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策略課程教學教案:核心能力培養與國際測評解析

格式
doc
大小
124.5 KB
頁數
5
上傳者
x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1-19,离现在 12 27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課程名稱:閱讀理解策略【各週課程環環相扣,如果加選者眾,以加選前均出席課程者優先考慮。】

時間: 週一下午3:30-5:20地點:新聞所

一、緣起

閱讀是教育的核心,學校中幾乎每一科的知識都是透過閱讀來學習。小學三年級是閱讀發展的關鍵期,在此之前是「學會閱讀」(learn to read)的基本能力,三年級以後是「透過閱讀來學習新知」(read to learn)。我國自2006年起參加「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及「國際學生評量方案」(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等國際評比,2005 PIRLS45國中排222011年進步到第9名;2006 PISA57國中名列162009 PISA65國中23表現欠佳,令國內教育界憂心忡忡。另外過去圍繞升學考試、複製知識的教育方式,已無法適應新代的挑戰。新世代必須透過閱讀增進學習力,然閱讀要有策略,閱讀之後能夠找出問題,回答問題時,能言之有據師資生不但要增進自身的閱讀及寫作能力,也要具備教導學生閱讀理解策略的能力,一旦成為正式教師,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因應新代的挑戰。

二、核心能力:

A.對教育理念與體制之認識

B.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知能

D.任教學科知識與教育專業之整合知能

E.思辨與創新能力

F.表達溝通與團隊合作

課程目標:

  1. 認識重要的國際閱讀評比,以了解現代公民所需的閱讀素養

  2. 瞭解閱讀相關理論與策略,並能實際應用,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3. 規劃設計任教學科閱讀教材能力,以增進學生「藉由閱讀而學習」的(read to learn)能力

  4. 增進自身閱讀能力

  5. 增進自身撰寫學術報告能力

  6. 增進自身口語表達能力

  7. 養成分工合作的態度



、教材

  1. 李家同(2010). 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台北市:博雅書屋總圖B1指定參考書室,AH-18課程代號

  2. PISA國家研究中心資料(網站上可查到)

  3. 央大學閱讀與學習研究室資料(網站上可查到)

  4. 台北市教育局(2010). 從多讀書到會讀書~臺北市閱讀理解策略推廣手冊(電子書)(網站上可查到)

  5. 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 台北:教育部(網站上可查到)

  6. 柯華葳、陳欣希、柯雅卿、周育如、陳明蕾、游婷雅(2011). 問好問題. 台北:天衛文化

  7. Tracey, D. H. & Morrow, L. M. (2006). Lenses on Read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odels. The Guilford Press.【圖書館有電子書】

  8.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9). 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開啟一場新的閱讀實驗【總圖B1指定參考書室,AH-18課程代號

9.蔡柏盈(2010). 從句子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台大出版社:台大寫作教學中心【總圖B1指定參考書室,AH-18課程代號

10.教案格式

、教學方法:

1. 研究型大學的教學:以研究為本的學習(make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e standard)

1)傳統講述法不應是主要的教學法

2)宜進行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學生自己發掘問題→形成假設→蒐集資料驗證假設→數據分析與形成結論

2. 修課學生應課前預習該週授課內容,並繳交書面報告,俾便課堂上能深入討論,以增進學習成效。學習過程雖然辛苦,勢必能夠有所收穫。

六、成績評量:所有報告繳交紙本,請注意各報告繳交時間如下表評量方式所列,逾期不收

1.出席狀況及課堂討論情形(20)

2.個人作業(50%)不超過1000-2000字為原則,閱讀理論與閱讀策略【含說明全文邏輯結構的安排、summarycommentquestion目的在於鼓勵課前預習,同儕互評,協同學習

3.團體作業(30%)【異質分組、嚴禁free riders】:以探究學習法,撰寫學術報告(教案、前後測題目、訪談指引、受訪者記錄列為附錄,

作為證據)可參考「從句子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4. 102.6.20可洽授課教師看學期成績。

七、書面及口頭報告評量標準:

1. 選題與主旨(值得研究的問題)

2. 邏輯結構清楚、各段落銜接適當

3. 掌握重點並論述清楚

4. 思辨與創新

八、核心能力與課程大綱對應架構表

週次

核心能力之培育

課程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評量方式

課外學習時數

每週

大單元

2/18

AB

1

第一部分:概論

(1) 課程簡介:閱讀的重要性

Learn to read Read to learn

(2) PIRLS & PISA國際評比

1.瞭解當前重要國際閱讀評比的目的與內涵

2.瞭解哪些國家表現優異、哪些國家有待加強




2/25

AB

1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閱讀素養?

(1)現代公民著重的閱讀能力:以PIRLS & PISA為例

(2) PIRLS & PISArubrics

討論我國學生在PIRLS & PISA表現的強項與弱項

個人作業(一):大量閱讀的重要性summary, comment, question.

2




3/4

F

245

教科書閱讀策略(SQ3R

並以Chap 3閱讀理論趨勢:行為論與閱讀(1900-1950s)為例

1.討論自己如何閱讀教科書及原文書,有何困擾?

2.利用所學閱讀策略,閱讀中、英文文章各一篇

3.討論閱讀如何影響學術寫作

個人作業(二):自己如何閱讀教科書及原文書,有何閱讀困擾?

1


3/11

F

45

學術論文寫作(鳳頭、豬肚、豹尾) 從句子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1.討論自己如何撰寫學術報告,有何困擾?

2.利用所學寫作策略,修改第二週繳交之報告

個人作業(三):自己如何撰寫學術報告,有何寫作困擾?

1


3/18

F

245

1.閱讀策略:摘要策略

2.探究學習法


1.摘要

(1)討論何謂摘要策略(What)?

(2)討論為何摘要策略重要(Why)?

(3)討論如何摘要(一篇文章vs. 一本書)(How)?

(4)心得報告是否應包含摘要?

2.探究學習法

探究學習法:

(1)問題

(2)假設

(3)實驗、收集資料(質性或量化)

(4)結論

1. 個人作業(:教材4 & 5 摘要策略之摘要與心得


2. 個人作業(比較PIRLS, PISA閱讀部份、國中基測國文科及基北區特色招生閱讀理解素養測驗之異同(論點+論述證據),及其對「教與學」的影響

2







5


3/25

AB

245

第二部分:閱讀理論

Chap 4--閱讀理論趨勢:建構論與閱讀(1920-Present)

1.討論建構論與閱讀教學之關係

2.討論如何運用於各科閱讀教學

個人作業(教材7建構論與閱讀之摘要與心得

2


4/1

AB

245

Chap 5--閱讀理論趨勢:閱讀素養發展論(1930-Present)

1.討論閱讀素養發展論與閱讀教學之關係

2.討論如何運用於各科閱讀教學

個人作業(:教材7閱讀素養發展論之摘要與心得

2


4/8

AB

245

Chap 6--閱讀理論趨勢:社會學習論與閱讀(1960-Present)

1.討論社會學習論與閱讀教學之關係

2.討論如何運用於各科閱讀教學

個人作業(:教材7社會學習論與閱讀之摘要與心得

2


4/15


245

Chap 7 & 8 (p. 151以前)--閱讀理論趨勢:訊息處理理論與閱讀(1950-Present & 1980s)

1.討論訊息處理理論與閱讀教學之關係

2.討論如何運用於各科閱讀教學

個人作業(:教材7訊息處理理論與閱讀之摘要與心得

2


4/22

AB

245

第三部分:閱讀策略

閱讀策略:結構策略、心智圖

1.結構策略

(1)討論何謂結構策略(What)?

(2)討論為何結構策略重要(Why)?

(3)討論如何使用結構策略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2. 心智圖

(1)討論何謂心智圖(What)?

(2)討論為何心智圖重要(Why)?

(3)討論如何使用心智圖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1. 個人作業(:教材4結構策略之摘要與心得


2. 個人作業(十一:教材4 心智圖之摘要與心得

2


十一4/29

AB

245

閱讀策略:提問策略與評量規準(rubrics

1.提問策略

(1)討論何謂提問策略(What)?

(2)討論為何提問策略重要(Why)?

(3)討論如何使用提問策略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2.建立評量規準

(1)討論何謂評量規準(What)?

(2)討論為何要訂定評量規準(Why)?

(3)討論如何訂定評量規準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1. 個人作業(十二:教材6提問策略針對PIRLS,亦請參考PISA閱讀、基本趨特招閱讀素養測驗之摘要與心得


2.期末作業checkpoint:確定主題

2


十二5/6

AB

245

閱讀策略:預測策略、連結策略

1.預測策略

(1)討論何謂預測策略(What)?

(2)討論為何預測策略重要(Why)?

(3)討論如何使用預測策略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2.連結策略

(1)討論何謂連結策略(What)?

(2)討論為何連結策略重要(Why)?

(3)討論如何使用連結策略於各科閱讀教學(How)?

1.個人作業(十三:教材4 & 5 預測策略之摘要與心得


2.個人作業(十四:教材4 & 5 連結策略之摘要與心得


3.期末作業checkpoint:各種策略如何融入各科閱讀教學

2


十三5/13

ABD

245

邀請現職教師講演:閱讀教學融入各科教學





十四5/20

ABD

245

Checkpoint期末作業教案進度報告(包括主題、運用哪些閱讀策略、教學對象)





十五5/27

AB

245

香港何以表現優異

看錄影帶討論香港PIRLS & PISA進步的原因

個人作業(十五):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

2


十六6/3

ABDEF

367

第四部分:各學科閱讀教案

1.Why:目標與核心能力

2.Who:對象

3.What:教材

4.How:教法

5.Whether or not and how much評量方式(rubric

1. 找出學生在學科閱讀的困擾(問題)

2. 各學科既有教材設計閱讀教案(形成假設)

3. 教案執行前測、後測比較(收集資料驗證假設)

4. 訪談學生、家長、教師對PISA考試的看法+學生對教案的看法(收集資料驗證假設)

5. 數據分析與形成結論

6. 教案修正

團體書面及口頭報告【探究學習方式撰寫報告】


15

6/10

ABDEF

367

同上

同上

同上




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