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离现在 1
年 3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教育部數位入口網建置計畫-閩南語第五學習階段教案範例
1
領域/科目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 設計者
鄭凱元、許芷榛
實施年級
高中一年級
教學節次 共 1 節,50 分鐘。
單元名稱
臺灣的選舉
設計依據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V-1 能聆聽並理解閩南語在使
用上的意義。
1-V-2 能聽辨閩南語的表達,並
正確分析話語中的訊息。
2-V-2 能以閩南語進行有系統的
口頭敘述。
2-V-3 能以閩南語流利地表達、
批判與省思。
3-V-5 能運用閩南語字辭典,以
輔助學科/專業科目之閱讀。
4-V-1 能理解閩南語文的語法,
敘寫具體的看法。
核心
素養
閩-U-A2
具備運用閩南語文進行推理
批判、綜合歸納的能力,並
反思語言與生活的關係,以
解決相關問題、適應未來社
會。
閩-U-B2
具備運用閩南語文從事媒體
資訊分析與批判的能力,以
思考人與科技、資訊、媒體
倫理的關係。
閩-U-C1
具備運用閩南語文的積極態
度,並關注公共議題、主動
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
態和人類永續發展,實現知
善、樂善與行善的美德。
學習內容
◎Aa-V-2 漢字書寫。
◎Ab-V-1 語詞運用。
Bb-V-2 公共事務。
Bc-V-1 公共議題。
◎Bg-V-1 口語表達。
Bi-V-1 公民意識。
議
題
融
入
實質內涵 法治教育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法 U8 認識公民的法律地位。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簡報、學習單
學習目標
透過本單元學習與選舉相關的閩南語語詞。
得以使用閩南語進行口語表達關於本單元的議題。
得以書寫正確漢字、拼音,並以文字回答開放式問題。
透過本單元對於臺灣的選舉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教育部數位入口網建置計畫-閩南語第五學習階段教案範例
2
透過本單元對於公民的法律地位有更全面的掌握。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閩南語)
時間
備註(華語)
壹、引起動機
1. 教師提問學生對咱臺灣的選舉有啥物看法?
(參考解答:海報佮宣傳單印規堆、候選人互相抹烏。)
2. 教師提問學生臺灣有啥物重要的選舉活動?
(參考解答:總統佮立委大選、九合一大選、公投選舉。)
3. 臺灣的選舉文化竟然予足濟外國人感覺新奇?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一:選舉的語詞教學
1. 教師紹介有關選舉的重要語詞,進行𤆬讀、解說。
(*附錄一)
2. 教師請學生共語詞漢字、拼音添寫佇學習單的表格內底。
3. 教師透過
影片 3:05 的片段進行佮選舉相關的俗語教學。
活動二:語詞大倉庫
(*教師將四個學生分為一組)
1. 教師請各組的學生運用本單元的語詞進行兩个造句。
2. 教師先示範造句予學生有體例會當參考、仿寫。
(範例:選舉彼工愛會記得紮身份證佮印仔才會當「頓票」喔!)
3. 各組有五分鐘的時間會當做練習,完成了後上台發表。
(教師請各組派一位學生口頭發表成果。)
活動三:你敢知影歷史上的中壢事件?
1. 教師紹介臺灣歷史上的中壢事件。
(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家己對中壢事件的想法,徵求學生口頭發表。)
問題一:這陣咱的國家法律制度愈來愈健全,民主制度愈來愈十
全,敢是會當按呢烏白做票的?
5 分
15 分
15 分
10 分
口語評量
教師可檢視學生對
於閩南語文表達的
能力。
口語評量
教師檢視學 生是否
能正確讀出 閩南語
語詞之語音。
書寫評量
教師可透過 巡堂檢
視學生能否 正確書
寫拼音及漢字。
書寫評量
教師檢視學 生是否
能夠運用語 詞進行
創作。
口語評量
教師檢視學 生是否
能流利表達。
口語評量
教師檢視學 生是否
能流利表達。
教育部數位入口網建置計畫-閩南語第五學習階段教案範例
3
問題二:只要是法定的臺灣人攏享有投票權,是袂使予人用公
權、金錢介入的,請分享你對楔空、買票的看法。
參、綜合活動
1. 教師閣𤆬讀學生複習本單元的重要語詞。
2. 教師針對臺灣的選舉文化、選舉特色、民主價值做總結。
3. 教師指派本單元的任務型評量,請各組設計一份臺灣選舉的診
斷書,共你認為咱臺灣的選舉有啥物情況寫落來,優點、缺點攏
會使,並且愛針對缺點提出改變的方法,配合藝術設計後禮拜影
印出來教予老師。
5 分
口語評量
教師檢視學 生是否
能正確讀出 閩南語
語詞之語音。
*檢視學生 對於本
單元的掌握 與理解
狀況
參考資料:
【台語聽有無】選舉相關台語按怎講|台語新聞 #鏡新聞
體驗台灣選舉激情!港旅遊業推「觀選深度遊」-民視新聞
吸睛觀選員!丹麥.德國交換生 體驗選舉文化|TVBS 新聞
【中壢事件 40 周年】許信良:群眾火燒警局時,我在三溫暖睡覺
附錄與附件:
附錄一、佮選舉相關的語詞表
附件一、學習單
附件二、評量規準
教育部數位入口網建置計畫-閩南語第五學習階段教案範例
4
附錄一、佮選舉相關的語詞表
序號
漢字
拼音
解說
1
選舉
suán-kí/kú
用選票或其他表決方式,選出代表或負責人。
2
公投
kong-tâu
由國民投票決議某些國家政策或問題。
3
頓票
tǹg-phiò
圈選屬意的人事物。
4
抹烏
buah-oo
造謠、潑他人髒水。
5
買票
bé/bué-phiò
使用金錢交易利誘他人投票。
5
楔空
seh-khang
行賄。用財物賄賂別人。
7
辯論
piān-lūn
各持不同的意見、主張相互爭論。
8
柱仔跤
thiāu-á-kha
樁腳。選舉時替候選人拉票、固票的人。
9
撨袂平
tshiâu-bē/buē-pênn
團體內無法達成共識。
10
三跤㧣
sann-kha-tu
三強鼎立。
11
候選人
hāu-suán-jîn/lîn
候選人。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