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閱世界》
(依週數做彈性調整)
一、設計理念
國小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在與同儕之間的相處常常會發生紛爭,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情形的爆發-大哭、罵人、打架等,在這層出不窮的突發情況中,孩子們失控的情緒表達方式,在在說明情緒教育的重要。
直接的情緒教導並不容易,擔心若不管教或控制不夠,小孩會變得放縱;相對的,管教多了,會不會壓抑情緒發展,小孩變得畏畏縮縮?楊瑞珠(1996)主張,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或好、壞等價值判斷,重要的是它的真實性,它是真實而可以存在的,不需刻意地隱藏或壓抑。另外,心理學家Freud指出,學習掌握自己的情緒是成為文明人的基礎(蔡秀玲、楊智馨,1999)。因此,孩子需要先覺察情緒、認識情緒,才能學習如何表達與紓解情緒。
透過閱讀,看看書中主角的情緒表達以及處理方式,是一個認識情緒與學習情緒管理最好的方式。
1.情緒是書中主角的,可以投射但不直接涉及
這對負面情緒而言特別有幫助,我們可以對書中主角心有戚戚焉,但因事件不是發生在自己或孩子身上,也因此保住了孩子的面子。利用本書內容,與孩子一起討論待解決的問題。透過故事,可以放心討論如何處理這些情緒。有時候也可以拿書中的情境事先演練,達到未雨綢繆的目的。
2.對主角的表現有任何不滿,可以宣洩
孩子可以對主角批評,但卻不會真正傷害到人,也表達了自己的同理心,同時也學到適當表達挫折的方式。
3.書中情緒描述的詞彙與方式,比口語更豐富
學習如何感受和表達感覺。每個人感覺不一樣,表達方法也不一樣。書中介紹很多種感覺、以及引起感覺的情境會有怎樣的感覺。
教師透過一系列的情緒繪本閱讀讓孩子了解情緒如何發生以及該怎麼反應,最後又是如何結束的,不僅能夠去接受自我的情緒反應,並能學會用適切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及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最終讓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設計者 | 二年級教學團隊 | |||
跨領域/科目 | 國語/生活/健體 | 總節數 | 20 | |||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生活-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性E4 認識身體界限與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語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語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生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生5-I-3 理解與欣賞美的多元形式與異同。 健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健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 ||||
學習 內容 | 語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語Bc-Ⅱ-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生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生F-I-2 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健Fb-Ⅰ-1 個人對健康的自我覺察與行為表現。 健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 |||||
學習目標 | ||||||
1.學生認識並學會繪製心智圖 2.學生能認識各種情緒 3.學生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4.學生能覺察他人的情緒並給予適當回應。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閱E12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閱E13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 ||||
所融入之單元 | 國語文5-I-8認識圖書館(室)的功能。 生活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 |||||
學習資源 | 繪本(我和家人:善用心智圖概念,認識身體、情緒與家人;我和同學吵架了;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愛哭公主)、心智圖學習單、PPT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閱讀「心」世界 | 學生認識並學會繪製心智圖 學生能認識各種情緒 | 學生能了解何謂心智圖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閱出「心」重點 | 學生認識5W,並能找出繪本中的5W | 學生能找出繪本中的5W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心」作品 | 學生能獨立完成心智圖 | 學生能選擇一本書並繪出心智圖 | 實作評量 | 實作評量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學生能獨力繪製心智圖 | |||
學習表現 | 學生能完成一份心智圖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良好 | C 待改進 |
坪頂閱世界2A | 學生能獨立完成心智圖、並講解。 | 學生能獨立完成心智圖 | 學生經由協助後能完成心智圖 | |
評 分 指 引 | 學生能獨立完成心智圖,並融合5w,且能清楚講解。 | 學生能獨立完成心智圖,未融合5w,未能完整講解。 | 學生經由協助後能完成心智圖 | |
評 量 工 具 | 學習單、心智圖 | |||
分數 轉換 | 90-100 | 80-89 | 79以下 |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