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人:_劉佳容老師__ | ||||
活動名稱 | 浮力的探究與ORID的提問設計 | 配合課程 | 6-5浮力 | |
教材來源 | 自編教材 | |||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
| |||
教學準備 | 教師準備: 1. 教室無線網路 2. 網路影片 3. 教師使用的視聽媒體:包括筆記型電腦、大螢幕 4. 自編講義 | 學生準備: 1.學生分成7組 2.準備紙筆 | ||
教學資源 |
| |||
核心素養 項目 |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 自-J-B1 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 訊及數學運算等方法,整理自然 科學資訊或數據,並利用口語、影像、文字與圖 案、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數學 公式、模型等,表 達探究之過程、發現與成果、價值和限制等。 | |
學習表現 | 自po-Ⅳ-1能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 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中,進行各種有計畫 的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自pa-Ⅳ-1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及數學等 方法,整理資訊或數據。 自ai-Ⅳ-1 動手實作解決問題或驗證自己想法,而獲得 成就感。 自ai-Ⅳ-2透過與同儕的討論,分享科學發現的樂趣。 | 議題融入 | 無 | |
學習內容 | 自Eb-Ⅳ-6物體在靜止液體中所受浮力,等於排開液體 的重量。 | |||
教學指導要點(活動流程) | 教學 | 教學 | 評量 | |
第一節 進入浮力的單元之前,老師尚未介紹課文內容時,先讓學生先做探究一和探究二以及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浮力印象深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 25 | 講義 | 講義提問 | |
統整好上面的活動,再進行探究三實驗,探討影響浮力的 因素,讓學生討論與自行歸納結論。 | 20 | 講義 | 講義提問 | |
第一節結束 | ||||
第二節將上一節課觀察浮力得到的結論,再配合探究四的實驗,讓學生實作、討論和發表他們小組的歸納結論。 | 20 | 講義 | 講義提問 | |
第二節結束 |
【講義】
一、浮力的觀察與探究:
Q1:將橡皮筋綁住馬克杯放在空氣(甲)和放入水中(乙),你觀察到橡皮筋有什麼變化? A1: Q2:將橡皮筋綁住馬克杯,由空氣(甲)進入水(乙),你感受到馬克杯的重量是減輕?或是變重?或是重量不變?(請勾選) A2:□減輕 or □變重 or □重量不變 Q3:將橡皮筋綁住馬克杯,從位置從甲乙,你感受到馬克杯重量會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A3: |
( Q4:將球從水面上,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沒入的過程中,你感受到施力是減輕?或是變大?或是施力不變?(請勾選) A Q5:球完全壓入水中再釋放後,瞬間球將如何運動? A5:□向上 or □向下 or □靜止不動 Q6:請問”球放開的瞬間”受力圖會是下方哪一個圖形? (箭頭長度代表力的大小,箭頭方向代表受力方向) A6:□圖一 or □圖二 or □圖三 Q7:(1)承上題,由力圖表示,何種方向的力較大?(2)試討論這是什麼力? A7:(1)□向上 or □向下 (2) |
( Q8:石頭分別在水中的甲、乙位置,你感受到石頭的重量是減輕?或是變重?或是重量不變?(請勾選) A8:□減輕 or □變重 or □重量不變 Q9:當蹲下時,將石頭從水中拿出時,位置從乙丙丁,你感受到石頭的重量是減輕?或是變重?或是重量不變?(請勾選) A9:□減輕 or □變重 or□重量不變 Q10:將石頭從水中拿出時,位置從乙丙丁,你感受到石頭重量會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A10: |
【發表+老師統整】
歸納Q11:從上面的探究實驗可以得到那些結論呢? A11:□物體在液體中的重量會變輕。 □物體在空氣中和液體中的重量不同,物體在液體中的重量比較輕。 □物體在液體中會有浮力產生,所以導致物體在液體中變輕。 □浮力是向上的力。 |
【探究自學+思考+小組討論】
二、物體的浮力與沒入液體的體積的關係:
將大小球同時壓入水中,接著將大小球另外壓入鹽水中,再寫出你的觀察與體驗。 Q21:大小球同時壓入水中時,請問哪一邊的施力較大? A21:□大球 或是 □小球 Q22:大小球同時壓入鹽水中時,請問哪一邊的施力較大? A22:□大球 或是□小球 |
歸納:體積不同的球,無論壓入水中或是鹽水中,大球皆施力(此施力為克服浮力)較大。 在相同液體中,物體沒入液體中的越大,排開的液體重量越多,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 |
【探究自學+思考+小組討論+發表】
三、物體的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係:
( (影片是以酒精與飽和食鹽水做比較,密度相差較大,效果比較明顯。若無酒精,也可以使用水和飽和食鹽水做比較即可)。將兩顆體積相同的球,分別壓入水中與鹽水中,請慢慢壓入,再寫出你的觀察與體驗。 Q23:相同的球,壓入不同的液體中,請問哪一邊的施力較大? A23:□水 或是 □鹽水 Q24:比較水與鹽水,何者密度大? A24:□水 或是 □鹽水 |
歸納:相同體積的球,壓入水或是鹽水中,壓入鹽水的球施力(此施力為克服浮力)較大。 相同體積的物體,沒入液體的越大,排開的液體重量越多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 |
統整上面兩個探究實驗 歸納:浮力B與沒入液體的體積V液中和液體密度d液皆有「正比」關係。 B = V液中* d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