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伍-1
高雄市六龜區龍興國小二年級第二學期部定課程【生活課程】課程計畫(新課綱)
週次 | 單元/主題名稱 | 對應領域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評量方式 | 議題融入 | 線上教學 | 跨領域統整或 | |
學習內容 | 學習表現 | ||||||||
一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E-A1 E-A2 E-B3 E-C1 E-C2 E-C3 |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E-I-4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 1.能根據事件中的情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2.了解遇到困難時,適當的幫忙與做法有助於解決問題。 3.分享接受他人的幫助時,心情是如何。 4.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察覺自己可以提供別人什麼幫助。 | 習作作業、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性別-1 | 線上教學: 第3、6、14週 | |
二 | 主題一、有你真好 單元1 謝謝你的幫忙 | E-A1 E-A2 E-B3 E-C1 E-C2 E-C3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6-I-4關懷生活中的人、事、物願意提供協助與服務。 | 1.能了解互相幫助的活動規則。 2. 跟同學討論擬定幫助的方法。 3. 實際進行幫助別人的活動,並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內容及心得。 4. 能說出得到幫助之後的感想。 5. 能唱跳歌曲〈我真快樂〉,表現快樂的心情與舞蹈。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性別-1 | ||
三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E-A1 E-A2 E-B3 E-C1 E-C2 E-C3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 1.知道在上學時,有哪些人為大家維護安全。 2.能觀察並說出他們在維護安全時會做哪些事。 3.透過討論進行,了解導護志工的相關準備及活動。 4.知道導護工作為什麼需要志工幫忙。 5.知道學校有哪些事情需要志工幫忙。 6.知道這些志工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7.能對學校志工有更多的認識。 8.能製作徽章感謝志工的服務。 9.能夠說出自己的徽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習作作業、口頭報告、實際操作、作品製作、行為觀察。 | 課綱:性別-1 課綱:生涯-1 | ■線上教學 | 線上教學規劃:
|
四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E-A1 E-A2 E-B1 E-B2 E-B3 E-C2 |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5-I-1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2在生活環境中,覺察美的存在。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能透過想知道種子的地點,進而產生要到校園找尋種子想法。 2.能與同學討論找尋的工作分配。 3.能與同學運用工具或方式找到種子。 4.能與同學利用不同的觀察方式,看見種子的不同。 5.能在小組中討論出生活中有哪些種子並且決定要種植種子。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環境-1 課綱:戶外-1 | ||
五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E-A1 E-A2 E-B1 E-B2 E-B3 E-C2 |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E-I-3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 1.能讓學童找尋各種種子種植的方法及工具。 2.能讓學童在工作小組中,知道自己負責的事項。 3.能引導學童在校室內、外種植時,可依據找到的方法來種植種子。 4.能以唱歌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 5.能討論種子冒出芽的樣子。 | 習作作業、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環境-1 課綱:品德-1 課綱:戶外-1 | ||
六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E-A1 E-A2 E-B1 E-B2 E-B3 E-C2 | A-I-1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3自我省思。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 1.能夠仔細觀察種植的植物有明顯的變化。 2.能與同學在觀察及討論發現各種內在以及外在影響種子生長的問題。 3.能找出可以解決影響到種子生長的方法。 4.與小組共同回顧種植的過程,並且跟全班分享。 5.能利用不同的材料,將種子發芽後的樣子創作出來。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作品製作、行為觀察。 | 課綱:環境-1 課綱:品德-1 課綱:戶外-1 | ■線上教學 | 線上教學規劃: 學生登入google classroom,並開啟會議室連結。 引起動機:請同學分享用平板記錄一段時間植物種子生長的照片。 發展活動:觀察自己與同學植物的生長狀況有何異同。 統整活動:全班討論可以如何解決植物生長遇到的問題。 |
7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E-A1 E-A2 E-A3 E-B1 E-B2 E-C1 E-C2 E-C3 |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能與同學討論,要打電話給別人時應該要怎麼說。 2.能針對接聽電話提出看法並與同學討論。 3.能提出想要練習撥打電話的方法。 4.能利用身邊的各種媒材,進行創意電話筒的製作。 5.能依據不同的接聽電話情境,找到適合回應的話語。 6.能透過律動遊戲的進行練習撥接電話。 | 習作作業、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作品製作、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 ||
8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E-A1 E-A2 E-A3 E-B1 E-B2 E-C1 E-C2 E-C3 | A-I-2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1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6-I-4關懷生活中的人、事、物願意提供協助與服務。 | 1.能正確使用一般電話撥打出去。 2.能利用硬幣、電話卡或悠遊卡等撥打公共電話。 3.能知道哪些情況需要撥打電話。 4.能預先理解遇到緊急狀況時撥打電話應該要怎麼說。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品德-1 課綱:家庭-1 課綱:科技-1 | ||
9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E-A1 E-A2 E-A3 E-B1 E-B2 E-C1 E-C2 E-C3 | A-I-3自我省思。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5-I-4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 1.能對於想要問候的親人準備好要說的內容。 2.能拿起電話時,將要表達的話,清楚且明白的跟對方說。 3.能對於此次主題有自己的回應與想法。 | 習作作業、口頭報告、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品德-1 課綱:家庭-1 課綱:科技-1 | ||
10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E-A1 E-A2 E-A3 E-B1 E-B2 E-B3 E-C1 E-C2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6-I-5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積極參與討論並與同學分工合作整理教室。 2.積極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 3.發現並認識資源回收圖案。 4.探索生活中或住家附近有回收標誌的地方。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環境-1 課綱:海洋-1 課綱:品德-1 | ||
11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E-A1 E-A2 E-A3 E-B1 E-B2 E-B3 E-C1 E-C2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2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6-I-5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1.探索減少垃圾空間的方法。 2.透過實作與體驗,發現讓回收籃裝更多的做法。 3.學會清洗鋁箔包裝空盒。 4.展現積極投入的行為,參與學習活動。 5.覺察並發現教室裡的常見垃圾,覺知教室裡垃圾產生的原因。 6.覺察垃圾量太多對自己和環境的影響。 7.了解垃圾減量可能的方法。 8.學習收納塑膠袋的方法。 9.說出自己可以做到的垃圾減量的做法。 10.身體力行垃圾減量完成目標。 11.分享自己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方法。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環境-1 課綱:海洋-1 課綱:品德-1 | ||
12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E-A1 E-A2 E-A3 E-B1 E-B2 E-B3 E-C1 E-C2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 1.體驗自製環保樂器的樂趣。 2.了解舊物(回收的資源物品)改造後再生的意涵,延續與自己的舊物之間的情誼。 3.發現回收資源在生活中再利用的豐富面貌,體會生活的美好。 4.能利用自製環保樂器替歌曲伴奏。 5.能與同學合作完成環保樂器演出。 6.能跟著歌曲演唱。 | 習作作業、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 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課綱:科技-1 課綱:品德-1 | ||
13 | 主題五、光和影 | E-A2 E-A3 E-B1 E-B3 E-C2 E-C3 | B-I-3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1.能順利玩踩影子遊戲。 2.能說出2種以上對影子的發現。 3.能在校園中找到各種不同的影子。 4.能和同學合作,組合出影子怪獸。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課綱:科技-1 課綱:品德-1 | ||
14 | 主題五、光和影 | E-A2 E-A3 E-B1 E-B3 E-C2 E-C3 |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 1.能和同學討論教室裡的影子是如何產生的。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光源。 3.能利用身邊的現成物製造影子。 4.能實際利用身體或身邊的物品製造出各種影子。 5.透過操作,知道移動光源或物體,與影子大小改變的關係。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 ■線上教學 | 線上教學規劃: 學生登入google classroom,並開啟會議室連結。 引起動機:老師示範製造出影子的方式。 發展活動:帶領學生練習並討論。 統整活動:透過操作產生影子,讓其他同學猜猜看物品及動作。 |
15 | 主題五、光和影 | E-A2 E-A3 E-B1 E-B3 E-C2 E-C3 |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能利用對影子的發現和同學一起討論可以表演的內容。 2.能討論出影子表演秀要準備的工作。 3.製作影子表演秀的道具。 4.能和同學一起合作演出影子表演秀。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 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課綱:環境-1 課綱:品德-1 | ||
16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E-A1 E-A2 E-A3 E-B2 E-B3 E-C2 | A-I-1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3自我省思。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 1.能察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漸漸成長。 2.能察覺隨著年齡增長,自己的很多能力變好了。 3.能說明自己能力的成長,對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 4.能察覺自己分擔責任、幫助別人時,會形成相互影響。 5.肯定自己且喜歡自己。 6.知道自己學習到哪些本事,並指出最滿意的是哪一項。 7.能夠珍惜成長紀錄,找到保存學習成果的方法。 | 習作作業、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 行為觀察。 | 課綱:品德-1 課綱:家庭-1 課綱:生涯-1 | ||
17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E-A1 E-A2 E-A3 E-B2 E-B3 E-C2 |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經過討論後能確認展現學習成果的方式。 2.能做好工作任務的分配,並承擔任務。 3.能和同學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計畫。 | 習作作業、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品德-1 課綱:家庭-1 課綱:生涯-1 | ||
18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E-A1 E-A2 E-A3 E-B2 E-B3 E-C2 | A-I-3自我省思。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5-I-4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經過討論後能確認展現學習成果的方式。 2.能做好工作任務的分配,並承擔任務。 3.能和同學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計畫。 4.能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藝。 5.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表現。 6.能欣賞他人的表現並給予讚美。 | 口頭報告、實際操作、作品製作、行為觀察。 | 課綱:品德-1 課綱:家庭-1 課綱:生涯-1 | ||
19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E-A1 E-A2 E-A3 E-B2 E-B3 E-C2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 1.能找出探究三年級和二年級之間差異的方法。 2.能從課表中發現,三年級的學習生活和低年級有何不同。 3.透過比較和討論後,提出自己的感想。 4.能針對適應三年級的學習,提出因應的方法。 5.能歸納自己的優缺點,立下努力的目標和方法。 | 習作作業、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 實際操作、展演、 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課綱:家庭-1 課綱:生涯-1 | ||
20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E-A1 E-A2 E-A3 E-B2 E-B3 E-C2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 1.能找出探究三年級和二年級之間差異的方法。 2.能從課表中發現,三年級的學習生活和低年級有何不同。 3.透過比較和討論後,提出自己的感想。 4.能針對適應三年級的學習,提出因應的方法。 5.能歸納自己的優缺點,立下努力的目標和方法。 | 習作作業、口頭報告、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 課綱:人權-1 課綱:家庭-1 課綱:生涯-1 | ||
21 | 休業式 |
註1:若為一個單元或主題跨數週實施,可合併欄位書寫。
註2:「議題融入」中「法定議題」為必要項目,課綱議題則為鼓勵填寫。(例:法定/課綱:領域-議題-(議題實質內涵代碼)-時數)。
(一)法定議題:依每學年度核定函辦理。
(二)課綱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海洋、家庭教育、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三)請與附件参-2(e-2)「法律規定教育議題或重要宣導融入課程規劃檢核表」相對照。
註3):六年級第二學期須規劃學生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安排。
註4):評量方式撰寫請參採「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五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註5):依據「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教學計畫」第七點所示:「鼓勵學校於各領域課程計畫規劃時,每學期至少實施3)次線上教學」,請各校於每學期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線上教學」欄,註明預計實施線上教學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