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瑞祥-健康人生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鼓勵並引導孩子多運動,培養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運動習慣,觀察孩子心理需求,提供適性輔導,引導身心正向發展。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 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 | 設計者 | 五年級教學團隊 |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總節數 | 4 | ||||||
單元名稱 | 跑出健康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
總綱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 |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綜-E-C2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
透過「跑出健康」,幫助學生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以達成健體-E-A1與綜-E-C2的核心素養。 | |||||||||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 導引問題 | ||||||||
佳的傳接方式?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c-III-3 了解身體活動對身體發展的關係。 1d-III-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2c-III-3 表現積極參與、接受挑戰的學習態度。 3c-III-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 和協調能力。 | 學習內容 | Ab-III-1 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基本概念。 Bc-III-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Ca-III-1 健康環境的交互影響因素。 Cb-III-1 運動安全教育、運動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 |||||
議題 融入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無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學資源 | 接力棒、口哨 | ||||||||
學習目標 | |||||||||
能熟悉接力賽跑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 |||||||||
表現任務 | |||||||||
學生能以正確的姿勢進行跑步活動,並可以助跑方式,在接力區內完成傳接接力棒動作。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
第一節開始 【準備活動】 1.教師點名,說明上課規則和哨音指令 2.暖身活動:每個動作做四個八拍 (1)頸部伸展(2)肩部繞環(3)腰部繞環 (4)膝部繞環(5)手腕繞環(6)腳踝繞環 (7)手向上伸展(8)站姿前彎伸展(9)弓箭步 (10)壓膝運動(11)低壓腿伸展(12)開合跳 【發展活動】 【活動一】趣味跑步遊戲 教師說明並示範動作(體能折返跑) 1.教師在A點擺放5個圓盤,在B點擺放角錐 (距離約15公尺) 2.學生從A點拿一個圓盤跑直線放置在B點角錐上 3.再折返跑回A點繼續拿一個圓盤再放置B點角錐上 4.一次拿一個圓盤來回折返跑,完成5個再回到位置上等待下一輪
【綜合活動】 1.收操:每個動作各2個八拍 (1)頸部伸展:頭部往上下左右方向拉伸 (2)肩部繞環:雙手張開肩膀前後繞環 (3)肩腰拉伸:向上下左右拉伸動作 (4)後大腿伸展:蹲下低壓腿伸展 (5)小腿伸展:彎腰同手抓同隻腳背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開始 【準備活動】 1.教師點名,說明上課規則和哨音指令 2.暖身活動:每個動作做四個八拍 (1)頸部伸展(2)肩部繞環(3)腰部繞環 (4)膝部繞環(5)手腕繞環(6)腳踝繞環 (7)手向上伸展(8)站姿前彎伸展(9)弓箭步 (10)壓膝運動(11)低壓腿伸展(12)開合跳 【發展活動】
礙物(角錐或小欄架)跑向B點將棒子以任何方式傳棒轉交給下一位同學 【綜合活動】 1.收操:每個動作各2個八拍 (1)頸部伸展:頭部往上下左右方向拉伸 (2)肩部繞環:雙手張開肩膀前後繞環 (3)肩腰拉伸:向上下左右拉伸動作 (4)後大腿伸展:蹲下低壓腿伸展 (5)小腿伸展:彎腰同手抓同隻腳背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二節結束 第三節開始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1.集合隊伍 2.熱身活動:伸展操及揉暖操 【發展活動】 一、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1.原地傳接棒練習 (1)傳棒者:以左手傳棒,由上而下,輕敲接棒者右手。 (2)接棒者:右手向後伸,以反掌接棒,虎口要張開,四指併攏, 微微向內彎。 2.傳接完,全體向後轉,反向再練習。 二、快跑傳接棒練習 1.全班分為四組,從最後一位開始向前傳棒 子,傳至最後一位時全 體向後轉,反向再練習。 2.大隊接力全班分兩隊競賽,第一棒各就各位,聽發令起跑。 【綜合活動】 一、說明傳接棒時之錯誤動作 1.分析同學動作之優缺點、老師講評。 2.就學習困難與實施情形,與學生進行雙向溝通,並給予正向鼓勵及修正。 3.收操、清點人數後下課。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開始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1.集合隊伍 2.熱身活動:伸展操及揉暖操 【發展活動】 【活動一】接力區傳接示範 1.傳棒者進入接力區後稍向跑道外側,接棒者向前向跑道內側慢跑,完成交棒後即全力加速,傳棒者不可立即急停,應緩慢持續向前離開跑道。 2.原地傳接練習: 將全班分成 4 組,分列於 4 條跑道,個人前後距離一大步,綀習原地左手接棒右手傳棒。 3.加大距離傳接練習: 待學生傳接技巧較熟練後加大距離練習。 4.慢跑傳接棒、快跑傳接棒: 全班分為 4 組,於跑道上排列,接棒者略做助跑再接棒。先練習慢跑傳接棒,逐漸加快跑的速度。 5.將全班分成二組進行接力賽 一、說明傳接棒時之錯誤動作 1.分析同學動作之優缺點、老師講評。 2.就學習困難與實施情形,與學生進行雙向溝通,並給予正向鼓勵及修正。 3.收操、清點人數後下課。 第四節結束 | 一節 1 節 1節 1節 | 5個圓盤 2個角椎 敏捷圈10個 接力棒 |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跑出健康 | 能熟悉接力賽跑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 能學習正確握棒、完成傳接動作 | 實際操作 | 接力棒 |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能學習正確握棒、傳接棒的要領 | ||||||||||
學習表現 | 1d-Ⅲ-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良好 | C 基礎 | D 不足 | E 落後 | |||||
校園反霸凌 |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總能完成接力 基本動作。 |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經常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有時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 在他人協助 下,認識動作 技能與練習策 略,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 未達 D級 | ||||||
評 分 指 引 |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二十 公 |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十五 公尺 |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十 公尺 |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五 公尺 | 未達 D級 | ||||||
評量 工具 | 接力棒 | ||||||||||
分數 轉換 | 95-100 | 90-94 | 85-89 | 80-84 | 79以下 |
樂活瑞祥-我愛飛祥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藉由現行飛盤競技運動規則簡化與改變,設計飛盤教學遊戲活動,讓孩子從遊戲中提升學習興趣,增進身體動作表現。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 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 設計者 | 五年級教學團隊 |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總節數 | 4 | ||||||
單元名稱 | 我愛飛祥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
總綱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 |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綜-E-C2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藝文-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
透過「我愛飛祥」,幫助學生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以達成健體-E-A1與綜-E-C2與藝B3的素養。 | |||||||||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 導引問題 | ||||||||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c-III-3 了解身體活動對身體發展的關係。 1d-III-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2c-III-3 表現積極參與、接受挑戰的學習態度。 3c-III-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 和協調能力。 藝術1-Ⅲ-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 學習內容 | Ab-III-1 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基本概念。 Bc-III-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Ca-III-1 健康環境的交互影響因素。 Cb-III-1 運動安全教育、運動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視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 |||||
議題 融入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無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學資源 | 飛盤、廢棄光碟、繩梯、呼拉圈、桌子、小角錐 | ||||||||
學習目標 | |||||||||
1.能正確地做出飛盤傳接盤之動作技能,並評估自身能力選擇適宜練習方法。 2.能與同學作正向溝通、動作要領分享及討論,提高學習效能。 | |||||||||
表現任務 | |||||||||
能夠在教師指導後,可以穩定擲飛盤,並拉長飛行距離並進行創意動作及完成遊戲。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一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運動要遵守的安全規定 全班討論進行飛盤活動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和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 【活動二】介紹及示範飛盤正手及反手投擲技巧 1.老師介紹並示範飛盤正手投擲技巧。 2.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 每個人練習20次。 3.老師介紹並示範飛盤反手投擲技巧。 4.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每個人練習20次。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接盤技巧:夾接、上手接及低手接 1.教師介紹示範飛盤接盤技巧 2.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每個人練習20次。 【活動二】123飛盤木頭人 將班級每位學生編號,先指定一位學生當鬼並拿躲避飛盤,此刻全班圍著持盤者,當鬼者將躲避飛盤上抛並隨機喊一個號碼,被叫到號碼者要接住飛盤,其餘人則往外跑,當接到盤或撿到盤時所有人皆靜此不動,此時持盤者能用任何形式擲盤攻擊離最近的人。下回合抛盤的人則為被攻擊者。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二節結束 第三節開始 【準備活動】 1. 教師準備:將廢棄的光碟準備好。 2. 學生準備:各種造型用具。 3. 引起動機:誰的自製飛盤造型得到最高票前三名,老師給榮譽章5個。 【發展活動】 活動1:進行廢棄的光碟改造工程 學生進行飛盤製作 活動2:飛盤選秀大會。 同學間互相推薦,最後經由同學投票選出 活動3:自製飛盤擲遠大賽。 每個人兩次投擲機會,找出班上投擲最遠的前三名。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保齡球 1.利用繩梯與呼拉圈,佈置成結合跑步、敏捷性與飛盤活動的趣味動態暖身模式,將4-5 位同學分成一組,進行活動。(如下方示意圖) 2.小角錐作為保齡球球瓶放至桌上,請各組學生將角錐完全擊落 *指導重點:此活動為增加學生擲盤水平飛行穩定 性,以提升飛盤飛行距離為主 【活動二】飛祥心情 小組討論 1.經過這一段時間練習,飛盤傳接技巧有那些進步? 2.練習時遇到困難,你會利用資源解決問題嗎? 3.與不同的同學練習,合作的方式會不會有所改變? 4.若遇到別的學生學習有困難,你會如何幫助他呢?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四節結束 | 一節 一節 1 節 一節 | 飛盤 飛盤 檢核表 檢核表 廢棄光碟 檢核表 繩梯、呼 拉圈、桌 子、小角 錐、飛盤 檢核表 | 實際操作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口頭報告 檢核表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跑出健康 | 能熟悉飛盤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 能學習正確拋擲、接盤動作 | 實際操作 | 檢核表 |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能學習正確投擲、接盤的要領 | ||||||||||
學習表現 | 1d-Ⅲ-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良好 | C 基礎 | D 不足 | E 落後 | |||||
校園反霸凌 | 認識動作技能與練習策略,總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經常能完成接 力投擲接盤動作。 |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有時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 在他人協助 下,認識動作 技能與練習策 略,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 未達 D級 | ||||||
評 分 指 引 |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二十次 |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十五次 |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十次 |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五次 | 未達 D級 | ||||||
評量 工具 | 檢核表 | ||||||||||
分數 轉換 | 95-100 | 90-94 | 85-89 | 80-84 | 79以下 |
我愛飛祥 檢核表
各位同學,相信今天的教學活動中, 你們應該有不少收穫,與組員也有更多互動和了解。現在,就讓你自己來反省一下這次的學習過程…… 省思者: | ||||||||||||||||||||||||||||||||||||||
個人飛祥紀錄: 優(3分)可(2分)待加強(1分)
關於飛盤保齡球遊戲時,我給自己幾顆星☆☆☆☆☆ 原因: | ||||||||||||||||||||||||||||||||||||||
組內互評 | ||||||||||||||||||||||||||||||||||||||
姓名 | 創意飛盤的設計 | 飛盤保齡球的表現 | 具體事實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山之石 班上同學【 】表現真是優秀,因為 |
樂活瑞祥-一起快樂學習吧!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教育部於110年提出生生用平板的計畫,希望在E世代的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導入各種科技設備與資源。讓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合作解決問題。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108課綱所提出的「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再則配合教育部2020年正式推動的「中小學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透過行動載具,創新翻轉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找到學習的動機和好奇心。因為學生好學、能學,才能成就終身學習力。因此,藉由「一起快樂學習吧」課程設計,提出學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借由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及教師導學的學習模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供學生合作平台,導引學生進行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度與自信心,並培養出其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 數學/綜合領域 | 設計者 | 五年級教學團隊 |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總節數 | 20 | ||||||
單元名稱 | 一起快樂學習吧!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
總綱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 |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數-E-A2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綜-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
透過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從學習活動中,練習自學、共學與互學,藉分享筆記及小組討論,除了可以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也可以透過發表增進表達能力和他人溝通的能力。由教師的導學活動中,能確實的自己解題或小組合作完成,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藉由學習活動,以達成數-E-A2、數-E-B1、數-E-C2與綜-E-A2的核心素養。 | |||||||||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 導引問題 | ||||||||
1.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嗎? 2.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組內共學嗎? 3.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組間互學嗎? 4. 你知道如何藉由教師導學來確認自己是否完成解題任務嗎?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 學習內容 |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 位」至「千分位」。整合整 數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 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 更小的數。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 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 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 義。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 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 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計 算習慣。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 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 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 題。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 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 應用。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 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 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 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 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 製線對稱圖形。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 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 面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 積公式。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 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或 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 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 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 |||||
議題 融入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融入【資訊教育】議題,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筆記功能,呈現數學解題流程,使學生能更深刻體驗抽象化與步驟化之歷程與重要性。 | |||||||
教材來源 | 線上學習平台 | ||||||||
教學資源 | 線上學習平台、平板、學習單 | ||||||||
學習目標 | |||||||||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 |||||||||
表現任務 | |||||||||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奇妙的數學世界(線上學習平台-數學) |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 1.聽力與口語溝通 2.口頭報告 3.小組檢核表 4.組間互學互評單 |
|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 |||||||||||||||
學習表現 |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優秀 | B良好 | C基礎 | D不足 | E落後 | ||||||||||
奇妙的數學世界 | 1.能對數學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見解。 2.能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提出支持性理由。 3.能解決(分析)非例行性的三步驟以上數學問題。 | 1.能對同一數學概念進行多元表徵。 2.能連結(操作、圖示或 口述)不同數學概念。 3.能解決非例行性的二步驟數學問題。 | 1.能理解(操作、圖示或口 述)簡單的數學概念。 2.能做基本的數學運算。 3.能利用語意轉換(如語意結 構、運算結構、非利用關 鍵字)解決一步驟數學問題。 | 1能認識簡單的數學概念。 2.能做簡單的數學運算。 3.能解決簡單的(如利用關鍵字解題)一步驟數學問題。 | 未達 D級 | |||||||||||
評 分 指 引 |
|
|
|
|
| |||||||||||
評量工具 |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 |||||||||||||||
分數轉換 | 95-100 | 90-94 | 85-89 | 80-84 | 79以下 |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級距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