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連江縣社群營造點補助簡章

格式
doc
大小
197.5 KB
頁數
12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4-12,离现在 1 1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簡章

壹、計畫緣起:

為打造說故事的島嶼,鼓勵社區社群及居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透過賦權培養社區自主營運,持續累積在地知識與社區記憶,促進社區內各文化資源與空間整合運用,以達到社區永續發展之目標,特辦理本補助案,主辦機關為連江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承辦機關為連江縣政府文化處(以下簡稱文化處)。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文化部

二、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參、補助對象:

一、立案團體:依法設立登記或立案之組織、法人、社區發展協會、民間團體(不含政治團體)

二、自由組隊:年滿20歲之自然人,至少3人組成團隊(須推派1人為代表人),需擇至少一個本縣社區作為實踐場域,或以議題導向出發,不限單一社區辦理創意行動。

提案計畫應事前取得與合作社區組織之同意,並符合公共性,補助款應全數使用於提案計畫,不得用於營利用途。

肆、補助項目:

本補助以本縣境內執行之各項社區營造工作為補助項目各項設備器材購置、硬體設施設置施作及固定水電費等項目不予補助),因應行政院推動「國家語言整體方案」重大政策,主題調研、培力與推廣活動類,建議加強母語的記錄與產出。


類別 

項目 

內容及舉例說明

文化扎根

在地知識

針對社區之人、文、地、產、景,進行社區現有資源盤 點、訪查、整理、記錄、編輯、印刷出版及展覽,以發掘在地資源,建立社區資源資料庫,並建構以在地知識為主體的「地方學」,讓地方知識網絡成為居民社區認同與社區營造的基礎,勾勒出社區發展願景。

社區刊物

以社區報、電子報、社區地圖、摺頁簡介及繪本等紙本或電子出版品之編輯或發行,進行社區訊息傳播與社區營造相關主題之論述,藉以聯絡居民情感,或表達對在地發展與公共議題見解。

社區影像

透過影像創作攝製,以議題討論方式,記錄社區營造工作、地方節慶活動、地域歷史文化特色發展,或社區共同事務等,以促進社區成員參與分享。

文化資產研究與守護

進行社區文化資產之調查、研究、保存維護、發揚推廣、活化再利用等工作,激發社區居民共同守護文化資 產意識與作為。

社區特色產業或工藝

以社區民眾為主體,共同推動傳承在地特有工藝或產業之相關計畫活動。

社區培力

人才培育/

社區共同學習

包括以田野調查、導覽、特色研究、社區傳統技藝傳承、公民美學教育推廣等為主題,所進行之研習課程、座談、工作坊及專業研討等(不含社區內採使用者付費方式進行之個人才藝研習班)。

展演體驗

社區展演

以社區劇場或藝文展演,作為社區探討該社區公共議題,或營造社區發展特色之媒介等(不含專業藝文團體一般例行性巡演)。

社區體驗/

文化小旅行

藉由社區深度之旅、在地文化踏查、標竿社區觀摩與社區遊程體驗等,讓在地居民及外地民眾認識社區資源與特色。

資源整合

友善互助/

社區資源共享

秉持互助精神,擴大引動參與,協助或協力過往社造資源挹注較少社區,推動社造或村落文化等工作。

多元議題

以各種方式或行動方案,關注社區內如新住民或原住民族等多元文化議題,並可引發社區居民之共同意識,且凝聚向心力者。

區域資源整合及協力平臺

結合社群組織、跨域合作,因應在地多元發展、生活議題,以在地人、社區事為內容,發展在地所需之文化創意活動、藝術創作、空間營造等相關工作,活化在地文化,永續經營。

青銀合創

促進青年結合退休黃金人口,協力投入社區公共事務,以活化社區經營,或以創新服務之策略

其他

其他具有社區意識、可凝聚社區向心力,及具公益性之各種創新行動方案,經審查具可行性且對推動本社區營造有意義者。


陸、遴選方式(提案類型):

一、深耕計畫

1.提案內容:鼓勵其透過計畫提案與執行過程,以挖掘、傳承社區人才資源與地方知識將其紀錄所延伸之計畫方向,如研習、體驗、社區紀錄等,並鼓勵跨社區整合促成社區參與、凝聚社區共識與願景。

2.補助金額:最高補助上限為新臺幣15萬元,無須自籌費用。

二、專案計畫

1.提案內容計畫內容對於社區營造及「島嶼就是博物館」政策推動有重大助益或具時效性者,著重社區文化空間營造(將社區故事轉化為展示內容),符合馬祖好食(飲食文化、馬祖好神(信仰文化)、馬祖好潮(海洋文化)、馬祖好學(社區學習基地)、馬祖好強(戰地文化)等主題(可擇一或多主題整合併行),得以專案補助方式辦理。


主題

文化內涵

內容說明

馬祖好食

飲食文化

馬祖飲食習慣與風俗多傳承自原鄉福州,因海島環境特色及國軍帶來的影響,孕育出在地特色飲食文化。以傳承飲食文化、或融合傳統元素進行創新為目的,將相關知識、技藝轉化為展示、體驗與交流的基地。

馬祖好神

信仰文化

馬祖民間信仰神祇多元,著重信仰與聚落發展關係介紹、在地特色傳統習俗或節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

馬祖好潮

海洋文化

馬祖以海為生,豐富的海洋生態孕育出漁家生活場域。針對社區早期漁業發展、海洋議題,加以保存記錄或轉化為創作形式,呈現地方海洋生態與漁業知識,成為社區的海洋文化資源。

馬祖好學

社區學習基地

打造社區人文藝術、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等多元學習場域。

馬祖好強

戰地文化

針對社區的戰地景觀、據點及軍民互動記憶進行訪查、記錄整理,透過故事介紹與串聯,發展社區戰地記憶主題的交流與學習場域。

馬祖好景

藝術島

配合兩年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接軌國際,透過社區與藝術家合作凝聚社區在地能量展現社區之美。


2.補助金額:計畫中有具有示範代表性及特殊性質者,擬採專案補助,補助金額上限,視計畫性質,不受上述限制。

柒、申請文件:(如計畫書格式不符或資格文件不全者則不予受理)

一、計畫書一式3(參考格式如附件1,採A4直式橫書,正反雙面印製,左側裝訂)。

資料均須含電子檔(請寄至marquee[email protected]電子信箱)

二、團體立案登記證書或備案證明影本1(自由組隊免附)

各項申請文件資料不論獲補助與否,概不退件。

玖、申請方式:

符合提案資格之單位擬具計畫書並備妥相關資料,於517日之前(免備文)親送(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17時)或掛號郵寄至連江縣政府文化處社區營造中心(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6-1號),並請於信封上註明「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字樣。未於提案期限內送件者概不受理。

拾、審查方式與結果通知:

一、暫訂113521由文化處邀請學者專家組成評審小組,由評審小組依據各提案單位之提案內容及提案簡報,進行提案審查。補助金額視提案計畫內容而定,文化處核定補助金額後,各受補助單位須依評審意見進行計畫書內容及經費概算之修正,經文化處審核同意後始辦理簽約,經費不足部分由申請單位自籌之。

二、審查流程:

書面提案資格審查提案簡報提案審查會議審查結果通知。

三、評審基準:

1.提案單位是否有健全組織、程序及推動計畫之能力。

2.提案計畫之目標、內容可行性及跨局處計畫資源整合能力。

3.經費概算表配置之妥適性。

4.提案單位社區居民主動程度及參與情形。

5.提案單位歷年申請相關計畫補助、執行及核銷情形。

四、審查結果通知:

核定補助結果將於文化處網站(http://www.matsucc.gov.tw/)公告,並以公文書面通知。

拾壹、注意事項:

  1. 計畫書經費編列:

各單位經常性之人事費、紀念品、獎金、購買軟、硬體設備及非消耗品(如電器、電子產品、印表機等)、建築等費用,均不在本計畫補助範圍內,且文化處有選擇補助計畫經費概算表內特定項目之權利。

  1. 計畫書內容:

  1. 請於計畫書內詳述社區特色、計畫目標與計畫內容,並以社區整體發展及特色推廣為考量。

  2. 申請之計畫應整合地方資源,可邀集學校、社區、文史工作室等單位共同參與,以展現地方文化特色。

  3. 為整合計畫補助資源,申請單位於今年度已申請或將申請各級政府計畫,請於計畫書第八項說明,如與本計畫有連結性請詳述,將作為審核依據之一。

  1. 受補助單位辦理期程:

  1. 受補助單位須依審查意見修正計畫書內容及經費概算,經文化處確認無誤後,辦理契約簽訂事宜。

  2. 執行計畫期間如有期程、辦理方式、講師等內容之變更,應事先函知文化處並獲同意後,方可執行。

  3. 受補助單位之計畫應依所訂合約日期全數執行完畢,並於1131031日前完成核銷結案。

  4. 受補助單位辦理之計畫如須辦理結案期限展延,須敘明理由並函請文化處同意,且應以文化處核定之期限為準。

  1. 受補助單位配合事項:

  1. 辦理受補助計畫內之各項活動時,活動現場之視覺輸出、相關出版品、文宣資料,應於適當位置以LOGO、圖案、文字或影音資訊等方式,標示指導單位為文化部、主辦單位為連江縣政府、承辦單位為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執行單位為受補助單位。

  2. 受本計畫補助印製之出版品,請於核銷結案時檢送紙本5、電子檔(可選光碟、隨身碟或雲端連結等方式繳交)備查,經確認電子檔案無誤後辦理結案。

  3. 受補助單位應提供相關資料,並配合參與文化處及文化部社區營造成果展(如:社造成果專刊及相關文宣品出版、年度社區營造成果展等)。

  1. 著作權規範:

本簡章補助之各項成果報告資料,如照片、影像、紀錄片、劇本、文字紀錄、書籍、影音資料(包括但不限片段影音檔)、詮釋資料、小圖及相關作品等之著作財產權,除應授權文化部及文化處外,亦授權文化處可授權第三人自由運用於相關成果展現及宣傳行銷或為加值應用,而數位物件則授權文化部及文化處非營利使用。

  1. 經費核撥與稅額:

  1. 入選單位須於各請款階段檢付請款領據及銀行帳戶影本給執行單位以完成款項撥付作業。若入選單位為非營利之立案法人,須提供該單位領據;若為自由組隊,則須由代表人(個人)簽具個人領據及檢附帳戶做為撥款對象。

  2. 受補助單位須自行依照法令相關規定辦理納稅,並保留相關單據10年以上,以供查核;自由組隊者,代表人(個人)須自負補助款所造成個人所得稅款之增額部分。

拾貳、計畫書格式及相關表單:

關書表與本計畫公告事宜,請至文化處網站http://www.matsucc.gov.tw/便民服務下載使用,或逕洽社造中心領取0836-22393122)及本府文化處(0836-23146203 翁先生)

附件1

提案計畫參考格式


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



計畫名稱:○○○○○○○○○○○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

承辦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提案單位/團隊名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月 日

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申請表

申請單位或

團隊名稱


立案文號/身分證字號


會址或團隊

聯絡地址


負責人或

提案代表人

  • 姓名:

  • 職稱:

  • 連絡電話:

  • 電子信箱:

計畫連絡人

  • 姓名:

  • 職稱:

  • 連絡電話:

  • 電子信箱:

其他團隊成員

請填寫真實姓名、現值及職稱

表格不足請自行延伸

(1)

(2)

(3)

計畫名稱


辦理期程

自訂約日起至1131031日止

計畫總經費(A)

(單位:新臺幣元)(A=B+C)

○○○,○○○

申請補助經費(B)

(單位:新臺幣元)


○○○,○○○


自籌經費(C)

(單位:新臺幣元)

申請單位自行編列

○○○,○○○

其他政府機關補助

○○○,○○○

民間捐款

○○○,○○○

其他補助款

○○○,○○○

3年獲各級

政府補助情形


(自由組隊無則免填寫)




社團或團體圖記


申請單位聲明:

本次申請補助案件之申請書及所有檢附資料均據實填報,且未曾以同一計畫向貴府不同機關重複申請,如有虛偽,一經查獲,願無條件如數繳回補助款項,並負擔法律上一切責任。






負責人/提案代表人: (簽章)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書

一、計畫名稱:(命名)

二、計畫緣起:(說明提案的原因,或以社區現況與問題,想要解決或改善什麼?)

三、計畫目標:(條列式說明本計畫希望達成的目標)

四、辦理單位:

  1. 指導單位:文化部

  2. 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

  3. 承辦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4. 執行單位:(提案社區名稱)

  5. 協辦單位:(本計畫協助辦理的單位、團體)

五、辦理地點:(計畫實施的範圍,也可用社區地圖呈現)

六、參加對象、人數:(含社區住戶、樂齡、新住民、幼兒等,估計多少人參與)

七、社區簡介:

  1. 社區特色發掘:(可從人、文、地、產、景等方面描述,如社區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背景)

  2. 社區資源現況盤點:(以下項目可自行增修刪改)

  1. 人力資源(含人口狀況、可動員參與之人力資源、社區組織、志工團體、當地藝文人士等,如具特殊專長或技藝之人才、○○國小等)

  2. 文化資源(含各種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社會風土人情等)

  3. 地理資源(含地方動植物、海洋、礦業、生態等)

  4. 生產資源(地方產業資源)

  5. 景觀資源(含自然景觀、社會景觀及生活景觀,如田園、地標等)

八、今年度各級政府補助情形:(說明今年度是否已申請將申請各級政府計

畫,如與本計畫有連結性之計畫請詳述,如產發處社規師、農村再生、勞動部多元就業人力等)

九、計畫內容:

  1. 工作項目:(本計畫辦理哪些內容項目,條列式說明)

  2. 執行方式:(說明計畫執行的方式與操作策略,如有工作坊、研習課程,請附上課程表)

  3. 執行進度:(說明計畫執行的期程)

  4. 人力組成及分工

  1. 主要計畫執行人員介紹

  2. 參與計畫工作團隊人員名單及其負責工作項目

  3. 團隊人員可服務動員之對象與方式(如有外部協力之學者專家或專業團體,請附上簡歷)

十、預期效益:(期待這個計畫讓社區有何轉變?或本計畫能達成的實質效益是

甚麼?)

十一、經費概算:(以附表載明,單位:新臺幣/元,若有自籌款請於備註欄中註明)

項目

單位

數量

單價

小計

備註

人事費


講師費

小時

助教費






出席費


臨時人員











業務費


印刷費


誤餐費






設計費






雜支

(總經費5﹪以內)

總計





十二、經費來源:

(一)連江縣政府文化處經費○○○○○元

(二)自籌經費○○○○○○○○元

總   計:○○○○○○○○元


附件2

費用編列標準參考表


費用項目

單位

單價

備註

人事費

出席費

*

2,500

視會議諮詢性質及業務簡繁程度,最高可至2,500

外聘講師

*

1,600


外聘講師(有隸屬關係)

*

1,200


內聘講師

*

800

主辦單位的內部人員

臨時工日支

薪資

*

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176/)

業務費

稿費













一般撰稿(中文)

千字

680~1020


特別撰稿(中文)

千字

810-1420


編稿(中文)

千字

300~410


圖片稿

每張

135~200


圖片使用費(一般)

每張

270~1080


圖片使用費(専業)

每張

1360-4060


圖片版權費

每張

2700~8110


設計完稿費(海報)

每張

5405~20280


設計完稿費(宣傳摺頁)

每頁

1080-3240


設計完稿費(宣傳摺頁)

每件計酬

4060-13510


校對費

按撰稿費

5%~10%


審查費按字計酬

中文

千字

200


外文

千字

250


審查費按件計酬

中文

810


外文

1220


一般事務費

誤餐費(便當)

100

研習課程/活動100*

茶水費

20

活動辦理茶水雜支費,每人每次20元計

清潔用品



說明買哪些東西

材料費



舉辦活動所需材料

耗材雜支費



講義影印紙張、墨水、文具等耗材

國內旅費

交通費


外聘講師往返台馬交通

工作人員往返台馬交通機票

住宿費

2000

外聘講師住宿費



本表請填寫1,於交付申請文件時,將此表置於所有文件最上方

113年度連江縣社區營造點補助

申請文件檢查表


必備附件(1~3請依序排列裝訂)

1.計畫書一式3份。

2.電子檔(以光碟、隨身碟或電子郵件擇一方式繳交)1(含以上申請表、計畫書等資料)。

3.團體立案登記證書或備案證明影本1(自由組隊免附)

說明

1.前項各款文件與影音光碟資料,不論入選與否概不退件。

2.本申請書所需之資料應以A4規格紙張繕打並對齊左上角裝訂。

3.本表僅製作1,非製作3頁(或3張)。



申請單位或團隊名稱:○○○○○(用印。自由組隊免用印。)


負責人/提案代表人:○○○(簽章)



1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