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跑出健康”體育教案:接力賽跑與團隊合作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2.65 MB
頁數
32
上傳者
WEN-SHENG L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3-17,离现在 2 2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樂活瑞祥-健康人生

  1.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鼓勵並引導孩子多運動,培養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運動習慣,觀察孩子心理需求,提供適性輔導,引導身心正向發展。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

設計者

五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4

單元名稱

跑出健康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E-C2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透過「跑出健康」,幫助學生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以達成健體-E-A1與綜-E-C2的核心素養。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 經過步頻跑練習後,身體是否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2. 練習不同的起跑姿勢後,你覺得哪一種適合你?

  3. 接力賽的規則有哪些面向?

  4. 接力棒考驗團隊精神和默契,是否有最

佳的傳接方式?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c-III-3 了解身體活動對身體發展的關係。

1d-III-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2c-III-3 表現積極參與、接受挑戰的學習態度。

3c-III-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

和協調能力。

學習內容

Ab-III-1 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基本概念。

Bc-III-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Ca-III-1 健康環境的交互影響因素。

Cb-III-1 運動安全教育、運動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議題

融入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接力棒、口哨

學習目標

能熟悉接力賽跑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表現任務

學生能以正確的姿勢進行跑步活動,並可以助跑方式,在接力區內完成傳接接力棒動作。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第一節開始

【準備活動】

1.教師點名,說明上課規則和哨音指令

2.暖身活動:每個動作做四個八拍

(1)頸部伸展(2)肩部繞環(3)腰部繞環

(4)膝部繞環(5)手腕繞環(6)腳踝繞環

(7)手向上伸展(8)站姿前彎伸展(9)弓箭步

(10)壓膝運動(11)低壓腿伸展(12)開合跳

【發展活動】

【活動一】趣味跑步遊戲

教師說明並示範動作(體能折返跑)

1.教師在A點擺放5個圓盤,在B點擺放角錐 (距離約15公尺)

2.學生從A點拿一個圓盤跑直線放置在B點角錐上

3.再折返跑回A點繼續拿一個圓盤再放置B點角錐上

4.一次拿一個圓盤來回折返跑,完成5個再回到位置上等待下一輪

【活動二】利用呼拉圈或敏捷圈進行步頻跑練習

  1. 小步跑練習:呼拉圈或敏捷圈緊密擺放,一腳一個呼拉圈加速度向前跑,並繞過角錐折返

  1. 大步跑練習:呼拉圈或敏捷圈間隔距離加大,一腳一個呼拉圈向前跨跑,並繞過角錐折返

3.小步跑+大步跑練習:呼拉圈或敏捷圈前段距離緊密,後段距離加大,一腳一個呼拉圈向前跑,並繞過角錐折返

【活動三】分組速度跑競賽

兩兩一組進行比賽,看誰最快將5個圓盤來回折返從A點放置B點完畢者獲勝


【綜合活動】

1.收操:每個動作各2個八拍

(1)頸部伸展:頭部往上下左右方向拉伸

(2)肩部繞環:雙手張開肩膀前後繞環

(3)肩腰拉伸:向上下左右拉伸動作

(4)後大腿伸展:蹲下低壓腿伸展

(5)小腿伸展:彎腰同手抓同隻腳背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開始

【準備活動】

1.教師點名,說明上課規則和哨音指令

2.暖身活動:每個動作做四個八拍

(1)頸部伸展(2)肩部繞環(3)腰部繞環

(4)膝部繞環(5)手腕繞環(6)腳踝繞環

(7)手向上伸展(8)站姿前彎伸展(9)弓箭步

(10)壓膝運動(11)低壓腿伸展(12)開合跳

【發展活動】

【活動一】不同姿勢起跑訓練:訓練學生起跑反應及加速度能力(距離20M)

1.靜態姿勢起跑:請學生聽到教師哨音後,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起跑練習

(1)坐姿起跑

(2)蹲姿起跑

(3)坐姿背對轉身起跑

(4)蹲姿背對轉身起跑

(5)站姿原地起跑

(6)站姿三點式起跑

2.動態姿勢起跑:請學生聽到教師哨音後,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起跑練習(距離20M)

(1)小碎步起跑

(2)向上跳起跑

(3)左右跳起跑

(4)前後跳起跑

(5)開合跳起跑

(6)抬腿跑起跑


【活動二】傳接棒速度跑遊戲

教師將學生分AB兩組,分別站於AB兩端點,中間距離20公尺遠

1.直線跑:以左手拿接力棒,從A點直線跑向B點將棒子以任何方式傳棒轉交給下一位同學


2.S型跑:以左手拿接力棒,從A點以S型繞角錐跑向B點將棒子以任何方式傳棒轉交給下一位同學

3.障礙物跨跑:以左手拿接力棒,從A點跨跑障

礙物(角錐或小欄架)跑向B點將棒子以任何方式傳棒轉交給下一位同學

【綜合活動】

1.收操:每個動作各2個八拍

(1)頸部伸展:頭部往上下左右方向拉伸

(2)肩部繞環:雙手張開肩膀前後繞環

(3)肩腰拉伸:向上下左右拉伸動作

(4)後大腿伸展:蹲下低壓腿伸展

(5)小腿伸展:彎腰同手抓同隻腳背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二節結束



第三節開始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1.集合隊伍

2.熱身活動:伸展操及揉暖操

【發展活動】

一、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1.原地傳接棒練習

(1)傳棒者:以左手傳棒,由上而下,輕敲接棒者右手。

(2)接棒者:右手向後伸,以反掌接棒,虎口要張開,四指併攏, 微微向內彎。

2.傳接完,全體向後轉,反向再練習。

二、快跑傳接棒練習

1.全班分為四組,從最後一位開始向前傳棒 子,傳至最後一位時全

體向後轉,反向再練習。

2.大隊接力全班分兩隊競賽,第一棒各就各位,聽發令起跑。

【綜合活動】

一、說明傳接棒時之錯誤動作

1.分析同學動作之優缺點、老師講評。

2.就學習困難與實施情形,與學生進行雙向溝通,並給予正向鼓勵及修正。

3.收操、清點人數後下課。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開始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1.集合隊伍

2.熱身活動:伸展操及揉暖操

【發展活動】

【活動一】接力區傳接示範

1.傳棒者進入接力區後稍向跑道外側,接棒者向前向跑道內側慢跑,完成交棒後即全力加速,傳棒者不可立即急停,應緩慢持續向前離開跑道。

2.原地傳接練習:

將全班分成 4 組,分列於 4 條跑道,個人前後距離一大步,綀習原地左手接棒右手傳棒。

3.加大距離傳接練習:

待學生傳接技巧較熟練後加大距離練習。

4.慢跑傳接棒、快跑傳接棒:

全班分為 4 組,於跑道上排列,接棒者略做助跑再接棒。先練習慢跑傳接棒,逐漸加快跑的速度。

5.將全班分成二組進行接力賽
【綜合活動】

一、說明傳接棒時之錯誤動作

1.分析同學動作之優缺點、老師講評。

2.就學習困難與實施情形,與學生進行雙向溝通,並給予正向鼓勵及修正。

3.收操、清點人數後下課。

第四節結束



一節












































































1

































































1




































1










































5個圓盤

2個角椎


















敏捷圈10
















































































接力棒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跑出健康

能熟悉接力賽跑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能學習正確握棒、完成傳接動作



實際操作

接力棒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能學習正確握棒、傳接棒的要領

學習表現

1d-Ⅲ-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校園反霸凌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總能完成接力 基本動作。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經常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有時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在他人協助 下,認識動作 技能與練習策 略,能完成接 力基本動作。

未達

D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二十 公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十五 公尺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十 公尺

能有效將接力 棒傳給接棒 者,並完成來 回穿梭跑五 公尺

未達

D

評量

工具

接力棒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以下



樂活瑞祥-我愛飛祥

  1.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藉由現行飛盤競技運動規則簡化與改變,設計飛盤教學遊戲活動,讓孩子從遊戲中提升學習興趣,增進身體動作表現。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設計者

五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4

單元名稱

我愛飛祥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E-C2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藝文-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透過「我愛飛祥」,幫助學生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以達成健體-E-A1與綜-E-C2與藝B3的素養。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 投擲及接盤動作的有些重要的動作?

  2. 是否能和大家分享遠近擲盤的差別?

  3. 你心中專屬的飛盤是什麼模樣呢?

  4. 如何更加穩定丟擲飛盤達成遊戲規則?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c-III-3 了解身體活動對身體發展的關係。

1d-III-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2c-III-3 表現積極參與、接受挑戰的學習態度。

3c-III-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

和協調能力。

藝術1-Ⅲ-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學習內容

Ab-III-1 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基本概念。

Bc-III-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Ca-III-1 健康環境的交互影響因素。

Cb-III-1 運動安全教育、運動精神與運動營養知識。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議題

融入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飛盤、廢棄光碟、繩梯、呼拉圈、桌子、小角錐

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做出飛盤傳接盤之動作技能,並評估自身能力選擇適宜練習方法。

2.能與同學作正向溝通、動作要領分享及討論,提高學習效能。

表現任務

能夠在教師指導後,可以穩定擲飛盤,並拉長飛行距離並進行創意動作及完成遊戲。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第一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運動要遵守的安全規定

全班討論進行飛盤活動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和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

【活動二】介紹及示範飛盤正手及反手投擲技巧

1.老師介紹並示範飛盤正手投擲技巧。

2.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 每個人練習20次。

3.老師介紹並示範飛盤反手投擲技巧。

4.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每個人練習20次。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接盤技巧:夾接、上手接及低手接

1.教師介紹示範飛盤接盤技巧

2.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先從3公尺開始, 逐漸拉長距離,每個人練習20次。

【活動二】123飛盤木頭人

將班級每位學生編號,先指定一位學生當鬼並拿躲避飛盤,此刻全班圍著持盤者,當鬼者將躲避飛盤上抛並隨機喊一個號碼,被叫到號碼者要接住飛盤,其餘人則往外跑,當接到盤或撿到盤時所有人皆靜此不動,此時持盤者能用任何形式擲盤攻擊離最近的人。下回合抛盤的人則為被攻擊者。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二節結束


第三節開始

【準備活動】

1. 教師準備:將廢棄的光碟準備好。

2. 學生準備:各種造型用具。

3. 引起動機:誰的自製飛盤造型得到最高票前三名,老師給榮譽章5個。

【發展活動】

活動1:進行廢棄的光碟改造工程

學生進行飛盤製作

活動2:飛盤選秀大會。

同學間互相推薦,最後經由同學投票選出

活動3:自製飛盤擲遠大賽。

每個人兩次投擲機會,找出班上投擲最遠的前三名。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開始

【準備活動】

飛盤暖身操

1.手部手腕運動:雙手合十夾住飛盤,作左右推動。

2.手臂延展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作順時鐘、逆時鐘方向轉動。

3.腰部繞環運動:雙手握住飛盤(如握方向盤),雙腳不動,以腰部作繞環動作。

4.腿部延展動作:請學生坐下雙腳打開,雙手握住飛盤,利用飛盤碰觸腳尖。

【發展活動】

【活動一】飛盤保齡球

1.利用繩梯與呼拉圈,佈置成結合跑步、敏捷性與飛盤活動的趣味動態暖身模式,將4-5 位同學分成一組,進行活動。(如下方示意圖)

2.小角錐作為保齡球球瓶放至桌上,請各組學生將角錐完全擊落

*指導重點:此活動為增加學生擲盤水平飛行穩定

性,以提升飛盤飛行距離為主







【活動二】飛祥心情

小組討論

1.經過這一段時間練習,飛盤傳接技巧有那些進步?

2.練習時遇到困難,你會利用資源解決問題嗎?

3.與不同的同學練習,合作的方式會不會有所改變?

4.若遇到別的學生學習有困難,你會如何幫助他呢?

【綜合活動】

1.自我檢核

老師發下自我檢核表,請同學完成

2.整理、場復,請學生一同收拾器材,並回到位置上集合

3.教師統整學生今日表現,並給予鼓勵

第四節結束


一節







































一節












































1
































一節























































飛盤


















飛盤










檢核表










































檢核表












廢棄光碟


















檢核表



























繩梯、呼

拉圈、桌

子、小角

錐、飛盤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










檢核表







實際操作







































口頭報告















檢核表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跑出健康

能熟悉飛盤的基本動作並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能學習正確拋擲、接盤動作


實際操作

檢核表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能學習正確投擲、接盤的要領

學習表現

1d-Ⅲ-1 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校園反霸凌

認識動作技能與練習策略,總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經常能完成接 力投擲接盤動作。

認識動作技能 與練習策略, 有時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在他人協助 下,認識動作 技能與練習策 略,能完成投擲接盤動作。

未達

D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二十次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十五次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十次

能有效將飛盤傳給對方,並完成來回傳接五次

未達

D

評量

工具

檢核表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以下



我愛飛祥 檢核表

各位同學,相信今天的教學活動中, 你們應該有不少收穫,與組員也有更多互動和了解。現在,就讓你自己來反省一下這次的學習過程……

省思者:

個人飛祥紀錄: 優(3)(2)待加強(1)


側身握盤

轉腰向後

重心放低

側身跨步

手臂伸展

小計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關於飛盤保齡球遊戲時,我給自己幾顆星☆☆☆☆☆

原因:

組內互評

姓名

創意飛盤的設計

飛盤保齡球的表現

具體事實


☆☆☆☆☆

☆☆☆☆☆



☆☆☆☆☆

☆☆☆☆☆



☆☆☆☆☆

☆☆☆☆☆



☆☆☆☆☆

☆☆☆☆☆


他山之石

班上同學【 】表現真是優秀,因為














樂活瑞祥-一起快樂學習吧!

  1. 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教育部於110年提出生生用平板的計畫,希望在E世代的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導入各種科技設備與資源。讓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合作解決問題。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108課綱所提出的「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再則配合教育部2020年正式推動的「中小學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透過行動載具,創新翻轉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找到學習的動機和好奇心。因為學生好學、能學,才能成就終身學習力。因此,藉由「一起快樂學習吧」課程設計,提出學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借由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及教師導學的學習模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供學生合作平台,導引學生進行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度與自信心,並培養出其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數學/綜合領域

設計者

五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20

單元名稱

一起快樂學習吧!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E-A2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透過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從學習活動中,練習自學、共學與互學,藉分享筆記及小組討論,除了可以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也可以透過發表增進表達能力和他人溝通的能力。由教師的導學活動中,能確實的自己解題或小組合作完成,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藉由學習活動,以達成-E-A2-E-B1、數-E-C2與綜-E-A2的核心素養。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嗎?

2.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組內共學嗎?

3.你知道如何利用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組間互學嗎?

4. 你知道如何藉由教師導學來確認自己是否完成解題任務嗎?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學習內容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 位」至「千分位」。整合整 數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 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 更小的數。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 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 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 義。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 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 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計 算習慣。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 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 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 題。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 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 應用。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 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 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 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 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 製線對稱圖形。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 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 面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 積公式。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 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或 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 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 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議題

融入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融入【資訊教育】議題,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筆記功能,呈現數學解題流程,使學生能更深刻體驗抽象化與步驟化之歷程與重要性。

教材來源

線上學習平台

教學資源

線上學習平台、平板、學習單

學習目標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表現任務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1. 教學前準備

教師派送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5-n-01 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

5-n-05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5-n-07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5-n-15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n-18[5-s-0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

5-s-04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5-n-20[5-s-07]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a-03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貳、正式教學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01」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被乘數和乘數的個位要對齊

2.除法時,餘數要小於除數

3.除法估商時,除數是三位數,可以先取被除數的前三位估商;若被除數的前三位比除數小,可以取被除數的前四位估商。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有一張長方形海報,面積是3186平方公

分,長是118公分,寬是幾公分?

布題二:開心農場每天可生產8625公升的牛奶,請問一星期可以生產幾公升?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05」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利用整除找出該數的所有因數

2.因數是有限個;倍數有無限多個

3.公因數:一個整數是甲數的因數,同時也是以數的因數,這個整數就是兩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因數中,最大的數。

4.公倍數:一個整數是兩個整數的共同倍數,這個整數就是兩數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中,最小的數。

5.一個整數的最大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都是自己。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岱鋼6個杯子平分在盒子裡,每盒杯子

數量一樣多,且全部分完,可以怎麼分?有幾種分

法?

布題二:有16個梨子,平分成幾盒時,可以使每盒的梨子個數一樣多,又剛好分完?

布題三:8個梨子和12個蘋果平分放在盒子裡,每盒的梨子一樣多,每盒的蘋果也一樣多,全部分完,有哪幾種分法?

布題四:老師有五十幾個花片,每8個分裝成1袋,剛好分完,老師可能有幾個花片?

布題五:在數線上找出23的倍數,並把共同的倍數圈起來。

布題六:有一疊卡片,每4張裝成一盒,每8張裝成一盒,都剛好裝完,這疊卡片最少有幾張?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4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07」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擴分:把分子和分母同乘以一個比1大的整數,會得到一個和原分數相等的分數。

2.約分:把分子和分母同除以一個比1大的公因數,會得到一個和原分數相等的分數。

3.通分:利用擴分或約分,把不同分母的分數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數。

4.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通分成同分母分數再計算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一箱飲料有12瓶, 箱飲料和十二分

之幾箱飲料一樣多?

布題二:小名買兩盒月餅當伴手禮給媽媽,一盒月餅有6個,盒月餅和二分之幾盒月餅一樣多?

布題三:一盒餅乾有10個,柯比分到盒餅乾,柯南分到和餅乾,他們分到的餅乾一樣多嗎?

布題四:小狗重10公斤,小狗比小貓重3公斤,小貓重幾公斤?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1. 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2. 學生進行後測

------------------------ 4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15」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時間的乘法盡量用直式計算

2.時間除以時間時,先換成相同單位再計算

3.時間單位的換算要注意進退位的問題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洗碗機一次可以洗4個大鍋子,需要1小時25分鐘。用同一台洗碗機連續洗16個大鍋子,共需要幾小時幾分鐘?

布題二:工廠組裝1台機器需要1小時30分鐘,1日最多可組裝幾台機器?

布題三:柏油路面鋪設,若每天鋪設3小時20分鐘,則6天可以完工。因工程需要提早2天完工,則每天需要鋪設時間是幾小時?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18」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2.三角形的面積公式=×÷2

3.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2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土地,底是84公尺,高是36公尺,求面積是幾平方公尺?

布題二: 一個梯形的上底是7公分,下底比上底長10公分,高比下底短5公分,這個梯形的面積是幾平方公分?

布題三:

三角形ABC的面積是幾平方公分?
AD長幾公分?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s-04」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沿著一條直線對摺,摺線兩側可以完全疊合的圖形,叫做線對稱圖形。

2.正多邊形中,對稱軸的數量和正多邊形的邊數一樣多。

3.線對稱圖形沿著對稱軸摺疊時,對稱邊一樣長,對稱角一樣大。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並在( )裡寫出答案。










布題二:下面是線對稱圖形,看圖回答問題:

對稱軸是哪一條?線段(  )。
AD的長是(  )公分。
EB長(  )公分;邊DF長(  )公分。
1是(  )度;角2是(  )度。
四邊形的周長是(  )公分。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n-20」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正方體表面積公式=邊長×邊長×6

正方體體積公式=邊長×邊長×邊長

長方體表面積公式=(×+×+×)×2

長方體體積公式=××


  1. 組內共學:





1. 教師布題

題一:下面形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題二:下面形體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公分?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準備活動】

一、學生進行前測

二、學生自學

學生執行線上學習平台任務「5-a-03」 ,觀看影片、練習題作答以及動態評量。


【發展活動】

一、教師導學:澄清迷思&重點歸納整理

教師依據線上學習平台中的學習紀錄,將學生的學習難處、迷思概念,進行澄清與提醒。

1.整數四則混合計算,由左而右依序計算,先乘除後加減,若有括號,先算括號裡的算式。

2.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

3.整數的簡化計算:將數透過加減乘除後,成為10的倍數再計算


二、組內共學:

1.教師布題

布題一:2250-(84+27×25)=

布題二:999×18+18=

布題三:9999+998+97=


2.小組討論、共學:教師分配各組組員的工作任務。

組員1:負責完成小組檢核表(附件一)

組員2:確認小組最後作答結果並拍照上傳到班級討論區

組員3、組員4:上台報告小組成果

組員5:收集小組成員的課本,並繳交給老師

3.討論時依據自主學習工作分配,進行組內共學任務。

4.學生進行組內共學,小組討論時教師從旁協助與提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並拍照上傳至線上學習平台班級討論區即可得分。

三、組間互學:

1.發表與報告:

學生上台利用班級各組討論區的內容進行組間互學報告分享,教師從旁給予鼓勵與協助。

2.同儕互評:

學生在報告時,其他組依據組間互學互評單(附件二)給予績效得分回饋,教師將各組的績效得分給予小組競賽回饋


【綜合活動】

一、教師導學:重點歸納整理

二、學生進行後測


------------------------ 2 節 完---------------------------



















2









































4























































4


















































2












































2













































2



























































2
















































2



線上學習平台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線上學習平台

平板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前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聽力與口語溝通





小組檢核表









口頭報告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後測(線上學習平台任務)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奇妙的數學世界(線上學習平台-數學)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1.聽力與口語溝通

2.口頭報告

3.小組檢核表

4.組間互學互評單


  1. 小組檢核表

  2. 組間互學互評單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1.能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算和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2.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4.能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題。

5.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6.能認識線對稱與簡單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學習表現

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知識節點的影片和前後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可讓學生自主加強學習,能熟練整數乘除直式的計算,和四則混合計算;以及認識因數、倍數和線對稱圖形等。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優秀

B良好

C基礎

D不足

E落後

奇妙的數學世界

1.能對數學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見解。

2.能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提出支持性理由。

3.能解決(分析)非例行性的三步驟以上數學問題。

1.能對同一數學概念進行多元表徵。

2.能連結(操作、圖示或 口述)不同數學概念。

3.能解決非例行性的二步驟數學問題。

1.能理解(操作、圖示或口 述)簡單的數學概念。

2.能做基本的數學運算。

3.能利用語意轉換(如語意結 構、運算結構、非利用關 鍵字)解決一步驟數學問題。

1能認識簡單的數學概念。

2.能做簡單的數學運算。

3.能解決簡單的(如利用關鍵字解題)一步驟數學問題。

未達

D

能對數學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見解,並能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提出支持性理由。且能解決(分析)非例行性的三步驟以上數學問題。


能對同一數學概念進行多元表徵,且能解決兩步驟數學問題。


能理解且運用操作、圖示或口述表達簡單的數學概念,並能做基本的數學運算。並利用語意解決一步驟的數學問題。


能認識簡單的數學概念,和做簡單的數學運算。並利用關鍵字解決一步驟的數學問題。


空白或

說明籠

統、不

明確。


評量工具

檢核表/組間互學互評單

分數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級距可調整)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