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离现在 3
年 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基隆市暖西國小111學年度 五 年級 藝術與人文 課程教案
主題名稱
繽紛的色彩
設計者
陳宏俊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4節
單元名稱
光線與顏料
設計依據
學習目標
(一)能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的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美感特徵與視覺要
素。
(二)能使用適當的視覺藝術專門術語,審視與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與價值。
(三)能構思表現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材技法,完成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
(四)能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瞭解他人的作品,培養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核心
素養
藝-E-A1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
活美感。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
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
感經驗。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Ⅲ-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要
素,探索創作歷程。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
表現創作主題。
學習內容
視E-Ⅲ-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
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視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
表現類型。
視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核心素養指標 適性評量
【活動一】認識三原色(30分)
一、 光與色彩:
1.說說看,為什麼我們的世界充滿各式各樣的色彩?又為什麼
我們的眼睛能清楚分辨蘋果是紅色,葉子是綠色而不會混淆
呢?
2.試試看用三稜鏡製造出七色的彩虹。
3.想想看,夜市裡賣水果的攤販如何讓水果看起來鮮艷又好
吃?
二、 三原色:
老師介紹光的三原色、顏料的三原色,以及伊登十二色環。
三、 色彩三要素:
1.老師展示色卡,請學生看到的顏色如何稱呼。
2.老師說明我們稱呼這些顏色的名稱就是這個顏色的色相。
3. 老師說明彩度的定義。
4.老師展示四張圖片,讓學生分辨哪一張彩度最高?哪一張彩
度最低。
5.討論彩度高低對一張照片或圖片,給觀眾的視覺感受有什麼
樣的影響?
6.老師說明名度的定義。
7.老師展示一張黑白圖片,請學生分辨圖中 A~F 哪一點明度最
高?哪一點明度最低?
老師展示兩張圖片,說明畫面中明度的安排會影響畫作的感
情。
四、 色彩小知識:
1.討論不同的顏色給人心裡的感受。
2.認識色盲的世界。
3.認識視覺暫留。
【活動二】十二色環繪製(10分)
1. 老師教授水彩顏料及工具的使用。
2. 老師指導學生水彩混色及平塗法。
3. 學生繪製十二色環圖。
※本節課未完成的十二色環將於後續堂課繼續繪製完成,並於作品
完成後進行分享與評論活動。
藝-E-B3 善用
多元感官,察
覺感知藝術與
生活的關聯,
以豐富美感經
驗。
藝-E-A1 參與
藝術活動,探
索生活美感。
學生是否
能專心聆
聽老師講
解。
學生是否
能善用媒
材完成作
品。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