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閱世界》
一、設計理念
坪頂閱世界
設計理念
國小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在與同儕之間的相處常常會發生紛爭,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情形的爆發-大哭、罵人、打架等,在這層出不窮的突發情況中,孩子們失控的情緒表達方式,在在說明情緒教育的重要。
直接的情緒教導並不容易,擔心若不管教或控制不夠,小孩會變得放縱;相對的,管教多了,會不會壓抑情緒發展,小孩變得畏畏縮縮?楊瑞珠(1996)主張,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或好、壞等價值判斷,重要的是它的真實性,它是真實而可以存在的,不需刻意地隱藏或壓抑。另外,心理學家Freud指出,學習掌握自己的情緒是成為文明人的基礎(蔡秀玲、楊智馨,1999)。因此,孩子需要先覺察情緒、認識情緒,才能學習如何表達與紓解情緒。
透過閱讀,看看書中主角的情緒表達以及處理方式,是一個認識情緒與學習情緒管理最好的方式。
1.情緒是書中主角的,可以投射但不直接涉及
這對負面情緒而言特別有幫助,我們可以對書中主角心有戚戚焉,但因事件不是發生在自己或孩子身上,也因此保住了孩子的面子。利用本書內容,與孩子一起討論待解決的問題。透過故事,可以放心討論如何處理這些情緒。有時候也可以拿書中的情境事先演練,達到未雨綢繆的目的。
2.對主角的表現有任何不滿,可以宣洩
孩子可以對主角批評,但卻不會真正傷害到人,也表達了自己的同理心,同時也學到適當表達挫折的方式。
3.書中情緒描述的詞彙與方式,比口語更豐富
學習如何感受和表達感覺。每個人感覺不一樣,表達方法也不一樣。書中介紹很多種感覺、以及引起感覺的情境會有怎樣的感覺。
教師透過一系列的情緒繪本閱讀讓孩子了解情緒如何發生以及該怎麼反應,最後又是如何結束的,不僅能夠去接受自我的情緒反應,並能學會用適切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及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最終讓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 二年級下學期 | 設計者 | 二年級團隊 | |||||
跨領域/科目 | 語文/生活 | 總節數 | 20 | |||||
核心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國-E-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 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國-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國-E-C3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生活-E-C3欣賞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象。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4-Ⅰ-6能因應需求,感受寫字的溝通功能與樂趣 5-Ⅰ-9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6-I-4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 產生影響,學習調整 情緒與行為。 1-I-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及相 關人、事、物 的感受與想 法。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 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 ||||||
學習 內容 |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5 1,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Be-I-2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 主。 ◎Bb-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I-2 人際交流的情感。 ◎Cc-I-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單元一:了解自己的情緒
單元二:表達情緒閱圖創作
單元三: 情緒溫度計 如何使用語言或文字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 ||||||||
學習目標 | ||||||||
1.能認識情緒類型。 2.能利用繪本資源了解情緒。 3.能踴躍發表及反思自己的感受。 4.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5.能察覺他人的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 6.能養成喜愛閱讀的好習慣。 7.能透過閱讀培養品德素養。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品 E4 生命倫理的意涵、 重要原則、以及生 與死的道德議題。 | ||||||
所融入之單元 | 第十五、十六節〈雲上的阿里〉 | |||||||
學習資源 | 電腦、繪本(解決小學生的大麻煩-孩子的人際關係、解決小學生的大麻煩-孩子的情緒感受課)、PPT |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 ||
學習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第一~四節課 基本情緒介紹》
生活課「認識情緒」活動時,引導學生認識基本情緒表達。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剛放完暑假,回到班級的第一天,請孩子將自己現在的心情(人物表情)畫出來。 二、主要活動 (1)介紹各項情緒,如:期待、開心、悲傷、擔心、丟臉等等。 (2)利用貼紙畫出各種情緒表情,並記錄自己一星期 的心情表。 (3)請學生上台表演各種情緒的情境。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回顧剛剛同學的表演,能夠知道每個人對於相 同情緒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不要對他人的情緒有所誤會。 《第一~四節課 結束》 《第五、六節課 開學了,學校也好緊張! 》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每個人都會有緊張、擔心或害怕……等情緒, 你可以學學換個方式思考—也許其他人也正跟我一樣呢! 這樣或許就會放鬆一些了。 《第五、六節課 結束》 《第七、八節課 什麼都害怕的波特》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兩個在外型和個性完全不同的朋友,在彼此陪伴下經歷、嘗試一連串的事件後,體會生活中的樂趣及每個事件中都潛藏著正反二面的看法,從中展現友情的偉大—在友情的陪伴下,可以強化脆弱的心靈。 《第七、八節課 結束》 《第九、十節課 生氣湯 》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生活中哪一件事情最容易讓你生氣?你是怎樣表現出你的怒氣呢?表現出來之後怎麼了?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主角霍斯把怒氣帶回家後,對著媽媽發洩,但是媽媽教會他發洩怒氣可以帶有智慧,試著把自己的不開心說出來,但不是對著無辜的他人。 《第九、十節課 結束》 《第十ㄧ、十二節課 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共名產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故事中的猴媽媽教小猴子適度堅定的告訴獵 豹他不喜歡那樣被對待。教會孩子對不喜歡或讓自己不舒 服的嘲笑戲弄時說不,必須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而且,我 們不只要教育孩子不被霸凌或霸凌別人,也要培養孩子友 善而正義,結合善的力量來對抗霸凌行為,而不是當個冷 漠的旁觀者。 《第十ㄧ、十二節課 結束》 《第十三、十四節課 氣噗噗:生氣的你,常常看不見我們愛你》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有時候我們就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樣,覺得全部的人都不懂我們,其實只要冷靜下來,就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是默默陪伴在你的身邊保護你、關心你。 《第十三、十四節課 結束》 《第十五、十六節課 雲上的阿里 》 壹、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在我們的生命中會有許多人不一定能陪著我 們一起長大,但是只要曾經存在就是永恆,只要再想起就 會覺得很溫暖。就像阿里雖然離開了,愛他的媽媽仍然織 著那件毛衣一樣。 《第十五、十六節課 結束》 《第十七、十八節課 我的願望:天天不挨罵》
ㄧ、引起動機。 藉由生活經驗或影片圖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二、繪本導讀 藉由繪本導讀讓學童瞭解書本作者傳達的寓意。 貳、發展活動 一、討論 小組討論書中寓意及見解與個人心得並完成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書中寓意及小組所完成的心智圖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書中的小男孩是個常犯錯的孩子,但最後他的終於寫下自己自己的心願,把自己的心中的話說出來,並面對自己的情緒。 《第十七、十八節課 結束》 《第十九、二十節課 作品發表 》 壹、準備活動 ㄧ、引起動機。 將本學習上課時,同學們在創作分享的影片播放, 讓同學回憶這學期以來的上課情形。 貳、發展活動 一、作品發表 讓學生呈現出本學期完成的心智圖 二、分享 上台分享心智圖作品及個人收獲與心得 三、老師總結:觀看同學的作品及分享後,能夠了解有 系統的呈現及組織是很重要。 《課程結束》 | 15 25 40 30 10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25 40 5 10 15 50 5 | PPT影片、麥克風、學習單 圖畫紙 情緒卡 能完成情緒溫度計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學習單 能踴躍發表 能專心聽講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學習單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學習單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學習單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學習單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PPT影片、麥克風、繪本、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播放孩子作品影片 能專心聽講 能踴躍發表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單元一 了解自己的情緒 | 透過情緒卡認識各種情緒類型並了解自己的情緒。 | 學生說出各種情緒及分享自我情緒。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單元二 表達情緒閱圖創作 | 透過圖書館繪本及分組合作,創作出情緒繪本所要探討的主旨。 | 學生能夠與他人討論及分享所創作的情緒心智圖。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單元三 情緒溫度計 | 透過一系列情緒繪本教學活動及分組討論,能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情緒量表及如何適當表達情緒。 | 能完成學習單內容並上台分享經過學習後如何適當表達情緒。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能利用所學的情緒情緒類型及繪本設計並繪製出情緒溫度計。 | |||
學習表現 | 繪製出情緒溫度計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通過 | C 待改善 |
情緒溫度計 | 學生能設計繪製並完成情緒溫度計 | 學生能繪製並完成情緒溫度計 | 學生未能完成情緒溫度計 | |
評 分 指 引 | 繪製並完成情緒溫度計,包含5個以上情緒類型,說出設計理念 | 繪製並完成情緒溫度計,包含1-4個情緒類型,說出設計理念 | 繪製情緒溫度計,低於4個情緒類型,無法說出設計理念 | |
評 量 工 具 | 實作評量 | |||
分數 轉換 | 90-100 | 80-89 | 79-79 |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