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國小一年級泰語課程計畫(109學年上學期)

格式
docx
大小
52.23 KB
頁數
20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7-09,离现在 5 10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光華國民小學 109學年度上學期一年級新住民語文泰語課程計畫 設計者: ○○○


  1. 課程每週學習節數(1)節,每學期合計﹙20﹚節。

  2. 本學課程呼應新住民語文課綱第一學習階段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表列如表1

1 泰語第一冊及第二冊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參考表。


核心

素養

總綱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綱

-E-A1 理解新住民語言與文化,並樂於學習新住民語文。

-E-B1具備新住民語言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並能進行簡單的日常生活溝通。

-E-C1 認識新住民的生活規範,並培養對新住民議題的關注

-E-C2 樂於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友誼。

-E-C3 認識新住民的文化特色,培養文化豐富性與國際視野。










學習態度

1--1能樂於參與新住民語文學習活動。

1--2能樂於和不同語文背景的同學交朋友。

語言能力-

說讀寫

2a--1能聽辨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2a--2能聽辨所學習的新住民語言的簡單詞彙。

2b--1能掌握新住民語言的發音。

2b--2能說出所學習的新住民語言的簡單詞彙。

2c--1能唸出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2c--2能拼讀新住民語言的簡單詞彙。

2c--3能讀懂所學習新住民語言的簡單詞彙。

2d--1能書寫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跨文化行動力

3--1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樂相處。

3--2樂於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語言要素

Aa--1新住民語言的發音與語調。

Aa--3新住民語言的字母與拼讀系統。

Ab--1簡單自我介紹時的新住民常用詞彙。

Ab--2家庭及學校生活中的新住民語言基本詞彙(如稱謂、數字等)

Ac--1簡單自我介紹時的新住民語言常用語句。

Ac--2家庭及學校生活中的新住民語言基本語句(如:招呼語、感謝語等)。




文化要素

Ba--1與親屬互動時的問候規範(亦包含輩份、性別的因素)。

Ba--2與師長及同學互動時的問候規範。

Bb--1與親屬、師長、同學互動時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亦包含輩份、性別的因素)

Bb--2新住民與親屬、師長、同學互動時的適當手勢、坐姿、衣著等。

Bc--1新住民原生國的家庭生活環境。

Bc--2新住民原生國的學校生活情境。

Bd--1新住民原生國的親屬、師長、同學互動方式(包括語言與非語言)與我國的異同。

Bd--2新住民原生國的家庭生活環境與我國的異同。

Bd--3新住民原生國的學校生活與我國的異同。


  1. 第一學期學習目標如表2

2 泰語第一冊學習目標參考表。

課名

類別

內容

第一課 我是文莉

知識

1.能認識「您好สวัสดี、大家ทุกคน、我ฉัน、名字ชื่อ、老師คุณครู、女生ค่ะ禮貌用語尾助詞」等詞彙。

2.能了解泰國與我國學校對老師的稱呼和打招呼方式的異同。

3.能了解泰國老師穿著與學生穿著與我國的不同。

能力

1.能聽辨及念出「您好、大家、我、名字、老師、女生禮貌用語尾助詞」等詞彙。

2.能說出泰國與我國學校中對老師稱呼的異同。

3.正確使用我、老師和大家三種不同的稱謂說法。

4.能將學校稱謂的相關詞彙和短語สวัสดีค่ะ คุณครู」「ผมชื่อวันชัยครับ,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5.能實際用合宜的禮節與新住民互動。

態度

1.能用合宜的態度表達對老師和同學的愛。

2.能欣賞不同文化的學校稱謂,樂於學習泰國語文。

3.能體驗不同文化的師生互動,增進跨文化的了解。

第二課 有禮貌


知識

1.能認識「你好、謝謝ขอบใจ、對不起ขอโทษ、不用客氣ไม่ต้องเกรงใจ、沒關係ไม่เป็นไร」等詞彙。

2.能了解泰國與我國對禮貌互動方式的異同。

3.能認識泰文數字 1-5

能力

1.能聽辨及出「你好、謝謝、對不起、不用客氣、沒關係」等詞彙。

2.能說出泰國與我國尊稱他人使用詞彙的異同。

3.能利用說一說或角色扮演活動,說出禮貌的用詞「ไม่ต้องเกรงใจ不用客氣」,並能依性別做語尾助詞變化

4.能實際用合宜的禮節與新住民互動。

5.能將禮貌的相關詞彙和短語,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態度

1.能用合宜的態度問候及尊重他人。.

2.能欣賞不同文化的禮貌用語,樂於學習泰國語文。

3.能體驗不同文化的禮貌用語,增進跨文化的了解。

第三課 爸爸媽媽

知識

1.認識「愛รัก、爸爸คุณพ่อ、媽媽คุณแม่、我หนู、哥哥พี่、也ก็」等詞彙。

2.能正確說出泰國與我國家庭對家人稱呼的異同。

3.能了解泰國人家庭休閒方式。

能力

1.能聽辨及說出「愛、爸爸、媽媽、我、哥哥、也」等詞彙。

2.能正確說出泰國與我國家庭對家人稱呼的異同。

3.能利用說一說或角色扮演活動,擔任我、哥哥和父母等不同的角色,練習說出「ผมก็รกัคุณพ่อ我也愛爸爸()完整的語句。

4. 能使用正確的詞彙對家人說出愛。

態度

1.能合宜的表達對父母的愛

2.能合宜的表達對家人的關懷。

3.能對家人的付出懷抱感恩的心。

第四課 早安

知識

1.能認識「爺爺คุณปู่、奶奶คุณย่า、早安อรุณสวัสดิ์、晚安ราตรีสวัสดิ์」等詞彙。

2.能了解泰國與我國對禮貌互動方式的異同。

3.能了解本課句型「ราตรีสวสัด์ิค่ะคุณแม่」結構

能力

1.能聽辨及念出「爺爺、奶奶、早安、晚安」等詞彙。

2.能正確說出泰國與我國與人問候詞彙的異同。

3.能將招呼語的相關詞彙和短語「ราตรีสวสัด์ิค่ะคุณแม่媽媽,晚安!」,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4.能因應不同的時間使用適當的禮貌用語。

5.能實際用合宜的禮節與新住民互動。

態度

1.能用合宜的態度問候及尊重他人。

2.能欣賞不同文化的禮貌用語,樂於學習泰國語文。

3.能體驗不同文化的禮貌用語,增進跨文化的了解。


  1. 新住民語文課程泰語第一學期教學計畫表如表3

3 第一學期教學計畫表(第一學習階段泰語第一冊)

教學期程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單元名稱及學習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實質內涵

跨文化行動

第一學期

1~4

-E-B1

-E-C2

1--1

1--2

2a--2

2b--1

2b--2

2c--3

3--1

3--2

Aa--1

Ab--1

Ab--2

Ac--1

Ba--2

Bb--1

Bb--2

Bc--2

Bd--1

Bd--3

我是文莉

  1. 文本教學

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互動禮儀

  1. 詞彙教學:

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

  1. 聽一聽 選一選: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名字或老師詞彙。

  2.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1)/女生問候老師加尾音;(2)男生/女生自我介紹,理解不同的三種我如何使用並熟練使用之。

  3. 選一選 讀一讀:依圖例做角色扮演,並依性別做尾音、問候語練習,並加強詞彙認讀練習。

  4.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สวัสดีค่ะ」、「สวัสดีค่ะ คุณครู」及

ผม」「ผมชื่อ

ผมชื่อวันชัยครับ」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老師好及我是文才句型結構

  1. 讀一讀 說一說:學生做角色扮演,熟練問候及自我介紹,並注意互動肢體語言。

4

1.口頭報告學生能分享情境觀察訊息。

2.口語溝通:學生能說出課文文句、正確發音、聽辨及說出詞彙及正確用語。

3.學習單(如連連看)

4.實際操作:學生能角色扮演並正確表示互動禮儀。

5.行為觀察教師透過行為觀察了解學生上課參與情形。

6.檢核表:教師設計檢核表,提供學生自評同學間互評或者他評如家長)。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E6了解圖像、語言與文字的性別意涵,使用性別平等的語言與文字進行溝通。

1.老師介紹泰國服裝,並讓學生穿著體驗。

2.老師準備有東南亞地圖的學習單,讓學生用色筆將泰國及台灣著色,了解二國之間的相關地理位置。

5~8

-E-A1

-E-B1

-E-C1

1--1

1--2

2a--2

2b--1

2b--2

2c--3

3--1

3--2

Aa--1

Ab--2

Ac--2

Ba--2

Bb--1

Bb--2

Bd--1

有禮貌

  1. 文本教學

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互動禮儀

  1. 詞彙教學:

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並學習男生禮貌用語尾助詞。

  1. 聽一聽 選一選: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做聽辨詞彙練習並注意性別不同的語尾詞用法,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2.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謝謝、對不起、不用客氣、沒關係做對話練習及認識詞彙。

  3.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詞卡 ,並利用性別角色扮演練習說,及認讀詞彙。

  4.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ไม่不、ไม่ต้อง不用

ไม่ต้องเกรงใจ不用客氣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結構,並注意性別不同的語尾助詞

  1. 數字練習:老師教導學生泰文數字,並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用畫筆描出數字。

  2. 生活應用:在家中或校園中實踐力行,並接受修正。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8.能正確的數數和和念出0-5的數字。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請同學設計情境,應用你好、謝謝和對不起於劇本中,並以正確肢語言演出。

9~10

-E-A1

-E-B1

-E-C1

1--1

1--2

2b--2

2c--3

3--1

3--2

Aa--1

Ab--1

Ac--2

Ba--2

Bb--1

Bd--1

複習一

  1. 複習第一課、第二課詞彙、課文聽、說、讀及句型練習

  2. 學習兒歌「你好,謝謝和對不起」教學:老師帶領學生誦讀歌詞。

  3. 播放數位教材兒歌,帶領學生唱,全班唱/分組唱/個別唱。

  4. 師生自編兒歌律動。

2

1.實際操作

2.行為觀察

3.檢核表

4.能正確的數數和和念出0-5的數字。

5.能展演兒歌。透過展演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如:歌詞、音律、動作及態度等等)。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利用學校活動讓同學上台表演兒歌,增強學習動機,及展現跨文化學習成果。

11~14

-E-A1

-E-B1

1--1

2a--2

2b--1

2b--2

2c--3

3--1

3--2

Aa--1

Ab--2

Ac--2

Ba--1

Bc--1

Bd--2

爸爸媽媽

  1. 課文教學

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家庭的稱謂。

  1. 詞彙教學:

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熟悉"謙卑自稱「男生我」及「女生我」"的用法。

  1. 聽一聽 選一選: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爸爸」「媽媽」「我」,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2.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不同的ลูกหนูผม做對話練習及認識詞彙。

  3.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詞卡 ,並利用性別角色扮演練習說,及認讀詞彙。

  4.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ผม我、ผมก็我也、ผมก็รัก我也愛、ผมก็รกัคุณพ่อ我也愛爸爸。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ผมก็รกัคุณพ่อคุณแม่ครับ」結構

  1. 數字練習:老師教導學生泰文數字6-10,並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用畫筆描出數字。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8.能正確的數數和和念出0-5的數字。

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E6了解圖像、語言與文字的性別意涵,使用性別平等的語言與文字進行溝通。

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老師製作學習單寫出家人詞彙標示數字請孩子把家人圖像簡單繪出,並用數字標示家人。

15~18

-E-A1

-E-B1

1--1

2a--2

2b--1

2b--2

2c--3

3--1

3--2

Aa--1

Ab--2

Ac--2

Ba--1

Bb--1

Bc--1

Bd--2

早 安

  1. 課文教學: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國早安晚安的問候語。

  2. 詞彙教學: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熟悉「爺爺奶奶」及「早安晚安」詞彙。

  3. 聽一聽 連一連: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爺爺」「奶奶」「我」,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4.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อรุณสวัสดิ์ราตรีสวัสดิ์的聽音練習及口說練習。

  5.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句子,並利用口說練習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早安及晚安,及認讀詞彙。

  6.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ราตรี夜晚、ราตรีสวสัด์ิ晚安!

ราตรีสวสัด์ิค่ะ晚安!

ราตรีสวสัด์ิค่ะคุณแม่媽媽,晚安!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ราตรีสวสัด์ิค่ะคุณแม่」結構

  1. 數字練習:老師教導學生泰文數字11-24,並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用畫筆描出數字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8.能正確的數數和和念出11-24的數字。

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E2認識不同的生活角色。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1.老師準備家庭樹,進行貼字比賽遊戲:分組比賽,同學派出一個代表,老師唸出คุณปู่,學生搶到คุณปู่字卡,並貼在正確位置後,說出詞彙,得一分,依序進行,完成後累計分數。


19~20

-E-A1

-E-B1

-E-C1

1--1

1--2

2a--2

2b--2

2c--3

3--1

3--2

Aa--1

Aa--2

Ab--2

Ac--2

Ba--1

Bb--1

Bd--1

Bd--2

複習二

1.複習家庭成員詞彙。

2.鼓勵學生上台扮演我、祖父母和父母等不同的角色,培養學生綜合語文能力

3.練習兒歌"讓我們數數字"。

2

1.實際操作

2.行為觀察

3.檢核表

4.能正確的數數和和念出11-24的數字。

5.能展演兒歌。透過展演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如:歌詞、音律、動作及態度等等)。

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E2認識不同的生活角色。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老師帶領學生至學校活動表演,展現學習樂趣與成果。



五、第二學期學習目標如表4

4 泰語第二冊學習目標參考表。

課名

類別

內容

第一課 您好嗎?

知識

1.能認識「外公คุณตา、外婆คุณยาย、孫子หลาน、兩個ทั้งสอง、您()好嗎?สบายดีไหม?」 等詞彙。

2.能認識母音及母音的位置。

能力

1.能聽辨、念出及寫出本課 4 個母音字母。

2.能聽辨及說出「外公、外婆、孫子、兩個、您()好嗎?」 等詞彙。

3.能運用本課「คุณยายสบายดีไหมครบ外婆您好嗎?」句型與人互溝通通對話。

4.能運用泰國常用家庭稱謂詞彙與人互動。

5.能說出泰國與我國尊稱他人使用詞彙的異同。

態度

1.能用合宜的態度問候及尊重他人。

2.能理解和欣賞泰國與我國不同的家庭文化特色。

第二課 鉛筆盒


知識

1.能認識「這นี่、那นั่น()คือ、鉛筆ดินสอ、鉛筆盒ยางลบ、什麼อะไร?、橡皮擦ยางลบ」等詞彙。

2.能理解泰文這是什麼與中文的句型差異。

能力

1.能聽辨、念出及寫出 4 個母音。

2.能聽辨及說出「這、那、()是、什麼、那是、橡皮擦」等詞彙。

3.能使用簡單問句「นี่คืออะไร這是什麼?」及肯定句นี่คือดินสอ這是鉛筆,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能說出泰國與我國學生使用文具的異同。

5.能運用泰常用文具詞彙與同學互動。

態度

1.能愛惜自己與他人的文具。

2.能與同學和樂相處,合作進行學習活動。

第三課 媽媽吃雞肉飯

知識

1.能認識「吃กิน、雞肉飯ข้าวมันไก่、泰式炒麵ผัดไทย、雞ไก่、飯ข้าว、河粉湯」等詞彙。

2.能了解與長輩用語及平輩用語吃」不同。

3.能了解泰國與我國常見食物詞彙的異同。

能力

1.能聽辨、念出及寫出本課 4 個母音字母。

2.能聽辨及說出「吃、雞肉飯、泰式炒麵、雞、飯、河粉湯」等詞彙。

3.能運用泰國常用食物詞彙與人溝通互動。

4.能運用簡單句型คุณแม่กินอะไรคะ媽媽吃什麼?妹妹吃什麼?」的簡單問句。

態度

1.能察覺自己對泰國食物的喜好。

2.能理解和欣賞泰國與我國不同的食物特色。

第四課 紅色的花

知識

1.能認識「~ใน、有มี、學校โรงเรียน、花ดอกไม้、紅色สีแดง、黃色สีเหลือง」等詞彙。

2.能了解泰國與我國校園環境的異同。

能力

1.能聽辨、念出及寫出 4 個母音。

2.能認識「~裡、有、學校、花、紅色、黃色」等詞彙。

3.能使用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มีอะไร學校裡有什麼?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มีดอกไม้สีแดง校園裏有紅花」等簡單句型與人互動。

4.能運用泰國常用顏色詞彙與人溝通互動。

態度

1.能欣賞不同顏色的美感。

2.能理解和欣賞泰國與我國不同的顏色詞彙與用法。


六、新住民語文課程泰語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如表5

5 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第一學習階段泰語第二冊)

教學期程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單元名稱

節數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實質內涵

跨文化行動

第二學期

1~4

-E-B1

-E-C2

1--1

2a--1

2a--2

2b--1

2b--2

2c--1

2c--3

2d--1

3--1

3--2

Aa--1

Aa--3

Ab--2

Ac--2

Bb--1

Bb--2

Bc--1

Bd--1

Bd--2

第一課 您好嗎?

  1. 文本教學: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國互動禮儀。

  2. 詞彙教學: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

  3. 聽一聽 連一連: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外公」「外婆」「孫子」,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4.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สวัสดีครับคุณตาสวัสดีหลานทั้งสอง,以及外婆您好嗎?我很好」的聽音練習及口說練習。

  5.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句子,並利用口說練習爺爺您好嗎?等四句話及理解男生問安或女生問安的用語,並加強認讀詞彙。

  6.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คุณยาย คุณยาย สบายดีไหมคุณยายคุณยาย สบายดีไหมครบั

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คุณยาย สบายดีไหมครบั」結構

  1. 認識母音:老師教導學生泰文字母อะอาอิ,並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認識母音位置及描寫母音

4

1.口頭報告:學生能分享情境觀察訊息。

2.口語溝通:學生能說出課文文句、正確發音、聽辨及說出詞彙及正確用語。

3.學習單(如連連看)

4.實際操作:學生能角色扮演並正確表示互動禮儀。

5.行為觀察:教師透過行為觀察,了解學生上課參與情形。

6.檢核表:教師設計檢核表,提供學生自評、同學間互評或者他評(如家長)。


E5主動與家人分享。

E6 瞭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到外公外婆家時,使用泰語問安,並請爸媽在檢核簿上打勾。

5~8

-E-B1

-E-C2

1--1

1--2

2a--1

2a--2 2b--1

2b--2 2c--1

2c--3

2d--1

3--1

Aa--1

Aa--3 Ab--2 Ac--2

Bc--2 Bd--3

第二課鉛筆盒

1. 文本教學: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介紹泰國學生常用文具或有特色的鉛筆盒。

2. 詞彙教學: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

3. 聽一聽 連一連: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鉛筆盒」「鉛筆」「橡皮擦」,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4.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นี่ห」、「คือ」「ดินสอ,以及「這是什麼?這是鉛筆」的聽音練習及口說練習。

5.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句子,並利用口說練習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的問句用語,並加強認讀詞彙。

6.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利用詞卡展示นี่นี่คือนี่2คือดินสอ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นี่คือดินสอ」結構。

7. 認識母音: 老師教導學生泰文字母อึอือุอู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認識母音位置及描寫母音。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老師以影片、圖片或實物介紹泰國具特色的文具,讓同學比較二國文具的不同點。

9~10

-E-B1

-E-C2

1--1

1--2 2a--1

2a--2

2b--1

2b--2

2c--2

2c--3 3--1

3--2

Aa--1

Ab--3 Ac--2

Ba--2 Bb--1

Bc--2 Bd--1

複習一

聽一聽畫一畫:當老師唸出單字時,用彩色筆將該圖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並確認是否讀音正確。

連一連:老師將四個詞彙「ตา」「คุณยาย」「พี่สาว」、「น้องสาว」及圖片貼在黑板,請同學上台當老師依序唸出詞彙,學生能依序做連一連動作,共依序唸出該詞彙字母。

兒歌教學:老師教唱兒歌我們的學校,並做律動引導學生共同參與。


2

1.實際操作

2.行為觀察

3.檢核表

4.能正確的辨識文具的泰文文字。

5.能展演兒歌。透過展演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如:歌詞、音律、動作及態度等等)。

E6 瞭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老師帶領學生至學校活動表演,展現學習樂趣與成果。

11~14

-E-B1

-E-C2

-E-C3

1--1

1--2 2a--1

2a--2 2b--1

2b--2 2c--1

2c--3

2d--1

3--1

3--2

Aa--1

Aa--3

Ab--2

Ac--2

Ba--1 Bc--1 Bd--2

第三課 媽媽吃雞肉飯

文本教學

1.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示範說明泰國請長輩用餐及晚輩吃飯用語的不同。

2. 詞彙教學: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

3. 聽一聽 連一連: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ข้าวมันไก่(雞肉飯)」「ผัดไทย(泰式炒麵)」「ก๋วยเตี๋ยว(河粉湯)」,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4.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媽媽吃什麼?媽媽吃雞肉飯等句的聽音練習及口說練習。

5.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句子,並利用口說練習媽媽吃什麼?文才哥吃什麼?的問句用語,並練習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練習並加強認讀詞彙。

6.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

利用詞卡展示

แม่」、「แม่กิน」、「ม่กินข้าว」、

แม่กินข้าวมันไก่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แม่กินข้าวมันไก่」結構。

7. 認識母音: 老師教導學生泰文字母เอะเอแอะแอ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認識母音位置及描寫母音。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E6 瞭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1.老師介紹泰國食物特色,並與學生一起製作進行品嘗。


15~18

-E-B1

-E-C2

1--1

1--2 2a--1

2a--2 2b--1

2b--2 2c--1

2c--3

2d--1

3--1

3--2

Aa--1

Aa--3

Ab--2

Ac--2

Bb--1

Bc--2 Bd--3

第四課 紅色的花

文本教學

1. 解釋課名、了解情境圖的文化訊息、朗讀課文,並介紹泰國常見的花卉或國花。

2. 詞彙教學:正確範讀詞彙(口型、發音、發音部位及手勢等);利用圖卡、詞彙卡進行教學活動,並使用遊戲法提升興趣及熟練。

3. 聽一聽 連一連:利用圖片或字卡,學生圈出老師念出的詞彙 「ดอกไม้สีแดง(紅色的花)」 「ดอกไม้สีเหลือง(黃色的花)

ยางลบ(橡皮擦)」,做聽辨詞彙練習,並輪流由每位學生念,其他學生圈。

4. 填一填 讀一讀:老師利用字卡、圖片及角色扮演讓學生練習依練習校園裏有什麼?有花等句的聽音練習及口說練習。

5. 選一選 讀一讀:貼出句子,並利用口說練習校園裏有什麼?有黃色的花、紅色的花等句,並練習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練習並加強認讀詞彙。

6. 加一加 讀一讀教學:利用詞卡展示「ใน」、「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มี

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มีดอกไม้

ในโรงเรียนมีดอกไม้สีแดง」等變化,指導學生比較前後句子的差異,和詞彙放置的位置,讓學生能了解本課句型「แม่กินข้าวมันไก่」結構。

7. 認識母音: 老師教導學生泰文字母โอะโอเอาะเอาะออ教導學生認識、發音、及認識母音位置及描寫母音。

4

1.口頭報告

2.口語溝通

3.學習單

4.實際操作

5.行為觀察

6.檢核表

7.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運用問候語。


E1善用五官感知環境,分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的感受能力。

老師介紹泰國校園景色及泰國國花,讓學生比較二國不同之處。

19~20

-E-B1

-E-C2

1--1

1--2 2a--1

2a--2 2b--1

2b--2 2c--2 2c--3

3--1

3--2

Aa--1

Ab--2 Ac--2 Ba--1 Bb--1

Bc--1

Bd--1 Bd--2

複習二

聽一聽畫一畫:

當老師唸出單字時,用彩色筆將該圖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並確認是否讀音正確。

連一連:老師將個三詞彙「ข้าวมันไก่」「ผัดไทย」「ก๋วยเตี๋ยว」及圖片貼在黑板,請同學上台當老師依序唸出詞彙,學生能依序做連一連動作,共依序唸出該詞彙字母。

兒歌教學:

老師教唱兒歌抓黑螃蟹,並做律動引導學生共同參與。

2

1.實際操作

2.行為觀察

3.檢核表

4.透過展演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如:歌詞、音律、動作及態度等等)。


E6 瞭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E5 主動與家人分享。

老師帶領學生至學校活動表演,展現學習樂趣與成果。

備註參考自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十二年國教課綱國中小前導學校成果系列 3—匯聚共識轉動學習 我們的學校課程計畫https://crn.moe.edu.tw/Upload/ckfle/fles/十二年國教/匯聚共識轉動學習_我們的學校課程計畫(107_10_10).pdf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