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教保專業知能課程融入新興議題之規劃
民國 113年 09月19日系務會議通過
課程名稱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 生命教育議題 | 健康教育議題 | 安全教育議題 | 品德教育議題 | 生活、人權、藥物、環境、法治、生活、融合、家庭、戶外、國際、多元文化等 |
幼兒教保概論 (2學分) | 第5週: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互動 | 第4週:幼兒園及其生態環境的關係 | ||||
兒童發展 (3學分) | 第2週: 幼兒生心理發展與保育的重要性 | 第17週:幼兒道德發展 | ||||
幼兒健康與安全 (3學分) | 第2週:健康概論與健康促進 | 第7週:幼兒人身安全教育 | ||||
幼兒觀察 (2學分) | 第4週:分析幼兒行為多元文化環境,行為發生的情境 | 第2週:幼兒觀察的重要性與觀察資料之詮釋理論 | ||||
特殊教育 (3學分) | 第2週:發展遲緩幼兒之定義、類型、篩檢與早期發現、通報、鑑定、療育與轉銜等相關服務。 | 第12週:融合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模式分析。 |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 (3學分) | 第3週: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基礎:哲學、社會學、心理學 | 第5週: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領域內涵及學習指標—身體動作與健康 | ||||
幼兒學習評量 (2學分) | 第2週:評量的法律、倫理與專業責任 | 第3週:評量的文化差異性、公平性與行為發生的情境 | ||||
幼兒園課室經營 (2學分) | 第17週:幼兒園課室經營之相關問題-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能、多元文化和性別意識等 | 第16週:幼兒問題行為的輔導 | ||||
親職教育 (2學分) | 第15週:多元型態家庭的親職教育 | 第11週:幼兒園、家庭與社區關係及其對幼兒的影響 | ||||
幼兒園教材教法Ⅰ (2學分) | 第13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基本概念 | 第5週:認知領域教學教材教具的選擇與組織 | ||||
幼兒園教材教法Ⅱ (2學分) | 第13週:幼兒情緒能力的發展、情緒領域之學習理論、領域能力 | 第8週:幼兒社會能力的發展、社會領域之學習理論及領域能力之認識 | ||||
幼保人員專業倫理 (2學分) | 第18週:教保人員的困境與省思 | 第3週:教保服務人員的權責與倫理規範 | ||||
時數 | 18 | 6 | 4 | 6 | 8 | 6 |
備註:依據112年6月1日臺教師(四)字第1122602370號函及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2.0辦理,透過融入式課程規劃開課。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新興議題反思單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
週次課綱 | 第 週: | |||
姓 名 | 學號 | |||
學 期 | 學年度 學期 | 年級 | ||
一、議題描述 | 二、解讀與評估 | |||
議題分類:□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 □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品德教育、□其他____________ | 為何老師安排這活動? | |||
議題名稱: | ||||
議題內容: | 自己學到了什麼? | |||
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 ||||
三、規劃與啟發 | ||||
這議題對自己未來哪方面有幫助? | ||||
四、回饋 | ||||
是否有具體建議可以給自己或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