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文化國小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111學年度六年級第1學期 __閩南語___領域教學計畫 編寫者:賴盈君
課程目的 | 1.認識台灣的在地文化,培養探索閩南語之興趣。 2.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閩南語表情達意,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 |
學習背景分析 及銜接處理 | 1.高年級不但要學習運用閩南語與人互動,關懷別人,同時要學習深入探討課文中的知識和思想情感及音標、文字之運用。以「提問討論」發展兒童的組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多元討論能力、是非判別能力及明確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擴展學習範圍。 2五年級已學會動植物,交通急病等情境常用語詞和句型。六年會增加家庭和海洋生態的語境的學習。 同時設計營造生動活潑有趣的學習情境,將學習內容轉化為提升生活應用的題材,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較深較廣的學習層面。 3.「台灣俗諺」讓學生了解先民的生活智慧與時代的價值觀,更能從中體悟本土文化的內涵,將俗諺的精隨應用在生活之中。 | |
學期學習目標 | 1.能夠講說出各種臺灣農特產的說法。 2.了解臺灣各地出產的農特產。 3.能夠認識各種臺灣小吃。 4.以逛夜市的經驗描述臺灣小吃。 5.透過對各地的點心美食的認識接近本土人文。 6.能夠說出各種天災的說法。 7.能學會各種防災的基本常識,並培養面對災害時冷靜面對的態度。 8.能夠說出各種疊字形容詞的說法。 9.透過課文情境,讓學生了解冬至活動及其他相關傳統節日。 10.能夠說出各種藝文活動的說法。 11.了解中西文化之差異,進而學會欣賞各種藝文活動。 | |
教材來源 | 教材以康軒第十一冊為主 |
․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融入議題請依下列顏色,在【單元名稱】中標示教學進度 【性別平等】、【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融入AED】、【戶外】、【生涯規劃】、【家庭】、【閱讀素養】、【多元文化】、【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國防】。另【本土語言】(至少一節)、【交通安全教育】、【環境及海洋教育-永續海洋】、、【書法課程】
週次日期 | 單元/主題名稱 融入議題 | 節數 | 對應能力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備註 |
一 8/28-9/03 | 第一課 紙箱仔揣朋友 【資訊】 【生涯規劃】 【能源】 【戶外】 | 1 |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流暢的朗讀課文,並理解課文內涵。 2.能說出語詞遊樂園裡的各縣市農特產的閩南語說法。 | 1.教師問學生喜歡吃什麼水果?全班做一下統計,看哪一種水果是學生們最喜歡吃的。 2.數據統計出來後再問,大家知道這些水果是從哪裡來的?主要產地有哪些地方?大家一起討論。 3.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 4.教師分句領讀,引導學生課文歌唱。 5.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認識臺灣農特產的說法。 | 1.口語評量 2.資料蒐集 | 8/30開學日,課後班開始 8/30、8/31新生訓練 9/01一年級課後班開始 |
二 9/04-9/10 | 第一課 紙箱仔揣朋友 【資訊】 【生涯規劃】 【能源】 【戶外】 | 1 |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透過替換語詞,練習仿造句子。 2.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 | 1.教師的教學媒體和學生課本都翻至「相招來開講」頁面。 2.先由學生來看圖說話,探索本頁插圖的含意後,教師再做解說和示範。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著念一遍。 4.教師指導學生參考「語詞遊樂園」的各地農特產語詞,進行語詞替換練習。 5.可利用「延伸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熟悉公斤與台斤的差異,並可進行數學領域的統整教學。 |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測驗 4.資料蒐集 | 9/09中秋節補假1 日 9/10 中秋節 |
三 9/11-9/17 | 第一課 紙箱仔揣朋友 【資訊】 【生涯規劃】 【能源】 【戶外】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8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4-3-1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4-1-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 | 1.能聽懂閩南語,並完成練習。 2.學會「我會曉唸」的讀音和例詞。 3.進階了解閩南語「同字不同音」的用法。 | 1.配合教學媒體,引導學生完成「試看覓」、「練習」的題目。 2.教師帶領學生熟念本課課文。 3.揭示「我會曉唸」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讀語音及例詞。 4.待學生熟悉本課語音及例詞後,可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他同音的例詞。 5.教師請學生利用利詞進行造句,可加強閩南語口語能力。 | 1.討論活動 2.口語評量 | 9/17學校日 |
四 9/18-9/24 | 第二課 踅夜市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以逛夜市的經驗描述臺灣小吃。 2.透過對各地的點心美食的認識接近本土人文。 3.學會並熟讀本課課文,了解並熟悉本課語詞。 4.能做圖說故事之聽說練習。 | 1.徵求程度較好的學生做課文朗讀探索,如出現看不懂的文字時,師生一起討論即可。 2.播放教學媒體領讀,學生跟著一句一句讀。 3.課文解釋,也可由學生自我探索後,由教師修正。 4.課文詞語解釋並讓學生做造句練習。 5.引導參考備課教學遊戲做分組朗讀,增加課文熟練度與學習樂趣。 6.配合語詞遊樂園頁面,由學生自行討論出各種點心名稱的講法,最後由播放教學媒體導讀做修正。 |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測驗 | |
五 9/25-10/01 | 第二課 踅夜市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 1 |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 1.學會本課句型「先……閣……」的造句與對話,並複習本課詞彙。 2.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 3.學會本課內容相關之俗諺語。 | 1.讓程度好的學生仿做句型造句,會的加分。 2配合「相招來開講」情境圖,由學生討論出情境內容。 3.將討論出的結果做總評,並播放教學媒體做示範後,學生跟著說出本課的情境句型。 4.仿做練習讓學生試著仿造句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小吃。 5.依照「試看覓」、「練習」的指示,完成作答。 6.音標練習。 |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討論活動 | |
六 10/02-10/08 | 第二課 踅夜市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 1.熟念第一、二課課文。 2.能將第一、二課語詞運用於生活。 3.藉「我攏會曉矣」評量學生是否能聽懂臺灣農特產、各種小吃的閩南語說法,並能運用於生活對話中。 4.能理解單元故事的內容,了解臺灣特有的夜市文化。 | 1.複習第一、二課課文、語詞。 2.為學生解說「我攏會曉矣一」操作方式,依照題目內容寫答案,把聽到的農特產或是小吃寫下來。 3.播放教學媒體,作答完畢後,請學生對答案,若有錯誤,教師可解說答案,並學生馬上訂正。 4.先跟學生說明此單元故事的主題是介紹臺灣的夜市。 5.請學生發表對夜市的印象是什麼,例如:有很多好吃的小吃,甜的鹹的都有、有很多遊戲攤位可以玩等。並鼓勵學生盡量用閩南語表達。 6.先跟學生分享逛過哪些夜市、是否逛過外縣市的夜市、每個夜市都一樣嗎、說一說你認為哪個夜市最特別。 7.配合「夜市仔食透透」頁面,教師問學生曾逛過哪些夜市,教師介紹全臺灣各夜市的特色小吃。 | 1.實作評量 2.討論活動 3.紙筆測驗 | |
七 10/09-10/15 | 單元活動練習一 | 1 |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熟念第一、二課課文。 2.能將第一、二課語詞運用於生活。 3.藉「我攏會曉矣」評量學生是否能聽懂臺灣農特產、各種小吃的閩南語說法,並能運用於生活對話中。 4.能理解單元故事的內容,了解臺灣特有的夜市文化。 | 1.複習第一、二課課文、語詞。 2.為學生解說「我攏會曉矣一」操作方式,依照題目內容寫答案,把聽到的農特產或是小吃寫下來。 3.播放教學媒體,作答完畢後,請學生對答案,若有錯誤,教師可解說答案,並學生馬上訂正。 4.跟學生說明此單元故事的主題是介紹臺灣的夜市。 5.請學生發表對夜市的印象是什麼,例如:有很多好吃的小吃,甜的鹹的都有、有很多遊戲攤位可以玩等。並鼓勵學生盡量用閩南語表達。 | 1.實作評量 2.討論發表 | 10/10 國慶日 |
八 10/16-10/22 | 第三課 地動 【生命】 【防災融入AED】 【安全】 【戶外】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閱讀並與人分享、討論的習慣。 | 1.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瞭解課文意涵。 2.能講出語詞遊樂園中的各種天然災害。 | 1.請學生發表地震經驗分享,並為學生介紹921大地震概況。 2.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的遭遇地震的應變措施。 3.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 4.帶領學生分句領讀課文。 5.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熟念各種天然災害的閩南語說法。 |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討論發表 | |
九 10/23-10/29 | 第三課 地動 【生命】 【防災融入AED】 【安全】 【戶外】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4-3-4 能養成以閩南語 閱讀並與人分享、討 論的習慣。 | 1.學會本課句型「代先……」的例句與對話。 2.學會各種防災的基本常識,並培養面對災害時冷靜面對的態度。 3.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 | 1.配合「相招來開講」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對話。 2.全班學生三人一組,練習對話。 3.依照「試看覓」、「練習」的指示,完成作答。 4.運用天才衝衝遊戲複習語詞對譯。 | 1.口語評量 2.實作評量 3 .紙筆測驗 | |
十 10/30-11/05 | 期中評量 | 1 | …….. | …….. | …….. | 口說評量 | 11/03、11/04期中評 |
十一 11/06-11/12 | 第三課 地動 【生命】 【防災融入AED】 【安全】 【戶外】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 1.能聽懂閩南語,並完成練習。 2.學會「我會曉唸」的讀音和例詞。 3.進階了解閩南語「同字不同音」的用法。 | 1.配合教學媒體,引導學生完成「試看覓」、「練習」的題目。 2.帶領學生熟念本課課文。 3.揭示「我會曉唸」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讀語音及例詞。 4.待學生熟悉本課語音及例詞後,可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他同音的例詞。 5.請學生利用利詞進行造句,可加強閩南語口語能力。 | 1.討論發表 2口語評量 | |
十二 11/13-11/19 | 第四課 圓仔圓圓圓 【性別平等】 【人權】 【法治】 | 1 |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流暢的朗讀課文,並理解課文內涵。 2.能說出語詞遊樂園裡的疊字形容詞閩南語說法。 | 1.問學生:「今天是幾月幾日?」、「一年裡面日最短,夜最長」的日子是哪一天? 2.請學生看課本情境圖,並說一說,冬至那一天會做什麼事?對冬至的天氣、人、事、物有什麼感覺。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3.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 4.學生分句領讀課文。 5.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熟念各種疊字形容詞的閩南語說法。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評量 4.資料蒐集 | 11/19體表會 |
十三 11/20-11/26 | 第四課 圓仔圓圓圓 【性別平等】 【人權】 【法治】 | 1 |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學會本課句型「動詞+著+形容詞」的例句與對話。 2.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 | 1教學媒體和學生課本都翻至「相招來開講」頁面。 2.先由學生來看圖說話,探索本頁插圖的含意後,教師再做解說和示範。 3.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著念一遍。 4.請學生說說何時有吃湯圓的生活經驗。可問問學生是否喜歡夏季吃冰或豆花時加入湯圓?可問學生喜歡有內餡的大湯圓或小湯圓?可以問問學生,不同時機吃湯圓,是否有不同的文化意涵?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評量 | 11/21體表會補假1 日 |
十四 11/27-12/03 | 第四課 圓仔圓圓圓 【性別平等】 【人權】 【法治】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 1.能聽懂閩南語,並完成練習。 2.學會「我會曉唸」的讀音和例詞。 3.進階了解閩南語「同字不同音」的用法。 | 1.配合教學媒體,引導學生完成「試看覓」、「練習」的題目。 2.帶領學生熟念本課課文。 3.揭示「我會曉唸」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讀語音及例詞。 4.待學生熟悉本課語音及例詞後,可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他同音的例詞。 5.進階請學生利用利詞進行造句,可加強閩南語口語能力。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五 12/04-12/10 | 第五課 搬戲 【戶外】 【家庭】 【多元文化】 | 11 |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3 能以閩南語從事簡易的口頭報告。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文意。 | 1.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瞭解課文意涵。 2.能講出語詞遊樂園中的各種藝文活動。 | 1.教師和學生討論最近參與的藝文活動概況。 2.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爿、烏輪」用法與由來。 3.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 4.分句領讀,引導學生課文歌唱。 5.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熟念各種藝文活動的閩南語說法。 | 1.討論活動 2.口語評量 3.實作評量 | |
十六 12/11-12/17 | 第五課 搬戲 【戶外】 【家庭】 【多元文化】 | 1 |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3 能以閩南語從事簡易的口頭報告。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意。 | 1.學會本課句型「那……閣那……」的例句與對話。 2.了解中西文化之差異,進而學會欣賞各種藝文活動。 3.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 | 1.配合「相招來開講」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對話。 2.全班學生三人一組,練習對話。 3.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作答。 4.依照「試看覓」、「練習」指示完成作答。 5. 運用天才衝衝遊戲複習語詞對譯。 |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3.遊戲評量 | |
十七 12/18-12/24 | 第五課 搬戲 【戶外】 【家庭】 【多元文化】 | 1 |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2-3-3 能以閩南語從事簡易的口頭報告。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3-3-1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文意。 | 1.能聽懂閩南語,並完成練習。 2.學會「我會曉唸」的讀音和例詞。 3.進階了解閩南語「同字不同音」的用法。 | 1.配合教學媒體,引導學生完成「試看覓」、「練習」的題目。 2.帶領學生熟念本課課文。 3.揭示「我會曉唸」頁面,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讀語音及例詞。 4.待學生熟悉本課語音及例詞後,可請學生試著找出其他同音的例詞。 5.進階請學生利用利詞進行造句,可加強閩南語口語能力。 | 1.口語評量 2.紙筆測驗 3.遊戲評量 | |
十八 12/25-12/31 | 單元活動練習二 【資訊】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 1 |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3 能運用閩南語字、辭典及其他工具書,提升閱讀能力。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藉「我攏會曉矣三」評量學生是否能聽懂疊字形容詞、各種藝文活動的閩南語說法,並能運用於生活對話中。 2.藉由臺灣常見的廟埕前的場景,讓孩子從情境插畫中自由發現文化趣味,及表達本單元所學。 3.語言的學習來自家庭,透過親子間的互動故事,以短劇對話方式,讓學生體會語言的多層次感 | 1.為學生解說操作方式,本練習共有兩個大題,第一大題選擇題,依照題目內容,選出正確的答案。第二大題是寫答案,把聽到的疊字形容詞寫在正確的空格裡。 2.播放教學媒體,作答完畢後,請學生對答案,若有錯誤,教師可解說答案,並學生馬上訂正。 3.請學生說一說圖裡有哪些東西。 4.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仔細聆聽內容,並跟著念一遍。 5.劇中未提及媽媽要提供的禮物是什麼?可請學生想一下可能性,或自己最想收到什麼小禮物? 6.可以再延伸,找問題問學生,例如:如果你是弟弟,你會把湯圓舀到姐姐的碗裡嗎?為什麼? | 1.討論活動 2.實作評量 3.紙筆測驗 | |
十九 1/01- 1/07 | 臆臺灣的地名 一年四季 猜謎 【人權】 【品德】 【國際教育】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6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4-3-2 能養成閱讀閩南語詩文的能力,並領略其意境與美感。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用閩南語表達自己對四季的感受。 1.能理解閩南語謎猜的趣味。 2.能理解閩南語的俗諺含義。 | 1.配合教學媒體,一句一句的領讀並解說意思,熟悉後全班或分組齊誦。 2.解說歌詞內容及解釋新詞,讓學生更了解文意。 3.臺灣的四季算是明顯,而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風貌。教師可先請學生看「來唱節日的歌」的情境圖,讓學生用閩南語說一說對四季的不同感受,以及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季節。 4.配合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後,再請學生跟唱。 | 1.口語評量 2.討論活動 3.實作評量 | 1/2元旦補假1 日 |
二十 1/08- 1/14 | 期末評量 | 1 | …….. | …….. | …….. | 口說評量 | 1/10、1/11期末評量 1/13新春揮毫 |
二十一 1/15- 1/21 | 總複習 | 1 | …….. | …….. | …….. | 1/19休業式 1/20彈性放假 寒假開始 |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111學年度六年級第2學期 __閩南語___領域教學計畫 編寫者:賴盈君
課程目的 | 1.認識台灣的在地文化,培養探索閩南語之興趣。 2.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閩南語表情達意,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 |
學習背景分析 及銜接處理 | 1.高年級不但要學習運用閩南語與人互動,關懷別人,同時要學習深入探討課文中的知識和思想情感及音標、文字之運用。以「提問討論」發展兒童的組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多元討論能力、是非判別能力及明確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擴展學習範圍。 2六上已學會天然災害美食等情境常用語詞和句型。六年會增加家庭和海洋生態的語境的學習。 同時設計營造生動活潑有趣的學習情境,將學習內容轉化為提升生活應用的題材,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較深較廣的學習層面。 3.「台灣俗諺」讓學生了解先民的生活智慧與時代的價值觀,更能從中體悟本土文化的內涵,將俗諺的精隨應用在生活之中。 | |
學期學習目標 | 1.能流暢朗讀課文,並能透過課文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建立國際觀的視野。 2.能學會各國特產的講法,並能了解世界文化的獨特性,培養尊重各國文化的包容性。 3.培養出對各國族群文化的相互欣賞與和諧相處。 4.透過課文的理解,了解潑水節的活動內容。 5.從課文內容延伸學習各種族群節日的說法,並學會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6.能進階探討中外節慶所舉辦的相關活動。 7.藉由「我攏會曉矣」了解學生是否能聽懂閩南語短文,並熟悉各國特產、中外節慶等語詞的講法。 8.能聽懂單元活動的內容,並能了解各族群的文化特色。 9.能主動分擔家務,並體諒每位家人對家庭的付出。 10.能學會朗誦課文,並能演唱新歌詞,藉以抒發學生畢業憂喜參半的心情,求學轉折點營造共同記憶。 11.能延伸學習了解臺灣的學制,提早規畫學程藍圖。 12.臨別依依,能學會感謝師長的教導,珍惜同窗之緣,欣喜迎向挑戰。 13.透過課文,能將心中的祝福化為行動,對同學、朋友給予真誠的祝福。 14.能用閩南語祝福語給予同學祝福。 15.能恰當的掌握對人表達祝福的時機與話語。 | |
教材來源 | 教材以康軒第十二冊為主 |
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融入議題請依下列顏色,在【單元名稱】中標示教學進度 【性別平等】、【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融入AED】、【戶外】、【生涯規劃】、【家庭】、【閱讀素養】、【多元文化】、【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國防】。另【本土語言】(至少一節)、【交通安全教育】、【環境及海洋教育-永續海洋】、、【書法課程】
週次日期 | 單元/主題名稱 融入議題 | 節數 | 對應能力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備註 |
一 2/13- 2/18 | 第一課 地球人 【性別平等】 【人權】 【品德】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了解並熟悉本課詞語與課文。 2.能延伸學習各國節慶的說法。 | 1.引導全班共同討論各國文化節慶,藉此導入本課主題。 2.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誦課文,指導學生將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 3.請學生事先觀察住家或是學校附近,是否有異國風味的餐廳,並請學生發表觀察心得,藉此帶入語詞教學。 4.讓學生觀賞一小段的旅遊電視節目,讓學生就節目中所看到和臺灣不同的地方,進行發表。 5. 運用天才衝衝遊戲複習語詞對譯。 | 1.表演評量 2.紙筆測驗 | 2/11開學日 課輔(才藝)班開始上課 2/18學校日 |
二 2/19- 2/25 | 第一課 地球人 【性別平等】 【人權】 【品德】 | 1 |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事物的描述、分析和解說。 2-3-5 能將閩南語書面詞彙與用語,運用於口語表達。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 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 1.能學會「語詞遊樂園」的各國特色是什麼。 2.利用「相招來開講」情境內容,讓學生練習使用「抑……抑……」的句型。 3.藉課文情境,讓學生能尊重並欣賞其他族群。 | 1.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逐一念誦語詞,請學生在課本上依序指出正確的語詞,並跟著念誦。 2.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念誦「相招來開講」對話內容。 3.讓學生兩兩一組,練習對話內容。 4.待學生熟練本課對話後,教師可替換對話中的物品,讓學生分組自行設計對話,並請各組上臺分享。教師盡量鼓勵學生創意,若遇學生無法以閩南語講出的辭彙,可用國語代替,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發表的意願。 | 1.表演評量 2..資料蒐集 | |
三 2/26- 3/04 | 第二課 中和潑水節 【戶外】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5-3-3 能運用標音符 提升閩南語寫作能力。 | 1.能完成本課評量,並了解各國文化特色。 2.能學會本課文白音。 | 1.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聽題目內容,判斷各題所提到的特產,並將正確答案貼到空格裡。 2各組學生利用各題學習單內的資訊,簡單介紹學習單內的國家。也可以模擬學習單的形式,請各組從本課語詞中,選擇一個國家進行資料蒐集與發表。 3.說明閩南語的某些漢字,是有一些文白異讀的情形的,讓學生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情境下,會念不一樣的發音。吟詠古詩、專有名詞、人的名字、地名或是抽象語詞等等,通常會以文讀音來表示,而人的姓氏、具體的語詞或平時用語,則是白話音發聲。 | 1..紙筆測驗 2.資料蒐集 3.討論活動 | 2/28和平紀念日放假一日 |
四 3/5- 3/11 | 第二課 中和潑水節 【戶外】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1 |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1 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 1.能了解並熟悉本課詞語與課文。 2.能延伸學習不同族群民俗活動的說法。 | 1.引導全班共同討論各國的族群議題,藉此導入本課主題。 2.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誦課文,指導學生將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 3運用天才衝衝遊戲複習語詞對譯。 4.音標學習。 5.複習本課所學。 | 1.表演評量 2.紙筆測驗 | |
五 3/12- 3/18 | 第二課 中和潑水節 【戶外】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瞭 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透過「語詞遊樂園」了解臺灣多元、熱鬧的節日。 2.利用「相招來開講」的情境內容,練習「毋但……嘛……」的句型。 3.能將所學的句型,運用於生活中。 | 1.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2.播放教學媒體至「相招來開講」頁次,指導學生練習「相招來開講」對話。 3.徵求學生做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練習。 4.讓學生依據「相招來開講」的情境自行設計對話內容,並與全班分享。 5.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討論活動 3..遊戲評量 | |
六 3/19- 3/25 | 單元活動一 【資訊】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環境及海洋教育-永續海洋】 | 1 |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2-3-8 能用口頭方式進行閩南語和國語之間的翻譯。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 1.能完成本課評量。 2.能分辨本課所學的文白音。 | 1.請學生試著念出「試看覓」的對話內容。若遇學生有困難之處再給予協助。藉此培養學生自行閱讀閩南語文章的能力。 2.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聽到內容圈選出正確的語詞。 3.先讓學生看圖說話,訓練學生讀圖的能力。 4.為學生簡單說明「練習」為配合題的方式,需先聽懂題目內容,再由題目的訊息找出正確答案,所以提醒學生須專心聆聽。 5.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練習本課文白音的例詞。 | 1表演評量 2.討論活動 3遊戲評量 | |
七 3/26- 4/01 | 第三課 阿爸煮飯 【能源】 【安全】 【家庭】 【性別平等】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3 能聽辨他人意見的重點、異同及言外之意。 2-3-6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9 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5-3-1 能運用閩南語書寫簡易的字條、卡片與標語。 5-3-3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 閩南語寫作能力。 | 1.藉由「我攏會曉矣一」了解學生是否能聽懂閩南語短文,並熟悉各國特產、中外節慶等語詞的講法。 2.能聽懂單元活動的內容,並能了解各族群的文化特色。 | 1.能聽懂閩南語文章,並能提取重點。 2.能正確聽辨閩南語漢字,並能正確寫出漢字或拼音。 3.請學生以本故事標題「無仝款嘛袂䆀」為主題,先自己看圖想想看,圖的內容可能是在說什麼?也可以將學生分組,由各組共同討論後,進行發表。藉由討論的過程,讓學生練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藉著觀摩其他人的表現,增加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4.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看圖聆聽故事內容。 5.問學生「恁敢知影女媧補天的故事?(你們知道女媧補天的故事嗎?)」「恁敢有人知影客家的天穿日?(你們有人知道客家的天穿日嗎?)」並視學生的回答內容,補充說明。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
八 4/2- 4/8 | 第三課 阿爸煮飯 【能源】 【安全】 【家庭】 【性別平等】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6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2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9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3-3-1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 1.能熟念本課課文和語詞。 2.透過課文了解家務是全家人的責任,平時應主動分擔。 3.培養樂於參與家事的習慣,共同為家庭整潔盡一份心力。 | 1.先和學生討論「家事」有哪些項目,讓學生對家事具先備知識。 2.鼓勵學生分享:「在家負責哪項家事?做家事的秘訣有什麼?」藉此進入本課主題。 3.配合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課文,再全班朗讀、熟念。 4分析本課句型「……一下……」,並鼓勵學生照樣造句。 5音標學習。 6.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4/4 兒童節 4/5清明節 |
九 4/9- 4/15 | 第三課 阿爸煮飯 【能源】 【安全】 【家庭】 【性別平等】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6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2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9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3-3-1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詞及短句。 4-3-1能運用標音符號與漢字,閱讀閩南語文章,並理解其文意。 | 1.藉「語詞遊樂園」聽懂並能說出各種家務的閩南語。 2.透過「相招來開講」的練習將家務的閩南語說法帶入生活中。 | 1.詢問學生會做哪一些家事,請學生與全班分享做家事的經驗。 2.依據本客語詞,逐詞教導學生熟念。 3.師生共同討論「做哪些家事,會用到哪些工具」。 4.提醒學生做家事時,同時也要注意安全。 5.配合教學媒體播放「相招來開講」內容,讓學生聆聽對話。 6.鼓勵學生演練本課對話內容。 7.教學生嘗試將替代語詞帶入對話,兩人一組,做對話練習。 | 1.口語評量 2.討論活動 3.遊戲評量 | |
十 4/16- 4/22 | 期中評量 | 1 | …… | …… | …… | 口語評量 | 4/20、4/21期中評量 |
十一 4/23-4/29 | 第四課 大樹青青 【性別平等】 【品德】 【法治】 【生涯規劃】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5-3-2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5-3-4能運用閩南語媒材、 工具書或線上檢索系統輔 助寫作。 | 1.藉由「我攏會曉矣二」了解學生是否能聽懂閩南語短文及家事的閩南語說法。 2.藉「盤仔愛拭喙」故事,讓學生體會做家事需要有方法。 | 1.複習第三課的課文及語詞。 2.請學生先就第一大題選擇題的所有答案複習一遍,再進行作答。第二大題為聽CD寫出正確的答案,利用暫停鍵,延長作答時間,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完成作答。第三大題為圈選題,提醒學生要仔細聽,再作答。 3.請學生看一看單元故事情境,並可先請學生就看到的圖片發言。 4.利用教學媒體,讓學生聽完整的故事。 5.利用課本第65頁的提問,和學生一起討論還有什麼把碗洗乾淨的方法。 | 1.口語評量 2..討論活動 3遊戲評量 | |
十二 4/30-5/6 | 第四課 大樹青青 【性別平等】 【品德】 【法治】 【生涯規劃】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3-3-4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輔助標音符號學習。 | 1.能學會朗誦課文,並能演唱新歌詞,藉以抒發學生畢業憂喜參半的心情,在此求學轉折點上,凝聚感情,營造共同記憶。 2.臨別依依,能學會感謝師長的教導,珍惜同窗之緣,欣喜迎向挑戰。 | 1.請學生上臺發表六年來最有趣與最感動的事,藉此導入本課主題。 2.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誦課文,指導學生將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 3.播放教學媒體歌曲,讓學生熟唱。 4音標學習。 5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
十三 5/7- 5/13 | 第四課 大樹青青 【性別平等】 【品德】 【法治】 【生涯規劃】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3-3-4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輔助標音符號學習。 | 1.能學會朗誦課文,並能演唱新歌詞,藉以抒發學生畢業憂喜參半的心情,在此求學轉折點上,凝聚感情,營造共同記憶。 2.能延伸學習了解臺灣的學制,提早規畫學程藍圖。 | 1.播放媒體,指導學生逐一跟念語詞,引導學生認識臺灣的學制。 2.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相招來開講」對話內容。 3.讓自願的學生上臺表演對話內容。 4.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行業。教師鼓勵學生天馬行空的講,多給予肯定,不要進行價值的評判。並提醒學生,尊重他人的想法與發言,勿出現訕笑的行為。 5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4.遊戲評量 | |
十四 5/14- 5/20 | 單元活動二 【資訊】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環境及海洋教育-永續海洋】 | 1 | 1-3-2 能聽辨並思考閩南語語句的內涵。 1-3-6能從閩南語聽辨中關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 2-3-2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6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進行問答及討論。 2-3-9能養成在團體中運用閩南語談論的習慣。 | 1.完成本課評量。 2.了解本課文白音的異同。 | 1.請學生觀察課本「試看覓」的情境圖,並將「參考語詞」念一遍,複習本課語詞。 2.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指示作答。 3.利用教學媒體公布「試看覓」的答案。 4.請學生看「練習」的頁面,並解說作答方式。 5.請學生依照教學媒體的指示作答,並全班討論正確解答為何。 6.透過例詞,教導學生分辨「買」、「蓋」的文白音。 7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
十五 5/21-5/27 | 第五課 讀俗諺學智慧第五課 讀俗諺 【人權】 【品德】 【生命】 【家庭】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語音和讀音的不同。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 1.能完成本課評量。 2.能分辨本課所學的文白音。 | 1.先帶領學生複習第三課語詞。 2.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完「試看覓」的題目內容後,將正確答案貼在空格裡。 3.為學生說明「練習」的作答方式,並配合教學媒體,讓學生依照指示作答。 4.藉題目內容跟學生補充說明,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與學歷都不同,而現今社會的學習及進修管道也相當多元,鼓勵學生可多方學習新知。 5.請學生發表課文「大樹青青」中,這些字的發音是什麼?是文讀音或是白話音? | 1.口語評量 2..討論活動 3.遊戲評量 | 5/27遊藝會 |
十六 5/28-6/3 | 第五課 讀俗諺 【人權】 【品德】 【生命】 【生涯規劃】 【家庭】 | 1 |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2-3-1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各種句型從事口語表達。 2-3-2 能順暢的運用閩南語與別人談論生活經驗。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3-3-4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輔助標音符號學習。 4-3-3 能運用閩南語字、辭 典及其他工具書,提升閱 讀能力 | 1.能完成本課評量。 2.能分辨本課所學的文白音 | 1.先帶領學生複習第三課語詞。 2.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完「試看覓」的題目內容後,將正確答案貼在空格裡。 3.為學生說明「練習」的作答方式,並配合教學媒體,讓學生依照指示作答。 4.藉題目內容跟學生補充說明,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與學歷都不同,而現今社會的學習及進修管道也相當多元,鼓勵學生可多方學習新知。 5.請學生發表課文「大樹青青」中,這些字的發音是什麼?是文讀音或是白話音? 6.音標學習。 7.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5/29遊藝會補假一日 |
十七 6/4- 6/10 | 單元活動三 【資訊】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 1 | 1-3-1 能聽辨閩南語語句的知識內涵與內在情感。 1-3-4 能聽辨閩南語聲調變化、語音訛讀和特殊音變。 2-3-7 能在口語表達中適當使用閩南語的語音和讀音。 3-3-4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輔助標音符號學習。 | 1.能完成本課評量。 2.能分辨本課所學的文白音。 | 1.先帶領學生複習第三課語詞。 2.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聆聽完「試看覓」的題目內容後,將正確答案貼在空格裡。 3.為學生說明「練習」的作答方式,並配合教學媒體,讓學生依照指示作答。 4.藉題目內容跟學生補充說明,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與學歷都不同,而現今社會的學習及進修管道也相當多元,鼓勵學生可多方學習新知。 5.請學生發表課文「大樹青青」中,這些字的發音是什麼?是文讀音或是白話音?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3.討論活動 | 6/6-7六年級畢業考 |
十八 6/11- 6/17 | 好朋友 【資訊】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性別平等】 | 1 | 1-3-7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增進聽辨能力。 1-3-8 能從聆聽中培養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3-10 能養成吟、誦古今詩詞文章的興趣與能力。 4-3-5 能透過閩南語閱讀以瞭解本土及多元文化。 | 1.能熟念念謠歌詞。 2.能熟唱唸謠歌曲,並體會歌曲意境。 | 1.詢問學生即將畢業的心情。升上國中有什麼期待,與同學分開有什麼感受,說明一~二件國小時期令你難忘的事。 2.待全班熟悉內容後,可配合教學媒體進行全班跟唱。 3.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念誦念謠,熟練後,再由全班一起朗誦。 4.教師為學生解釋念謠的意思與情節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念謠含義。 5.複習本課所學。 | 1.口語評量 2.表演評量 | |
十九 6/18-6/24 | 期末評量 | 1 | …… | …… | …… | 1.口語評量 | 6/20-21 期末評量 6/22端午節放假一日 |
二十 6/25-6/30 | 總複習 | 1 | …… | …… | …… | 口語評量 | 6/29課輔班、課後社團結束 6/30休業式 7/1暑假開始 |
北投文化國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