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12-2學期生成式AI工具匯入教學計畫執行要點

格式
docx
大小
77.37 KB
頁數
10
上傳者
C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29,离现在 1 26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2(2)學期-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計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高教深耕計畫

112-2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計畫執行要點

  1. 計畫緣起

人工智慧(AI )是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能表現出智慧,改變了人類與科技產品互動的方式。隨著科技日新月異,AI逐漸演化成能依現有的資料庫自我學習且能產出創造、生成(圖像、文本、聲音)等新內容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AI

  1. 計畫目的
    教師能藉由生成式AI蒐集並彙集相關的教學資源,透過生成式AI瞭解與探索新形態的教學應用工具及教學方法,產出更貼近課程的教學資源,優化現有的教學教材。

  2. 相關資源:詳見計畫網站

  3. 執行期程:112學年度第2學期

  4. 申請資格:本校專、兼任教師皆可申請

  5. 計畫時程(若額滿將提前停止受理,並於網站公告)

  1. 課程條件限制

    1. 適用課程:本校於學期間開設之大學部所有課程

    2. 修課人數:至少15

    3. 若參與本計畫超過1次者,第2次申請起,須於計畫書內敘明此次教學設計與前次計畫之差異,及如何依據前次執行經驗進行改善或優化,相關規劃內容重疊比例不得達40%(含)(可重疊內容不包括課名、班級、學生群體、人數等基本資訊)。


  1. 經費補助8,000元)方案數&教師可申請數:6每院1& 1

  2. 執行說明 (每週1次,一次2節課)

  1. 確認教學及學習目標,選擇至少二個生成式AI工具生成相關的教學資源,
    說明此工具的特色、為何選擇此工具應用的目的

  2. 藉由生成式AI工具作為課堂使用之輔助,讓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學習,或教師使用生成式AI工具來評量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表現,並依學生回饋調整教學策略和步驟。

  3. 參與本計畫之教師,需根據本校「因應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參考指引(連結)
    於教學大網聲明,並註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於課程)

  1. 獎勵說明

  1. 經費補助:補助經費項目為經常門,額度為8,000

  2. 教學彈性薪資採計點數


須達成項目

教學彈性薪資採計點數

1

2

學習回饋問卷之計畫成效達成率

80%

85%

教學評量

4

學習回饋問卷填答率達修課人數之80%

繳交結案報告,且內容符合結案需求

「教學彈性薪資」相關資訊詳見網站https://ntuttle.tw/ief/fmp-et

本計畫屬於教師的教學成果申請書及成果報告內容請由申請教師親自填寫完成

如經查核非由教師本人撰寫,此次不提供彈性薪資及未來不得參與本計畫之申請。


  1. 申請方式

  1. 請填寫完成申請書(附件一),以電子檔寄送至方案窗口

  2. 申請後,於10個工作天內,教資中心會以 e-mail 通知審核結果。

  1. 審核說明:

  1. 教資中心「教學專案小組」(由教師及行政人員組成)進行課程申請案之審核。

  2. 審核項目:「資料完整度」、「方案可行性」、「課程教學策略(多元變化性)」、「前期課程教學評量」、「前期計畫成果完整度」、「參與高教深耕相關計畫成果表現」。

  3. 最晚於113327日(三)前回覆各案經費核定結果每院至少1位教師,如有學院未有教師申請,則依序遞補;若審核提前完成,會隨即跟老師報告)

  1. 結案工作(結案資料:「學生學習回饋問卷」成果 & 成果報告)

  1. 學生學習回饋問卷:於學期結束前,實施「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問卷內容由教資中心提供,問卷填答率需達修課人數80%以上。

  2. 問卷結果請匯出成Execlxlsx檔,並隨附成果報告繳交。

  3. 成果報告讓依「附件二」格式填寫,檢附使用前後差異性成品

  4. 結案資料繳交期限:方案結束後2週內繳交;最晚於113628日(五)完成。

  5. 結案資料繳交方式:以e-mail形式寄至本計畫窗口。



  1. 經費使用規範

  1. 須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於113531日(五)前
    完成所有112-2學期發票/收據之經費核銷。逾期未核銷的經費將自動取消補助。

  2. 經費申請需透過「會計預作系統」填報資料及列印表單,經過相關人員蓋章後,
    再送至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1. 計畫成果應用

    1. 本計畫相關資料(申請書、過程記錄、教材、結案報告)將納入高教深耕計畫
      成果,並將「公開」呈現於網站、校刊、海報或其他展示環境,以擴散計畫效益。

    2. 獲本方案補助之教師須配合教資中心辦理之「創新教學成果分享會」活動,進行
      經驗分享及成果展示。

  1. 聯絡窗口
    相關問題可洽方案窗口:葉小姐(分機:1132 / [email protected]



附件一112-2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申請表

撰寫要項:1內容具體明確不宜過度簡化,以利審查小組了解您的教學重點有效性
2
請勿照搬範例內容(有此情形者,則退回修訂),請依您實際教學情境進行設計。

一、教師基本資料

姓  名

系  所

職  稱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專案教師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二、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課  號

必/選修

必修

選修

修課人數

上課時間

星期 _______ ; 第

上課教室

是否為全英語授課

是否為第二次以上

執行本計畫

是(請續回應下列問項)

否(請直接填寫三、使用動機、工具與預估教學成效)

請敘述如何依據前次執行經驗進行教學設優化【至少200字】


請敘述本次計畫與前次教學設計差異
【至少200字】


三、使用動機、工具與預估教學成效

請說明「生成式AI工具」所「欲解決的教學現場問題」為何?

如:在「計算機概論」課程中,每位學生在寫程式的時候不一定會完全正確,

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一個一個地為學生檢查每個人寫的程式語言,

因此想利用 ChatGPT 協助教師分身乏術去協助學生的問題。

預定使用之生成式AI工具(選擇至少二個生成式AI工具)

工具名稱-1

如:ChatGPT

連結

https://openai.com/blog/chatgpt

工具特色-1

如: Chat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會生成類似人類會寫出來的文字,也可以回答問題,更可以為使用者整理各種資料,查找答案,但不一定正確。

工具名稱-2


連結


工具特色-2



格數不足,可自行增加



請說明使用「生成式AI工具」為何可以「解決上述教學問題」?

如: ChatGPT 是透過龐大的資料庫搜尋,能夠快速彙整資訊,執行數量龐大、重複性高的工作。

程式語言相對來說已是固定無太大錯誤的資訊,
利用 ChatGPT 能大幅縮減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耗費檢視每位學生程式語言對錯的時間成本。

請說明使用「生成式AI工具」預期的教學成效為何? 【至少2點】

如:1、學生藉由 ChatGPT 生成程式語言,確認函數結構以及邏輯

2、學生透過版本控制系統(如:Git)來追踪對生成的程式碼所做的修改。

請說明課堂所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所生成的內容為何【至少2點】

如:1、學生藉由 ChatGPT 生成程式語言,確認函數結構以及邏輯

2、學生透過版本控制系統(如:Git)來追踪對生成的程式碼所做的修改。

請說明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後,教師如何對學習成效進行檢核【至少2點】

如:教師請學生使用 ChatGPT 產出程式語言,並且自行編修;

或是要求學生自己寫程式,教師再透過 ChatGPT 檢測是否有bugs

五、預計實施日期 (最少實施36節課;每週1次,一次2節課)

1

113

2

113

3

113

格數不足,可自行增加

六、預計應用之策略

請說明使用「生成式AI工具」應用於課程之教學策略為何?

請教師依「課前+課堂+課後」等歷程規劃教學策略

並說明教師與學生在該階段需要有何準備/方法達成教學策略(範例僅提供AI工具操作建議說明)


1

2

3

3次策略應依當週學習目標進行調整,不宜完全重複

當週課程學習目標

了解量子力學應用面向



課前

師生針對生成式AI之教學準備工作,以利課堂進行

  • 教師:使用 Beautiful.AI

生成量子力學應用的授課簡報

  • 學生:熟悉ChatGPT介面及相關指令



課堂

  • 教師如何將生成式AI
    導入教學活動

  • 學生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學習活動

  • 教師:示範如何以 ChatPDF整理量子力學相關PDF論文摘要,並註明來源與回答重點。

  • 學生:學生利用ChatGPT找尋教師提供的論文問題答案,並互相討論,並用Beautiful.AI生成簡報。



課後

  • 教師如何進行課後評量或設置AI應用學習活動

  • 學生如何進行課後反饋或AI應用延伸學習

  • 教師:請學生填寫學習回饋線上表單,並將課堂討論結果生成說明影片

  • 學生:使用 Pictory將課堂討論結果生成影片呈現作為學習總結。



反思與優化

教師如何獲得學生反饋,以優化下一次教學策略

  • 透過課堂觀察筆記及課後回饋表單了解學生學習成效及建議。



七、計畫執行確認與擴展

針對提出的生成式AI工具,我已具備相關知能,且可有效導入教學

執行本計畫後,是否想以此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申請

確認

教師

簽章


  • 已了解計畫執行要點及相關規範

  • 申請書及結案報告皆由申請教師撰寫


113年       月       日 


附件二112-2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成果報告

(請於113628日前繳交)

一、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教師姓名


使用工具名稱

工具1

工具2

工具3

二、學生回饋 與 教學優化

請依實施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後之「學生回饋問卷」及「學生現場反應」,填寫以下內容。


1

2

3

學生反饋與成效

請簡述導入課程3次後

學生的反饋重點與成效




對應教學優化策略

了解上述學生反饋,後續進行哪些具體的教材應用或教學策略優化?

【至少2點】




三、生成式 AI工具生成之成果內容

每次執行會有1個檔案,計畫執行3次至少會有3個檔案,如欄位不敷使用可自行新增

以生成式AI工具產出之簡報、圖文或影音之內容,
請說明執行計畫前後差異 (學生使用學習前後有何改變)相關成品請隨成果報告附檔繳交

AI生成成果1

檔名1

內容說明1(至少30)

AI生成成果2

檔名2

內容說明2(至少30)

AI生成成果3

檔名3

內容說明3(至少30)

格數不足,可自行增加


四、課程照片

請提供生成式AI工具應用於課程中,學生操作使用/觀看之照片,至少2張,如欄位不敷使用可自行新增

照片1


說明1

至少20

照片2


說明2

至少20

五、建議與回饋 使用生成式AI工具後…

是否解決申請表設定教學現場問題

請說明解決後概況 ; 若請說明為什麼


是否達到
【預期教學成效】

請說明解決後概況 ; 若請說明為什麼


是否持續以「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進行後續課程教學?

請說明預計如何優化? 若請說明其他優化方式?




是否想以「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官網https://tpr.moe.edu.tw/index

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案例

110年度 - 探討同儕互評在人工智慧單元中的學習成效-以語音辨識結合教育桌遊為例

有意願,請說明作法及所需支援;若,請說明原因。


六、計畫滿意度調查

1

本計畫設定的生成式AI工具導入教學模式, 有助於提升教學成效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

我願意推薦其他教師一起來參與本計畫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3

未來我願意繼續申請參與本計畫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

整體滿意度

%

學生學習回饋問卷填寫:

  1. 學期結束前,於學期結束前,實施「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問卷內容由教資中心提供)。

  2. 問卷填答率需達修課人數80%以上。

  3. 問卷結果請匯出成Execlxlsx檔,並隨附成果報告繳交。

對本計畫執行要點之建議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