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大能力——新北市幼教之光:混齡幼兒通過線條探索美感與創造力

格式
pdf
大小
2.8 MB
頁數
18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15,离现在 2 3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編號:      】 

新北市2023年「幼教之光」特色幼兒園計畫

 

主題名稱:玩出大能力—動手玩線條 

 

一、幼兒園簡介或特色: 

    本校為一所完全中學,有高中部普通班、高中體育班、高中進修部及國中部普通

班、藝才班、特教班、附設幼兒園,地理位置鄰近玫瑰公園、三重運動中心。附設幼

兒園目前邁入第24年,班級數為4班,3-5歲混齡班及2歲專班,核定招生數為106人。 

    教學活動以主題課程為主,因混齡班編制方式,更著重於生活中為啟發的主題內

容,考量學區內孩子的學習能力及想給孩子不同的學習經驗而設計,每一次主題活動

結束後,各班老師會進行整學期的課程活動交流及分享,進一步找到屬於本校幼兒園

的循環主題課程。 

 

二、主題理念: 

 

 

(一)從接觸美感而走向美:美感教育屬於素養教育,大量的觀察、覺察、感知、探索、 

挑戰、觸發孩子對於美的想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體驗,這些經驗激發孩子對於創

作的喜愛以及想法。 

(二)從幼兒自身出發:線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世界萬物皆是由線組合而成,從平面到立 

體,立體到3D,不管在教室、在戶外讓孩子不由自主地觀察,把課程帶出教室。 

(三)跨越挫折,覺察興趣:很多精細動作的課程活動,考驗孩子的專注力和挫折容忍 

力,繼續挑戰不放棄的精神,很多時候還來不及喜歡就放棄了,希望孩子們從操作

中找到技巧,從技巧中培養耐性,進一步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喜好。 

(四)互助合作,同理他人:不管任何活動中,都需要等待他人進步、嘗試地的速度,或 

停下腳步陪伴他人,欣賞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三、主題目的:

線條無所不在,線條的鋪排堆疊即能成為一幅畫,期望孩子從生活中 

多一點感知力,加一點好奇,增添一些美感,玩出大能力,玩出專注力,激發孩子

的學習淺能、創意和想像,提升精細動作、粗大動作等能力經驗,從遊戲中培養挫

折容忍力和帶得走的能力。 

 

background image

 

四、特色計畫: 

    (一)教學理念: 

1. 

透過多元學習課程及活動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激發學習潛能

。 

2.  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挫折容忍力,自信成長。 

3. 

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索中找到樂趣。 

4.  樂於參與團隊合作,培養良好正向社會情緒能力。 

    (二)計畫期程:110年9月至-111年1月。 

    (三)實施對象:三重高中附設幼兒園櫻桃班,2小班、18中班、9大班(特生1) 

    (四)團隊運作: 

   選擇線條主題課程除了與孩子們共構主題網之外,也找尋更多線條相關的發展性

課程活動,繪本是讓孩子投入和發現的重要媒介,老師利用下班時間到圖書館和購書

網站逐一找尋和線條有關的書籍。 

   也將所有主題活動延伸至學習區,發展語文區-文字鋪排區、蜘蛛故事區;創作區

中區-編織區、纏繞畫區、隱形畫區、毛線區、三股辮區;光影區-玻璃紙區、窗花

區、影子區。不同的活動老師會上網或者是找尋書籍作參考,在教學前,一起不斷不

停的嘗試,會利用很多時間討論,激發很多靈感,將彼此的教學經驗分享給彼此,均

均老師在美感方面非常有想法,很會延伸創作;在運動方面,恬恬老師很擅長運動遊

戲和創新玩法,兩位老師在互補之下,互相在各領域互動交流,主要是兩位老師也很

沉浸在其中,喜歡和孩子一起玩,非常有探究的精神,投入發現動手玩線條主題真的

好好玩。 

  (五)實施歷程內容: 

 

主題緣起:生活中的線-尋找線條 

透過《跟著線條走》

、《這是繩子》等繪本作為引起動機,透過繪本讓孩子對繩子回憶起

舊經驗,孩子們馬上發現線條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線條變出各種生活中的東西。 

---- 團體討論----

 

老師:

請問孩子們生活或教室裡的線有什麼呢? 

姿妤說「字、頭髮」、尹兒說「跳繩」、至菲說「形狀的線、圍兜上的鬆緊帶、數字」、

品璇說「毛線、衣服橫條紋、手鍊」、品睿說「紗窗的線」、昱安說「衣服的線」、祈祈說

「口罩的棉線、時鐘的指針」、蔡蔡說「畫畫的線」、兆玄說「電線、阿公的皮帶」,勄旭說

background image

 

「地板木頭的線(紋路)」,雯雯說「櫻桃班的櫻桃上面的枝」,予桐說「兩人三腳綁的線」、

姿育說「地板的線(小孩坐在地上的線)」,原嘉說「拔河繩」,文展說「時鐘上的線」,至菲

說「我們畫畫的線」

、建昌說「圍兜那面的圖案也有線(重高校徽)」等等。 

最後帶著孩子將這些想法討論如何分類整理,最後動手玩線條的主題網就誕生啦。 

 

 

團討生活中的線條 

統整分類→師生共構主題網 

 

活動開始前請孩子回家找看看生活中的線條帶來學校分享,

老師將線條做成線條大集合觀察板,讓孩子用眼睛(觀察粗細、紋

路等)、手(觸覺)、耳朵(聽覺材質摩擦發出的聲音),觀察各式各

樣的繩子,

孩子說:

「這些繩子有些摸起來粗粗的,有些很細,有

些很硬,還有電線耶~」

,透過實際觸覺、視覺、聽覺發現繩子的

材質、進一步想了解功用。正式的開啟我們「發現線的奧秘之旅」

。 

background image

 

觀察線的點線面 

 

 

  【點和線大變身-創意鋪排】線來自於點、線、面,透過《點和線大變身》,和孩子

討論線如何產生,

品璇說:「點點可以排成線」,至菲發現「原來線條組成各種形

狀」

,而這些形狀可以產生出各種物品,小孩越說越起勁,孩說實在是太神奇了,

並帶著孩子將觀察到的發現經驗變成一首【點線面手指謠】

:「點點點點連成線,線

線線線變成面,點線面.點線面,一起合作變圖案」

。 

   點連成線,線圍成面,帶著孩子認識點線面,從點線的創意平面鋪排、延伸到

手指及肢體創造立體面、在將觀察到的點線創作到人物的頭髮和五官等活動。 

 
 

 

 

引起動機:點和線大變身 

點的鋪排 

點、線、面創意鋪排 

 

 

 

面的鋪排 

肢體創造--面的合作 

點線面的臉譜創作 

 

 

生活中的線-和線一起玩

:(

將主題對線條的探索運用到每天大肌肉例行性活動中)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身-2-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身-3-2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進行創造性活動 

社-1-3 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情-1-1 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background image

  和線一起做運動--繩子暖身操: 

    運動前的暖身很重要,孩子們發現操場的的地上超多線條,一開始我們

用地上的線條運動,幾次之後,有一次下雨換了場地,小孩說:「如果有線

條可以帶著走,到哪裡都可以運動了耶!」~老師聽到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想

法,下班後馬上買了童軍繩,隔日就將這樣的想法實踐在運動中,原先簡單

的帶著孩子做前跳後跳、左跳右跳,進一步讓孩子運用童軍繩設計出各種暖

身操和拉筋的動作,過程中老師會給一點鷹架提示,例如暖身動作會是全身性的暖身,

腰和手臂也要暖身到等等。例如:交叉剪刀腳跳、單腳拉筋、雙腳拉筋等等。 

  繩子影片分享(最後老師將其中幾個動作錄製成繩梯影片,提供疫情停課停課

不停學使用)

https://youtu.be/WHO6FHd8x_k?si=1ffWB_Mn4UkPhypQ

 

 

 

 

 

       

 

 

  和線一起做運動-繩梯運動: 

    繩梯活動融入每日大肌肉活動中,幾次的基本的跳躍後,每日挑選幾個小孩創造新

的跳法和玩法,帶著其他的孩子一起,最後紀錄孩子的玩法,在課程中和孩子討論玩

法,最後一起創作出25種繩梯單人玩法,例如:單腳跳、側跳、兩格跳、側併跳等等,

也有團體繩梯活動,孩子選擇自己擅長的動作並進行命名,只要說到哪一個

動作的名稱孩子就會馬上做出來,看到孩子敏捷的雙腳,真的是超厲害的,

連小班也可以跟上呢!也因為是孩子們自己創作出來的活動,孩子們漸漸愛

上運動,繩梯運動能增加大小腿肌力和敏捷力,最後將他們的玩法錄製成影

片,孩子們欣賞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臉上多了成就感,會很大方的和別人

介紹自己跳的什麼動作。 

孩子們最愛玩的團體繩梯遊戲是攻佔堡壘,隊伍分成兩隊,從繩梯的左右邊出發,

遇到了就要剪刀石頭布,贏方可以繼續往前跳。遊戲過程孩子們可以運用不同的跳躍技

文字 

 

 

歡迎欣賞影片 

--繩子暖身操-- 

 

歡迎欣賞影片 

background image

巧往前。 

  繩梯運動影片分享

https://youtu.be/PN2ApXwKfgA?si=JIbvPxHUa1-nHzkT

 

 

 

 

 

 

 

 

  和線一起玩--拔河趣: 

孩子們在電視上和繪本上看過拔河活動,之前在建構主題網的時候有孩子提出來,

老師深知拔河的安全性問題,在拔河體能事前建立的相關安全觀念,也注重四肢的穩定

度,讓孩子先摸繩感受繩子的觸感,再練習蹲馬跳等動作,提升上肢握力及下肢穩定度

及肌耐力才開始拔河。 

過程中,會分成兩隊,也讓孩子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自然中的奧秘線條—蜘蛛的網

 

  

 

  【實地踏查校園的自然線條】:走訪校園,幼兒在校園中最容易發現的線條是隨手可撿

到的樹枝,小孩還發現樹葉、樹根、氣根、地面都有線條紋路,我們繼續將觀察到的線

條透過創作大樹作品記錄下來。 

  【蜘蛛網座位區】:老師在情境布置上,把蜘蛛網搬進教室就近提供孩子觀察,連夜設

--繩梯玩法創作-- 

--拔河歷程-

認-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語-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background image

計團討座位區,用布膠帶貼出蜘蛛網,蜘蛛網的座位區的出現讓幼兒備感驚喜,小孩一

早來站在附近觀察蜘蛛網的脈絡,讓自然的元素融入在教室中,孩子們對大自然渾然天

成的線條更是有興趣,我們也開始從各種與蜘蛛有關的繪本來探究蜘蛛結網與認識蜘

蛛,並透過彩色布繩一起合作織出彩色的網子並跟著音樂擺盪感受線條的變化,也了解

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  【蜘蛛故事創作】:語文區放置蜘蛛故事桌,用艾瑞卡爾繪本《好忙的蜘蛛》讓孩子可

以互動中創作出蜘蛛你在忙什麼系列故事。 

  【蜘蛛網創作】:幼兒們也觀察到蜘蛛的八隻腳也是線條,蜘蛛網也是線條,我們開始

用黏土、毛根、毛線、紙板創作自己的獨一無二蜘蛛和蜘蛛網,每個人蜘蛛網作品線條

和色塊都各有特色呢!陳列在教室,真的是最棒的環境布置了。 

 

 

 

故事:蜘蛛你在忙什麼 

布繩蜘蛛網遊戲 

畫蜘蛛網 

 

 

 

語文區:蜘蛛故事屋 

創作蜘蛛 

大樹創作 

 

 

 

實際踏查校園裡的樹木、樹葉線條和紋路 

觀察樹葉葉脈線

條分布 

穿拉出蜘蛛網

網絡 

background image

生活中的線-尋找隱形的線條

:(從玩中學觀察,觀察中建立美感) 

 

 

    有些線條不是直接可以看的到,還記得有一次學習單,和家人一起找一找隱形的線條,

收回來的答案,滿滿的創意也很豐富滿滿的感動,很多家長很認真帶著孩子發現各種隱形的

線條,

宛霏:「盒子上的摺痕,也是隱形的線條」

、品璇:「看海的遠方(海平面),也是直

線」

、兆玄:「影子」

、睿睿:

「排隊的時候也有隱形的線條」

,答案非常有趣和生活化,孩子

們也對於隱形的線條特別有興趣,帶給孩子不同的活動體驗,發現孩子開始會觀察生活中還

有什麼隱形的線條,提升對周遭事物的敏銳度,將這些發現進一步創作,從玩中學觀察,觀

察中建立美感。 

◎影子在哪裡:帶自己的玩具找找玩具的影子,認真的紀錄畫下影子的線條,過程中老師看

見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提問,其它孩子在觀察中馬上可以回應,這些回應都是最寶

貴的玩中學、學中玩,例如: 

 

炫碩說:老師影子會一直動耶,為什麼?

 

至菲說:太陽不見了,或是被雲遮住了,影子就有可能改變。

 

品璇說:太陽換位置了。

 

芸晞說:畫玩具影子的時候,不可以一直移動玩具,這樣紀錄紙上的影子就會

跑掉。

 

 

宥晞說:老師為什麼我的玩具都沒有影子?

 

映之說:如果你身體擋住陽光照射的路線,光就沒辦法照到玩具,就沒有影

子。

 

 

建昌說:老師為什麼我的影子和玩具長得不一樣?

 

    文展說:對阿~但是 LASY 積木的大 H 還是看的出來是 H 耶~

 

最後開啟孩子的話題,大家都開始研究影子的形狀。 

◎光影遊戲:利用線條的影子和玻璃紙的透光度,讓孩子觀察顏色的變化和照射在地上的感

覺,我們用不同的投影方式讓孩子玩影子,利用手電筒投影在投影幕上、利用手電筒投影在

天花板上,有時候午休睡前和孩子一起創造天花板影子故事。 

◎光影故事屋--光的直線前進:透過玻璃紙透光性,讓孩子觀察光的直線前進,也因此會有

彩色影子產生,拿的角度不同影子在地面產生的影子形狀也會不同。 

認-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語-2-3 敘說生活經驗 

 

background image

10 

兆玄說:老師我拿兩個顏色的玻璃紙放在一起投影出來的顏色變不一樣哦~

 

圻圻說:對耶~黃色和紅色玻璃紙放一起會變成橘色。

 

   孩子特別喜歡這一個活動,老師帶著孩子創作獨一無二的彩色窗花,做窗花之前,因為

在發現校園裡的線條時,孩子發現學校有一個地方的裝飾用了好多線條,那個是蒙德里安的

作品。 

◎隱形的線條--下雨了:先用蠟筆先畫上下雨和拿著雨傘的人物,再用水彩塗上去,隱形的

雨就出現了! 

◎隱形的線條--紙膠帶:先將紙膠帶固定後,塗上水彩再撕掉,隱形的線就出現了! 

 

 

影子在哪裡?觀察玩具的影子 

室內光影故事屋 

 

 

 

室外-光的直線前進(透光性) 

創作隱形的線條-下雨了 

 

 

紙膠帶 

小孩設計的玻璃紙窗花作品 

background image

11 

 

校園裡的線條--蒙德里安裝置藝術 

 

線的創作-用線玩編織:

 

(在創作區中區提供各種玩編織的素材,分別有紙編

織、毛線編織、布繩編織、平口珠編織等活動,在將孩

子的作品在延伸到各種大型創作)。 

1. 

紙編織區:透過繪本《大象艾瑪》並且用紙編織的方式創作出彩色格子,再將全班的作

品一起拼貼出一隻大象艾瑪,我們繼續用學會的一上一下的紙編織技巧繼續創作了熊、

手提袋、機器人、筆筒和盆栽花盆等,將編織作品運用在生活中。 

2. 

毛線編織區:用毛線創作出自己蜘蛛網,裝飾在教室中,也在繪本《神奇的毛線》裡,

學習主角用毛線編織出好多東西,接著開始嘗試用毛線創作,用纏繞的方式做出毛線

球,再用毛線球變化出鳥、兔子、雪人、聖誕老人等,最後結合聖誕節慶做班級情境佈

置。 

3. 

布繩編織區:運用各種顏色的布繩做三股辮的編織,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運動頭帶! 

4. 

平口珠編織區:運用平口珠和彈力繩編織出自己的手鍊,先選擇兩色平口珠序列排列再

依序列串成一串手鍊,進一步延伸製作雙排手鍊、聖誕樹、房子、聖誕襪等吊飾作品。 

 

 

 

 

 

紙編織區 

毛線編織區 

布繩編織區 

平口珠編織區 

美-2-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身-2-2 熟練各種用

具的操作

 

background image

12 

 

 

將全班編織的作品變成大象艾瑪

 

熊、手提袋、盆栽等編織創作 

 

 

幼生毛線編織情境布置 

毛根纏繞聖誕樹 

結合纏繞畫 

 

線的創作-線條藝術家:

 

 

1.  筆創作「纏繞畫」

: 

最初讓孩子用各種形狀、線條隨意堆疊,做聯想畫開始,進階到線條對

稱、重複、排列的纏繞畫方式,透過禪繞畫的線條練習,幼兒對運筆的線條

掌握能更加熟悉,也更能控制線條的方向,感受線條多元的變化和美感,

運用自編故事《線線人的線條寶盒》統整自己在線條創作的舊經驗,並且

試著幫各種不同的線條進行命名,透過命名讓線條與幼兒產生更深的意義

連結,也透過在特定的圖案中填入各種線條寶物做裝飾的創作中,引導

幼兒感受線條重複與運用線條裝飾圖案的美,老師在纏繞畫區提供各種形

狀框讓孩子在空間裡創造屬於自己的纏繞畫。 

美-2-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美-3-2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background image

13 

     纏繞畫想帶孩子一個最大的想法是重複反覆的堆疊、找到重複的關鍵,需要非常專注

的觀察和對應能力,孩子最後將纏繞畫的作品開了一個小小畫展。 

-

-纏繞畫心得分享--

 

兆玄說:「畫纏繞手會好痠,但多畫幾次就不會累了」

 

芸晞說:「我喜歡纏繞畫畫出來的感覺,他可以用不同的形狀、樣式創造出新的作品。

 

品璇說:

「我很喜歡我的作品,好期待下一個纏繞畫活動」

 

品璇媽媽說:

「自從學了纏繞畫之後,小孩在家會自主練習,先不同形狀的框,例如熊,然

後在框裡面創造不同的纏繞畫,也會要求媽媽在網路上找學習影片,老師的引導教學真的太

厲害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芸晞媽媽:「纏繞畫好需要專注力和耐心,沒想到才中班的芸晞可以做的到。」

 

 

2.  紙膠帶創作「隱形的線」

: 

透過紙膠帶先貼上白色線條再用水彩彩繪覆蓋,最後再將紙膠帶撕開,就可以觀察到

被保留的隱形白色線條,這樣幾何抽象的創作讓幼兒很驚喜也很樂於嘗試,能自己主動完

成,也讓幼兒練習黏貼線條和判斷線條長度,體驗紙膠帶線條透過色彩呈現出的不同美感

經驗。 

3.  刮畫:刮畫是最常使用線條來代表畫作的方式,小孩在長期線條創作下,刮畫創作也變

得非常厲害呢。 

 

 

 

纏繞畫創作本 

聖誕樹纏繞畫設計 

六角形纏繞畫設計 

background image

14 

      

 

 

禪繞畫 

創作隱形的線條 

延伸創作隱形線條封面 

 

 

 

纏繞畫春聯 

纏繞畫聖誕老公公 

刮畫創作 

 
 

 

纏繞畫畫展 

線條藝術家創作回顧 

 

線的創作-線條會說話:

 

 

 

 

    每個孩子的圍兜都有學校的校徽,有一天小孩問老師,這個圖案

是什麼意思?老師一起帶著孩子發現這個校徽的秘密, 

品璇說:「老師我看到這個圖案裡面有三條線,是三」

, 

祈祈說:「綠色的那個好像中哦!」 

很開心,我們又在生活中發現線條的秘密,線條可以組成文字,這些線條鋪排出文字後,線

條就會說話了。激發孩子們對文字的興趣後,在語文區增加了線條會說話的活動。 

語-1-7理解文字的功能 

美-1-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background image

15 

  線條會說話:在語文區,延伸點連成線的概念,用五子棋、石頭、木棒讓孩子一點點排

列出文字和數子。玩中學文字,除此之外也讓孩子看看象形文字的演變。孩子們會從圖

案猜字的意義。 

 

 

 

五子棋排列出文字 

石頭排列出文字 

數學區-木棒排出數字 

主題省思與回顧

: 

   萬物起頭是最難的,整學期的教學活動,非常多的精細動作、粗大動作、情緒、認知、

語言等等,老師覺得很挑戰,每一個活動都需要孩子從操作中找到技巧,在從技巧中培養耐

性,部分活動老師會先全班引導後再融入學習區讓孩子操作,在大團體的活動中,老師也發

現越是需要精細動作的活動,程度出現落差太大的問題,部分孩子無法第一時間理解規則和

步驟,老師會在此時停下腳步,慢慢地分組引導,例如最為挑戰的是紙編織,一格一格上下

上下的觀念之外,很容易紙就破掉了,一次又一次的陪伴練習後,小孩竟然可以越穿越細,

甚至可以越穿越快,還能越穿越迷你的紙編織,後來有一個大班的孩子還在家裡穿了一個比

小孩手掌心還小的超謎你紙編織帶來學校。又或是三股辮本身無法提升男生的興趣,老師發

現後將這個活動變成是編成運動用的頭綁帶,融入了孩子的需要和顏色喜好的搭配,頓時讓

男生願意一試再試。 

   纏繞畫是期末和孩子選出自己最愛的活動最高票,起初連筆都沒拿過,畫線會手抖,漸

漸的可以靜下心來將線條排列再堆疊,我們一起畫了纏繞畫冊,每個作品都獨一無二,看見

孩子一起又一次滿意和自信的神情告訴我們他們又做到的時候,老師真的覺得無比的感動,

連我們最小的小班也沉浸在其中,可以慢慢地跟著中班的姊姊一直在學習區裡面創作,混齡

班的好處,會將孩子的潛力激發到無限,彼此互相欣賞觀摩,就連下學期好多孩子都說什麼

時候還要再一起畫纏繞畫? 

   美感的提升有某一部份來自於「欣賞」

,我們很重視將孩子的創作張貼或是擺放在孩子看

的到的地方,並請孩子們欣賞他人的作品後,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品並告訴大家喜歡的原

因。起初孩子會說:因為我覺得好看、很美、很棒,大約類似地誇獎詞,老師給予幾次的示

範後,孩子們開始會發現同儕細微的美,例如:這幅畫用了很多線條堆疊之外,發現他的堆

background image

16 

疊方式很整齊,很特別等等句子。我們從欣賞開始,看見他人的美延伸到我學習這些精神在

自己試看看,也許慢慢地建立彼此互相欣賞,他們開始相信我如果有努力我也做得到。 

   帶著孩子們一起回顧這學習「動手玩線條」的主題活動,與孩子們討論有使用過哪些與

線條有關的素材進行創作呢?孩子們能一一說出彈力繩、紙膠帶、毛線、紙條、布繩、

筆…,並在海報上貼上作品做回顧,我們依照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統整學習經驗,能感受到孩

子滿滿的學習興趣,孩子從探索開始到現在能獨自完成一項創作真的很投入在學習中,感受

到孩子洋溢著成就感與自信呢! 

    滿滿的主題活動都是老師與孩子生活中的發現,不僅僅體驗線的活動也讓孩子精熟,反

覆的操作練習,熟能生巧也越做越精細和穩定,很多孩子回到家會主動和爸爸媽媽分享和持

續練習和發想,收到孩子們的作品,老師很感動,也漸漸感染更多的孩子,自發、互動、共

好,是櫻桃班老師想帶給孩子的學習成長,幼兒園不僅僅是玩,也要玩中學、學中玩,這學

期的尾聲發現孩子們的精細動作、體力和敏捷力都進步超多,櫻桃班的孩子這學期都做到

了,孩子們真的好棒! 

   因為疫情校園不開放的原因,無法邀請家長進班參加實體成果歷程展,孩子很

期待可以將這學期所學給家人看。老師將整學期成果歷程展的內容整理成影片提

供給家長,也做了線上首播模式,與家長一起欣賞孩子們的歷程影片,親師生一

起在線上交流分享,很多家長也有機會看到其他孩子的創作和成長,都驚嘆連連! 

  主題歷程影片

https://youtu.be/GD8UlUP65Dk

 

    (六)教學經營: 

    因為疫情的關係,校園不開放,除了和家長分享孩子們的學習狀況之外,也透過學習單

的方式,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將活動延伸到家庭,再將討論內容帶回來學校分

享,孩子不僅提升溝通表達口語能力,很多家長分享,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回家會分享學

校的事物,再家會自發性學習和挑戰,在學校也會獲得親子有趣的討論分享呢~! 

    (七)教學創新 

     

創師生共學共好,教師的角色時而提供鷹架,時而退後讓孩子帶領著,和孩子學

習,老師觀察下發現很多學習活動還沒開始前,孩子們就因為挫折放棄了,要如何引起孩子

的興趣,老師下足了功夫,這次的活動大量都是發展幼兒創意思維,反覆的練習而得以成

就,例如將同一種材料變出各式各樣的玩法是我們本次主題的主軸,例如紙編織可以做出很

多不同的作品、纏繞畫可以應用在各種畫作的填滿上,繩梯、繩子運動可以創造出25種玩法

 

歡迎欣賞主題歷程

影片 

background image

17 

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自主選擇,自我探索,把學習變好玩,把學習變豐

富,玩出大能力不僅是讓孩子探索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物,更從中得到滿滿的回憶。有一位

媽媽分享,我的孩子才小班,但每天都期待自己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樣挑戰比較難的東西。讓

孩子對學習活動充滿期待,培養孩子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八)成效評估: 

1. 

孩子成長: 

覺知辨識: 

  能在周遭環境發現生活中的線條,並在發現後主動告知老師或家人。 

  能知道班級生活規範以及體能活動規則的理由且清楚制定的原因。 

  能在引導下,注意到自然現象訊息,例如:在玩玻璃紙彩色影子遊戲時, 

會發現有光和玻璃子就有影子,人或玩具在有陽光的情況下也有影子。 

表達溝通: 

  運用圖像符號(例如:畫出繩梯的玩法或週記圖)來表達想法,表現技巧細

膩,想要被表達的內容大部份可以被看出來 

  能在纏繞畫線條創作中運用口語表達對各種線條的想法,為不同線條命名。 

  能參與主題的團體討論,聆聽後切題回應,且能和別人反覆交換意見後,

調整自己原來的想法。 

關懷合作: 

  能與其他幼兒一起活動,活動時遇到問題會提出,並願意接受他人的想法。 

  能發現同學遇到困難,會協助幫忙處理,例如:水打翻會幫忙拿抹布,或

同學遇到不會的事物主動幫忙。 

  在引導下,幼兒願意接觸生活環境中的動植物,例如:撿樹葉觀察葉脈、

撿樹枝觀察線條。 

  能理解拔河是團體互相合作,能配合團體進行活動。 

推理賞析: 

  能依成人給特徵線索或指示,將自然環境訊息歸類,例如:蜘蛛網的是由

蜘蛛結網而來。 

  能依生活環境訊息的某種特徵比較異同,例如:了解各種生活中線繩的功

用和功能,比較外觀、功能、觸感的差異。  

background image

18 

  能欣賞自己或他人的表現,並能指出喜好的部分及喜好之處特別的地方或

細節,例如:欣賞他人的作品。 

想像創造: 

  能透過視覺藝術素材進行想像創作,如運用蠟筆、毛線、黏土等,創作蜘

蛛網和大樹、毛線創作等。 

  能與他人一起,隨興模仿、扮演出老師給予的指示,(例如:沿著拔河繩

做大熊爬、青蛙跳、螃蟹走的動作) 。 

  以口語、圖像或符號創作故事,創作時有自己的想法,故事主題明確,

(例如:在語文區用蜘蛛手套與棒偶行故事創作) 。 

自主管理: 

  能執行簡單的肢體動作活動,動作協調與敏捷度,例如:進行繩子暖身操

的大肌肉活動時是否能完成老師的提示,例如:前跳後跳、側面跳、拉筋

等動作的協調和敏捷度。 

  能調節手、眼,執行簡單精細動作活動,例如:看設計圖串平口珠手鍊等。 

  能手眼協調,完成三股辮的編織。  

  能自發的辨識並避開立即的危險,例如:運動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2. 

家長回饋:家長滿滿的回饋來自於他們對孩子們成長的感動,家長可以明顯

感受到孩子的轉變。 

----家長回饋----

 

孩子的自信、成長、成就感、心情,雖然沒有實體的主題歷程展, 

很感謝家長的回饋、孩子的成長,就是老師努力的最大的收穫了

。 

     

 

 

 

 

 

background image

19 

 

 

 

 

 

 

 

 

 

 

 

 

 

 

 

 

 

 

 

 

 

 

 

  

五、參考資料: 

1. 

珊迪.史汀.巴塞洛繆

﹙2013﹚

。放手畫禪繞: 我的108種禪繞畫練習。出版地:

積木文化

 

2. 

維洛妮卡‧庫奇﹙2015﹚

。點和線大變身。出版社:米奇巴克。 

3. 

麥克.巴奈特﹙2020﹚

。神奇的毛線。出版社:小天下。

 

4. 

艾瑞.卡爾﹝Eric Carle﹞﹙1992﹚

。好忙的蜘蛛。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5. 

大衛.麥基﹙2021﹚。大象艾瑪。出版社:和英。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