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設計群初複賽實施計畫書

格式
doc
大小
127 KB
頁數
9
上傳者
apple222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1-01-28,离现在 14 27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0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設計群初、複賽實施計畫


ㄧ、依據:教育部職業學校設計群科中心學校100年度工作計畫辦理。

二、目標

() 為鼓勵全國高職學生積極從事專題製作,培養創新思考模式,提昇實作能力、科際知識整合及人際溝通合作能力。

() 為獎勵師生發揮創意,展現績優實務專題製作成果,提昇高職教學成效,使產業界及民眾對高職特色有更深入瞭解,進而縮短學生就業之落差,培育業界基層人力。

() 引導高職教師重視專題製作課程教學,以逐級競賽方式拓展學生參與學習之視野與機會,體現課程綱要規劃意旨。

三、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

()執行單位:設計群科中心學校(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四、參賽資格:

()全國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高級中學附設職業類科學校設計群科高二、高三學生及綜合高中設計學程之高三學生

()每校推薦之專題製作作品數量以高級職業學校高級中學附設職業類科學校設有設計群科之總班級數區分,1~9班每類2件為限,10~15班每類3件為限,16~20班每類4件為限,21~班以上每類5為限

()參賽作品繳件截止日(100316)1年內完成之作品為限

()每組參賽學生以2~5人為限,指導教師以2人為限,指導教師需為各校編制內正式教師。

()每位學生限報名乙類乙件作品,不得重複參賽。

()同一作品報名前未獲其他全國性同質競賽前三獎項者。

()參賽作品不得仿製或抄襲。若經檢舉查證屬實,即取消其參賽資格。

五、競賽組別:

()平面設計類:海報、廣告媒體、CS、插畫、包裝設計、繪本書籍皆可,亦可為系列作品。

()立體造形類:材質不限,可為系列作品;作品最大邊長80cm以內為限

()空間設計類:材質及表現手法不限;作品以最大邊長60cm以內為限。

()數位影音類:檔案大小50MB以內,播放時間五分鐘為限之2D動畫、3D動畫、廣告影片、劇情短片、音樂影片、互動網頁皆可。作品請輸出為wmvswfavimovmpg等播放檔。

六、報告書及作品格式:

()報告書內文及作品請勿出現校名、作者、校長及指導教師之名稱及照片。

()報告書版面為A4規格(210*297mm),內文由左至右橫打印刷,並於左側裝訂成冊

()報告書封面註明學校全銜。

()報告書排版可自行編排設計,惟書寫格式仍需參照附件二。

()報告書其他格式請參照附件二。

七、競賽方式:

()賽:由各設計群科學校進行校內初審

()賽:以報告書及作品審查為原則,書面格式請參照附件二,格式不符者不予計分

1.由群科中心分組聘請評審委員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作品複審。

2.複審優勝及佳作名單於3月底公告於群科中心網站

()賽:1.報名時間:100328()48()

2.決賽與佈展時間:100516()於台灣科學教育館佈展,517()評審。評審以實地展示、口頭問答(一組作品10分鐘)為原則。

3.參賽資格:.由複賽獲優勝之9組作品佈展,每件作品參賽學生,需到場說明並回答評審委員問題。

4.實體作品展示及展板規格,依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辦理決賽辦法規定,並於複審得獎名單公告時另行文通知。

5.評審委員逐件依評分標準給分,評定成績分為特優、優等及佳作三等第,各等第之名額分配數由評審團會議依參賽件數、作品良窳決議之。為提升競賽整體效益,於決賽成績評定後,由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辦理競賽作品成果展。

6.作品展示時間:100518()519()

7.頒獎日期:100519()

八、評審標準:

  ()複賽:

1.架構格式(15%) 2.創意發想過程(30%)

3.表現技法(25%) 4.成果創新(30%)

  ()決賽:

    1.主題內容(25%) 2.創意性(25%)

3.綜觀呈現(25%) 4.口頭報告(25%)

九、獎勵方式

()複賽:1.四組共取優勝9組及佳作若干名(依參賽件數比例計算),優勝作品獲邀參加全國決賽。

2.優勝及佳作作品頒發獎狀及指導老師指導證書,由群科中心寄交各校代為轉頒。

()決賽:1.取特優、優勝及佳作若干名

2.獲獎之作品,頒發指導教師及學生每位獎狀乙紙,每組獎座乙座鼓勵之。


3.未入圍佳作者頒發參賽證明。

4.100519() 於臺灣科學教育學院頒獎。

十、獲獎作品展示:

()獲獎作品將建置於群科中心教學資源網,提供設計科師生觀摩。

()群科中心將於10月份舉辦專題研討暨分區諮詢輔導座談會議,邀請獲獎作品指導老師進行教學心得分享並彙編為專題製作教材。

十一、複審報名方式:

()題製作參賽作品由各校統一推薦,請至設計群科中心網站最新消息處下載參賽報名表(http://210.71.66.36/news_01.html),核章後整批郵寄至:23451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201「職業學校設計群科中心學校」,註明【專題製作競賽審查小組收。

()收件截止時間:10031日起至316()止前寄達逾期(於截止時間之後送達作品者)不予受理

()每件作品需繳交資料如下:

1.紙本資料(每項附件皆為3,僅報告書需裝訂成冊,檔名格式需遵守下列格式,未依規定格式或資料不全者不予計分;例:10001_設計群_私立復興高級商工業職業學校_專題名稱)

1報名表(附件)10001_群別_校名全銜_專題名稱.doc

2報告書(附件)10002_群別_校名全銜_專題名稱.doc

3授權書(附件)10003_群別_校名全銜_專題名稱.doc

4切結書(附件)10004_群別_校名全銜_專題名稱.doc

2.電子檔光碟(2)

1光碟封面請註明群別、校名全銜及專題名稱。

2以組為單位,內含附件二、三、四,並分別wordPDF檔儲存

十二、注意事項:

()賽者繳交之文件,直接呈送審查小組及委員審查與評分。繳交所有資料將不退回,請參賽者自行備份。

()如有未盡事宜,執行單位保留各項競賽辦法解釋之權利。

十三、相關事宜如有任何疑義請洽設計群科中心(02)29262121#226~229

附件一、報名表

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

【設計群複賽報名表】

作品編號

(主辦單位填寫)

參賽類別

平面設計類立體造型類

空間設計類數位影音類

專題名稱


作品規格

(L*W*H呈現)

學校名稱(全銜)


指導教師

(每組最多2)

姓名1




聯絡電話


E-mail


姓名2




聯絡電話


E-mail


參賽學生

(每組最多5)

姓名1

組長

科別


年級/班別


聯絡電話


E-mail


姓名2


科別


年級/班別


聯絡電話


E-mail


姓名3


科別


年級/班別


聯絡電話


E-mail


姓名4


科別


年級/班別


聯絡電話


E-mail


姓名5


科別


年級/班別


聯絡電話


E-mail


科主任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校長

附件二、報告書



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報告書

(標楷體18)


題目:

(標楷體16)

指導老

參賽學

(標楷體16)

學校名

別:___10.設計群______________

別:

(標楷體16)


中華民國100

(標楷體16)

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報告書(格式)

指導老師1, 參賽組員12, 參賽組員22

1校名(簡稱, 例:復興商工) 科名(全銜)

2校名(簡稱, 例:復興商工) 科名(全銜)

摘要

本文舉例說明專題作品之排版格式,請參賽人依照本格式進行編排。專題應提供100左右的摘要,扼要說明專題的主要目標重要研究過程及其貢獻

關鍵字:請提供4個左右關鍵字,如:設計、專題製作、視覺傳達、空間設計

前言

研究報告頁數及頁面格式

頁數以5-20頁為限(不含封面、封底及目錄)頁碼置於頁尾、置中、半型。專題內文與上下左右邊界為:2.54cm,下2.54cm,左3.17cm,右3.17cm

本文格式

全文中圖片、表格、參考文獻,以4頁為限。內文文字中文採用標楷體,英文採用Times New Roman,單行間距為內文排版格式:

專題題目 20點粗體字置中對齊;

作者姓名: 12點正置中對齊;

校名科別: 10點正置中對齊;

摘要標題: 14點粗體,置中對齊;

章節標題: 16點粗體,標號請用壹、貳、…(如壹、前言),靠左對齊,與前文保持一行間隔

副章節標題:標題順序為一(14點粗體)()(12點粗體)1(12點正體)(1)(12點正體),靠左對齊,第二層含以下標題與前文無需間隔;

內文: 12點正體且段落為左右對齊,以單欄呈現,第一行字首縮排2字元

圖標題:10點粗,標號請用半形阿拉伯數字(如:圖1)置中對齊置於圖片下方;

表標題: 10點粗體,標號請用半形阿拉伯數字(如:表1)置中對齊置於表格上方;

參考文獻:標題14點粗體,靠左對齊,內文10點正體,第一行靠左,超過一行時,從第二行起均縮排2字元請採APA格式,撰寫格式參考如下。

叁、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

林盈達,1997,多媒體網路:趨勢、技術、應用,松崗電腦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李賢輝,1997WWW 網頁上的視覺傳達與藝術表現第二部份:淺談人類認知的過程與視覺傳達的基本概念,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林彥呈、管倖生(2000)。〈產品色彩與造型搭配相關性之研究〉,《工業設計》,28(2)148-153

吳淑芬(1998)。問題解決策略在電腦繪圖教學上的應用、檢討與追蹤。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計劃編號:NSC88-2516-S-153-001

三、授權書


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授權書

專題名稱:

校名(全銜)

簽署人為參加「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之著作權人,同意主辦單位(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擁有該作品之刊登、展示及使用於學術或群科學校夥伴關係推廣活動之權利。

指導教師簽名:

著作者簽名:

(全部作者均須簽名)


附件四、切結書

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切結書

專題名稱:

校名(全銜)

立切結人為參加「100年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之參賽人,茲切結事項如有下列各項情事之一,於評選前發現者,取消參選資格,於獲獎後發現者,追回獎狀及獎座

    1. 報名時確定已獲得其他同質競賽前三名獎項。

    2. 參選作品如經人檢舉或告發為他人代勞

    3. 違反本計相關規定,有具體事實

此致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

立切結書人

指導教師簽名:

著作者簽名:

(全部作者均須簽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