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年度藝術教育教材教案徵選作品
單元名稱 | 用耳朵看名畫 | 課次名稱 | 展覽會之畫 |
設計時間 | 99年5月15日 | 教學時數 | 每節40分鐘,共4節 |
設計者 | 邱惠燕 | 適用版本 | 自編 |
適用年級 | 國小六年級 |
學習領域 | 藝術與人文 | 融入領域 | 語文、自然、社會、綜合活動、電腦 |
教學準備 環境說明 | 教學環境:
□電腦教室 □班級教室 專科教室
□其他 2.資訊硬體設備: 珠光螢幕 資訊車
單槍投影機 電腦 □電視機 數位相機 □實物投影機 其他CD音響、錄放影機
3.教學所需特定軟體: Powerpoint、CD音響
4.教師:圖畫、圖片、影片或故事、教學CD、鋼琴、節奏卡。 學生:圖片或影片、故事。 |
九 年 一 貫 領 域 能 力 指 標 |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 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 要素。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 價值。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
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3-3-13
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
3-3-14
選擇主題,探求並收藏一、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如純藝術、
商業藝術、生活藝術、民俗藝術、傳統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好。
|
教 學 目 標 | 知識: 能認識作曲家穆梭斯基的生平。 能認識各種木管樂器。 能知道各種樂器的音色。 能知道曲中表現的特殊技法。 能了解「展覽會之畫」是西洋音樂史哪一個時期的作品。 能說出聽了這一首曲子之後的感受! 能知道「展覽會之畫」是誰的作品 能了解作曲家作「展覽會之畫」的背景原由。
技能: 能欣賞穆梭斯基的《展覽會之畫》。 能隨著音樂並用圖像表達出曲調的高低與節奏的快慢。 能分辨樂曲中速度的快慢。 能分辨樂曲中所表達的情感。 能利用各種聲音創作出圖畫的內涵。 能聯想音樂曲調與圖畫的關係。 能利用肢體表演欣賞圖畫的動作。 能分組設計介紹名畫配名曲。
情意: 能靜靜聆音樂。 能在觀賞別人表演時表現出應有的禮貌及態度。 能養成對藝術欣賞的正確態度。 能參與各項音樂課程活動。 能與同組同學培養互助合作的負責態度。
|
教
材
分
析
| 從穆梭斯基的《展覽會之畫》中,聆聽與感受音樂曲調與圖畫之間的關係。 全曲共分十段,每段均根據一幅圖畫而作,且各有標題。引文〈漫步〉的主題貫穿各段樂曲之間,不但連接於各曲之間,並用以描述作者漫步觀賞畫展的情景。 <漫步>穆索斯基說:「他自己的身形在在從所有的間奏曲中顯露出」。這段基本上以奇數變化拍譜成的樂曲帶有濃重的俄羅斯風味,曲風富麗堂皇、沈穩洪亮,做了個莊重肅穆的開場。 〈侏儒〉-呈胡桃鉗形狀的古怪侏儒,拖著其蜷曲的雙腿,發出尖細的叫聲,音樂則描出侏儒古怪笨拙的跳躍爬行動作,暗示出侏儒陰沈的聲音,傳神地畫出侏儒聲音與動作情狀。 〈市場〉-描寫法國中部一座老縣城利莫日的市集,樂曲在快板上展現充滿生氣的曲調;猶如一群商販和婦女們在市場上喧鬧閒談的情景。 〈古堡〉-由於作曲者無法正面描寫古堡的特性,所以將焦點集中在月
下古堡前彈魯特琴唱歌的遊唱詩人,以仿中古調式的旋律勾起中古的 想像,再以平靜的律動節奏襯托出月下寧靜的氣氛,點出畫中的主旨。
主旋律由中音薩克斯風,伴奏由加弱音器的弦樂。 〈御花園〉-法國巴黎羅浮宮外著名的御花園,焦點放在描繪這些玩耍中的小孩,試著描繪出小孩子們的嬉戲世界,純樸可愛,天真優雅的語態。 〈牛車〉-一部木製車輪巨大的牛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行走的情狀,音樂由小聲至大聲再回到小聲以穩定步伐描繪出牛拖著車從遠玉近,近至遠的經過;低音號的獨奏是此曲的重頭戲。 〈蛋中雛雞之舞〉-小雞們嘰嘰吱吱,邊鳴邊叫飛奔的熱鬧景象,管弦樂音響。 〈兩個猶太人〉-借用大聲齊奏的猶太教旋律,生動的傳達出有錢猶太人那副霸氣十足財大氣粗的模樣,細聲細氣的猶太人則以一連串三連音加上裝飾音,喋喋不休的拜託著。 〈地下羅馬古墓〉-「以死的語言致死者」樂曲前半之古墓是以陰沈猛烈的和弦來表達,已逝的哈特曼創造之魂引領我走向骷髏,骷髏們從內部發出柔和的閃光。借由漫步的主題,以震音小聲奏出,聽來好似在黑暗中發出柔和的光芒。這兩段對比強烈的音樂巧妙的低音銅管與弦樂及高音木管傳達出來,在色度的對抗上極端鮮明。 〈腳上的小屋〉-傳說女巫用杵和臼將人骨磨碎之後當做飯來吃。描繪巫婆在夜空中騎行的姿態,時而威風八面,時而陰森,拉威爾則以詭異交雜強勁的音響,準確的再現此一場景。 〈基輔城門〉-樂曲重點為城門的鐘響聲,莊嚴宏偉的音樂描寫出鐘聲之海與教士們的頌歌,漫步再現,最後以響亮無比的壯麗姿態將這組融合樂與畫的名曲做個氣勢昂揚的總結尾。
|
教 學 評 量 重 點
| 是否能聽懂《展覽會之畫》中音樂主題特徵? 是否能聽出《展覽會之畫》中演奏的樂器? 是否能認識作曲家穆梭斯基的生平。 是否能隨著音樂並用圖像表達出曲調的高低與節奏的快慢? 是否能利用日常聽見的聲音來創作出不同的節奏? 是否能聯想並說出《展覽會之畫》中圖畫的內容景象? 是否能說出與圖畫相關的音樂? 是否能分組設計介紹名畫配名曲? 是否能利用肢體表演欣賞圖畫的動作。 是否能說出各種木管及弦樂器。 是否能分辨各種樂器的音色。 是否能表現觀賞時應有的禮貌與態度? 是否能與同組同學培養互助合作的負責態度。
|
設
計
理
念 | 在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中,《動物狂歡節》使用在欣賞教學上,是最為普徧且容易讓學生了解的,那是因為《動物狂歡節》中,動物的叫聲及動作,是吸引小朋友並能引起其興趣的。而穆梭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同樣具有作曲家經由視覺、感官、靈感與動機所創作出的音樂。例如:華格納在威尼斯看到美麗的落日,而寫下《齊格菲》最後一幕的旋律;而以梵谷的《星空》所創作出的音樂,更深得大眾所喜愛。但由於《展覽會之畫》目前在國小的音樂欣賞上未能普遍使用,所以,筆者重新檢視《展覽會之畫》,重新安排、設計,期望能用在高年級音樂欣賞課程上。 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我們希望藉由《展覽會之畫》,讓小朋友了解音樂與繪畫的結合,同樣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藝術感受。因為,為了要能傳達畫作裡的主題,作曲者往往得尋找適當的切入點,以便建立起準確的關聯,讓聽者真正能明瞭其所指為何,在《展覽會之畫》裡便有許多這種情形。因此,我們設計了發現音樂之美、看得見的耳朵、用畫的旋律及用耳朵看名畫等單元,希望帶給同學的是: 啟迪童話般的想像力-例如《展覽會之畫》中的〈女巫的小屋〉、〈雛雞之舞〉及〈基輔〉,都相當富有童話般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設計了肢體表演活動,豐富表演領域方面的藝術學習。 指定名畫分組配樂-《動物狂歡節》是以音樂描模動物們的動作及叫聲;但《展覽會之畫》卻是以音樂搭起聽眾及繪畫之間的橋樑,難度更甚。所以,我們設計了以名畫配名曲的活動,期望學生能統整起視覺及聽覺藝術,並啟發其創作能力。 基本聽覺藝術的訓練-除了認識樂曲中的樂理之外,我們也期待同學對木管及弦樂器有基本的認識;我們設計了相關的音樂遊戲,例如:直笛吹奏、歌劇演唱、漫步等,希望引起同學們的興趣,進而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
課
程 架 構
用耳朵看名畫




看得見的耳朵
用畫的旋律
發現音樂之美
用耳朵看名畫




















樂曲介紹:漫步、侏儒、御花園、古堡、牛車、蛋中雛雞之舞、兩個猶太人、羅馬古墓、女巫的小屋、基輔城門
作曲家介紹:穆索斯基
音樂史流派:國民樂派
樂理介紹:五聲音階、三度、四度、五度音程、頑固低音、俄國民謠
樂器介紹:小喇叭、薩克斯風、低音號、木管樂器、弦樂器
音樂遊戲:直笛吹奏、我也會唱歌劇、音樂圖像表演、名畫配名曲、漫步
教 學 活 動 |
節 次 | 教學重點 | 教學流程 | 教學資源運用 | 評量方式 |
第 一 節 ︵ 40 分 鐘 ︶ |
樂 曲 欣 賞 、 作 曲 者 介 紹 | ~
第一節開始 ~ 【發現音樂之美】 【引起動機】(8分鐘) 教師讓學生發表自己曾經觀賞過的畫展過程。曾經看過誰的畫?印象最深的畫是什麼?是本土畫家?或者西洋畫家?畫中的內涵是什麼? 教師讓學生聆聽幾種不同曲風的樂曲,並配合圖畫讓同學猜一猜。(小狗圖片-小狗圓舞曲、雷雨圖片-雷鳴與閃電、小鳥圖片-百鳥朝鳳等) 教師給予發表的同學獎勵。
【猜猜我是誰】-〈侏儒〉(5分鐘) 教師呈現〈侏儒〉(2’37)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侏儒的動作及故事經過。
教師先不說明,而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欣賞樂曲後,利用想像力進行回答,圖中侏儒在做什麼? 教師說明樂曲含義,並讓同學隨著音樂高低起伏,想像侏儒一巔一跛躑躅徘徊,悲涼淒慘的感傷。 指
導同學辨認八分音符-慌張的表情、切分音-跳著、顫音及快速音群-發抖的表情。
【樂曲欣賞】-〈漫步〉(7分鐘) 教師讓同學仔細聆聽樂曲(1’54),說明這是作者觀賞畫作之時,漫步於畫與畫之間的音樂。 指導同學認識俄國(俄國風味)民謠,並與中國民謠(中國風味)作比較。 
五聲音階。 四度音程。 節拍在五拍及六拍之間轉換,沒有固定的強弱拍。 它在各幅畫之間的速度不一,快-慢,極端的快、更快 和有點拖拉、舒緩的慢,為俄國民謠中兩種主要的速度。 〈漫步〉為本組曲之主題,先由小喇叭領唱,接著管樂合唱。
【直笛吹奏】-〈漫步〉(3分鐘) 教師介紹〈漫步〉的片段樂曲,並請同學用直笛練習吹奏。 G
F 降B CF
D CF
D B C G F 教師先示範吹奏,之後請同學吹奏。 教師請一名同學做漫步遊走,欣賞名畫,其他人吹奏直笛,為其伴奏。(可想像於畫室中看展的各種情形及表情)
【作曲家介紹】(5分鐘) 【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年3月21日生於俄羅斯普斯可夫。 穆索斯基從小就隨母親學鋼琴,家中經常舉行音樂晚會,九歲就能在晚會中彈奏費爾德一首相當困難的的協奏曲。1869年,史塔索夫為已故的建築師哈特曼辦了一個畫展,穆索斯基決心為好友寫一首組曲表其敬意,這就是《展覽會之畫》創作的始末。 1881年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作者)曾指揮演出穆索斯基的音樂。

【猜猜我是誰】-〈古堡〉(7分鐘) 教師呈現〈古堡〉(4’45)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古堡所敘述的故事。
教師先不說明,而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欣賞樂曲後,利用想像力進行回答,在圖中古堡所呈現的景像,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教師說明樂曲含義,並讓同學隨著六八拍子的樂曲,想像在一座中世紀城堡中,田園詩人在敘述古堡的遙遠往事,詩人歌聲中所蘊藏的無盡懷念和感傷。 指導同學分辨最低音,固執的唱著同一個音,叫做「頑固低音」。 主旋律由中音薩克斯風,伴奏為弦樂。 說說薩克斯風的音色為何?(明亮?溫柔?穩重?)
【歸納與整理】(5分鐘) 認識樂器「小喇叭」、「薩克斯風」及弦樂器。 認識六八拍子。 穆索斯基利用哪些技巧表現出圖畫的景像或動作?(八分音符、切分音、顫音、快速音群、頑固低音、三度、四度、五度音) 發下學習單,請同學回家蒐集、搜尋資料:
有關穆索斯基的生平背景。(第三節報告)
中國音樂與俄國音樂的不同(下節報告)。
~
第一節結束 ~ |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直笛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學習單 |
發表評量
聽音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討論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討論評量
表現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討論評量
態度評量
討論評量
聆聽評量
態度評量
歸納評量
實作評量 |
第 二 節 ︵ 40 分 鐘 ︶ |
音
樂
欣
賞 | ~
第二節開始 ~ 【看得見的耳朵】 【引起動機】(5分鐘) 教師講述上一節課樂曲的型態,並播放〈侏儒〉一小段讓同學記憶起。 請同學發表上節課指定的作業:中國音樂與俄國音樂的不同。
【歸納整理】(5分鐘) 教師播放有關中國及俄國在繪畫、建築、文化上的影片,介紹兩國在音樂上所形成的差異。 中國音樂的特點:五聲音階(c、d、e、g、a)、節奏多為七言、九言。 俄國音樂的特點:五聲音階(c、d、f、g、b)、速度不一。 播放中國音樂指導同學做比較。(茉莉花、太湖船) 中
國詩人與吟唱詩人的比較。
【猜猜我是誰】-〈御花園〉(4分鐘) 教師呈現〈御花園〉(1’37)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御花園中的景像。
教師先不說明,而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欣賞樂曲後,利用想像力進行回答,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教師說明樂曲含義,並讓同學隨著主題音樂,想像小孩在御花園中快樂嬉戲及喋喋不休爭吵的景像,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指導同學分辨三度音、四度音及五度音不同的聽覺感受。
【樂曲欣賞】-〈牛車〉(5分鐘) 教師呈現〈牛車〉(3’03)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牛車行駛的景像。 教師說明樂曲含義,樂曲低音區不斷反覆著和絃,沈重遲緩,表現老牛步履艱難的緩慢驅駛。 請同學隨著主題音樂,想像牛車行駛的景像,學習聽樂曲低音和絃音形,及聲音由近漸遠,由大聲漸小聲。 指導同學聽辨大小聲及三度音的頑固低音。 低
音號的獨奏是重頭戲。
【樂曲欣賞】-〈兩個猶太人〉(5分鐘) 教師呈現〈兩個猶太人〉(2’27)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大聲齊奏的猶太教旋律,描寫一個肥胖的猶太富人,和一位瘦弱的猶太窮人,胖富人傲慢,瘦窮人謙卑可憐。低聲部代表富人,高聲部代表窮人。 指
導同學學習分辨高、低聲部,弦樂和木管樂器、小喇叭。 說說樂器音色的不同?
【樂曲欣賞】-〈市場〉(4分鐘) 教師呈現〈市場〉(1’27)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描寫一群商販和婦女們在市場上喧鬧閒談的情景。 樂
曲快板,展現充滿生氣的曲調。
【音樂遊戲】(10分鐘) 在欣賞〈兩個猶太人〉及〈市場〉兩曲之後,請同學分組,試著把說話變音樂,半吟半唱來講話或說故事。 可先播放一小段歌劇引起同學們的興趣。 教師可先做一小段演唱,讓同學模仿。 分組表演。
【歸納與整理】(2分鐘) 中國與俄國民謠之異同。 認識樂器:「低音號」、管弦樂。 三度、四度、五度音程的分辨。 說話、唱歌及歌劇間的關係。 低音管、木管樂器的認識。
【第二節結束】 |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討論評量
態度評量
討論評量
聆聽評量
態度評量
討論評量
聆聽評量
態度評量
聆聽評量
態度評量
討論評量
聆聽評量
態度評量
歸納評量
|
第 三 節 ︵ 40 分 鐘 ︶ |
音
樂
欣
賞 | ~
第三節開始 ~ 【用畫的旋律】
【引起動機】(10分鐘) 教師播〈漫步〉的樂曲,喚起同學們的記憶,並與上節課程作聯結。 請同學準備上台報告學習單所蒐集的資料。 同學上台報告穆索斯基的概略生平及本曲的創作背景。
【歸納與整理】(4分鐘) 【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年3月21日生於俄羅斯普斯可夫pskov地區的卡列佛karevo。 穆索斯基從小就隨母親學鋼琴,家中經常舉行音樂晚會,九歲就能在晚會中彈奏費爾德一首相當困難的的協奏曲。 1869年,史塔索夫為已故的建築師哈特曼辦了一個畫展,穆索斯基決心為好友寫一首組曲表其敬意,這就是《展覽會之畫》的濫觴。 1881年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指揮演出穆索斯基的音樂。
【樂曲欣賞】-〈墓窟〉(4分鐘) 教師呈現〈墓窟〉(2’05)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一幅陰森森的墳墓圖案,為作者悲痛自己的老友死去。 第一部分為低沈、陰沈的低音和不安定的和絃。另一部分為行板,在高音區震音表現飄忽、神秘的氣氛。 體會作者如何使用震音表現飄忽且神秘的氣氛。
【樂曲欣賞】-〈雛雞之舞〉(5分鐘) 教師呈現〈雛雞之舞〉(1’19)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這是一段幻想的手法,描寫在蛋殼裡未孵化的雛雞們的鳴叫聲,並以蹣跚的步態搖搖晃晃的舞蹈情形。 請同學想像剛孵化的小雞如何舞蹈的情形,並等會上台表演。
【音樂、圖像與表演】(5分鐘) 指導同學分組,並上台表演〈雛雞之舞〉。 獎勵表演的同學。
【樂曲欣賞】-〈女巫的小屋〉(5分鐘) 教師呈現〈女巫的小屋〉(3’45)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學生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曲中充滿戲劇性音效,有女巫的獰笑聲、叫喊聲及風的呼嘯聲和樹林的喧嘩聲。 指
導同學聽辨本曲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音群,充分展現作者想像力。
【音樂、圖像與表演】(5分鐘) 指導同學想像樂曲中女巫的各種行徑,並踴躍發表。 獎勵發表的同學。
【歸納與整理】(2分鐘) 本節所介紹樂曲,皆與圖畫有密切聯結,。 穆索斯基利用樂曲及技巧表現出個人豐富的想像力。 穆索斯基為俄國國民樂派重要人物。 請同學準備下一節課的報告。
~
第三節結束 ~
|
簡報
CD音響
資訊車
簡報
資訊車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資訊車
Powerpoint CD音響
|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聆聽評量
歸納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態度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態度評量
表現評量
聆聽評量
發表評量
態度評量
表現評量
歸納評量 |
第 四 節 ︵ 40 分 鐘 ︶ |
綜
合
教
學 | ~
第四節開始 ~ 【用耳朵看名畫】
【引起動機】(8分鐘) 教師介紹梵谷的〈星空〉,並配合〈梵谷之歌〉,〈落日〉配上〈齊格菲〉音樂。 教師介紹各組同學們所準備的圖片,讓同學們觀賞,並期待同學們的報告。
【圖像與音樂的結合】-〈基輔〉(12分鐘) 教師呈現〈基輔城門〉(6’28)故事圖片,播放本曲,請同學說說看圖中的景像。 本曲氣勢宏偉,有莊嚴般的樣子、虔誠的讚美詩及慶典的鐘聲。 指導同學認識曲式:A-B-A-B-C-A 迴旋曲。 教師呈現俄國基輔圖片,與本曲做結合。 比
較埃及金字塔-〈出埃及記〉。
【音樂與圖像創作】(18分鐘) 各組同學上台展示並報告所蒐集的名畫,並配上音樂,與其他各組分享。 教師獎勵各組同學。
米勒的〈拾穗〉-韋瓦弟的〈四季-秋〉。 秀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日下午〉-德布西的〈牧神之 午後〉。 孟克的〈吶喊〉-莫札特的〈魔笛-夜后〉。 梵谷的〈烏鴉〉-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樂曲〉。 儘量由同學自己去想像、配對、創作。
【歸納與整理】(2分鐘) ◎教師獎勵同學們的表現。
◎此一單元為音樂與繪畫的結合。穆索斯基為了要能傳達畫 作裡的主題,於是尋找適當的切入點,例如:動作、聲音、影像,以便建立起準確的關聯,並使用適當的樂器、節奏、旋律,讓聽者真正能明瞭《展覽會之畫》裡所傳達的意像。
~
第四節結束 ~ |
簡報
資訊車
簡報
資訊車 CD音響
簡報
資訊車
CD音響
|
口頭發表
歸納評量
聆聽評量
學習評量
實作評量
發表評量
歸納評量 |
|
參考書目及網站 | 《給看得見的耳朵》〈穆梭斯基:展覽會之畫〉-文:林樵、圖:韓幼玫 大地兒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4.1月初版。 藝術與人文 國小六下音樂教科書 康軒出版社 〈音樂欣賞〉陳樹熙.林谷芳著 三民書局1995年9月
管樂星球
(
試聽
)
http://gogomusic.com.tw/modules.php?name=Content&pa=showpage&pid=91
Sun
Music( 試聽
)
http://www.sunmusic.com.tw/p16/hp.asp
古典音樂屋
http://www.concerts.idv.tw/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2003/default.htm
Music
Kids http://www.msu.edu/user/yangtaob/index.htm
|
|
|
【附件一】
學
習 單
( )年( )班 姓名:( )
作曲家在〈侏儒〉一曲中,使用了哪些技巧,表現地中精靈跑、跳、跛、發
抖等表情。
□八分音符
□切分音 □顫音 □快速音群 □休止符
作曲家在〈古堡〉一曲中,主旋律是由哪一種樂器主奏。
□中音薩克斯風
□小提琴 □小喇叭 □低音號
作曲家在〈牛車〉中,如何表現牛車行駛的景像?
□樂曲的大小聲
□速度的快慢 □樂器的改變
作曲家在〈墓窟〉中,如何表現神秘且飄忽的氣氛?
□震音
□不安定的和絃
依照〈基輔〉所進行的方式(曲式)為A-B-A-B-C-A,是屬於:
□圓舞曲 □迴旋曲 □交響曲
中國民謠和俄國民謠的異同是:
□皆是五聲音階 □中國名謠較多是五言、七言
□俄國民謠速度不一
請分組收集有關穆索斯基的生平資料:
【解答】 學
習 單
( )年( )班 姓名:( )
作曲家在〈侏儒〉一曲中,使用了哪些技巧,表現地中精靈跑、跳、跛、發
抖等表情。
■八分音符
■切分音 ■顫音 ■快速音群 □休止符
作曲家在〈古堡〉一曲中,主旋律是由哪一種樂器主奏。
■中音薩克斯風
□小提琴 □小喇叭 □低音號
作曲家在〈牛車〉中,如何表現牛車行駛的景像?
■樂曲的大小聲
■速度的快慢 □樂器的改變
作曲家在〈墓窟〉中,如何表現神秘且飄忽的氣氛?
■震音
■不安定的和絃
依照〈基輔〉所進行的方式(曲式)為A-B-A-B-C-A,是屬於:
□圓舞曲 ■迴旋曲 □交響曲
中國民謠和俄國民謠的異同是:
■皆是五聲音階 ■中國名謠較多是五言、七言
■俄國民謠速度不一
請分組收集有關穆索斯基的生平資料:
學 習 單
◎在欣賞《展覽會之畫》之後,小朋友,請你和同組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替你們所知道的名畫,例如:米勒的〈拾穗〉、梵谷的〈星空〉,應該配上什麼名曲才適合?

【附件二】
組別: ( )
同學: ( )
名曲:
作曲家:
梵谷的〈星空〉
名曲:
作曲家:


秀拉〈大傑特島的午後〉
【附件三】
木管樂器

薩克斯風 小喇叭 低音管

低音號 單簧管 長笛 雙簧管
小提琴
【附件四】
交響樂團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