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私立豐田大郡幼兒園111年5-7月小組日常生活與感官教育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02.5 KB
頁數
6
上傳者
豐田大郡幼兒園2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2-03,离现在 3 26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私立豐田大郡幼兒園1115.6.7月教案()

日常生活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1-2模仿各種用具的操作

-2-2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2-1發展自我概念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1-2-2模仿抓、握、扭轉的精細動作

--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2-1-2學習日常的生活自理行為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社會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縫工

(雙色平針縫、廻

針縫)

2.照顧自己

(洗擰毛巾)


3.打泡泡




4.轉螺絲




5.鑷子夾拼豆



6.撈魚


7.篩貝殼



8.暗釦練習




9.擦桌椅

學習使用粗針在紙上進行平針、廻針縫的能力。




學習五指抓握、擰乾毛巾的技巧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學習使用攪拌器打泡泡,增進手眼協調的能力。




學習五指抓握技巧及手指扭轉的靈活度。




學習控制手眼協調能力學會正確的使用鑷子。



精進三指抓握與使用篩網的能力。



學習使用篩網的技巧。



學習扣暗釦的能力,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學習使用抹布擦桌子的方法,洗、擰抹布的技巧培養照顧環境的能力。


間接目的:

透過工作發展獨性立、秩序性、協調性、專注力。

可以提供不同素材進行縫工:縫香包、鈕釦。



準備可愛毛巾吸引幼兒操作。


使用各種顏色色水或不同種類攪拌器吸引幼兒操作。


延伸提供可愛造型罐子瓶子、小丑教具,練習不同物品轉的方式。


常更換各種造型板模吸引幼兒操作。


利用不同內容物吸引幼兒學習撈的能力。


更換內容物學習篩不同的實物。


用實際衣服或自製教具練習扣暗釦,增加手指靈活度。


讓幼兒練習擦拭不同物品。




品格:

1.用餐禮儀



2.隨手開/關水龍頭

3.感恩與祝福



健康保健衛生:

1.洗手五步驟



2.養成正確如廁習慣



3.運動後流汗記得

用毛巾擦拭及更換

衣服


4.適當補充水分


安全教育:

1.防災演練




培養合宜的用餐禮儀(離開座位時靠椅子、坐椅子時往前、口中有食物不說話、不走動),保持桌面清潔及愉悅心情用餐。


學習正確開關水龍頭的方法不浪費水。

培養感謝與祝福他人的情操給予大組哥哥姐姐的祝福。



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洗手?練習正確的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讓細菌跑光光培養衛生習慣。


正確使用衛生紙將排泄物摺於衛生紙內側再丟棄於垃圾桶內。


養成運動後照顧自己的好習慣。




適時多喝水以補充因流汗所排出的水分。



透過火災影片及討論,讓幼兒知道火災時需要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加強幼生對火災的認識與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











學習自我照顧。

感官教育

課程目標:

-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2-1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學習指標:

--1-1-1辨識與命名物體的形狀

--1-4-1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圖像符號

--2-1-1享受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的樂趣

領域:認知、語文、美感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幾何立體組命名


2.視覺遊戲

(比較大小、粗細、

長短+符號、字卡)

3.幾何拼圖櫥

(圖卡對應)

4.藍色三角形盒

(延伸變化)

5.混色盒





6.二項式



7.布盒

透過視覺辨識,認識立體形狀與名稱並做結合。


透過視覺辨識,加上符號或字卡做比較,讓孩子對大小、粗細、長短的概念更清楚。



培養視覺辨識能力、形狀對應及序列的概念。



運用藍色三角形在紙上組合各種幾何圖形及造型拼貼,並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培養顏色視覺辨識配對的能力及顏色名稱的認識。





視覺辨識大小、顏色面、形狀的能力。

學習對立體的組合與分解。


發展手部觸覺;對於不同布料(平滑、粗糙)的辨識能力。增進幼兒手部觸覺敏銳的辨識度。








距離遊戲

散放對應


延伸美勞:幾何拼貼

形狀命名


與環境結合(找出和色板相同顏色的物品)

神奇變身水(調色水讓孩子們觀察顏色變化)


距離遊戲



讓孩子們摸摸看,自己衣服、褲子的布料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協調力、專注力及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為數學心智的能力做預備。

數學教育

課程目標:

-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2-5運用圖像符號

學習指標:

--1-1-6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4-1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圖像符號

--2-5-2運用簡單的圖像符號標示或記錄

領域:認知、語文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塞根板Ⅰ

(十幾的量)





2.黃金國王的故事

(十進制)


3.小數棒比多少

+符號、合成概念



4.百格板排序

(依個別能力)


5.唱數(1-50)


6.20以內倒數

(唱數)

7.彩色珠串架



認識十幾的數字符號及個位/十位的位置。






了解十顆珠可換一串十十串十換一片百十片百換一塊千的數量概念


比量的練習,建立>大於、<小於、=等於符號的概念。

透過小數棒進行合成或合十練習



透過百格板1-100的連續數排列培養數序的概念



能流利的唱出1-50的數


培養20-1倒數的數序唱數能力。



建立彩色珠串量與數字符號對應;學習正確數量的能力。



熟悉11-19(固定量)的數量和數名概念。

透過買賣遊戲進行錢幣點數練習。

利用錢幣玩換鈔遊戲。





延伸遊戲:鱷魚的大嘴巴




增進對數序的記憶。

延伸遊戲:開火車


精鍊連續數的能力。


加上手指謠進行倒數或放煙火手勢更加熟練。


透過小實物進行點數活動


讀寫的預備。

專注力、秩序性、協調性及獨立能力的養成。

語文教育

課程目標:

-3-1應用組合及變化各種動作,享受

肢體遊戲的樂趣。

-1-2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1-2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學習指標:

--3-1-1在創意想像的情境展現個人肢體動作的組合與

變化

--1-2-1覺察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1-2-2覺察重複聽到的字詞

--1-2-2觀察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

領域:語文、認知、身體動作與健康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動物順口溜

ㄑㄝㄘㄒㄚㄎㄦㄕ


2.小猴子


3.砂紙注音板

ㄑㄝㄘㄒㄚㄎㄦㄕ


4.實物首音盒



5.單音多圖卡與活動

拼音盒

6.昆蟲圖卡


7.相反詞



8.聲調遊戲



9.童詩欣賞

-我愛玩



10.夏天的歌謠

(昆蟲、端午節、

母親節、畢業季)

唐詩:憫農詩

遊子吟

透過讀本故事與順口溜,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與多樣性。



藉由手指謠的引導,增進歌謠的理解與吟詠能力。


藉由手指描摹砂紙注音,提升幼兒手部肌肉記憶,為書寫預做準備。



藉由實物命名與解音,提升辨識聲音的能力,增加語言活動的趣味性。


透過圖卡的解音,提升注音符號的熟悉度。



藉由昆蟲圖卡認識常見昆蟲名稱及其外型。


透過視覺觀察與比較,認識相反詞的語彙意思。



透過口語與音樂遊戲,認識聲調。



透過童玩遊戲引導幼兒欣賞童詩,瞭解語詞的優美和意境。



透過唐詩及歌謠的吟唱,知道夏季的天候環境概況,並提升語文活動的趣味性與多樣性。




透過影片欣賞暸解動物習性。





延伸美勞:利用蠟磚和砂紙注音板進行注音符號拓印。


工作延伸:進行圖卡(小實物)解音找首音活動。





延伸遊戲:昆蟲蹲。


透過實物比較了解相反詞。


用姓名及手勢玩聲調遊戲。


進行製作童玩,親身體驗玩童玩的樂趣及理解童詩。


團體活動進行昆蟲大遊行。

製作愛的禮物表達感恩之心。

老師以故事帶入,吟唱唐詩讓幼兒體會夏天的情境並學會背誦。


間接目的:專注力、秩序性、協調性及獨立能力的培養。

美勞教育

課程目標:

-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2-2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1-6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學習指標:

--2-2-1把玩各種視覺藝術的素材與工具,進行創作

--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1-6-3參與節慶活動

領域:美感、身體動作與健康社會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幾何拼貼




2.畢業禮物

(相框)

3.製作香包



4.剪工

(曲線、鋸齒線、對

稱剪)




5.摺紙工昆蟲)

透過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及造型拼貼,並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利用不同素材裝飾相框邊框。



配合端午節製作應景的香包,增進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運用不同線條的紙張,練習使用剪刀的技巧。





學習摺紙技巧,組合創意造型。



延伸提供各種形狀讓幼兒發揮想像力並自由創作。









練習不同造型的紙模線條製作動物:如鋸齒線做獅子頭等吸引幼兒興趣。


透過各種紙張摺出可愛昆蟲搭配自由畫構成美麗的畫。


培養美感。

專注、獨立、協調、與秩序性的建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