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國文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1 頁,共 3頁
【範圍:翰林版國文科第二冊 1~3 課ヽ語(一)ヽ自學一】
一、 字音字形 (每題 1分,共 10 分)
1. 朝「ㄊㄨㄣ」
2. 紅「暈」
3. 「ㄉ一ˋ」造
4. 「ㄕㄜˋ」免
5. 抑「ㄜˋ」
6. 哽「咽」
7. 陰「霾」
8. 「ㄐㄧˋ」北
9. 創作不「ㄔㄨㄛˋ」
10. 富「ㄩˋ」
二、 配合題 (每題 2分,共 20 分)
(A)隨意春芳歇、(B)流星趕月、(C)剛愎自用、
(D)物換星移、(E)欲窮千里目、(F)瞵視昂藏、(G)平步青雲、
(H)無懈可擊、(I)不卑不亢、(J)披星戴月、(K) 傲骨嶙峋、
(L)神采奕奕、(M)白日放歌須縱酒、(N)望而卻步
1.( )形容人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2.( )在這美好的日子裡,應該放聲高歌,盡情喝酒。
3.( )比喻順利無阻,迅速晉升高位。
4.( )想要看得更遠、更廣。
5.( )沒有缺點可讓人攻擊,形容非常完美。
6.( )形容早出晚歸,旅途勞累。
7.( )左顧右盼,神采飛揚的樣子。
8.( )看見了危險或困難的事而退卻不前。
9.( )春天的花草要凋謝,就任憑它凋謝吧!
10.( )形容人高傲不屈,剛毅正直。
三、 綜合測驗 (每題 2分,共 50 分)
1.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紛至「沓」來/「杳」無音信(B)橋「墩」/「燉」湯
(C)汗流「浹」背/左右「夾」擊(D)漫「卷」/「卷」曲
2.下列選項「」中的注音寫成國字之後,何者不同?
(A)車「ㄗㄞˋ」斗量/怨聲「ㄗㄞˋ」道
(B)一「ㄅㄧㄥˇ」頂天/功業彪「ㄅㄧㄥˇ」
(C)「ㄗㄨㄥˋ」虎歸山/放「ㄗㄨㄥˋ」不羈
(D)別出心「ㄘㄞˊ」/電子「ㄘㄞˊ」判
3.關於近體詩和現代詩的敘述下列何選項敘述錯誤?
(A)近體詩又稱為今體詩,新詩則又稱為現代詩
(B)近體詩都要對仗,新詩不用
(C)近體詩一韻到底,新詩則沒有一定要押韻
(D)近體詩字數、句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新詩則無。
4.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白日」依山盡/「白日」放歌須縱酒
(B)「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永駐
(C)卻看「妻子」愁何在/結髮「妻子」
(D)「陰霾」密布/清晨有點「陰霾」
5.下列文句「」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鳥媽媽鳥翅「初撲」,收斂起羽翼端坐在鳥巢中餵食小鳥
(B)經濟「拮据」的他,仍然奮發向上
(C)他得知名落孫山後,「雀躍」萬分
(D)個性「澎湃」的他,人面廣,投資五花八門,遍及海內外。
6.下列「」中的單位量詞,何者使用有誤?
(A)一「柄」細緻的傘(B)一「副」水彩畫
(C)一「扇」摺合有致的屏風(D)一「輪」明月
7.請同學閱讀下列各首新詩,並根據詩文選出正確的歌詠對象。
(A)感謝阿拉/萬能的神/我在每一個小老百姓的身上/都鑽
到一口/取之不盡/鮮紅的/油井─石油
(B)你用一隻眼睛看黑暗,被你看到的地方變為光明/我有兩隻
眼睛/卻要由一隻眼睛的你帶路─望遠鏡
(C)一種用來擦拭距離的/橡皮/卻擦不去/一路的崎嶇─輪
胎
(D)量身姓氏/裁剪名銜/燙金加蠟/印刷精美的薄薄一只臉
譜/比自己更善於複製自己/熱絡地向握手/交換/生活的重
量─信用卡
8.傘:「一傘在握 開闔自如/闔則為竿為杖 開則為花為亭/
亭中藏一個寧靜的我」啟示何種人生哲理?
(A)生命的心境喜樂操之在己(B)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C)隨遇而安,把握當下(D)生命孤獨無依
9.關於詩句的含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出作者目標遠大
(B)「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描寫人應趁著青春年
少盡情歌唱飲酒
(C)「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使用映襯修辭,以空
間之遠對比時間之短
(D)「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描寫山野空曠,朋友到訪後,
天氣變得涼爽
10.下列詩句,何者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所描述的季
節相同?
(A)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
(B)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C)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D)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11.唐詩的山水田園作品,主要是描寫山水田園,風格恬靜。下
列何者屬於此類風格的作品?
(A)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B)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盡還復來
(C)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
胡馬度陰山。
(D)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2.「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
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關於本詩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首聯交代詩人攜帶飯菜赴約
(B)採用先敘事後抒情的寫作手法
(C)從尾聯可看出本首詩的季節為秋天
(D)本首詩主要是在描述老友情誼和農村風光。
13.志勳老師說:「『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一聯
詩句杜甫連用了四個地名表現出行動快速之感,請同學也說出
有行動快速的詩句。」於是大家踴躍的回答,但是有一位同學
說錯了,請選出錯誤的選項?
【背面尚有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