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除法
指導單位: | 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 |
教學者: | 彰化縣田中國小 謝莉娟教師 |
壹、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年級:六年級
二、教學節數:共6節,本次演示第3節。
三、資料來源:自編教材
四、類別:一般教學 / 數
五、學生能力分析
1.學生已有整數除以整數,結果為分數的除法概念。
2.學生已有除號的算式記錄解題過程與結果的經驗。
3.學生已具有分數乘法計算能力。
六、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
2.能察覺分數除法的運算格式。
*對應之分年細目:
N-3-7能用分數倍的概念,整合以分數為除數的包含除和等分除的運算格式。
七、活動目標
1-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真分數除以真分數且為同分母的問題。
1-2.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真分數除以真分數且為異分母的問題。
2-1.能在具體情境中,察覺並呈現分數除法的成人算則。
八、教學概要說明
本單元教材內容有:分數除以整數、同分母相除、異分母相除、認識倒數、整數除以分數、綜合練習等六節六個主要探討主題。
本節(第三節)以異分母相除為主題,希望學生能藉由做圖或實務操作的方式,思考如何解決分數除以分數的情境問題,並運用正確的數學算則呈現解題過程。
教學重點:(一)能經由實務操作的過程解決問題。
(二)使學生學習上台發表己見。
(三)經由演算練習歸納出異分母除法的正確算則。
教學準備:(一)教師於上課前發下每人2張的長方形空白紙張。
(二)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並完成活動學習單。
(三)具體情境問題之揭示海報。
九、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內容摘要 | 主要問題與活動 | 說明 | 評量重點 |
◎準備活動 | 老師:佈置教學所需器具。 學生:發下2張長方型空白紙張、ㄧ張活動學習單(詳附件1)。 | ||
◎發展活動 | 1.教師提出問題,兒童能以自己的用語解釋這個題目的意思。 Q:咪路每天中午都要吃2/3杯巧克力起司,小楓有2又2/3杯的巧克力起司,可以足夠咪路吃幾天? |
|
|
2.兒童利用做圖法各自解題。教師行間巡視,進行指導。 3.由討論再複習同分母分數的除法可視為整數除法。 |
| ||
4.教師提出問題,兒童能以自己的用語解釋這個題目的意思。 Q:香吉士將白糖每2/3公斤裝一包,請問3/4公斤的白糖可以裝成幾包? |
|
| |
5.兒童利用摺紙操作法各自解題、發表。教師行間巡視,進行指導。 (1)以長方形紙張的摺紙研究問題的解法,根據題意可以說這個問題在3/4裡有幾個2/3? |
|
教學內容摘要 | 主要問題與活動 | 說明 | 評量重點 |
(2)由於分母不同,不容易看出如何操作紙張。所以先通分,原來紙張折成12方格,原題成為9/12÷8/12。 | |||
(3)從摺紙圖上可以看出原題可視為9個1/12除以8個1/12。算式記成: 9/12÷8/12=9÷8=1又1/8 |
| ||
6.各組進行發表,老師針對學生發表內容提問,進行觀念澄清。 7.當兒童對以上的程序已經理解也熟練其算法之後,將算式略加改變,轉到乘法: 9/12÷8/12=9÷8=3×3/2×4 =3×3/4×2=3/4×3/2 |
| ||
8.練習以下各題(請寫出算式): (1)4/7÷5/6= (2)9/10÷7/10= (3)3/8÷1/4= (4)從(1)~ (3)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麼? |
|
| |
◎綜合活動 | 教師從討論、發表歸納出: 1.可以運用通分方法解決異分母除法問題。 2.由香吉士分白糖的活動發現:÷2/3相當於×3/2,像這種2/3和3/2相乘為1的數,我們稱它們互為倒數。而分數除以分數的商等於除數的倒數與原被除數相乘的積。 | ||
【第一節結束】 |
貳、教學後的省思
一、進行課程活動時多注意兒童的特質與程度差異
本節活動中常會因為急於達成活動目標,而忽略兒童的建構概念的路徑差與時間差。對於利用做圖或摺紙,仍無法建構異分母相除概念的兒童,可多利用分數板的具體操作,以協助其抽象概念的建立。
二、教具、學具的改進
藉由摺紙的模式進行異分母相除前需先化成同分母的部分,兒童不易察覺如何將兩張不同等分的圖摺成為同等分的分母,所以可將長方形紙張改為同樣大小的投影片,以方便兒童思考、操作。此外,也需要給予兒童較長的時間去摸索、去做分組討論,看看到底要怎麼操弄,才能將異分母分數的相除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相除。
三、利用填空方式造成認知衝突
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填空方式造成認知衝突或是引導思考的樞紐。
例如:3/4÷2/3=3×3/4×3÷2×4/3×4=(3×3)÷(2×4)=3×3/2×4=(3/4)×(3/2),藉由上述的填空引導兒童發現並能說出:「÷2/3」相當於「×3/2」,像這種2/3和3/2相乘為1的數,稱它們互為倒數;而分數除以分數的商等於除數的倒數與原被除數相乘的積。
【附件1】分數的除法學習單
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
請你藉由做圖或實務操作的方式來思考如何解決以下的問題,接著並用算式來記錄你的解題過程與答案!
看看你的做圖或實務操作與你的算式是否相同?如果是,你可以加以說明嗎?
如果不同,請再想想看或和同組的同學討論為什麼會這樣?並試著修正它!
咪路每天中午都要吃2/3杯巧克力起司,小楓有2又2/3杯的巧克力起司,可以足夠咪路吃幾天?(利用做圖法思考題目,並寫出算式)
香吉士將白糖每2/3公斤裝一包,請問3/4公斤的白糖可以裝成幾包?(利用摺紙操作法思考題目,並寫出算式)
練習以下各題(請寫出算式):
(1) 4/7÷5/6=
(2) 9/10÷7/10=
(3) 3/8÷1/4=
(4) 從(1)~ (3)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麼?
卡卡西老師買了4公斤的軍糧食,並要鳴人每3/5公斤裝成一小袋,請問鳴人共可以分裝成幾袋?會不會有剩下的?如果有,那麼剩下的部分又該怎麼表示?剩下的為什麼是2/3而不是2/5?
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教學觀摩之綜合座談紀錄
◆ 會議日期:中華民國95年5月25日(星期四)
◆ 會議時間:上午10:30至12:00
◆ 會議地點:彰化縣田中國民小學(地址:彰化縣田中鎮南路里中州路一段177號)
◆ 主 持 人: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員 許扶堂主任(彰化縣大安國小)
◆ 輔導教授: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 林素微教授
◆ 出席人員:
◇ 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員5人
◇ 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深耕種子教師2人
◇ 彰化縣國小數學教師21人【本縣市國小共171校,參與出席者共19校】
◆ 會議紀錄人員:彰化縣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
壹、主席報告
歡迎各位先進來到本校研習,僅代表校長致謝,普林斯頓大學曾邀請愛因斯坦到校演講,愛因斯坦不太會演說而想婉拒,但校方給予的回覆是:只要您到校就可以,因為我們要的是您的風範與讀書研究的精神,只要到校來讀讀書,讓學生看您用功的樣子,比演說內容重要。今日大家齊聚研討,相信是會有很大的助益,本校行政團隊若有招待不周到的地方,尚請包含。
貳、演示教學討論
謝莉娟老師:
獲知此項教學任務後,從四月初就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得自美國Robber所倡導的輔導發現法,此次教學課程內容中,我讓小朋友動手畫、動手摺,分數除法的概念東西就能從中導引出來,小組討論花費許多時間,也在平常練習中請數學小老師做課後輔導的工作,總覺得數學課程時數不夠用。雖緊張,但也學到寶貴的經驗,盼得到大家的指導。
郭換枝老師:
『怎樣解題』涵蓋各個單元,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特別是報章雜誌中也有很多的想法點子,這次的教學就是從國語日報中找尋類似的資料,著重於連結能力指標,從生活訊息中用算式解決,我的教學概念是:教學目標有沒有達成,如此而已,不管課業成績是否領先別的班級,也不會按照課本編排例子,希望能讓今日參與教師感覺不一樣,運用資訊來擴大學生學習的機會。期盼研習的老師提供我更多意見。
参、一般教學討論
(一)示範教師報告:
謝莉娟老師:
獲知此項教學任務後,從四月初就開始認真準備,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得自美國Robber所倡導的輔導發現法,此次教學課程內容中,我讓小朋友動手畫、動手摺,分數除法的概念東西就能從中導引出來,小組討論花費許多時間,也在平常練習中請數學小老師做課後輔導的工作,總覺得數學課程時數不夠用。雖緊張,但也學到寶貴的經驗,盼得到大家的指導。
郭換枝老師:
『怎樣解題』涵蓋各個單元,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特別是報章雜誌中也有很多的想法點子,這次的教學就是從國語日報中找尋類似的資料,著重於連結能力指標,從生活訊息中用算式解決,我的教學概念是:教學目標有沒有達成,如此而已,不管課業成績是否領先別的班級,也不會按照課本編排例子,希望能讓今日參與教師感覺不一樣,運用資訊來擴大學生學習的機會。期盼研習的老師提供我更多意見。
(二)回饋與提問:
二水國小林淑珠老師:
謝老師是教育新手,能井然有序的示範教學,實在不簡單。而從郭老師教學中讓我學到一件事:優秀是訓練出來的。郭老師的教學有效率,同學能勇於發表,激發自己的想法,對於如何引導反應遲鈍的孩子學習,提供我學習的機會。
田中國小康素秋老師:
謝老師的教學讓孩子有發揮的空間,也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是教育上重要的觀念,雖多花了點時間,但應是值得的。郭老師則在態度、語氣上讓學生無壓迫感,以推理思考模式教導學生解題步驟及方法。
東和國小張肇偉老師:
謝老師的教法乃循序漸進,能明確描述課程內容,提供學童動手做的機會,是數學教育成功的基石。郭老師則以新穎的題材引出更大的數學空間,雖以教學多年,仍不斷接受新知並以訓練同學表達的方式,發表想法的勇氣,不但讓學生學到很多,也讓我學到很多。
新民國小蔡季書老師:
謝老師的教案編排想法和我差不多,教法不沉悶,也無壓迫感,上起課來很舒服的感覺,聲音甜美。郭老師則以新穎的題材及訓練讓同學表達的方式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整個課程中讓我看不到不喜歡數學的朋友,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相信如此的訓練能讓小朋友擁有更多的能力。
源泉國小陳月霞老師:
就教學而言,個人學到很多,兩個問題請教:分組時,會有程度差的小朋友不發言,如何克服分組所造成的障礙。數獨若有學童解不出來,他要如何填出答案。
(三)輔導員的話:
謝老師的教學運用到討論式教學法,努力有目共睹,只可惜的是在於給題後,學生討論的時間並不足夠,比較倉促,未能達到所要的目標,應多等一下才好。另外在分數的除法概念導引,似乎可運用更佳的教材來代替摺紙,省時又較為正確,且在規則歸納時突然提起因數概念,也稍微不當。郭老師教學班級,學生操作發表能力強,可見學生訓練有素,資訊融入題材很棒,提供不同思考空間。運用不同指定方式發表可以得到更多的效果,如抽籤、複述解法等、上台發表則以志願者為佳。
謝老師的教學能先複習舊經驗,且反應靈敏、對於突發問題應對機智,架式十足,並能以幽默來化解學童發表時的緊張神情,配合行間巡視增強學童學習功能,教學整體而言,相當成功。另外提供下列幾點看法:題意要能適當澄清,面對孩童茫然眼神時要能給予更多說明。佈完題後先寫算式填充題,用意乃在溝通時能聚焦,不會天馬行空的講,也能製造認知衝突,增加思考機會。先討論再發表的教學策略對低能力學童頗為適用。允許學童有不同的解法,畢竟操作與解法是不同的發現過程,能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除或乘。利用資訊融入教學要注意的事情是,單槍投影及工具使用過多會造成學生與學生對談機會較少。分組討論切記勿淪為一人主導。數學教材的掌握要能適切得宜,勿列出與教學過程不相關的能力指標。
(四)教學者回應:
郭換枝老師:
有關如何訓練班上小朋友發表能力的問題,從個人列式後,輪流發表自己的解題策略然後按照推理的方式解決數獨,自設問題提問,從中找到解題規律或方式。我的訓練是全面性的,不會去在乎學年班級間的成績,會找尋額外的東西,培養解題合理性,讓學生願意思考是來自老師的培養,給予學生有表現的機會。
謝莉娟老師:
感謝各位先進的指導,獲益良多,我會更努力的,謝謝大家。
肆、其他
林素微教授:
關起門來吃糖,未來如何能教數學,從事數學教育?每個研習背後的代價是相當高的,其中包括代課費及老師前來研習的時間花費,主辦單位也需費時準備,希望有些感動的力量。感謝教學者背後所付出的心血,雖說展現的是平常教學的幾倍心力,但也必能獲得正面與實質的回饋,能將看到的優點紀錄作為日後教學上的參考,重視學生及自己的迷思,不要畫地自限,隨時充實自己,從小培養學童討論的能力,教學才會好,也才好教學,雖說老師會有課程上及面對家長上的壓力,但要能秉持理念,帶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