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五峰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20.33 KB
頁數
3
作者
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5-04,离现在 5 17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國文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1 頁,共 3
【範圍:翰林版國文第四冊第一至四課ヽ補充教材】
一、國字注音(每題 1分,10%
1.如坐針「ㄓㄢ」
2.三顧茅「ㄌㄨˊ」
3.「ㄑㄧㄥˋ」竹難書
4.吝「ㄙㄜˋ」
5.身材豐「ㄩˊ」
6.整「飭」
7.「曙」色
8.笑「靨」
9.「輿」論
10.「雋」永
二、解釋(每題 2分,20%
1.無視
2.無「絲竹」之亂耳
3.惟吾德馨
4.勞形
5.參差
6.「偌」大
7.冉冉
8.栩栩
9.謹飭
10.凡事不宜「刻」
三、改錯(每字 1分,5%
1.身為班級幹部,要能以身作責,有了過失應該坦承不諱,不
可文過是非,推洩責任。
2.做事要有一股作氣的精神,不可半途而廢,導致功虧一簣,
最後一事無成,蹉跎光陰。
3.這次的甄選活動,我不過是僥倖上榜,實在是自愧無才,濫
芋充數罷了。
請根據上下文意填入最適切的成語選項(每題 15%
A)韋編三絕(B)高山流水(C)孺慕之情(D)琴瑟和鳴
E)甚囂塵上(F)買櫝還珠(G)韞櫝藏珠(H)相濡以沫
1他倆曾在危難之際( ,因此建立了堅定不移的友情。
2當前社會關說之風( ,在上位者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3讀書不了解全文旨意只鑽研修辭文猶如 的行為。
4張家夫婦多年來總是夫唱婦隨, ,使親友十分羨慕。
5我們要效法孔子讀書 的精神不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五、單選題(每題 2分,36%
1.關於〈一棵開花的樹〉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透過「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意象,表現女子對宗教的虔
誠與堅定的信仰
B從花開到花落,其意境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
護花」相同
C「如何讓你遇見我」詩句中,可以感受到女子對這段情
緣的殷殷期盼
D「顫抖的葉」指女子陷入熱戀,心情為之雀躍而激動不已
2.下列詩句,何者蘊含「期盼」與「等待」之情?
A)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B)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3.「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
的志向/也只有綠/才是你一生想說的/那句話/在忠臣傳裡
/才能讀到」請問本詩中的「綠」隱含什麼意義?
A)枯木逢春(B)貞風亮節(C)孤雲野鶴(D)文弱書生
4.在文句中故意顛倒語序可呈現回環往復的效果,例如「喝
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下列何者未使用此種修辭技巧?
A)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B)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朋友才是永遠的財富
C)希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希望
D)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5.關於〈一棵開花的樹〉我們可以想像一位少女癡情期望能與
心儀的對象結一段情緣。請問詩中哪一句話是由期盼轉為失落
的關鍵?
A)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B)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C)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D)是我凋零的心。
6.下列選項「」中的借代詞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烽火」連三月/「祝融」肆虐
B「紅顏」多薄命/「紅顏」棄軒冕
C「杜康」解憂/「黃湯」下肚
D「魚雁」往返/千里共「嬋娟」
7.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何者替換後意思不變?
A)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源源
B)我獨自冒著冷去薄霜鋪地的林子裡「閒步」/漫步
C)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雲遊/姍姍
D)像墨潑的山形,襯出輕柔「暝色」/曙色
8.〈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用「炊煙」譬喻成「朝來人們
的祈禱,參差地翳入了天聽」這是以「聽覺」表現「視覺」
寫法。請問下列何者同樣以「聽覺」表現「視覺」?
A)她的笑聲像散落一地的銀幣,可以一一撿起
B)枝上黃鶯的吟唱,彷彿夜裡清涼的微風輕輕的拂過肌膚
C)窗外嘩啦嘩啦的陽光,灑在一望無際的蒼綠草原上
D)微風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9.下列選項「」中的字,何組意思兩兩相同?
A「惟」吾德馨/「惟」士為能
B)水陸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C)調「素」琴/舉「素」幡
D「案」牘勞形/拍「案」叫絕
10.下列何者屬於比較語氣?
A)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
B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
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C)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D)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
11.下列選項「」中所運用的詞語,何者最不符合上下文意?
A他倆從國小同窗到現在已相識二十年,總是互相扶持
擔心事,是交情甚篤的「忘年之交」
B爸爸與李伯伯是當年戰場上並肩作戰的同袍多年來已成
為「患難之交」
C)我跟他不過「泛泛之交」罷了,談不上什麼交情
D)小劉與小白兩人原為「管鮑之交」,沒想到在一次大吵過
後,從此形同陌路
12.「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其涵義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國文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2 頁,共 3
B)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C)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
D)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13.〈陋室銘〉文末以諸葛亮、揚雄二人自比的用意為何?
A)暗示自己的才德高於二人
B)表示同為離群索居,不求功名之人
C)暗示自己抱負遠大,靜待時機
D)藉著同是天涯淪落人以抒懷才不遇之慨
14.老師請四位同學賞析〈陋室銘〉文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下列何人說法最不正確?
A小軒:作為文章開頭用以闡明人有德行才幹,方能受人
尊重
B)花花:以名山靈水為陪襯,為陋室正名
C亮亮:將「陋室」之「陋」「不高」「不深」的意象表
現出來
D)大榮:暗示君子立下高遠志向,方能成就大業
15.〈我所知道的康橋〉文末「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
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下列何者不是作者不說的可能理由?
A)心靈的感受,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B)可能是比前一次更神異性的感受
C)故弄玄虛向讀者炫耀
D)留給讀者想像空間
16.下列何者選項的行善態度最接近「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則不
可不痴」?
A)淺嘗輒止(B)樂在其中(C)專心致志(D)痴心妄想
17.「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這句話的涵義,最接近
何者?
A)嫉惡如仇,見義勇為(B)行好積德,推己及人
C)嚴以律己,寬以待人(D)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18.下列敘述中,何者人物配對正確?
A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屈原
B)斗酒百詩誰似我,還名天上謫仙人/陶淵明
C英傑那堪屈下僚?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
怪先生懶折腰。/劉禹錫
D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
土重來未可知/項羽
六、題組(每題 2分,24%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19.「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兩句和下列何者意思
最相近?
A)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C)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D)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20.全詩充滿了何種氣氛?
A)慷慨激昂(B)無限感慨(C)悠閒情懷(D)愁腸百結
21.「鳥翅初撲」一句是形容什麼?
A)暗喻少男少女情竇初開(B)撐傘者的英姿
C)傘開啟瞬間的樣貌(D)描寫傘面上有飛鳥的圖案
22.從本詩內容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希望達到什麼樣的心境?
A)逆來順受(B)積極進取(C)浪漫瀟灑(D)寧靜自適
23 下列何者為作者來到龍井此地的主要原因?
A)旅途中順道經過(B)慕山水之名,尋幽訪勝
C)應辨才大師邀約(D)與道人參寥中秋賞月
24 對於本文的描寫技巧及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以順序法,先言明原因,後續描述景色
B「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有也」兩句,藉靜中有動,凸
顯山林的生命力
C對於景色的摹寫,作者先描述當日的天氣再擴及沿路的
山水風光
D)作者先搭船,再乘轎,最後步行才到達潮音堂
元豐二年中秋後一日余自吳興過杭東還會稽1
2有辨才大師
3,以事邀予入山。比出郭4,日已夕。航
湖至普寧5,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
6,則曰:「以
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髮。遂棄舟,從
參寥杖策並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於惠因澗,入
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龍井亭酌泉據石而飲之。
自普寧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傍廬舍或燈火隱顯,
草木深鬱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有也行二鼓矣
7,始
至聖壽院,謁辨才於潮音堂,明日乃還。
注釋
1會稽:今浙江
紹興。
2龍井:地名。在浙江省
杭縣西南,舊名龍泓。
3辨才大師: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
天竺寺講經,是蘇軾的朋友。
4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時候。比,及。
5普寧:寺廟名。
6所遣籃輿:可供遣使的竹轎。籃輿,竹轎。
7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行,不久、將要。
秦觀<龍井題名記>
鳥翅初撲
幅幅相連 以蝙蝠弧形的雙翼
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
一把綠色小傘是一頂荷蓋
紅色朝暾 黑色晚雲
各種顏色的傘是載花的樹 而且能夠行走……
一柄頂天
頂著豔陽 頂著雨
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
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
一傘在握 開闔自如
闔則為竿為杖 開則為花為亭
亭中藏著一個寧靜的我 蓉子<傘>
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八年級 國文科試題
答案卷作答一律使用黑色墨水筆(不得使用鉛筆、螢光筆、彩色筆、摩擦筆等)答案卡需用 2B 鉛筆作答。
3 頁,共 3
25.關於文中人物的情緒行為,下列何者說明最為正確?
A)「 未至,賈人急號」:表示憤怒而向人吼叫
B「漁者黯然而退」:表示失落沮喪而離開
C「賈人勃然作色」:表示驚魂未定而臉色不佳
D(賈人)棲於浮苴之上,號焉」:表示開心獲救而大叫
26.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敘述最為正確?
A)以漁夫救人反遭賈人批評為不知足,感慨行善未得善果
B)漁夫初次救人一開始是出於貪念,而非善念
C)藉賈人不得他人救助而滅頂的下場,譏諷漁夫重財輕命
D)透過賈人的職業就是追逐利益,所以為財毀諾的情節設
計,暗示習慣養成性格
大部分的甕因為不刻意修飾留有揉制時的裂紋,
釉料也因為火度不高,容易磨蝕,露出粗拙的胎土來;
甚至有些甕身並不機械性的準確,它們似乎歪斜著,猶
留有人的姿態與表情。
我有許多喜愛土甕的朋友,他們站在一尊安靜的甕
前,也歪斜著頭,露出微笑欣賞的表情,好像那甕自在
舒適,他們也便心中喜悅了。
瓷器中的精品如宋代的汝窯、定窯或龍泉,把土的
質地,經由研製、高溫,華美的釉的瑩潤,提煉出如玉
般的精華;胎薄而細,堅硬如石,釉彩斑斕,敲起來有
鏗鏘如金屬的聲音。
瓷器追求著玉的貴重與精緻,而陶甕卻守著它「土
器」的本分。土甕像歌詠隊中的低音部,持續著沉穩厚
實如大地的聲音,宋瓷則是借著這沉穩厚實往上翻騰激
越的高音,它要脫盡土氣,享有玉的尊榮。
幾千年來從半坡馬家窯、廟底溝到臺灣的鄉間;
土甕仍是土甕,它們毫不掩飾土的本質,它們厚重、溫
粗拙它們自有華麗的瓷器不可凌奪的自在與大方。
隨著臺灣都市形態的改變,原來家家戶戶都有的甕
忽然不見了。
甕悄悄的從各個角落消失,被忙著搬遷改建的人家
遺棄,被興奮於現代化的人們遺忘,有的被打碎了,和
砂石建材混合,做了新廈襯墊的地基。甕已成了歷史的
遺址,被深埋在地下,被人們淡忘了。 蔣勳<甕>
27.根據本文,下列何者說明最為正確?
A)首段與第二段藉甕的外形,說明甕的製作過程
B)第三、第四段以「聲音」描寫瓷器與甕器的差異
C)第五段寫「甕器」的實用性很高,極具有收藏價值
D)第六、七段藉甕的消失,肯定時代進步帶來的改變
28.「幾千年來,從半坡馬家窯、廟底溝到臺灣的鄉間土甕
仍是土甕,它們毫不掩飾土的本質,它們厚重、溫暖、粗拙。」
根據文意,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甕的特質?
A)呆板笨拙(B)華麗尊榮(C)粗獷庸俗(D)樸拙厚實
河川原本專屬於山與海的流動熱線。大海藉陽光溫
熱蒸發了些水氣訊息,水氣飄呀飄,天空裡飄成輕薄白
濃聚成沉重烏雲終於被山嶺上的枝頭給擷抓住了,
來吧,這可是大海大老遠捎來的情意,別客氣,就讓這
些水氣點點滴滴滋潤山嶺孤高的渴望。淅淅瀝瀝,滴滴
答答,得了滋養,山嶺將回報的情意,藉高度必有的斜
度傾訴,自高高山頭,聚成山澗,多方源頭再匯積成川
流溪河,告別谷地,迂迴劃過平原,攜著滿懷禮物,源
源汩汩投入大海懷裡。
後來,人們逐漸參與了這條山海間的熱線,飲用、
灌溉、洗滌、漁撈、河運,人們沿河而居聚為村城。利
用了河的便利,人們逐漸變得驕傲自負,變得不再仰望
山嶺不再遠眺大海,不再以為自己的安身立命曾受賜於
河川山林,該尊崇的竟就一一被糟蹋了。大海於河口回
收的禮物,竟然變成是吞不下去的垃圾和無從分解的髒
汙。
終於,冬山河願意帶頭改變,為河川的未來改寫命
運。
理一理河岸,清一清河水,鑿了些引道,築了些堤
壩,好幾道攔汙索架在小溪匯注口……也聽過些批評,
說冬山河太人工化,失去了河川的自然面貌。原始而自
然,野性而危險,人們完全不介入不干預,或許是環境
最自然最健康狀態,但事實上人們已大舉介入、全面干
擾,並且是利用後汙損後又把人家給遺棄了。冬山河至
少是率先藉由人為努力,贖罪般,將河川恢復到可親近
願意親近的程度,已經難能可貴,我們又何以苛求?
廖鴻基 <去過冬山河嗎>
29.根據第一段關於水的循環次序,下列何者說明最為正確?
A)河流山嶺大海水氣雲朵山嶺的樹
B)水氣雲朵山嶺的樹山嶺河流大海
C)大海水氣雲朵山嶺河流山嶺的樹
D)河流水氣雲朵山嶺大海山嶺的樹
30.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大海的禮物就是珍貴的水,經過循環後又重回大海
B)冬山河已經回到自然最健康的狀態,十分難能可貴
C人類是山與海的熱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斷為自然改
寫命運
D)人類用謙卑的態度接受自然餽贈,對於大海的禮物珍惜、
感恩
【試題結束】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1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
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
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
漁者曰「向
2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
3不可乎!」
人勃然作色曰:「若4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
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
舟薄5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
6救諸?」漁者
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艤
7而現之,遂沒。
注釋
1亡:失去,指船沉沒。
2向:先前。
3無乃:大概,表示推測語氣。
4若:代名詞,你
5薄:迫近、接近。此指為碰撞。
6盍:何不,表示反問的語氣。
7艤:讓船靠岸。
劉基<賈人>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