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門評鑑:目標定位與自我改善機制

格式
doc
大小
61 KB
頁數
7
上傳者
afric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08-27,离现在 18 6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化學學門評鑑項目


項目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內涵:

根據校務整體發展計畫設立,並明確界定設立宗旨與目標。同時系所有建立行政運作與自我改進機制,能根據相關資訊,發現本身的優勢、劣勢威脅、機會以訂定與修正具有特色的系(所)發展計畫,落實執行以強化競爭力

最佳實務:

根據校務發展計畫設立,師生均能理解設立宗旨與目標,並能定期檢討目標達成程度。所訂定之目標明確指出系(所)對學生學習之期望以及畢業時應具備的知能;此外,能透過有效之行政運作與自我改進機制,定期蒐集他校相關系(所)完整資訊,以及分析本系(所)教師、學生的條件與表現,擬定可行之系所發展計畫,做為提升系所品質與建立特色之依據,並能在教職員生共同努力落實下,提升市場競爭力

參考效標:

1-1.系所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與校務發展計畫之相符度為何?

1-2.系所教職員與學生對教育目標的認同為何?

1-3.系所教育目標反映在教學與學習之措施為何?

1-4.系所行政管理運作機制(如系務會議、教評會……)之運作情形如何?

1-5.系所自我評鑑機制之組織與運作為何?

1-6.系所之招生情形如何?

1-7.系所辦學特色為何?

1-8.系所自我改善之機制與成效為何?

1-9.系所未來自我改善之發展與方向?

1-10.系所網站之建置與內容為何,是否定期更新?

建議準備參考資料:

系所設立目標及系務發展計劃

*自我改善機制相關資料

*校務發展計畫中與系所設置之相關資料

行政管理機制運作相關記錄

錄取新生報到資料

*其他相關佐證資料


項目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內涵:

系所根據設立宗旨與目標,規劃統整的課程架構,包括通識素養、基礎學科、專業知能。課程設計涵蓋理論與實務課程,體系所師生瞭解課程重點及實施的方式。為達成目標,系所聘有充足的師資,學生能夠瞭解教師教學目標與內容系所提供教師專業成長管道與措施協助教師根據學生的教學回饋意見,改進教材教法,以提升教學品質。

最佳實務:

系所課程具有立論基礎,架構與內容符合系所設立宗旨與目。系所能定期檢討與修訂課程架構和內容,在通識素養、基礎學科、專業知能三個領域維持適當比例,課程設計涵蓋理論與實務課程,以培養具有核心能力之學生;系所編有課程手冊,提供明確之學習指引與輔導,使學生均能瞭解修課規定。系所擁有足夠且高素質之教學人力,能根據學術專長授課,教師教學負擔合理,空間、設備充足,學生均能充分瞭解教學目標與內容。系所能輔導新進教師,提供教師專業成長管道,以因應社會、文化、科技之變革。為確保教學品質,系所能夠建立完善之教學品質評估機制,教師教學能應用最新研究發現、事先充分備課、教學方法得宜、善用多元教學媒體、激勵學生課堂參與,同時在學期結束,能根據學生意見回饋,進行教學改

參考效標:

2-1.系所規劃課程架構之理念(例如符合學生核心能力培養,以滿足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的情形)為何?系所課程架構內容與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之關係為何?

2-2.系所負責課程規劃設計之機制為何?定期開會及決議執行情形為何?

2-3.系所提供學生有關修課輔導的方式為何?

2-4.系所根據師生對課程意見回饋,檢討修正課程規劃與實施情形為何?

2-5.專兼任教師之數量與素質是否滿足教學和學生學習需求程度?

2-6.系所教師是否提供學生教學課程的大綱與內容,並予以公布。

2-7.系所空間與設備,是否滿足教師教學與研究所需?是否有專門人力提供教學等

相關支援服務?

2-8.教師教學科目是否與個人學術研究領域相結合?

2-9.系所教師教學工作負擔是否合理?

2-10.系所提供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管道與機會,以及獎勵教師卓越教學表現的情形為何?

2-11.教師根據學生教學意見反應,進行教學改進與提升教學品質的程度為何?

建議準備參考資料:

*系所課程規劃表

*學生選課輔導相關資料

*專兼任教師學經歷基本資料表

*系所行政人力基本資料表

教師系所教學空間分配與設施資料

教師教學大綱、講義或教學平台

*學生教學意見調查結果與教師教學自我改善作法之相關資料

*相關會議紀錄

*其他相關佐證資料


項目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內涵:

系所開課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鼓勵學生參與校際及國際學習活動。學生學習所需之軟硬體設施充足,且有完之維護措施;同時,提供包括入學與畢業資格、學習過程、獎助學金、工讀等行政服務,以及學生會運作、導師制、生涯發展諮詢等學習支援。另外,教師教學能協助學生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根據學生教學意見反應進行改進、增加學生學習之廣度與深度提供課外學習指導或諮詢。

最佳實務:

系所能根據課程架構開設滿足學生需求之課程,並鼓勵學生參與校際與國際學習活動。系所能提供包含圖書、視聽與資訊設施、實驗室、專科教室等軟硬體設施,且有完善之使用與維護措施,建立優質學習環境。而系所行政人員的態度及能力表現優異提供良好的入學、註冊、畢業、獎助學金申請、工讀服務;行政效率高可以及時滿足學生及校友需求。導師積極指導學生課業生活生涯發展,並輔導學生會正常運作。教師能充分利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情形,設計適當之學習作業,且有明確之學習標準;同時,提供學生必要之課外學習指導或諮詢,並能根據學生之個別差異和學習回饋意見,提供適當教材,增加學生之學習廣度與深度,使學生在各種校內外競賽上均有良好之成績表現。教師指導研究生人數合宜,能有充分時間指導研究生研究及參與學術活動

參考效標:

3-1.各學科實驗課程是否講解實驗室安全?

3-2.系所各實驗室空間、設施與設備是否符合安全?

3-3.系所開課是否滿足學生需求,達成有效學習之目標?

3-4.系所教師運用多元教學和提供學生學習作業與學習評量情形如何?

3-5.系所圖書儀器、資訊科技、實驗室、或專科教室設備如何?數量與品質能否符學生學習之需求?

3-6.系所管理與維護圖書儀器、資訊科技、實驗室、與專科教室設備的辦法和執行情形如何?

3-7.系所學生參與校內外及國際競賽之成績表現情形為何?

3-8.系所提供學生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生涯輔導等措施及執行成效如何?

3-9.導師制及系所教師提供學生特定晤談時間(office hours之執行成效如何?

3-10.系所提供學生各種相關課外學習活動為何?

3-11.系所學生校內獲得獎助學金、工讀等情形如何?

3-12.系所是否提供國際學生進修管道並給予輔導?

3-13.系所是否鼓勵學生參與國際學習活動?

3-14.系所學生通過外語檢定測驗之情形?

3-15.系所輔導學生會運作,並建立學生意見反應與回饋之機制為何?

3-16. 學生與論文指導教授互動情形如何?

建議準備參考資料:

*學生校內外、國際活動參與資料

*國際學生入學資料

*系所獎助學金一覽表

*系所學生工讀現況表

*教師提供學生特定晤談時間(office hours執行情形相關資料

*教師指導研究生人數相關資料

*學生外語檢定測驗通過資料表

*參與校外及國際競賽成績表現資料

學生就業輔導相關資料

研究實驗室空間數據(如單位人數與空間等)

廢棄物的處理與排放

實驗室之安全措施

藥品管理資料

實驗室安全訓練紀錄

*其他相關佐證資料


項目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內涵:

系所教師之教學、研究與服務的專業表現,符合高學術品質的標準,包括系所整體表現與師生個人表現二方面。系所有整體的研究與專業發展計畫,整體教師之研究與專業表現的數量與品質均佳,以及參與產、官、學界及社會服務,培育出高素質的博碩士畢業生,展現系所之學術競爭力。

最佳實務:

系所整體研究與專業表現符合既定的研究方向與目標,透過國內、國際之學術交流與合作,建立優質之研究團隊與熱絡之學術氣氛,研究成果之出版、教師創作、展演、及個案分析等專業表現,不論在數量或品質上,都有良好之成果表現。其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與研究生人數維持良好比例,並能有充足之研究助理人力,使培育出來之博、碩士畢業生在學術與就業市場中受到肯定;教師與研究生之研究與專業表現能符合國家社會發展需求,並在國內與國際學術社群中具有高知名度

參考效標:

4-1.教師研究與專業表現成果之數量與品質為何?

4-2.系所師生參與國內和國際學術或創活動之情形如何?

4-3.教師申請和獲得研究計畫獎助情形如何?系所產、官、學、研合作之成效如何?

4-4.教師參與校內外整合性計畫之成果如何?

4-5.教師研究與專業表現與社會、經濟、文化與科技發展需求之相關性如何?

4-6.教師提供社會服務之成效如何?

4-7. 教師指導研究生的情形(含人數、方式及成果)為何?系上教師參與指導研究生情形為何,含參與師生人數?研究所適用)

4-8. 學生之數量與研究成果為何?

建議準備參考資料:

*系所教師研究著作資料表

*系所教師參與研究計畫比率資料。

*研究生研究著作資料表

*研究生專業表現資料表

*國內、國際學術或專業之合作與研究計畫含產官學合作計畫

*國際交流或合作簽約計畫

*師生國際交流記錄

*其他相關佐證資料


項目五:畢業生表現

內涵:

系所畢業生之專業能力符合系所設立目標的期望,在升學與就業方面均有良好表現,以及畢業生對系所具有良好的滿意度

最佳實務:

系所能檢定畢業生的專業知能,確保畢業生在通識素養、基礎學科能力、專業知能、及社會責任和倫理,均達到系所設立目標。畢業生不論在升學、就業均有良好表現,且獲得企業、政府機構、校友等相關機構或人員的高度評價。同時,系所能落實畢業生生涯追蹤工作,定期蒐集畢業生與相關機構或人員之意見,持續改進系所品質、提高畢業生之滿意

參考效標:

5-1.畢業生專業能力符合系所教育目標之程度為何

5-2.畢業生升學與就業之表現為何

5-3.系所蒐集並參考畢業生與相關機構或人員(例如雇主、社區、家長…)之意見,做為系所持續品質改善之作法為何

5-4.系所與畢業生互動情形為何?

5-5.系所建立聯繫管道,追蹤畢業生生涯發展之情形為何?

建議準備參考資料:

畢業三年內升學狀況資料表

畢業三年內就業狀況資料表

*畢業生聯繫相關記錄或資料

*系友會組織與運作相關資料

畢業生就業輔導資料

*其他相關佐證資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