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格式
pdf
大小
427.16 KB
頁數
8
作者
張秋雯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5-24,离现在 3 15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評論》

頁 99-106 

淺談幼兒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及實施策略

 

 

99 

淺談幼兒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及實施策略 

許㦤文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研究生 

陳妍妙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研究生 

一、前言 

性別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面向,促進性別的平權更是推動多元文化教

育的目標之一。聯合國(1995)於第 4 屆世界婦女會議通過「北京行動宣言暨行
動綱領」,正式以「性別主流化」作為各國達成性別平等之全球性策略。性別主

流化不代表特定族群的福利,而是要求政府在推行政策的時候能夠納入性別意

識,並且將隱含的性別不平等加以檢視,以建構一個性別正義的社會(周海娟,

2008)

。 

在臺灣,教育部於 2004 年 6 月 23 日公布實施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其中

提到:

「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

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因此,政府將性別平等教育適切融入 108 課綱領綱,

其「學習目標」有三項:(一)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

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二)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

容多元性別差異、(三)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

別地位實質平等(教育部,2018)。 

除了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階段的 108 課綱之外,幼兒園階段的性別

平等教育也刻不容緩。根據教育部於 2016 年 12 月 1 日修正發布的《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大綱》實施通則指出,幼兒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幼兒園以及社區,幼

兒會透過觀察及參與來學習環境中重要他人的價值觀。每一位幼兒來自不同的家

庭,也帶著不同的文化進入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生活

環境中各種文化的獨特性以及差異性來實施教保活動課程,提供幼兒機會來體驗

並認識,進而接納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因此,教保服務人員除了理解自身的身心

狀態之外,也應該了解生活環境中有別於自身文化的多元現象,包含教學時所使

用的用詞與所傳達的背後意義(例如:性別刻板印象);避免在潛移默化的過程

中,形成幼兒對於不同文化的偏見(例如:反對個別差異、性別、種族及社經背

景的偏見)

。 

                                                                                                                                                                       
本文通訊作者:陳妍妙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background image

 
東海教育評論,2022,第 15 期 

《評論》

 

 

100 

綜上所述,可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在幼兒園課程中的規劃有其必要性,因

此本文旨在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園性別刻板印象之現況以及幼兒

園推行性別平等教育的可行策略,以供幼兒園教師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參

考。 

二、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 

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部,2004)的總則,性別平等教育的定義是「以

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性別平等教育希望藉由教育的歷程,提供男女教育均等且不受歧視的教育機會,

使個人潛能得以發展,以建立性別平等的和諧社會(蘇芊玲,2002)

。陳儒晰(2009)

也指出為了創造一個落實性別正義的社會,在幼兒園透過教學的歷程來啟蒙幼兒

的性別意識有其必要性。幼兒在成長與社會化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許多隱含性別

主義之偏見與刻板印象,為了養成幼兒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多元性別態度,應

透過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來減少性別主義之刻板印象對幼兒造成偏剖影響的機

會,讓幼兒能夠在性別平等的環境下發展潛能。 

田育瑄(2017)引用《科學》雜誌的研究發現 5 歲的孩子對於性別沒有顯示

出偏見,但是 6、7 歲的幼兒卻大多認同「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學校裡女
生比男生成績好」等性別刻板印象,由此可知為了建立友善的性別平等社會,性

別平等教育應該從小做起。由於幼兒身處性別的啟蒙階段,雖然進到幼兒園之

前,就因為家庭、社區等性別社會化機構的影響而培育了基本的性別態度,但是

性別平等意識上仍具有待建構的空間(陳儒晰,2009)。李美之、鍾秋玉(1996)
認為性別角色是社會文化規範下的產物,因此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要從了解性別角

色開始,並且將性別平等教育的首要目標定為消除性別刻板印象。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的規劃與實施希望教師能夠透過師生共構的歷程來發

展課程,並且在教學時著重教師的自編課程與教材的能力。因此,要在幼兒園中

落實性別平等教育,關鍵角色為身為教師的教保服務人員(陳昇飛,2018)。

Delpit(1995)指出「教師」在教室場域內是重要的角色,也代表著擁有權力影

響著班上的幼兒和各種文化,教室中的性別平等意識更是受到教師的影響。何易

真(2020)在研究中發現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實施多元性別教育有顯著正相關,
可見一位教師能具備性別平等意識在教育現場上有其重要性。 

綜上所述,為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讓幼兒了解性別角色以消除性別刻板印

象,進而促進性別平等的和諧社會,在幼兒園階段有其教育之重要性。 

background image

《評論》

頁 99-106 

淺談幼兒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及實施策略

 

 

101 

三、幼兒園性別刻板印象之現況 

性別刻板印象是過度簡化或是過度類化的推論,並不能夠預測人類行為,但

是卻依然存在我們的文化之中(劉秀娟、林明寬譯,1998)。筆者在幼兒園的教
學現場裡,從與家長的互動中、教師間的觀察與大眾媒體中,發現許多性別刻板

印象的言語或行為。以下分述之。 

(一)家庭性別刻板印象之現況 

家庭是幼兒性別角色形成的地方,幼兒的性別角色會因為父母對於性別的信

念、期待、價值觀與家長教養態度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施涵,2019)。而筆
者在服務的過程與家長溝通時,常會聽到家長對於男生的教養態度上總保持著要

勇敢堅強,而對於女生的穿著上也較期待著小公主的裝扮,明顯觀察出家長教養

上的不同之處。 

(二)教師性別刻板印象之現況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後的第一個學校,而教師用自己的舊有想法和曾受過

的性別教育在指導著學生,不自覺向幼兒傳遞了隱含性別刻板印象的觀念。就筆

者觀察所見,教師在學習區的操作時,對於班上男生選擇扮演區梳妝、穿裙子時,

說:

「小唯!你是男生耶!你穿裙子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在教學上總是不自覺

的認為男生不能隨便掉眼淚要勇敢獨立。Pang(2001)指出偏見常常是隱藏不自
覺的,它影響了個人的價值判斷,大多數人會在成長過程中對他人產生刻板印

象。可見,筆者在教育現場觀察到的多數教師雖能知覺性別平等意識的重要性,

但在多元性別教育的落實層面上卻有待提升。   

(三)大眾媒體性別刻板印象之現況 

媒介文本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重要性也揭示在教育部 2002 年發佈的「媒體

素養教育白皮書」中,Christensen(1994)指出幼兒每天接觸到的媒體,不管是
動畫、童話、繪本,也都隱含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的觀念。就筆者觀察所見,深

受幼兒喜愛的迪士尼動畫中,早期的作品也有許多公主等待王子救援的場景,以

及隱含公主柔弱的形象;又在幼兒喜愛的童話故事中也常出現男主外女主內的情

節,由此可見,大眾媒體仍存在著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 

 

background image

 
東海教育評論,2022,第 15 期 

《評論》

 

 

102 

四、幼兒園推行性別平等教育的可行策略 

幼兒園教師應時刻保有性別平等意識來檢視自身是否存在性別刻板印象,唯

有老師展現出「多元」且「包容」的態度,才是在教室內實施多元性別教育的最
佳身教。幼兒的心智尚未發展成熟,如何在幼兒園中以幼兒能夠理解並且付諸實

踐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性別平等教育是幼兒園教師需要多加琢磨的部分。筆者列出

可於幼兒園實施的教學方式,期能透過教師的課程設計以及多元的教學媒材來落

實性別平等教育。 

(一)多媒體教學 

教師在給予幼兒接觸媒體動畫的同時,應透過引導、討論、或是影片選擇的

多樣性,讓幼兒認識更多的性別平等觀念進而實施多元性別文化教育,才能進一

步降低幼兒的性別刻板印象。陳雅雯(2019)在研究中提到,運用迪士尼動畫可
降低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刻板印象,因學生喜愛迪士尼動畫,透過動畫中主角的

鮮明個性呈現,學生能踴躍發言,讓學生在性別平等觀念有所成長,也明顯降低

性別刻板印象。 

此外,教育部為了宣導性別平等教育,製作了宣導影片、戲劇表演、電視節

目……等,如果教師能夠提供幼兒相關的多媒體媒材,便能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

幼兒了解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內容。再加上教師若能於教學中融入戲劇互動,以

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演出,相信幼兒能夠降低性別刻板印象,進而對於性別平等

教育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學習區桌遊教學 

遊戲是幼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桌遊教具藉由將遊戲融入學習,以提升幼兒

學習的動機,是近年來新興的學習素材。鄭竹茵(2018)在研究中以「多元家庭」
為主題的桌上型遊戲《扮家家遊》進行學習區教學,觀察幼兒在遊戲中對家庭成

員樣貌的敘說,在研究結果中提到桌遊的互動過程可以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也

可在遊戲中突破框架呈現多樣的面向,讓幼兒對於多元家庭的性別平等概念可以

更開放。由此可見,桌遊也是幼兒園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可行策略。 

(三)圖畫書教學 

周寶桂(2009)在研究中透過教育部所出版的「幼稚園性別平等教育參考教

材」中「重探 101 繪本-性別平等教育 Easy Go」推薦的圖畫書進行教學,將性

background image

《評論》

頁 99-106 

淺談幼兒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及實施策略

 

 

103 

別角色刻板印象分為人格特質、家務工作、玩具、職業等四個單元,並且以前後

測來了解接受圖畫書教學前後幼兒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程度變化情形。該研究結

果發現透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圖畫書教學來探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議題,不但

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也有助於改善兩性相處關係並且顛覆性別角色刻板印

象,來建立性別平等教育觀念。 

陳麗琴(2010)的研究以顛覆傳統性別角色的圖畫書為研究工具,透過師生

共讀來探討幼兒閱讀顛覆性別刻板印象圖畫書的回應以及閱讀後對性別角色的

影響。該研究結果發現顛覆性別刻板印象的圖畫書有助於幼兒兩性角色的發展,

幼兒除了能夠鬆動原有的兩性概念、尊重及接納他人不同差異行為之外,還能夠

將文本中性別角色的典範行為延伸至家庭生活。 

綜上所述,圖畫書是幼兒在幼兒園中每天都會接觸的媒材,不論是主題教

學、學習區學習,亦或者是睡前故事和轉銜時間的簡短故事,幼兒園都提供了幼

兒許多接觸圖畫書的機會。在幼兒園中,不管是提供幼兒富含性別刻板印象的圖

畫書,亦或者是以性別平等為主軸的圖畫書,教師都能夠透過延伸的團體討論來

讓幼兒澄清觀念,消除幼兒的性別刻板印象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五、結語 

學齡前的幼兒是建立性別意識的關鍵時期,Paris(2012)認為教師應該了解

幼兒當下重視且在意的語言、網路文化,進而去了解、學習與保留,且視幼兒為

主體,重視每個幼兒,以幼兒的文化為基礎來做教學。如教師能夠在幼兒園教學

中設計讓幼兒了解性別角色、顛覆性別刻板印象以及性別平等的相關內容,並且

以引發幼兒興趣、學習動機的多元媒材為教學內容,讓幼兒透過有趣的方式來了

解性別平等教育,便能降低教室內的性別刻板印象,讓性別教育更多元化。 

在幼兒園中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不只是在課程中的實施,更多時候是需要教師

的身教,包括教師自身的性別平等意識、開放包容的態度、預設立場的反思⋯⋯
等等。期許幼兒園教師重視幼兒的性別文化與觀點,讓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

延續性別平等的概念,以建構實質平等的社會。 

background image

 
東海教育評論,2022,第 15 期 

《評論》

 

 

104 

參考文獻 

田育瑄(2017年9月28日)

。男孩天生比女孩聰明?性別刻板印象從小學就成形。

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205 

何易真(2020)。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實施多元性別教育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角色分析論。揚智。 

周海娟(2008)。北京宣言十三年:台灣性別主流化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

刊,123,48-58。 

周寶桂(2009)。圖畫書教學對降低幼兒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師範大學。 

施涵(2019)。父母的性別角色教養與幼兒繪畫性別圖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部(2004 年 6 月 23 日公布,2022 年 1 月修正)

。性別平等教育法。2022 年

2 月 18 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 

教育部(2016 年 12 月 1 日)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22 年 2 月 18 日取自

https://www.ece.moe.edu.tw/ch/preschool/course/child-syllabus/。 

教育部(2014 年 11 月發布,2021 年 2 月修正)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2022 年 2 月 18 日取自

https://cirn.moe.edu.tw/Upload/Website/11/WebContent/35922/RFile/35922/961

44.pdf 

陳昇飛(2018)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

10),60-62。 

陳雅雯(2019)。運用迪士尼動畫降低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 

陳儒晰(2009)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幼兒教學活動設計之探究:以幼兒職前教師為

例。育達學院學報,18,144-164。 

陳麗琴(2010)

。幼兒對顛覆性別刻板印象圖畫書教學之回應研究〔未出版之 碩

士 論 文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鄭竹茵(2018)

。不一樣的扮家家酒:以桌上型遊戲進行幼兒性別平等教育。性別

平等教育季刊,83,26-33。 

background image

《評論》

頁 99-106 

淺談幼兒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及實施策略

 

 

105 

聯合國(2015)。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

https://www.un.org/womenwatch/daw/beijing/platform/ 

S.A.  Basow(1998)

。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譯)。揚

智。(原著出版於1992) 

Christensen (1994). Rethinking our classrooms: Teaching for equity and justice. 

Milwaukee, WI: Rethinking schools, Ltd. 

Delpit, L. (1995). Other people's children: Cultural conflict in the classroom. The 

New Press. 

Pang, V. O.,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 caring-centered, reflective approach

New York,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Paris, D. (2012). Culturally sustaining pedagogy: A needed change in stance, 

terminolog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1(3), 93-97.   

background image

 
東海教育評論,2022,第 15 期 

《評論》

 

 

10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