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教學設計案例|朋友定義與交友觀澄清之教學理念與活動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705.21 KB
頁數
10
作者
l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12-28,离现在 7 30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一、

此案例之教學設計理念: 

(一)總體學習目標 

1.  透過討論及分享,澄清「朋友」的定義。 
2.  藉由交友狀況的自省,整理出個人交友觀。 
3.  透過尋找超級好朋友活動,體認不合理的交友觀對自己的影響。 
4.  能從價值澄清的活動中,檢視自己的交友觀的合理性,並進行調整。 

(二)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起始行為或先備知識) 

        本堂課為八年級上學期之課程,班級已開始熟悉,並有可能出現人際上的議題。大

多數人常常會覺得自己有很多朋友(臉書、交友軟體……好友數很多。)但真的要列出

自己覺得是「朋友」的朋友,能夠寫得出來的沒幾個。另外,在爭吵的過程中常會出現

一些自己與他人的交友價值觀的衝突,多數人的衝突點都大同小異,因此在課程中會提

及常見交友迷思的破除與澄清,體認不合理的交友觀對自己的影響(EX:造成爭執)。 

        在七年級時有上過多元智能的課程有體驗過「人際智慧」的活動,透過活動的方式

去發現班上人際智能好的人有哪些,有什麼特質。 

(三)核心素養的展現(如整合知識、情意、能力,學習歷程與方法、學習情境與脈絡、實踐力

行的表現)  

        透過和同學的分組討論,在分享自身想法的過程中,經由說服別人、傾聽別人,去

經營自己的人際互動技巧,並記錄出組內對於題目討論的共識、想法。 

        透過活動去認識常見的交友迷思,釐清自身的交友觀有沒有可能成為交友迷思,並

調整自己的交友觀避免成為下一個交友迷思,另外也透過「絕對」的問題陷阱培養學生

在交友上應保有的彈性,藉以提升自己的人際互動技巧、培養和同儕和諧互動的素養、

提升在團體之間的凝聚力。 

(四)學習重點(表現與內容)的概述與銜接 

        透過活動使學生體認經營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開始去思考交友的好處、壞處,並破

除學生一些常造成衝突的交友迷思,使他們能夠用更正向的態度去面對人際溝通技巧、

經營人際關係。開始去用同理的方式體會其他人的感受並修正自己的交友模式。先讓學

生了解各自對於朋友的定義,並去澄清學生們常見的交友觀,去更認識自己和別人。 

(五)議題融入與跨科/領域統整 

無。 

(六)重要教學策略與評量 

無。 

 

 

background image

二、

教學單元案例 

領域/科目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科 

設計者 

賴奕銘、徐霈真、紀昀、黃馨平、
陳訢 

實施年級 

八年級 

總節數 

共___2___節,_90_分鐘 

單元名稱 

友誼萬歲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2a-IV-1 體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以正向的態
度經營人際關係。 

核心 
素養 

總綱: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J-C2 具備利他與合群的知能與態
度,並培育相互合作及與人和諧互
動的素養。 
領綱:綜-J-C2  運用合宜的人際互
動技巧,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發
揮正向影響力,培養利他與合群的
態度,提升團隊效能,達成共同目
標。 

學習內容 

輔 Dc-IV-1 同理心、人際溝通能
力的培養與正向經營人際關係。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無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無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無 

教材來源 

康軒第三冊(二上)、北投國中八年級教學團隊自編教材 

教學設備/資源 

簡報、學習單、題目卡、小白板、白板筆、剪刀、膠水 

學習目標 

1.  透過討論及分享,了解自己對於「朋友」的定義及好的交友之道。 
2.  藉由交友狀況的自省,整理出個人交友之道與因應。 
3.  透過尋找超級好朋友活動,使學生體認不合理的交友觀對自己的影響。 
4.  能從價值澄清的活動中,了解自己的交友觀。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友誼你和我》 

一、引起動機【交友益處多】 

1. 

教師請學生思考交友的好處,並預告可從接下來要

播放的友誼歌曲 MV 中找答案 

2. 

播放 MV。 

友誼歌曲:盧廣仲-逗陣兄弟、郭靜-嫁妝 

※考慮文字閱讀及畫面呈現,以 KTV 版本為佳。 
※注意播放聲道,將人聲音軌調大。 

※建議兩首歌擇一播放,或兩首皆播但僅播到第一

次副歌。 

3. 

學生自由分享,MV 歌詞、畫面、自己的經驗,或是
生活中的觀察到交友的好處。 

 

7’ 

 

 

 

 

 

 

 

 

 

 

學生分成五組, 

分組排座位。 

 
 
 
 

 

簡報 

朋友歌曲 MV*2 

 

 
 
 
 
 

background image

擬答:遇到事情可有人討論、安全感、心情不好可

陪伴/安慰、一起出去玩/上學... 

 

二、 

發展活動【朋友你和我】 

1. 

教師依序將五個題目卡貼在黑板上並依題意說明 

(1)  我覺得朋友像?因為... 

(五月天覺得朋友像垃圾車,因為可以吐苦水、

抱怨) 

擬答:垃圾桶、鏡子、家人、救生圈、老師 

(2)  我維繫友誼的秘訣。 

擬答:告訴對方自己的底線、包容缺點、聊天(互

相了解)

、遊戲(共同興趣) 

(3)  最容易傷害友誼的行為。 

擬答:見色忘友、暴力(過度肢體)

、欺騙、背叛

(洩漏秘密) 

(4)  我認識朋友的管道、場合。 

擬答:學校、補習班、球場、社團、目前朋友、

網路、夏冬令營 

(5)  父母對我說,交朋友要... 

擬答:謹慎、乖巧(有禮貌)

、包容、尊重、友善 

2. 

分組並說明活動方式: 

(1)  每組依題目討論出最好的 3-5 個答案。 
(2)  各組推選代表:擔任紀錄、報告者。 
(3)  分組 30 秒討論,教師為各組報告及記錄學生加分。 
(4)  請各組記錄上前領取題目及字卡用具。 

※教師可於活動開始前或過程中提醒學生,除了

答案外,原因、為什麼也很重要。 

3. 

小組討論(5') 

4. 

各組依序上台黏貼答案並報告,學生報告時,台下

同學可對報告提出個人意見,教師則適時針對報告

內容引導及澄清。

(15') 

5. 

小結: 

(1)  回饋學生討論及上台報告的表現。 
(2)  教師透過(2)、(3)題回答的內容,摘要【友誼

通行區】、【友誼禁行區】的概念。 

(3)  教師小結:交朋友也有安全規則,學生在人際交

往中要留意自己的行為與表現,避免誤會、衝突。 

 

 

 

 

 

 

30’ 

 

 

 

 

 

 

 

 

 

 

 

 

 

 

 

 

 

 

 

 

 

 

 

 

 

 

 

 

 

 

 

 

 

 

 

 

 
 
 
 
 

「朋友你和我」題目卡*5 

小白板*5 
白板筆*5 

 
 
 
 
 

 
 

 
 
 
 
 
 
 
 
 
 
 
 
 
 
 
 
 
 
 
 
 
 
 
 
 
 
 
 

友誼通行區牌卡 
友誼禁行區牌卡 

 
 
 
 
 
 

background image

三、 

統整活動 

1. 

教師發下「朋友你和我」學習單。 

2. 

說明題目,針對今天課堂的內容填寫,思考自己的

交友狀況。 

※提醒學生:無標準答案、答案越仔細豐富越好。 

(1)  對我來說,怎麼樣的人稱得上朋友? 
(2)  身為一個「朋友」,我覺得自己做過很棒的事情... 
(3)  在與別人當「朋友」時,我覺得自己還需要注意

或改善的是... 

3. 

教師總結:一開始透過歌曲讓大家回想交朋友的好

處,再後面的分組討論,各組分享了許多對朋友不

同的想法,最後總結出一些和朋友相處上需特別留

意的地方,而下禮拜也會針對交友觀來討論。 

 

第二節《我的交友觀》 

一、   引起動機【尋找超級好朋友】 

1. 

引導學生回想前一堂課完成學習單的問題「對我來

說,怎麼樣的人稱得上朋友?」 

2. 

學生自由分享,教師摘要於黑板上。 

擬答:個性相似、聊得來、傾聽心事、互相信任 

3. 

發下兩張以不同顏色印製的學習單。 

4. 

請學生在「友誼新觀點」學習單上寫下自己的交友

條件。 

5. 

教師在黑板上畫姓名貼做為範例,請學生在「我的

超級好朋友」學習單格子中逐一填入自己朋友的名

字或暱稱,再沿虛線剪下成好友卡,統一置於學習

單上右側的「好友區」

。 

※朋友的範圍可包括: 

兒時玩伴、幼稚園、國小(低、中、高)

、國中(同

班、別班、學長姐、學弟妹)

、補習班、鄰居、網友、

親戚或老師感情像朋友。 

※學生思考朋友有限時,可依次序引導: 

知己→好朋友→普通朋友→同學 

 

二、   發展活動【交友條件論】 

1. 

教師提出國中生常見的六種交友條件,逐題說明並

張貼於黑板上。 

2. 

請學生確認「友誼新觀點」學習單第二大題,符合

自己認為交友的條件的打勾。教師同時於黑板上貼

出學習單上的六項交友條件字卡。 

8’ 

 

 

 

 

 

 

 

 

 

 

 

 

 

 

17’ 

 

 

 

 

 

 

 

 

 

 

 

 

 

 

 

 

 

 

25’ 

 

 

 

 

 

「朋友你和我」學習單 

 
 
 
 
 
 
 
 
 
 
 
 
 
 
 
 
 
 

 

「尋找超級好朋友」學習單 

「友誼新觀點」學習單 

※兩張學習單可用不同的顏

色,方便學生辨識教師指令。

 

 

剪刀*N 
膠水*N 

※書寫的過程中,教師可先發剪

刀給沒有帶的學生。 

 
 
 
 
 
 
 
 
 
 
 
 
 
 
 

「交友條件論」字卡(雙面)

*6 

 
 
 
 
 

 

background image

(1)  我能自在的說出想法 
(2)  可以開玩笑 
(3)  功課能力好 
(4)  我和他無話不聊 
(5)  經常一起行動 
(6)  和我要好 

3. 

活動體驗: 

(1)  教師說明上述六種條件也往往是國中生同儕常

見的吵架原因。以關卡挑戰的方式,依序翻轉

交友題卡從原先理性面到非理性面。 

(2)  請學生依照翻轉後的交友條件,逐一審核手上

的好友卡;若有不符合交友條件者,則將交友

條件的編號寫在框格內,並翻背面放置於學習

單左手邊的有緣再會區。 

‧交友條件一: 

我能自在的說出想法→意見不同時,我能直接

說出自己的想法 

‧交友條件二: 

可以開玩笑→他可以讓我隨意開玩笑 

‧交友條件三: 

功課能力好→他的功課、能力比我好 

‧交友條件四: 

我和他無話不聊→他和我之間沒有秘密 

※教師可適時澄清目前為止,剩下很少朋友是很正

常的,因為這些是常吵架的原因,所以都有一些需

要討論的部分,大家思考字面上的條件去做篩選即

可。 

‧交友條件五: 

經常一起行動→不管做甚麼事,他都與我一起

行動 

(3)  依序完成六道題目的篩選。 
(4)  篩選後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a. 

這些條件有甚麼不合理的地方嗎? 

b. 

哪些地方需要修正? 

c. 

針對這些條件有沒有人有其他的想法? 

(5)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應,依序釐清這些常見的交

友條件變成交友迷思時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並

歸納原因。 

‧交友條件一: 

我能自在的說出想法→意見不同時,我能直接

 

 

 

 

 

 

 

 

 

 

 

 

 

 

 

 

 

 

 

 

 

 

 

 

 

 

 

 

 

 

 

 

 

 

 

 

 

 

 

 

background image

說出自己的想法 

擬答:太直接對對方來說可能會很受傷,可以

用委婉的方式。 

‧交友條件二: 

可以開玩笑→他可以讓我隨意開玩笑 

擬答:玩笑開過頭或隨意可能會踩到對方的底

線。 

‧交友條件三: 

功課能力好→他的功課、能力比我好 

擬答:成績不好不代表就不能是好朋友。可能

專長在不同處無法比較。 

‧交友條件四: 

我和他無話不聊→他和我之間沒有秘密 

擬答:有些秘密紙想放在心裡、因為在乎所以

選擇不說,怕對方擔心。 

‧交友條件五: 

經常一起行動→不管做甚麼事,他都與我一起

行動 

擬答:有一些行為跟事情,是不是對方怎樣自

己就要跟著做,例如討厭別人,是不是也要因

為義氣而跟著討厭那個人。 

‧和我要好→他只能和我要好,不會和其他人

要好。 

擬答:不需要為朋友排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

會有不同的朋友群。 

4. 

教師歸納學生所提之想法,說明交友條件一旦落入

「一定」

「絕對」

「只能」等極端非理性思考的情

況時,往往會流於武斷、僵硬而缺乏彈性,反而成

為人際交往中的交友迷思。 

5. 

教師以板書上的交友條件為例,請學生描述可能的

非理性之交友迷思。 
例:興趣一樣 
朋友間一定要興趣一樣→如果沒有共同興趣就不能

當朋友 

6. 

學習單上練習將自己的交友條件改寫為交友迷思,
做為日後交友時的自我提醒。 

 

三、 統整活動 

1. 

針對學生活動中的表現(想法、行動)給予回饋。 

2.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交友觀,但對朋友如

 

 

 

 

 

 

 

 

 

 

 

 

 

 

 

 

 

 

 

 

 

 

 

 

 

 

 

 

 

 

 

 

 

 

 

 

 

3’ 

background image

果有不合理的要求及期待時,將會造成朋友與自己

的困擾;如果在交友過程中,能對自己的價值觀不

斷澄清與適度調整,將有助於友誼長長久久,也能

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試教成果:

(非必要項目) 

觀課者心得 
1.  陳訢: 
    兩堂課中第一堂主要是分組討論、第二堂有我的交友觀之棄牌設計(友誼再見區)

,分別有

讓學生和他人討論(第一堂)與獨自思考(第二堂)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中也大多能集中精神去
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並對老師的提問進行回答,且對於老師的追問也能有一定程度的回應,
透過追問也能夠讓學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對於「友誼」這個議題自己的的價值觀,並提醒學生對
於這些價值觀要保有彈性以免成為交友迷思。 
    朋友對於國中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角色,第一節課引起動機的 MV 若能隨著學生的流
行跟著有變化的話,在一開頭也能很引起學生對友情課程的注意力。比較需要注意的應該就是,
第一堂課小組討論用到的小白板要夠大,也要提醒學生字寫大、清楚。學習單的部分可能因為活
動進行而壓縮到書寫的時間,有些人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能夠進行思考。 
 
2.  黃馨平: 
    從第一堂課透過分組討論交友的相關議題,小組成員互相分享想法,最後再以班級的分享及
教師引導,讓學生對於交友的學習更深入,到第二堂課透過「我的超級好朋友」姓名貼逐一淘汰
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思考自己的交友觀,並於總結時強調交友時應保有的彈性。 
    因為交友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議題,學生普遍反應及課程氣氛都相當熱絡,而彼此激盪出的
想法也都具有一定的水準,而答案具爭議性或不適宜的部分,也能夠經由教師的引導及提醒有更
多方面的學習,但在這個單元評量的部分,可能還要再多做思考,除了課堂上的舉手發言,作為
平時成績的加分外,學習單內容也宜有既定的評分標準,但若學習單做為評分的標準則應給予學
生更多時間去完成學習單,但課程的規劃上是很豐富的,則最後引導學生撰寫學習單的時間不
足,故回答的品質也參差不齊,這部分或許未來可以再做調整。 
 
參考資料:

(若有請列出) 

康軒第三冊(二上) 
附錄: 
一、「朋友你和我」學習單 
二、「朋友你和我」題目卡*5 
三、「尋找超級好朋友」學習單 
四、「友誼修復站」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一:

「朋友你和我」學習單 

附錄二:

「朋友你和我」題目卡*5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三:

「尋找超級好朋友」學習單(雙面)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四:

「友誼新觀點」學習單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