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离现在 1
年 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品格教育 小小孩必學三種規矩
文王宏哲(兒童發展醫學專家)摘錄出處│親子天下
品格教育跟行為發展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在六歲以前,有良好生活品格力的
孩子,心智發展會比較成熟,到了學齡以後的學習效率相對也會比較高。許多
行為與腦科學的研究皆提出,幼小的孩子有三種重要的規矩,必須及早養成,
那就是能耐心等待、分享事物及學會輪流。評估兒童社交發展時,這也是醫學
專家一定會檢視的能力。
1. 學習等待——幫助孩子控制衝動。
針對兒童行為發展的研究發現,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不會在第一時間往誘惑
邁進的幼兒,長大之後的成就會愈高。這跟大腦管理衝動的前額葉發展相關,
前額葉愈成熟的孩子,判斷、思考、觀察等能力就會愈好,有助於孩子良好行
為的發生,所以衝動控制的能力必須要學習。因此,爸媽從小讓孩子適時的等
待,不要每件事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衝動控制的能力。
2.練習分享——訓練思考、判斷能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當幼兒漸漸進入團體生活時,其社交的技巧,首重身邊事物
的分享。一歲前的孩子,對自己的食物或玩具難分難離是正常的心智發展過程。
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不難發現,孩子會想透過「你一個、我一個、他一
個……」來博取身邊大人的歡心及讚賞。孩子也漸漸想和大家一起擁有,大家
一起從事共同的活動,例如,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會希望大家一起吃飯、你陪
我一起玩玩具等。這些看似最基本的分享,其實都是孩子心智成熟、慢慢脫離
自我中心時期的表徵。相對來看,分享的過程要思考、要判斷他人的內心想法,
並降低心中的欲望,會分享的孩子比不會分享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受歡迎程度
高很多,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就感及與他人互動的動機。
3.學習輪流——訓練觀察力。
輪流則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團體功能發展。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擁有輪流的能力時,
必須要觀察他人行動,並看看是否輪到我。所以輪流需要訓練,是一種高度觀
察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分享式注意力訓練(你做什麼,然後我做什麼)。學齡
前會主動輪流的孩子,學齡時期的學習行為會更好,社交及情緒管控能力也會
更好,所以輪流必須在幼兒時期提早訓練。
綿羊班 巧盈/家玉老師與您分享 113.10.11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