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鶯歌幼兒園「樂活鶯歌·遇見陶」在地陶藝文化探索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2.2 MB
頁數
14
作者
csw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17,离现在 5 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新北市 2020 年「幼教之光」特色幼兒園計畫 

方案名稱:

樂活鶯歌~遇見陶

 

壹、 方案緣由: 

一、 方案緣起: 

   

陶藝工作室家長帶著美麗

的陶燈到教室分享,從孩子

發現陶藝品驚喜和探究的目

光中,展開一場「遇見陶」

的豐富旅程…

 

也藉由孩子們假日生活分享的經驗出發,孩子們走訪陶瓷

老街和鶯歌各景點,對於鶯歌在地文化充滿好奇,到底鶯歌生

活有那些好玩的地方?好玩的地方又跟陶有什麼關係?是否有前

輩或在地的達人可以為我們解答?從生活中體驗的在地文化,可

以如何去表達? 

二、 方案背景: 

          

鶯歌區最著名的特色即是陶瓷工藝。

清代與日本統治時代 

      本地居民以農業為主、陶瓷業為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陶瓷業漸能與農業分庭抗禮,陶瓷業逐步取代農業成為本地標 

      誌,以盛產各類陶器著名。 

          約兩百餘年前的鶯歌為全台最大的陶瓷藝品輸出地,如今 

      鶯歌的陶瓷藝品更是聞名全球,有「台灣的景德鎮 」之稱。 

      現今鶯歌陶瓷產業工廠及店家已超過千餘家、大小商店近 

      2,300 餘家,其中工廠 80%以上為陶瓷製造業,所生產的產品 

      有建築用的琉璃瓦、地磚、壁磚、衛浴設備等,亦有裝飾或日 

      常用品的藝術花瓶、仿古花瓶,茶壺、家庭器皿、裝飾品,以 

      及工業用的精密陶瓷等。目前在鶯歌從事陶藝工作者,有的與 

      商業密切結合

,更有追求精進的陶藝創作者,對鶯歌的陶瓷產 

      業發展都有極大的貢獻。

 

background image

 
 

 

三、 方案動機: 

    隨著時代的變遷,園內老師思考如何傳承鶯歌在地文化? 

因此我們陪著孩子一同探訪鶯歌,瞭解鶯歌的由來和地方特色,

透過建國附幼的在地位置延伸到周邊環境,讓「小小鶯歌人」

發現鶯歌之美,增進對於自己居住地方的認識與認同感。 

四、 方案理念: 

(一)以多變的陶土為媒材 

    陶瓷是鶯歌的在地元素,

「陶土」是具有高塑性、變化多、

容易取得和操作的特性

,園內常使用陶土當孩子的創作素材,我

們便以「樂活鶯歌~遇見陶」作為方案進行方向,引導孩子探索不

同功能的陶瓷物品,培養敏銳的覺察力。 

(二)以在地人生活為經驗 

    在一連串對鶯歌的探索之後,讓孩子運用感官進行聆聽、

觀察、操作,表達心中所思所想,也就是

在計畫(Play)→執行

(Do)→查核(Check)→處置(Action)的循環中來學習

,提升創

造思考以及邏輯思考的能力,並且藉由社區資源和陶藝達人來

體驗不同形式創作的樂趣,進而設計屬於自己的陶藝作品,以

激發主動學習、樂於分享,增進對在地人事物的感動與關懷。 

(三)以社區活動為起點 

    孩子對於日常生活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索及覺察其

中的感受。

「樂活鶯歌~遇見陶」方案發展初期,

讓孩子在社區裡

盡情探索,參與社區活動

,進而從學習區發展出來的活動內容

去收集資訊,並依孩子的興趣選擇所要發展的活動。 

(四)以美感能力為主軸 

    「樂活鶯歌~遇見陶」即是

以美感領域的「探索與覺察」、

「表現與創作」及「回應與賞析」三項能力為主軸

,根據課程

目標設計統整性課程,應用於幼兒園學習活動之中,藉由方案

成果的展演,呈現孩子對鶯歌的意象與情感。

 

background image

 
 

 

貳、 課程發展與實踐: 

  

一、方案發展目標: 

          透過孩子

用心的思考(Thinking)、實際的行動(Action) 

      和具體的觀察(Observed)

,於方案學習活動中增進孩子對於 

      

陶(TAO)文化

相關的發展能力。 

 

 

 

 

 

 

 

 

思考

從故事中感受

與陶藝家有約,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從歷史中關懷

鶯歌陶日子,發揮親師生關懷力

行動

A

從參觀中實踐

陶博館小達人,展現孩子的實踐力

從動手中創造

小蝦米帕特麗,發揮孩子的創造力

觀察

O

從踏查中探索

探訪陶瓷老街,增進孩子的探索力

從發現中鑑賞

遇見生活陶,提升孩子的鑑賞力

background image

 
 

 

二、方案核心價值:

 

引導孩子從活動中去

感受與關懷、實踐與創造、鑑賞與探索

讓孩子深入鶯歌在地的陶文化,進而對自己所居住的家鄉產生認同

感。 

 

 

 

 

 

 

                    

 

 

 

 

 

 

 

 

 

樂活鶯歌~

遇見陶

(TAO)

感受力

關懷力

實踐力

創造力

探索力

鑑賞力

思考 

行動 

A 

觀察 

探訪陶瓷老街~ 
觀察磁磚馬賽克拼貼 

小蝦米帕特麗~ 

同心協力創作大型陶藝蝦子 

遇見生活陶~ 

介紹自己帶來的茶壺 

與陶藝家有約~ 

手拉坏體驗 

background image

 
 

 

三、方案發展歷程: 

 

 

 

 

 

 

 

 

 

 

 

 

 

100~103年度

萌發期

經由幼兒園家長組成之
幼兒園親師協會,提供
資源性的支持,共同參
與在地文化活動。

103~107年度

拓展期

整合家長資源,提供家
長與幼兒共同體驗在地
文化的機會,親師生共
構特色課程,提升在地
文化精神。

107年度~

統整期

結合在地企業,深
耕幼兒陶藝文化活
動,累積多元性在
地文化課程,培養
愛鄉愛土情懷,讓
幼兒受到全面性教
育。

團隊追求專業成長,
以「來

迌淘,來

砌陶」親師合作歷
程方案,榮獲

Great Teach 2010
全國創意教學獎學
前教育組優等獎。

103至107學年度持
續增班,教保服務
人員,皆非鶯歌在
地人,對鶯歌文化
較為陌生,

藉由親

師生共同參與主題
課程,增進家鄉特
色文化的認同。

107 至 108 學年新
進五位正式教師 

辦理在地文化

師訓活動,提升
教師專業素養,
家長支持園方辦
理在地化課程。 

頒發本園親師協會聘書

長 

在地文化師訓活動~手拉坏體驗 

在地文化師訓活動~
參訪陶瓷博物館 

在地文化師訓活動~鶯歌石導覽 

background image

 
 

 

四、方案實施架構 

   依循

「賞陶聽故事」、

「漫步遊鶯歌」

、「巧手玩陶趣」

三大方向進

行相關課程發展,讓孩子深入感受鶯歌陶文化的氛圍。 

 

賞陶聽故事 

漫步遊鶯歌 

巧手玩陶趣 

遇見生活陶 

與陶藝家有約 

小蝦米帕特麗 

 

鶯歌陶日子 

探訪陶瓷老街 

 

陶博館小達人

 

background image

 
 

 

參、創新方案實施內涵: 

一、  賞陶聽故事: 

1.與陶藝家有約 

涵 

透過陶藝家分享創作小故事與體驗手拉坏創作,孩子成為小小陶藝家,

擔任創作者的角色,與他人分享創作理念,讓孩子了解鶯歌陶瓷文化。 

標 

美-中大-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發揮想像並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 
語-中-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開啟話題、依照輪次說話並延續對話 
語-大-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程 

活動名稱:陶藝家說故事 

 

活動內容概述: 

1.  陶藝家入班分享獨一無二的

陶燈和陶藝品創作。 

2.  陶藝家說明陶藝創作的小故

事,並讓孩子們提問。 

3.  陶藝家贈送陶藝小創作。 

活動名稱: 手拉坏體驗 

 

活動內容概述: 

1.  陶藝家入班介紹手拉坏創作。 
2.  孩子輪流以手拉坯機捏製陶盤。 
3.  將陶盤作品送噴釉燒製,並展示

在教室走廊提供園內親師生共同

欣賞。 

現 

 

陶藝家回應孩子對 

柿子作品的提問 

 

體驗神奇的手拉坏 

思 

陶藝家入班說陶藝創作小故事,讓孩子認識陶藝創作,孩子的提問並不

侷限在作品外觀,對於作品的意義也產生興趣,提升孩子對陶藝創作的

感受。手拉坏經過練土→成形→上釉到燒成,藝術家現場示範手拉坏操

作,讓孩子體驗製做陶盤、晾乾、噴釉、燒製、展覽等過程,可以完整

觀察陶盤作品在不同過程中的變化。 


饋 

語媽:孩子很開心分享陶藝家送的小柿子作品,也會介紹代表事事如意 

      的涵義。 

毅媽:謝謝老師安排陶藝家手拉坏活動,這是平時爸媽無法提供給孩子 
      的經驗,孩子回家後分享自己可以用手拉坯做出陶盤。 

background image

 
 

 

2.遇見生活陶 

涵 

參觀校園陶藝品和介紹家中陶瓷品,將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瓷品透過觀察提

問、實際使用、作品創作等方式讓孩子深入陶瓷品的世界。 


標 

認-中大-2-3-1 觀察生活物件的特徵 
語-中-2-2-2 以清晰的口語表達想法 
語-大-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法 

程 

活動名稱:發現生活陶 

 

活動內容概述: 

1.  參觀校園展示的陶瓷

品 

2.  分享孩子帶來的陶瓷

品 

3.  說明家人如何使用陶

瓷品,發表與討論陶

瓷品的看法或疑問 

活動名稱:茶具的妙用 

 

活動內容概述: 

1.  經營茶行的家長介

紹中式泡茶和茶具 

2.  老師介紹西式下午 

茶和茶具 

3.  觀察泡茶實驗,發

表茶具的妙用 

活動名稱:生活陶變

變變 

 

活動內容概述: 

1.  分享孩子自己創作

的陶瓷品 

2.  討論如何將學習區

材料變成陶瓷品造

型 

3.  畫設計圖到各學習

區創作並分享作品 

現 

 

觀察茶壺並發表看法 

 

體驗西式下午茶與分享 

   

 

以積木創作茶壺造型 

思 

孩子們將家中陶瓷品帶來介紹,有餐具、裝飾品、容器、存錢筒、鳥笛陶

笛等,還有自己創作的陶瓷品,種類琳瑯滿目非常豐富!介紹家中的陶瓷

品時,發現孩子對茶壺和茶杯很有興趣,有孩子發現茶壺有特別的構造:

為什麼內部出水孔有很多小洞?蓋子上面也有小洞?請孩子回家和家長一

起找答案再到學校分享答案,也和孩子做泡茶實驗,透過「發現問題→尋

找答案→實驗操作→印證答案」養成自我探索、尋求解答的能力。 


饋 

維爸:維維放學後喜歡到我工作的陶藝工作室玩陶土,他自己做了手捏茶 

      壺,他要帶自己做的茶壺給同學看。 

婷媽:自從在學校喝了老師泡的下午茶,婷婷要求我和她一起喝下茶,還 
      指定要用家裡美美的花茶杯。 

background image

 
 

 

二、漫步遊鶯歌: 

1. 探訪陶瓷老街 

涵 

經由陶瓷老街踏查深入了解老街的特色,串連孩子對家鄉的記憶,激發對

在地文化特色的認同和熱愛,並將愛鄉情操轉化成保護家鄉實際行動。 

標 

社-中-1-5-1 參與和探訪社區中的人事物 
社-大-1-5-1 探索社區中的人事物、活動、場所及其與自己的關係 
美-中大-2-2-5 運用動作、玩物或口語,進行扮演 

學 

習 

歷 

程 

活動名稱:走讀老街 

 

1.  票選鶯歌景點後,

走訪最高票的陶瓷

老街並畫記錄圖。 

2.  參觀陶瓷老街店家~

新旺集瓷,了解陶

瓷品的製造過程。 

3  邀請新旺集瓷家長 

   入班分享陶瓷老街 

   的歷史。 

活動名稱:鶯歌石傳說 

活動內容概述 

1.  走訪老街時發現鶯

歌國小磁磚拼貼牆

面有「鶯歌石的故

事」

。 

2.  邀請鶯歌附幼的孩 

子介紹鶯歌石故事 

,進行校際交流。 

3.  討論故事並進行道

具製作和扮演。 

活動名稱:我愛老街 

 

1.  與孩子討論如何宣

傳陶瓷老街?   

2.  決定設計宣傳海報 

,並練習發表「老

街報報」

。 

3.  帶宣傳海報到陶瓷

老街廣場宣傳,親

師生共同撿拾垃圾

維持老街整潔。 

現 

 

畫下喜歡的老街事物 

 

扮演鶯歌石的故事 

 

撿拾陶瓷老街垃圾 

思 

經由每次踏查

透過不同的主題探索,發現孩子更深入瞭解陶瓷老街,一開

始孩子只對玩具店、彈珠檯有興趣,慢慢發現牆上的陶甕、馬賽克拼貼、陶

瓷品、壁畫、陶笛等,分享討論時呈現越來越多的面向。經由鶯歌石故事扮

演、老街報報和撿拾垃圾淨街等活動,讓孩子由被動的參觀者變為主動的宣
傳者、表演者和參與者,建立在地文化和自我家鄉的認同感。 


饋 

衡媽:假日通常往別的縣市跑,對自己居住的鶯歌反而不是很熟悉,藉由 

      這次課程陪伴孩子走訪踏查,感覺對鶯歌更了解。 
菲媽:每次走訪陶瓷老街後,菲菲都會跟我和爸爸分享陶瓷老街的事物, 

      介紹和表達能力越來越好,也會教弟弟拼貼馬賽克。 

background image

 
 

10 

 

2. 博物館小達人 

涵 

陶瓷博物館是陶瓷作品重要的展覽館,孩子能接觸製陶歷史和各式展覽品 

,除了觀察也嘗試模仿,延伸至大型集體作品,激發孩子的藝術創作。 


標 

語-中-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開啟話題、依照輪次說話並延續對話 
語-大-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美-中大-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具,進行創作 

學 

習 

歷 

程 

活動名稱: 

好朋友同遊陶博館 

 

 

活動內容概述: 

1.  介紹陶瓷博物館陶瓷

品圖片並討論分組 

2.  全班孩子以兩人為一

組當好朋友,並選擇

尋找陶瓷品任務。 

3.  與好朋友完成找到陶

瓷品任務後拍照,回

教室分享參觀經驗。 

活動名稱: 

陶博館任務創作 

 

 

活動內容概述: 

1.  和好朋友畫出任務

作品設計圖並共同

製作作品。 

2.  分享製作經驗並給

予建議。 

3.  將作品放置走廊展

示,由孩子跟家長

解說製作過程。 

活動名稱: 

我們把作品變大了 

 

活動內容概述: 

1.  家長建議可製作大

型作品,孩子討論

想製作哪些作品? 

2.  分組製作大型作品

並給予建議。 

3.  將作品放置走廊展

示,邀請家長和其

他班級幼兒參觀。 

現 

 

找到好朋友陶瓷品任務 

 

孩子向家長介紹作品 

 

向其他班級介紹隧道窯作品 

思 

在模仿陶博館展示品創作中,看見孩子們的創意與自信,家長建議製作放

大版作品,創作中遇到許多困難都努力克服完成作品,也有孩子自願擔任

小小解說員邀請其他班級來參觀,解說設計概念和說明作品的能力都提升

了!在創作中給予意見→持續分工合作→討論是否需要修改→作品完成互

相參觀→邀請家長和其他班級幼兒並介紹創作過程,這是很棒的 PDCA 學習

歷程,也完成親師生共同的創作夢想。 


饋 

瑄媽:從陶博館任務的作品中發現孩子們創作非常棒,作品做得比較小很 

      可惜,建議可以讓孩子試做大型作品。 

睿爸:很驚訝看到幼兒園的孩子能一起合作創作大型作品,接他放學時一 
      直介紹給我看,回家還講給阿公阿媽聽。 

background image

 
 

11 

 

三、巧手玩陶趣: 

1.鶯歌陶日子 

涵 

透過鶯歌老街店家~新旺集瓷舉辦鶯歌陶日子文化季活動,與園內教師

討論如何進行幼兒陶藝展創作,於 107 學年度上學期安排園內孩子製作

獨一無二的杯子,提供孩子成為小小陶藝家的機會。 

標 

社-中大-3-3-1 主動關懷並樂於與他人分享 
美-中-3-2-1 欣賞視覺藝術創作,描述作品的內容 
美-大-3-2-1 欣賞視覺藝術創作,依個人偏好說明作品的內容與特色 

程 

活動名稱:手心溫度幼兒陶 

 

活動內容概述: 

1.  透過實際觀察、簡報和繪本認

識杯子的構造,孩子畫設計圖

並由教師掃描作為展覽說明。 

2.  依照設計圖以手捏陶方式捏製

杯子,蔭乾後塗釉下彩上色。 

3.  作品燒製好發給孩子欣賞杯

子,互相分享作品再送回新旺

集瓷準備展覽。 

活動名稱:參觀手心溫度 
          幼兒陶藝展 

 

活動內容概述: 

1.  討論到新旺集瓷參觀的注意事

項 

2.  親師生一起出發到陶瓷老街新

旺集瓷店面 

3.  找一找自己的作品在哪裡,並

向參觀家長介紹自己的杯子創

作,並分享參觀經驗。 

現 

 

彩繪自己捏製的杯子 

 

孩子介紹自己的杯子創作 

思 

畫設計圖時孩子常有天馬行空的創意,部份新生就學前沒有接觸過陶藝

活動,孩子會尋求老師的協助或自行思考改變設計,順利製作出杯子作

品。因釉藥顏色和燒製後的色彩有差別,孩子拆開包裝後的表情都非常

驚喜也愛不釋手。到新旺集瓷參觀時,孩子都能向陪同家長說明自己的

創作,也會主動幫同學尋找作品位置,大家互相分享作品很有成就感。 


饋 

豪媽:感謝園方提供新旺集瓷傳承在地文化的機會,到園辦理親子共同 

      參與的陶藝活動,發現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創意。 

芸媽:謝謝新旺集瓷到建國附幼進行陶藝活動,還特地舉辦展覽活動, 
      每個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店面裡都很開心。 

background image

 
 

12 

 

2.小蝦米帕特麗

(帕特麗為陶藝

Pottery 之涵義)

 

涵 

鶯歌陶日子文化季依不同主題持續深耕幼兒陶藝,新旺集瓷於 108 學年

上學期和園內教師討論小蝦米帕特麗陶藝展,更結合陶板印製校慶表演

服裝,呈現陶藝結合多媒材,在孩子心中散播陶藝創作人才的種子。 

標 

身-中大-2-2-1 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美-中大-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發揮想像並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 

程 

活動名稱:小蝦米帕特麗幼兒陶 

 

活動內容概述: 
1.  邀請波蘭藝術家介紹台灣古早

盤子和蝦子、魚等圖騰意義。 

2.  大中班畫陶板設計圖,並以竹

籤在陶板上創作,中小班進行

蝦子陶藝集體創作。 

3.  陶板塗顏料拓印在白色 T 恤

上,製作校慶表演節服裝。 

4.  陶板燒製後並舉辦作品展覽。 

活動名稱:參觀小蝦米帕特麗 
             幼兒陶藝展 

 

活動內容概述: 
1.  討論到新旺集瓷參觀的注意事

項 

2.  親師生一起出發到陶瓷老街新

旺集瓷店面 

3.  找一找自己的作品在哪裡,並

向參觀家長介紹自己的陶藝創

作並分享參觀經驗 

現 

 

以陶板印製校慶表演服裝圖案 

 

親師生創作大型蝦子陶藝作品 

思 

邀請波蘭藝術家馬里歐老師,在開學前先帶領全園教職員進行陶板拓印

T 恤活動,並確認活動相關流程。陶板刻畫力道過大容易刺穿,力道太

小則拓印線條不清楚,陶土細屑需清除否則會影響拓印效果,而大型蝦

子陶藝集體創作必須學習分工製作蝦子各部份,不是個人創作,這些都

是孩子經由實際操作學習到的經驗。在 30 周年校慶當天,孩子穿上自

己創作的陶版拓印衣服表演,也是另類教學成果展現。 


饋 

毅媽:學校結合社區家長資源,能邀請外國藝術家到園進行陶藝活動非 

      常棒!讓孩子有接觸外國藝術家的機會。 

倫媽:鶯歌在地陶瓷產業願意安排幼兒陶藝活動,能夠進行這樣的活動 
      真的很有心! 

background image

 
 

13 

 

肆、 方案實施成效:  

 

 

 

 

 

 

 

 

 

 
 

 

(一)拓展孩子的學習視野 

  從學習活動中孩子們去感受、想像、實踐與分享在地文化 

      的美,也學習到待人接物與尊重在地人、事、物。在活動過程 

      中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他人一同拓展學習視野,看見 

      自己的優勢。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 

          透過在地文化師訓、體驗陶藝創作、預想陶藝活動流程, 

      教師陪著孩子一起探索家鄉陶文化,並經由與陶藝專業家長討 

      論、蒐集資料及教學會議分享活動經驗,提升了教師專業成長 

      與在地文化融入課程的能力。 

 

教師

成長

家長

回饋

親師

合作

方案

型態

孩子

學習

孩子欣賞自己創作
獨一無二的杯子 

全園教職員於在地文化
師訓活動捏製碗盤作品 

家長積極參與陶瓷博物館

親子校外教學活動 

親師生共同參與幼兒陶藝活動 

孩子當小小解說員向其他班
級師生介紹隧道窯大型作品 

background image

 
 

14 

 

  

(三)聆聽家長正面的回饋

 

    小恩家長:認識鶯歌的課程活動,讓小恩對於這片土地

有更熟悉的感受,許多家長對地文化對不是那麼了解,透

過這個系列活動也讓家長從中受惠,像是經過煙囪時,孩

子馬上說這是「四角窯」等有趣的回應,深刻體會孩子更

認識鶯歌,培養了她的文化蘊底。 

(四) 親師合作關係的建立 

    邀請家長入班參與相關活動,在教學現場有家長支持

性系統,讓親師生關係的連結與合作更為緊密,增加親子

間分享討論的話題,彼此的學習也更加豐富。 

 
 (五)方案學習型態的改變 

    在學習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覺察、討論及實作,增進孩

子對環境的觀察力,提升孩子對問題的思考力及解決能

力,從快樂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合作、分享、建議等經驗。 

 

伍、未來展望: 

鶯歌除了磚瓦外,主要生產甕、缽、盆、鍋、壺、缸等日用陶

器。隨著時間與科技的演變,鶯歌也開始生產工業用的礙子與電器

陶瓷,衛浴和建築用等陶瓷製品,產品種類日益增加,陶藝創作者

對於創作的堅持,作品也源源不斷創新。 

本園將致力結合社區資源,積極發展校本課程,持續推動親師

生共同參與,傳承在地文化教育的延續與創新, 

從「T」思考、

「A」行動、

「O」觀察等不同的角度,探索鶯歌的「真」、

「善」、

「美」

,感受鶯歌「好環境」「好文化」

「好特色」

,經由這一連串的

探索體驗課程,更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能愛鄉愛土,才能培育出

自主且自信的孩子! 

 

附註:鶯歌相關資料參考網站:新北市鶯歌區公所-認識鶯歌-鶯歌的發展 

網址 https://www.yingge.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3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