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
,离现在 4
年 2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主題名稱─唐詩吟唱及數位拼貼
二、課程說明
1.設計理念
詩,有聲音的節奏,也有意象的描繪,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即此意。我
國是一個具有詩歌傳統的國家,詩歌可說是我們的國粹。
從文化傳承的使命來說,我們應該教導學生體會我國古典詩歌的美學涵義,藉由
直接體現的方式:親身吟唱、動手畫作以及相互賞析,感受美的氣息,美化生活品質,
表達詩詞的觀念與情感,分析、了解、批評、反省作品所涵蓋的感受與經驗所象徵的
意義,藉以陶冶愛美的德性和蘊育高尚的情操。
2.課程目標
(1)了解我國古典詩歌的意、境
(2)能親身吟唱古典詩歌
(3)會動手畫作出詩歌的意境
(4)培養欣賞、分析的態度
3.教學對象─國小三年級學生
4.教學時間─240 分鐘,共六大節
5.教學領域(或科目)─本國語文、藝術與人文、電腦
6.課程架構
主題
我國古典詩歌的吟唱與畫作
二、能親身吟
唱古典詩
歌
三、會動手作
出數位詩
畫拼貼
一、了解我國
古典詩歌
的意、境
課程
目標
時間
本國語文 1 節、藝術與人文 2 節、電腦 1.5 節、評量與發表 1.5 節
計 240 分鐘,六大節
古典詩歌賞析
古典詩歌吟唱
數位詩畫拼貼
多元評量、發表
子題
四 、 培 養 欣
賞、分析
的態度
2
單元
目標
1. 明 白 古 詩 的
意義,賞析作
者 、 時 代 背
景、題目和內
文典故。
2. 會 以 漢 語 原
調誦讀、演唱
古詩,領會抑
揚 頓 挫 的 聲
調之美。
3. 能 參 與 團
體 , 共 同 誦
讀、演唱,達
到整齊、和諧
的地步。
1.能以正確的呼
吸及發聲技
巧,吟唱詩
詞;並以頑固
節奏樂器為詩
詞伴奏。
2.利用美學原
理,完成詩中
有畫媒材提示
及素描構圖的
學習單。
3.能結合音樂、
視覺藝術的美
感經驗,融入
表演課程裡‧
1.能應用電腦影
像處理軟體
Photo Impact7.0
的套索工具、
柔邊、透明度
等效果,進行
影像的拼貼。
2.能掌握詩意,
選擇適當的圖
片素材。
3.能轉化藝文課
所習得之構圖
概念,應用於
拼貼素材之鋪
排。
1.會自我評斷
在個人與團
體中的學習
成果。
2.勇於在組別
中展現、表
達自我的學
習成果。
3.會以欣賞的
角度、公正
的態度,評
選出優美的
畫作來展
示。
教學
資源
教師:古詩兩
首、教學
CD 和 CD
播放機
學生:學習單
教師:鈴鼓、
三角鐵、
竹板
學生:直笛、
學習單
教師:古詩相
關之數位圖
片素材。電
腦教室。
學生:學習單
教師:編制自
評、互評
量表
學生:鉛筆
主要
教學
活動
1.老師解說古
詩的意義、
作者的時代
背景、題目
和 內 文 詩
意。
2.老師以漢語
原調領讀古
詩,教導體
會古詩誦讀
時抑揚頓挫
的聲調。
3.欣賞教學 CD
1.解說「天籟調」
及「福建流水
調」的曲調特
色,吟唱練習‧
2.引導作頑固音型
伴奏,增加曲趣
變化‧
3 提示詩中景物做
構圖的素描練習
3.使用各種創作形
式,進行綜合藝
術創作‧
1.老師示範
Photo
Impact7.0
軟體
的套索工具、
柔邊、透明度
的應用。
2.引導回想詩的
意境,作適當
的構圖。
3.提供已分類的
圖片素材。
4.學生應用電腦
完成數位詩畫
拼貼作品。
1.自評:在學生
完 成 作 品
後,填寫自評
量表。
2.組員互評:在
各 自 組 別 中
發表作品,選
出 優 秀 者 參
與班級評選。
3.班級互評:由
各 組 推 薦 作
品 中 選 出 優
良作品展示。
3
三、教學內容
1.教材設計─
(1)教材分析
本次教學以渭城曲、江雪兩首詩為例,編制學習單發予學生﹝詳見附錄一﹞
渭城曲、江雪兩首詩都有景物的描述;渭城曲裡「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
色新」初看會以為作者與友人在觀賞風景,再看「勸君更盡一杯酒」也會以為是
與友人在飲酒談天,等到最後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出現,才讓人明白這是一
場與友人惜別的聚會,藉由詩歌的表白,將那份依依不捨的情愫表露無遺。
江雪中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關於景象的描述,第三句「孤舟簑
笠翁」才將人物帶入,緊接著「獨釣寒江雪」是對此一人物在做什麼的描述。整
首詩看似景象的描述為主,其實再深入去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就可明白他表志
的意念是什麼了。
(2)教材內容
教學
策略
1.聆聽:除上
課播放教學
CD 外,也利
用午間靜息
時間播放,
以便達耳熟
能詳境界。
2.誦讀:上課
中由老師領
讀,並利用
彈性時間或
綜合活動時
複誦。
3.吟唱:與藝
文老師進行
協同教學,
指導樂器吹
奏和團體吟
唱。
1.音樂元素的
加強:瞭解旋
律的美感,並
指導作頑固
音型伴奏,增
加趣味‧
2.互通的美學
提示:對比、
統一、反覆、
和諧等美學
原理,做出完
整的詩中有
畫構圖。
3.表演藝術的
展現:綜合音
樂、視覺藝
術、舞台肢體
等,強化表演
效果‧
1.親近大師「郎
靜山」
:播放郎
靜山獨創之
「集錦攝影」
作品,領略如
詩如畫的攝影
之美。引起學
生動機。
2.用現代科技築
夢:老師示範
利用 Photo
Impact7.0 軟
體進行圖片的
拼貼。
3.反省:於創作
過程中,進行
詩畫意境的對
話,使學生更
精緻拼貼的手
法及構圖。
1.自我省思:
對自己的學
習經過和成
果 進 行 反
芻。
2.表現自我:
會將自己的
作品介紹給
他人了解。
3.互相觀摩:
以開放的胸
襟欣賞別人
的作品。
4.態度公正:
以無私的胸
襟選出優秀
作品,以供
欣賞。
評量
方式
1.吟唱發表─在校內舉辦的年度「慶祝母親節暨兒童才藝表演會」上公開吟唱。
2.作品展示─透過自評、互評方式,選出優良作品,在班級發表,並在展示區
公開展覽,以供觀賞。
4
渭城曲:作者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體屬樂府。原詩如下:
〈讀音〉─渭城曲 ui7 sing5 khiok4 王維 ong5 i5
渭城朝雨浥輕塵 ui
7
sing
5
tiau
1
u
2
ip
4
khing
1
tin
客舍青青柳色新 khik
5
4
sia
3
ching
1
ching
1
liu
2
sik
4
sin
勸君更盡一杯酒 khuan
1
3
kun
1
king
3
cin
7
it
4
pue
1
ciu
西出陽關無故人 se
2
1
chut
4
iong
5
kuan
1
bu
5
koo
3
jin
5
王維
這首詩前兩句將情境周圍描述得很清新、明白,這時朋友們正在飲酒送別。最後一句說
出了古人對友情的珍惜。在那個年代裡,交通資訊不發達,朋友分別後,便很難再相聚,所
以和朋友在一起時,就要好好珍惜。曲譜如下:
善於描繪大自然的景色,狀物寫景,皆形象生動,親切可讀。他大量寫作山水田園
詩,擴大了詩歌創作的領域。特別是在藝術形式上,以其清新自然的語言,渾然清幽的意境,
這首詩樂在唐代已經流傳甚廣,對後代詩人都產生一定的影響。
江雪:作者為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詩體屬五言絕句,押屑韻,原詩如下:
〈讀音〉─江雪 kang
1
suat
4
柳宗元 liu
2
cong
1
guan
5
5
千山鳥飛絕 chian
1
san
1
niau
2
hui
1
cuat
萬徑人蹤滅 ban
8
7
king
3
jin
5
chong
1
biat
孤舟簑笠翁 koo
8
1
ciu
1
soo
1
lip
8
ong
獨釣寒江雪 tok
1
8
tiau
3
han
5
kang
1
suat
作者
4
柳宗元
詩人以傑出的天才進仕,卻在「二王八司馬」事件中一再遭到貶謫,被放到蠻荒的
僅用二十個字,把讀者帶到一片幽靜、清寒的境地:充塞天地間的全是潔白
的雪,整個宇宙間萬籟無聲,一塵不染,清冷到令人生敬、生畏。而漁翁端坐其間、獨自垂
釣,愈顯其清高孤傲,守志不渝,不爲環境所動的超然品格。讀完,使人始而生憐、繼而生
愛、再而生敬。
永州
2.作品示例
。
他在困境中磨心勵志、守道不移,最後歸心佛法而入道。此詩正是詩人爲自己當時心態和處
境所作的一幅自畫像。曲譜如下:
(1)教學材料─《台灣鄉土語言教材:台語古詩吟唱
靜夜思》 總編輯/黃勁連
渭城曲(七絕樂府):
真平企業有限公司出版(民 90 年 3 月初版)
王維
江雪(五言絕句):
詩/天籟調
柳宗元
(2)教學圖片、內容
詩/福建流水調
6
圖一:渭城曲,攝自《台灣鄉土語言教材:台語古詩吟唱
靜夜思》P.22~23
詩意:渭城清晨的一場雨,濕潤了地面清揚的沙塵。兩旁的柳條兒就像新抽芽似的青
翠動人;我們休憩的小客棧也因此顯得碧綠光潔。來吧!老友!讓我們再乾一
杯吧!等你出了西邊的陽關,就沒有談心的老朋友了。
圖二:江雪,攝自《台灣鄉土語言教材:台語古詩吟唱
靜夜思》P.38~39
詩意:連綿高聳的山峰,看不見一隻飛鳥。條條錯綜的小路,也沒有一個行人。江面
上只有一艘小船,載著一個穿簑衣戴斗笠的老翁,在這漫天飛雪的江面上,獨
7
自垂釣。
3.教學過程
表一:語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表
課程分類與
能力指標
教學過程
時
間
教學
資源
教師提示
評量方式
本國語文
(國語文)
(閩南語文)
2-1-1
2-1-2
2-1-5
2-1-6
2-1-7
2-1-12
2-1-13
2-1-15
3-1-14
3-1-18
3-2-6
4-1-4
4-1-15
5-1-12
5-1-15
§準備活動:蒐集「台語古
詩吟唱」教材和 CD、印
製學習單、圖片
§發展活動:
一、渭城曲教學
情境教學─人人都需要朋
友﹝與綜合活動
課聯絡教學﹞
1-1 作者簡介:
王維的生平、文風
1-2 詩的涵意:
以圖示意,說明古時人
們對友情的珍惜
1-3 聆聽:播放 CD
1-4 老師領讀、學生齊讀
二、江雪教學
情境教學─歷史人物忠貞
故事的述說
2-1 作者簡介:
柳宗元的生平、文風
2-2 詩的涵意:
以圖示意,描述冬天江
邊的景觀也表達作者
的心志
2-3 聆聽:播放 CD
2-4 老師領讀、學生齊讀
§綜合活動:
一、領讀、齊讀
二、聆聽 CD 的吟誦
三、鼓勵跟著 CD 吟唱並會
背誦
四、告知演出日期
13´
12´
15´
教學C D
CD
播放機
學習單
圖片
錄音帶
(幫忙錄
音以便
在家能
練習)
§吟誦古詩的原則:
1.一律用文言音(讀
書音)來朗誦、吟
唱。
2. 名 詞 一 律 唸 本
調,不能變調。
3.朗誦五言詩時,每
一句的第二、第五
字跟七言詩的第
二、第四、第七字
要拉長音;遇著入
聲字時 ,要切斷,
稍微歇息,延長拍
數。
體驗
﹝專心
聆聽﹞
實作
﹝正確
唸出詩句﹞
體驗
﹝專心
聆聽﹞
實作
﹝正確
唸出詩句﹞
實作
﹝正確
唸出詩句、吟
誦詩歌﹞
表二: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設計表
8
課程分類與
能力指標
教學過程
時
間
教學
資源
教師提示
評量方式
(藝術與人文)
1-2-2
1-2-3
1-2-4
1-2-5
2-2-7
3-2-11
1-2-1
1-2-2
2-2-9
3-2-12
§準備活動:
呼吸與發聲練習
§發展活動:
一、 曲調教學:
1-1 「天籟調」的旋律教唱‧
1-2 「渭城曲」歌詞配唱
1-3「福建流水調」的旋律教唱‧
1-4 「江雪」歌詞配唱
二、 節奏教學:
2-1 將全班分成四組,分別為直
笛、鈴鼓、三角鐵、竹板,根據
不同的節奏型態作頑固伴奏‧
2-2 各組樂器可以輪流變化練習
2-3 各組選出一至二人,配合 CD
作練習
三、表演藝術
3-1 學生吟唱肢體提示
3-2 持續以聽覺正確跟拍
3-3 加強伴奏學生的練習
§綜合活動:
重點提示,綜合練習‧
(藝術與人文第一節完)
§準備活動:
2B 以上素描筆
§發展活動:
一、構圖美學提示
1-1 各種美學原理介紹及實物圖片
介紹
1-2 相關景物比例大小、景深遠近
前後、透視圖法介紹
二、詩中有畫
2-1 討論兩首詩中描寫景物的元素
2-2 根據上列元素,在畫面上作排
列組合
§綜合活動:每位學生完成學習單
的實作練習
(藝術與人文第二節完)
3’
10’
15’
5’
7’
5’
10’
25’
鋼琴
教學
CD
鈴鼓
三角鐵
竹板
直笛
素描鉛筆
景物圖片
學習單
教唱原則
1.旋律美感的體會
2.節奏速度的掌握
3.詩詞風格的確定
1. 熟 練 四 分 、 八 分 音
符、四分、八分休止符
節奏‧
2. 直 笛 吹 奏 要 領 提
示:
身體要放鬆,肩膀不可
向上提起,自然的吸氣
3. 其 他 節 奏 樂 器 的 正
確演奏要領提示
提示各種美學原則
1.合諧
2.平衡
3.次序
4.比例
5.焦點
6.對比
7.統一
8.反覆
實作:
能以正確節
奏音高唱出
渭城曲及江
雪
實作:
能以正確速
度持續為詩
詞伴奏
態度:
以合群的態
度融入並積
極學習
實作:
符合美學原
則畫出學習
單
9
表三:電腦科教學活動設計表—活動主題:數位詩畫拼貼
課程分類與
能力指標
教學過程
時
間
教學資
源
教師提示
評量方式
(藝術與人文)
2-2-6
(資訊教育議題)
2-2-2
3-2-1
4-2-1
§準備活動:準備郎靜山
「集錦攝影」簡報。蒐集
古詩相關數位圖片並製
作成網頁,方便學生瀏覽
選用。
§發展活動:
一、親近大師「郎靜山」:
播放郎靜山獨創之「集錦
攝影」作品。
二、用現代科技築夢:
老師示範利用
Photo
Impact7.0
軟體完成暗房高
手才能達到的合成技巧,
進行兩張圖片的拼貼。
2-1 套索工具的應用。
2-2 柔邊效果。
2-3 透明度效果。
2-4 物件的大小調整。
三、畫中有影,影中有畫。
3-1 提供學生山水的攝
影作品(此之為影),及
水墨畫中與詩意相關的
人物圖片(此之為畫)。
3-2 指導學生參考藝文
課已經完成的手繪草稿
學習單,挑選適合的山
水攝影及古畫素材。
四、創作及反省:藝術與
人文老師協同教學,於
學生創作過程中,不斷
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反
省的過程中,更精緻拼
貼的手法及符合詩意的
構圖。
山水攝影圖
庫
古畫圖庫
郎靜山集
錦攝影簡
報
電腦教室
一間
友立
Photo
Impact7.0
軟體
說明:郎靜山
大師,利用攝
影的暗房技術
,將真實的山
水處理成水墨
效果,並獨創
集錦攝影。
提問:請仔細
欣賞大師的作
品,你是否感受
到那如影如詩如
畫的境界呢?
提醒:
套索的時候盡
量貼齊邊緣,
慢工出細活喔!
人物的大小調
整要與景物協調。
引導:
參考你藝文課手
繪的詩畫草稿,
從老師提供的圖
片素材中挑選一
幅適當的風景和
一個適當水墨人
物。
提問:
你覺得拼貼的兩
張圖能夠融合
嗎?
態度:
能專心聽
講。
技能:
能應用上課
教的軟體技
能進行圖片
的拼貼
。
態度:
是否能仔細
的進行拼
貼,而非草
率為之。
5’
10’
10’
35’
10
表四:多元評量活動設計表
課程分類與
能力指標
教學過程
時
間
教學
資源
教師提示
評量方式
多元評量
(本國語文)
(藝術與人文)
(電腦)
1-2-2
1-2-4
1-2-5
1-2-7
2-2-2
2-2-4
3-2-3
3-2-6
3-3-8
F-2-3-4
4-2-4
2-4-4
3-4-7
4-2-2
4-2-3
§準備活動:編排上台演出
隊形、借鈴鼓和三角鐵、
學生分成五組、編制學生
自評量表、組員互評表、
班級互評表
§發展活動:
一、報名參與演出
1-1 初賽:入圍
1-2 正式演出:在校內舉
辦的年度「慶祝母親
節 暨 兒 童 才 藝 表 演
會」上公開吟唱
二、作品賞析
2-1 自評:依自評內容自
我省思學習成果
2-2 組員互評:在各自組
別裡對組員發表自己
的作品,並選出優良
作品
2-3 班級互評:各組優良
作品發表,全班一起
評選優秀作品
§綜合活動:
一、佈置展覽區
二、張貼優秀作品
三、參觀禮儀教學
四、開始參觀
20´
8´
12´
12´
8´
鈴鼓
三角鐵
竹板
直笛
伴唱C D
自評表
互評表
互評表
展示板
1.隨著詩歌的抑揚
頓挫和節奏,輕柔
的擺動身體;面容
表情自然。
2.敢於展現自己的
作品,並將作品特
色向他人述說。
3.以公平、公正的態
度參與評選
4.發揮團體動力,分
工合作,共同完成
工作。
實作
﹝正確
唸出詩句、吟
誦詩歌﹞
實作
﹝確實
完成畫作﹞
發表
發表
體驗
實 作
﹝ 參
與 佈 置、 表
現 參 觀 禮
儀﹞
說明:在本活動設計表中關於演出部份僅以正式演出的時間來計算,其實在演出前的練習、
排演時間不止於此;平時的學習,是利用午間靜息時間播放 CD 的吟誦,以「聆聽」
為主;在比賽前一個月,開始利用彈性活動時間、綜合活動課或是午間靜息時間,全
班集體練習、排演。
〈學生自評表、組員互評表、班級互評表,見附錄二〉
11
三年級學生古詩學習及成果發表過程
班別:三年 6 班 參與人員:班級師生
時間:93.03~05 月 活動項目:班級共同練唱、演出
活動內容:1.利用每週一、二、四午間靜息時間,在班級聆聽古詩 CD 的吟唱。
2.報名參加每年校內舉辦的兒童才藝競賽歌唱組。
3.接近比賽日期時,全班利用藝術與人文、彈性活動或午間靜息時
間,在班級進行演練。
成果發表影片:母親節慶祝大會錄影
活動照(圖)片:
圖三:在教室裡練習的情景
12
圖四:正式演出的情景之一(初賽)
圖五:母親節慶祝大會暨兒童才藝表演會上演出
13
圖六:學生作品素描學習單一,毓婕以平順的構圖讓畫面呈現出寧靜的氣氛
14
圖七:學生作品素描學習單二,世捷用筆大膽,畫面比重平衡,左邊的樹木
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15
「電腦課—數位詩畫拼貼」上課照片及學生作品說明
圖八:學生在電腦課學習用 Photo Impact7.0 軟體作數位影像的拼貼
圖九:藝術與人文與電腦課老師協同教學,一邊觀察學生的數位拼貼畫作,一邊就詩的意境
跟構圖與學生進行對話,使學生的數位拼貼創作更符合詩中的意境。
16
圖十:學生劉彦成的作品獲選全班十件優秀作品之一,他為「江雪」這首詩下了一個
幽默的註解。
「沒人吵我,好悠閒喔!」彦成表示,他將整幅合成的畫,調整為比較藍
的色調,比較符合詩中冬日的景象。
圖十一:學生陳聖欽相當聰明,但是平時上電腦課的時候,總是表現得不夠積極。然而在這
次作業中,不僅難得的依時完成了作品,更表達出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他的註解也將「獨釣」
的意境表現出來,真是有趣。唯套索的技法及柔邊的應用仍須加強,方能使作品更精緻。
17
數位詩畫拼貼作品互評
班別:三年 6 班 參與人員:班級師生
日期:93.06.28 活動項目:組員、班級互評
活動內容:1.全班分為五組,各組組員五~七人。
〈學生自評內容,見附錄三〉
2.各組組員將作品展示,並輪流向組員說明製作經過、內容及心得,
透過互評表組員互評,評選出優良作品〈不限件數〉。
3.各組選出的優良作品,在班級發表,由各組評分,選出特優作品
十件,發給獎品並將作品展示出來。
活動照〈圖〉片:
圖十二:各組自行決定組員報告順序,報告者需起立解說自己製作的經過、內容、作
品特色等,全部報告完後再選出優秀作品,代表組別參與班級評選。
18
各組優良作品評選結果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作品件數
3
4
2
3
1
圖十三:各組優良作品在班級發表,由各組進行互評
經互評表各組互評選,選出班級特優作品十件
座號
25
30
24
35
22
6
13
34
4
28
學生姓名
陳孟筠
黃詩安
黃毓婕
張益茹
劉蓮潔
周彥佑
溫崇安
林芷瑜
劉彥成
劉昀沅
說明:作品賞析採自評、互評方式,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自我省思和互相觀摩,
學習反省、欣賞的正確態度。
〈自評採個人書寫的方式,學生自評內容,見附
錄三;互評是透過各組先評選組別優良作品,然後再進行班級評選的方式選出
特優作品,如圖十、圖十一〉
19
參考資料
一、書籍
鄭松生‧陳惠珍 編著﹝民 83﹞ 《美學漫談》 花田文化出版
宗白華 著﹝民 71﹞ 《美學散步》 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李澤厚 著﹝民 76 年﹞ 《美學論集》 駱駝出版社
楊辛‧甘霖
總編輯/
著﹝民 80﹞ 《美學原理》 曉園出版社
黃勁連
二、文獻資料
﹝民 90 年 3 月初版﹞ 《台灣鄉土語言教材:台語古詩吟唱
靜夜思》
真平企業有限公司出版
邱燮友﹝民 91﹞:
〈美學教育從兒童詩歌開始〉 《中國語文月刊》535 期p.53~57
廖美玉
三、網路資訊
﹝民 92﹞:
〈古典詩的主題與技巧〉 《國文天地》18 卷 9 期p.16~27
http://info.nchc.gov.tw/nchclib/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種子團隊服務網
http:cls.admin.yzu.edu.tw/300/Home.htm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source/taiwanmusicist/chen.htm
http://www.dmpo.sinica.edu.tw/~words
http://www.juming.org.tw/epaper/200203052p.htm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