改為問題所求。 
主要刻度改為交叉型態。 
線條色彩改為實心線條,「深黃褐、背景 2、較深 75%」(R:74、R:69、B:42)色彩。 
線條樣式改為 4.5pt 粗細。 

 
心得與感想 

林宜靜: 

    

考前很認真地在計中練習多日,看到題目大致都了解要使用什麼函數,函數幾乎被背起

來了,因為不是第一次考電腦證照,考前沒有很緊張,只希望能發揮水準,不要失常,考試
當日作答情況很順利,做題時都沒有卡題,每一題都沒有超出預計作答時間,也有時間可以
檢查,希望可以順利達到最低門檻,順利取得執照。 

 

邱心淳:  

TQC 的正式考試比我想像中要簡單的多,也許是因為一直反覆練習的關係,讓我很順利

的就做完題目了,和大家討論時,發現大家也是一樣,如果大家都一起通過就太好了!Excel
的功能很多,之後要再加以利用,才不會忘記。 

background image

53 

徐菀赯: 

我覺得自己運氣還滿不錯的,在考試前仍然有幾題還有些不熟悉,趁大家都在練習時趕

緊請教大家該如何解題,早上問過的題目,剛好我不熟的那幾題就在下午的考試當中出現,
所以 TQC 考試得當下操作起來還滿順利的,考試時也在時間內多檢查了幾次,希望最後的結
果能一切順利,可以領到證書。 

林家伃: 

WORD 是 OFFICE 中最早考的,當天出了點狀況,考完後答案存取有點問題,不過應該能

順利解決,平常練習沒有測時,所以一題限時十分鐘對於某些較不熟的題目真的讓人緊張!

只能說熟練度是分數的基礎啦~ 
 
王佩貞: 

好開心唷,考試的題目幾乎都會,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應該可以達到最低門檻 70 分以上,

題目都練得爐火純青了,對自己作答的狀況也很滿意,速度跟時間也在掌握中,恩,希望自
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如果有拿到證書的話,最後來一場狂歡吧! 

吳佳穎: 

第一次接觸這類型的證照考試,對於考試模式、電腦介面操作、試題呈現方式等都不清

楚其狀況,故非常不安,加上上次集會模擬測試,考得一塌糊塗,更讓我超級緊張害怕。不
過,正式考試卻出乎意料地操作順手、試題竟然早早就做完了!還有時間可以檢查,真是太
好了!或許是正式考試我們抽中的例題偏易,集會練習時的例題偏難、複雜,所以大家都覺
得得心應手多了!不過,正因為簡單,更要小心不要粗心大意、犯一些小錯誤,例如:文字
打錯字、疏漏幾小題沒完成等,若非檢查時發現,可能就被扣分了!希望大家都可以通過考
試,取得執照。 

 

 

 
給下次有興趣考 TQC 證照的同學建議: 
1.  上課要認真聽而且聽懂,不要盲目地抄寫一堆看不太懂的符號。 
2.  要預留一份空白試題作為日後模擬測試試題,或是將筆記集中書寫在角落,練習時盡量

不要一直看筆記,容易過度依賴筆記。 

3.  建議初次練習可看筆記操作、理解函數公式,之後的練習就盡量測試自己是否不看筆記

也會操作。 

4.  配合課程安排練習進度,才不會考前要一次複習全部,造成慌亂、不安又沒效率。 
5.  考前一定要再多練習幾次!練得爐火純青! 
6.  反覆練習,複雜的函數自然而然就會背起來了! 
7.  考前一定要模擬正式考試,因為有時間壓力,才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更正! 
8.  做題目時要細心,粗心大意可是會被扣很多分! 
9.  時時督促自己按進度練習,遇到不會、困惑的時候一定要請教老師或同學,多雙眼睛比

較容易找出問題所在! 

10.  如果自己沒有動力持之以恆,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吧! 
 

 

background image

54 

 

 

 

集會照片 

 

  

照片編號:20121120_001

 

照片說明:正幫另一位同學解決問題

 

照片編號:20121120_002 

照片說明:討論考試的題目中 

 

 

照片編號:20121120_003

 

照片說明:翻講義確認自己是否解題有誤

 

照片編號:20121120_004

 

照片說明:對結果頗有信心,大家都笑了

 

     

 

background image

55 

   

 

 

 

 

background image

56 

林家伃 

在同學的邀請下,參與本學期的同儕團體,一起為同個目標打拼,在大

四才為自己做未來規劃似乎有點晚,很慶幸的趕上末班車。 

TQC 成績出爐了!我是唯一沒通過的,考前已大略有個底,檢討之處在

於練習時間不足,對題型生疏,導致考試時未能流暢做完,其他人成功考取

難度較高的 EXCEL,值得學習,雖然題庫的題目少,但 EXCEL 每題卻像數學

一樣難解。 

這學期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都在為 TQC 而準備,上完一次課程需立即操作

複習,減少大腦在考前的負荷(汗),這也是為下次課程而準備,避免落後情

況產生。我的組員也試著在每次的集會當中,互相激勵彼此,希望能攜手考

取證照,抱歉!讓你們失望了!感謝佳穎在考前還協助大家模擬考試。 

WORD 在平常使用頻繁,介面操作並不難,但若要整理長篇大論,即需要

有方法、有系統的整理,這也是我報名 WORD 的原因之一,幫助最大的莫過

於 WORD 的合併列印功能,有點類似 EXCEL 的函數,不難卻很實用,想必在

未來操作上能提升工作效率。另外,我很喜歡課堂上蔡老師的教學,以過來

人的經驗提醒我們哪些部分是該注意的,下學期仍要為 TQC 而努力!

 

 

background image

57 

邱心淳 

    在報名 TQC 認證之前,我其實對文書處理不甚了解,但是想著可以多

一種技能和證照的心態就去報名了,上了第一堂課時,我發現 Excel 的方

便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每一堂課都讓我獲益良多,從公式到圖表的製作,

再做其他報告的應用上,也非常實用,每週的 TQC 聚會和其他同學討論,

加強自己的作題能力,其他同學不懂的,我們也會互相解答,在討論中成

長,但即使知道每一題的解法,也不依定能考過 TQC 測驗,因此,我特別

抽出有空的時間加強練習,希望把做題時間縮短,因為每次做題總會有一

些不太順的地方,會忘記解題的一些小細節,再思考的時候,時間一分一

秒的流逝,就會令我更加緊張,為了順利考過 TQC 我下了不少功夫,在考

試當天,一切都作答的很順利,但是害怕是否有遺漏一些小細節,而心情

忐忑,聽到可以查榜的資訊時,我並沒勇氣在第一時間查榜,但後來看到

成績過了後,心裡的大石頭就被放下了。 

Excel 的領域很廣,雖然每個星期都接收到很多新的知識,但還只是

一點點皮毛罷了,學了這些皮毛就讓我在生活的統計、計算中,可以更精

確且方便的做出成品,我想之後有機會,一定會再繼續摸索 Excel,Excel

不只實用,學習起來也很有趣,很高興來報名了 TQC 的證照班。 

 

background image

58 

王佩貞 

    藉由同儕關係,互相討論、督促完成進度,讓大家更有效率地完成題

目、提升作答速度,互相檢討彼此之間,題目艱澀、困難之處,遇到不會

的問題可以快速的問身旁的人,實在是很有效率,也很實用! 

    因為前一學期有參加過 TQC WORD 檢定,有時候上課不小心一恍神就過

了,頓時會不知道解題技巧,自己尋找答案又比較慢,做題目也常常做很

久,因為這學期有參加 TQC 同儕學習,可以馬上問身邊的同儕,大大提升

作題速率,所以同儕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幫忙,是很重要的。 

    像 Excel,因為之前沒甚麼接觸過,老師就算很努力地要讓我們懂,

可是我們還是懵懵懂懂的,筆記阿、重點阿拼命抄,努力抄到一字不漏,

可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落掉一兩個步驟,之後回來看,下一步就不知道要

怎麼做了,自己看半天也看不懂。幸好大家一起練習、排進度、解疑惑,

不然這麼多題目、這麼多問題,讓人兩眼發昏,也提不起精神繼續做下去,

大家一起打氣、督促,才比較有練下去的心情。我們也會考試, 

 

background image

59 

徐菀赯 

    EXCEL 一直以來便不為我所熟悉的軟體,且常聽別人說 EXCEL 很難操

作、使用方式很複雜之類的謠言,所以我對 EXCEL 一直有種莫名的畏懼感,

但抱持著未來職場上可能會用到的想法,終於還是在這學期鼓起勇氣報名

EXCEL 實用的班級想學個一技之長。在課堂中老師一題一題的講解該題的

解題步驟及技巧,下課後和同儕們一起練習討論問題,加上回家自己復習,

漸漸的讓我感到原來 EXCEL 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其實只要能理解函數公

式的原理與解題的技巧,要做對題目並不困難。 

    我一直想建議學校可以在每間電腦教室都裝 TQC 檢定的相關測驗練習

軟體以備不時之需。還記得在考試當天,剛好有裝 TQC 測驗軟體的電腦教

室都有人在使用,這讓當天想練習的同學很不方便,期望學校可以再改進。 

    最後很高興這學期能和班上同學一起組同儕學習團體來學 EXCEL,有

時上課有些不懂的地方,或是解題卡關時,在和他們討論之後,都可以得

到完美的解決,且對討論過的題目印象也會特別深刻,使之後在操作時也

比較不會出錯,在同儕學習中同學們互相教學、彼此督促鼓勵,讓學 EXCEL

不再無聊煩躁,而成為是件輕鬆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效果大大的增加。經

過這學期的學習後,我對操作 EXCEL 有了更多的信心,也期望下學期教與

學中心可以開設 EXCEL 更進階的班級,讓我們可以再繼續深究。 

 

background image

60 

林宜靜 

    這學期和同學一起報考 TQC 的課程,組了小型讀書會-TQC 考照團,成

立同儕學習社群可以督促彼此的學習狀況,每週至少有 1 小時集會練習題

目,避免自己太久沒練習就生疏,EXCEL 平時較少用到,因此 3、4 天沒使

用沒複習會有點生疏,有時會找不到功能在那裡,或是忘記解題步驟的順

序,同學一起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大家一起拿證照非常實用。 

    EXCEL 的功能真的很多,一開始就像老師說的,只會把 EXCEL 當表格

運用,其他功能完全不會用,原來有這麼多方便的函數,還可以做成報表,

這次的課程學到很多,老師除了課程的東西外,也補充很多。 

    除了 TQC-EXCEL 證照外,有考過別的電腦證照,因此對於考試方式以

及系統登入方面會比較熟悉,看到上課的同學有的屬於不太會電腦的人,

會有點感到擔心,因為 EXCEL 是平時比較不常用到的軟體,不像 PPT 或是

EXCEL 平時報告都會用到,EXCEL 會用到很多函數,有些函數一看就明白他

的用法,有些就要死背函數的用法,如果有其他同學要考的話,建議上課

前一定要複習前一周的功能,或是再看一次老師教學的影片,EXCEL 對於

未來做研究跑統計或是進公司做報表都會有相當大的用處。 

 

background image

61 

吳佳穎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學校規定且非語言能力測驗的校外證照考試,一

開始我真的感到十分不安害怕,幸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努力,共

同組成「TQC 考照團」同儕社群,大家互相鼓勵、加油打氣,陪我熬過這

段日子。 

    在星期五小周末晚上,許多人都已經開始周休假期的玩樂,而我們為

了考證照,一起留下來上課,一起面對可怕的 Excel,一起相互支援照應,

一起督促練習,一起準備考試……多虧有大家一起努力,學習的路上不孤

單。因為大家彼此的督促勉勵和社群的持續運作,讓複習進度能夠循序漸

進,不會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一堆試題練習不完,面對考試時也比較有

信心。 

如果未來有興趣報考 TQC 或是相關證照的同學,強烈建議多找幾位夥

伴一起努力,善加利用學校資源,如:工作坊、證照班等相關課程,或是

申請同儕社群,加入學校的力量一起督促你學習,更重要的是善用同儕社

群的力量,學習較不容易懈怠,也才能事半功倍。 

考試成績出來後,很高興報考 Excel 得大家都通過測試,拿到證照。

美中不足的是報考 WORD 的同學狀況似乎不如想像中的順利,讓我覺得很難

過。因為同儕成員大多為報考 EXCEL 測驗,因此集會練習進度以配合 EXCEL

課程為主,不知不絕忽略了 WORD 的練習進度是否適合,儘管成員之中有已

通過 TQC WORD 證照的同學可以提供協助,但或許提供的幫助還是不夠,這

是我們沒想到的問題。以後若還有機會組成相關集會,這樣的疏失一定要

好好想辦法改善。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