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私立豐田大郡幼兒園112年8.9.10月教案(大組)
日常生活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身-1-2 模仿各種用具的操作 身-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身-大-1-2-1覺察各種用具安全的操作技能 身-大-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 |||||||||||||||||||||||||||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削鉛筆 2.補充膠水 3.三股編 4.編脖圍/圍巾 5.篩工 6.塑膠袋打結 7.筷子夾實物 8.食物準備: 視廚房當日食材, 協助預備 (視疫情狀況調整) | 學習使用削鉛筆機削各種尺寸的鉛筆或色鉛筆。 學習補充小瓶裝膠水。 精鍊三股編的能力。 精鍊手眼協調及編織能力。 加強手腕靈活能力。 增加使用工具的機會。 學習打結的技巧。 學習三指抓握能力。 學習使用器具處理蔬果類食材。 從工具的使用,練習削、切、刨、挑的技巧能力。 知道安全使用工具,達到保護自身安全。 | 整理教室文具用品。 增加手部肌耐力。 整理教室文具用品。 迎接冬天來臨為自己做一份禮物。 延伸:內容物可依幼兒能力做難易度替換 延伸:於日常生活中結合收納能力。 | ||||||||||||||||||||||||||
| ||||||||||||||||||||||||||||
感官教育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認-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認-2-2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 語-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符號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認-大-1-1-5運用標準單位測量自然現象或文化產物特徵 的訊息 認-大-2-2-2與他人討論幾何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特徵 與關係 語-大-1-4-2知道能使用圖像記錄與說明 | |||||||||||||||||||||||||||
領域: 認知、語文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三項式立方 (散放) 2.小六角形盒 3.幾何立體組 *拼圖:立體與平面 *點線面概念 4.認識直角、鈍角 銳角 5.矩陣 (彩色圓柱體) 6.調漸層色 | 培養視覺對三次元的辨別能力。 學習部份與整體的概念。 學習立體的組合與分解的概念。 運用各種不同的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建構變化出六角形、梯形與菱形,從中認識各形狀之間的關係。 藉由平面展開圖的組合與分解,深入了解各種立體幾何形狀的構造與特性。 了解幾何立體的構成與點、線、面的關係。 透過三角形櫥認識直角、銳角與鈍角的名稱及定義。 了解直角為90度、銳角小於90度,鈍角則大於90度。 學習測量的技巧 透過視覺的辨識,觀察形體大小、高低的差異,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透過顏料進行調色,並觀察變化後的顏色,以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 作為代數的預備。 學習三次元方程式的概念。 經由比較了解面積相等的概念。 為幾何學做預備。 利用黏土與竹籤做立體作品。 環境中找出直角、鈍角、銳角的遊戲。 培養序列概念。 做4組彩色圓柱體的矩陣,並找出5對雙胞胎。 運用手指膏做調色遊戲。 增加漸層的層數。 | ||||||||||||||||||||||||||
數學教育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認-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認-2-1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字訊息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認-大-1-1-3辨識生活環境數字符號的意義 認-大-2-1-3運用十以內的合成與分解整理數量訊息 | |||||||||||||||||||||||||||
領域:認知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時鐘:認識整點 與半點 2.合十蛇 3.數字彩虹字 (0~9) 4.銀行遊戲 (不進位加法) 5.減法尺板
*奇偶數 *5和10的倍數 7.平方鍊1-10 | 能認讀整點及半點,並說出正確的時間。 以具體的數量,熟練數字10的合成數字。 數字符號運筆練習。 以具體的數與量進行對應,為抽象性符號加法概念做預備。 熟練減法概念,提升減法的記憶能力,認識減數與被減數。 練習5和10個一數,並熟悉奇偶數的數序及符號。 了解平方鍊及串珠片之間的關係,並用不同的數數方式,2個一數、3個一數、4個一數。 | 觀察時鐘的變化,並與日常生活結合。 數字0-9筆順的正確練習。 數字聯想畫。 小肌肉的正確掌握與運用練習。 數數接龍遊戲。 倍數概念的建立。 | ||||||||||||||||||||||||||
語文教育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語-1-2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語-1-5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語-1-6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語-大-1-2-1辨識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語-大-1-5-2理解故事的角色、情節與主題 語-大-1-6-4從不同語文的書面文字中辨認華語 | |||||||||||||||||||||||||||
領域:語文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注音彩虹字 2.聲、韻符 結合韻造詞 3.唐詩欣賞 (秋夕、嫦娥) 4.雙十國慶與中 秋節歌曲&童謠 5.語詞接龍 (口語、字卡) 6.調音練習 7.讀本 -在睡覺的地瓜 | 透過描寫鏤空注音引導孩子熟悉筆順,為正式書寫預做練習。 引導孩子正確握筆姿勢和坐姿。 透過指定的注音,進行造詞練習,豐富幼兒詞彙。 透過詩詞、故事的朗讀與介紹,認識中秋節的文化活動與特色。 欣賞節慶相關歌曲,引導幼兒探索節慶活動與自己的關係。 增加語詞詞彙能力。 透過大量的聽覺刺激,精鍊語言中不同調音變化,強化音韻覺識。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依著節氣的演變,引導幼兒觀察生活裡的大小瑣事和物品,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 延伸:嘗試做音韻聯想,練習畫出與注音相 關圖案。 延伸:哼唱唐詩、律動和加入唐詩重組拼音 工作。 欣賞國慶煙火、總統府前表演影片,知道國家生日其節慶活動方式。 延伸:拼音盒練習和繪畫。 延伸:加入調音,小組遊戲使學習調音更有趣。 | ||||||||||||||||||||||||||
美勞教育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社-1-6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美-大-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進行創作 社-大-1-6-1參與節慶活動,體會節慶的意義 | |||||||||||||||||||||||||||
領域: 美感、社會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縫工 (八大行星軌道) 2.塑土 (八大行星) 3.曲線連續刺 (台灣地圖) 4.中秋節飾品 (月相頭套) 5.雙十國慶飾品 | 透過縫工練習,精鍊縫工的技巧與能力。 透過舊有經驗,運用工具彩繪八大行星。 透過曲線連續刺,精鍊手眼協調能力。 配合節慶,製作中秋節應景實用飾品。 製作國慶日相關作品,增加遊行活動的趣味性。 | 增加手部精細能力。 延展搓、揉、壓平、混色技巧。 結合生活經驗與地理位置做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