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樂章—讓青春飛揚

格式
docx
大小
34.92 KB
頁數
4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04,离现在 4 3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東信國民小學111學年度共同觀備課 (六年級)

領域/科目

綜合領域

設計者

六年級 盧清溪、呂百純、吳季娟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3

單元名稱

生命樂章-讓青春飛揚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領綱

核心素養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1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自我與生涯發展

a.自我探索與成長

b.自主學習與管理

d.尊重與珍惜生命

學習內容

A.自我成長

a.自我探索與尊重差異

b.青少年身心發展與自我成長

c.珍視與尊重生命

D.生活適應

b.生活困擾與危機因應

c.人際關係與團體互動

教材來源

翰林版六上綜合活動4-2讓青春飛揚

探究(策略)活動

(探究任務)

課前回家搜尋資料

課中分組討論與分類

課後內化學習知能

合作學習策略

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成長過程的困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共同分類各項困擾與解決問題的共同辦法分類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工作:

學生

  1. 學生每六個人分成一組,每一個人都賦予如下之課前資料蒐集任務

  1. 於課前先請學生訪問家中長輩與同學,過去到現在的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各方面的變化(外表、能力、行為表現、思考方式、人際關係、情緒管理等方面),並記下來。

  2. 每一位孩子都回去思考並收集資料從小到大受過哪些人的幫助(探究任務)

  3. 所蒐集的資料中可包含受到家人、學校、社會或其他部分人的幫忙。

教師

  1. 教師事先在布告欄製作一棵沒有葉子的樹並準備葉子形狀的便利貼。

二、發展活動

() 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童年」(3:52)歌曲,全班討論這首歌時中出現了哪些情形?例如像:遊戲、欣賞異性、幻想……

()、發展活動

1、青春的喜悅與徬徨:

教師將全班學生每五到六人分為一組, 各組分享自己因為成長而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例如溝通能力進步了、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能分擔難度較高的家事、能協助媽媽採買家中的物品、能夠加入籃球隊了,各組紀錄討論結果並推派代表上台分享。

2、教師發下事先準備的便利貼每人三張,請學生將自己青春期的困擾或心事,以不記名的方式寫在便條紙上,先交一張給老師。教師將收集的便利貼拿出一一說出學生的困擾與心事,並請大家說出有沒有遇到相似的困擾或心情。

3、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小白板分類所有的便利貼,整理出學生遇到的困擾有哪幾類?之後學生再將剩下的兩張自行上台貼在分類好的小白板上。如真無法分類的便條紙,就先貼在其他類,全班再共同討論。


第一節結束

3、針對分類後的各種成長過程遇到的困擾或者是難題(外表、能力、行為表現、思考方式、人際關係、情緒管理等方面),你曾經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或者曾經有哪些人伸出援手幫助你呢?

4、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與分享(學生互評表)並推派代表上台發表解決困難的經驗與方案。

5、教師發下葉子便利貼,請學生寫下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給你的支持與協助,用便利貼寫下感恩的對象以及感謝的內容並署名(播放感恩的心作為背景音樂)

第二節結束

6、學生分組各自分享自己成長過程中要感恩的人事物(學生互評表)

7、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一件值得感恩的人事物,提供給所有全班同學參考。

8、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並分類感恩的事

分享經驗:跟同學以下列的方式分享。

()一個人一次說一個經驗,組員輪流分享。

()別人分享經驗時,自己也有同樣的經驗,可以回饋回應,並在自己的學生互評表上記錄哪位同學也有相同的經驗。

四、分析歸納:各組針對自己組別成員的經驗,根據下列的問題整理資料,嘗試歸納分享自己組別針對「成長主題」的想法及發現。

()、什麼時候會需要他人的關懷與幫助? 可舉同學經驗的例子。

()、大家會產生感恩之心的原因為何? 可舉同學經驗的例子。

()、感恩之心會對於自己、別人及周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9、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是來自許多人的協助、因為受人重視所以我們要更

珍愛自己。

10、教師發下珍愛自己的學習單、請學生寫下珍愛自己珍惜生命進而願意主動協助別人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蒐集紀錄:請同學將自己所蒐集的資料,以「感受到別人幫助的行為」及「感恩的原因」記錄在學生互評表中。

六、延伸活動:愛心樹感恩實踐

  1. 發給每位學童三張愛心形狀的葉子

  2. 請學童在葉子上寫下對於學校人事物之感謝的話

  3. 將葉子貼於樹上

  4. 各組將海報貼在教室跟同學分享。

七、教師進行總結活動:

教師跟同學說明,除了在樹上貼葉子外,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感恩的具體行動來表達謝意,並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際行動表達感恩之意。

第三節結束






附件一便利貼:葉片話感恩(回想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受過哪

些人的幫助請寫出實際的例子)

附件二:學生分組發表互評表

學生姓名

評量指標

已經做到

還要加油

文字敘述(哪位同學也有相同的經驗? 「感受到別人幫助的行為」及「感恩的原因」)


1.是否能具體說出對某人或某事的感謝





2.分享時的態度是否認真誠懇




1.是否能具體說出對某人或某事的感謝




2.分享時的態度是否認真誠懇




1.是否能具體說出對某人或某事的感謝




2.分享時的態度是否認真誠懇




1.是否能具體說出對某人或某事的感謝




2.分享時的態度是否認真誠懇




1.是否能具體說出對某人或某事的感謝




2.分享時的態度是否認真誠懇



哪位同學的發表讓你印象深刻?為甚麼呢?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



四、準備海報及彩色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