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定期評量 七年級 國文科試題
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第 3 頁,共 4 頁
31.「我們在水道上放紙船遊戲,花色斑雜者,形態怪異者,氣派儼
然者,甫經下水即遭沉沒者,各色各樣的紙船或列隊而出,或
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或互相追逐,或者乾脆是曹操的戰艦
-- --首尾相連。」關於這段文字,選出正確的說明
(A) 以曹操的戰艦隱喻孩子們常在遊戲中鬥鬧爭吵
(B) 描述作者的紙船,在水道上與朋友們競逐的情形
(C) 以形態怪異的和一下水即遭沉沒的紙船,暗示母親的手
藝不佳
(D) 描寫紙船多樣的外形,以及各樣的航行情況
32.「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
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根據這句話,下列何者是作者
的盼望
(A) 希望能以像母親的慈愛教養孩子,使他們足以承受挫折
(B) 希望能照顧好孩子,讓他們一生不愁衣食
(C) 希望孩子未來能愈挫愈勇,創業才能歷久彌新
(D) 希望孩子能夠充實內在,不要只重視外表
33.關於紙船印象一文的內容說明,選出正確的敘述
甲.使用第三人稱敘述往事
乙.首段從不同的往事印象談起,使用冒題法
丙.首段以對紙船的印象直接破題
丁.全文以現在--過去--現在為時間線索
戊.紙船是母愛的象徵
己.全文透過玩紙船的樂趣,表達幼時未能體諒母親的悔恨
(A) 乙丁戊 (B) 甲丙戊 (C) 丙丁戊 (D) 乙丁己
34.下列關於沈復 兒時記趣的文句分析,選出正確者
(A)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想像力
(B)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觀察力
(C) 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觀察力
(D)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想像力
35.下列關於沈復的兒時記趣文句分析,選出正確的敘述
(A)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Æ將成群的鶴鳥比喻成蚊子
(B)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Æ沉浸在想像中,全神貫注,樂此不疲
(C) 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Æ將自己想像成巨人,神遊於景物中
(D)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Æ二蟲的爭鬥因作者突然出現而中止
36.沈復兒時記趣第四段作者遇見二蟲及癩蝦蟆的過程,作者的
情緒變化和事件結局,依序為
(A) 呀然驚恐 Æ 沉醉出神 Æ 神定,憤怒 Æ 驅之別院
(B) 沉醉出神 Æ 神定,憤怒 Æ 呀然驚恐 Æ 怡然稱快
(C) 沉醉出神 Æ 呀然驚恐 Æ 神定,憤怒 Æ 驅之別院
(D) 呀然驚恐 Æ 沉醉出神 Æ 神定,憤怒 Æ 怡然稱快
37.關於沈復兒時記趣的內容分析,選出正確的敘述
甲.首段是總說,提示全文的綱領為細察紋理
乙.二、三、四段分述夏蚊、蟲蟻、癩蝦蟆等不同經驗
丙.物外之趣是全文的總綱,呈現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境界
丁.以第三人稱敘述,表達客觀的寫作精神
戊.充分運用想像力和觀察力,將虛與實相映成特別的趣味
己.選自浮生六記的浪遊記快
(A) 乙丁戊 (B) 乙丙戊己 (C) 乙丙戊 (D) 甲乙丙戊
38.「余之小帽領襪,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東補西,必整必潔,色
取闇淡,以免垢跡,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根據這段文字,選出
正確的敘述
(A) 陳芸將作者的家居服與外出服分類擺放,便於拿取
(B) 衣襪選擇最便宜的購買,帽子則是陳芸親手製作
(C) 衣服若破了就用其他部份縫補,不會直接丟棄
(D) 作者雖不富裕,外出時仍穿著顏色鮮明的淺色衣服
39.「平山堂離城約三、四里,行其途有八、九里。雖全是人工,
而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諒不過此。其
妙處在十餘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根據
這段文字,選出正確的敘述
(A) 平山堂距離揚州城約八、九里,前後連綿約三、四里
(B) 平山堂的美若比之神仙居所,可謂不遑多讓
(C) 平山堂的美景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間或點綴以少許人
工設計
(D) 平山堂之美勝處乃藉四周雄偉的山勢造景,可謂巧奪天
工
40.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
對花冷飲,殊無意味。或議就近覓飲者,或議看花歸飲者,終
不如對花熱飲為快。眾議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頭
錢,我自擔爐火來。」眾笑曰:「諾。」眾去,余問曰:「卿
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見市中賣餛飩者,其擔鍋、灶
無不備,盍雇之而往?」根據這段文字,選出正確的敘述
(A) 南園 北園在蘇州城內,油菜花黃時,附近有許多小酒肆可
供小飲
(B) 沈復以對花熱飲為快,而芸娘以巧思變通,以遂其願
(C) 沈復以為對花冷飲,就近覓飲,看花歸飲都有不同的情趣
(D) 芸娘允諾翌日擔來爐火,實現對花熱飲之雅興
41.根據文意,選出符合作者觀點的敘述?
(A) 以詩人的成就和影響,學校需提供其啟蒙教育
(B) 能體會「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人方可成為詩人
(C) 作者以詩人為職志,並認知到詩人是渾然天成的
(D) 若成為詩人以外的身分,作者必將痛不欲生
從十三歲開始,我就明白自己若無法成為詩人,那就什
麼也當不成。但隨之而來,我逐漸意識到另一件令人痛苦的
事實。人們可以當教師、牧師、醫生、工匠、商人、郵政
人員,也可以當音樂家、畫家或者建築師,世界為這一切職
業鋪好道路,提供了啟蒙教育,只有詩人沒有這樣的條件!
雖然這個世界允許人們成為詩人,甚至在一個詩人得到成
就和名氣之後,給予高度榮譽,可惜大多數人都是壯志未酬
身先死,我也很快從現實情況中了解,只有天生的詩人才是
詩人,我們不可能學著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