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自然領域槓桿原理評量規準

格式
doc
大小
102 KB
頁數
4
上傳者
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1-21,离现在 17 27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表二

臺北市立教大附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
自然領域評量項目與評量規準對照表

六年級〈南一版〉 設計者:吳金龍、黃鳳琴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能知

道及

理解

科學

概念































  1. 由長桿撐起重物察覺槓桿原理之中省力與費力的情形。並學習支點、施力點、抗力點、施力臂、抗力臂等名詞。

資料蒐集

整理

紀錄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習作評量

口頭報告




























  1. 由實驗數據指出施力臂大於抗力臂時,可以省力;反之費力

  1. 觀察並說明相互咬合的齒輪組功用。

  1. 細心觀察並測量滑輪、輪軸和齒輪等生活中施力工具的工作方式

  1. 由腳踏車、腳踏板、齒輪組和後車輪之間的輪軸和齒輪的組合,藉此了解腳踏板的機械功能。

  1. 認識輪軸的傳動方式和輪軸同步轉動一圈的距離不同。

  1. 由腳踏車的科技發展史,體認科技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

  1. 以施力移動的距離和車輪移動的距離,說明腳踏車的機械效益。

  1. 綜合說明腳踏車上輪軸與齒輪的組合,使此工具不省力,但方便快速

  1. 依經驗推論摩擦力是運動中的物體相互磨損之力。

  1. 由生活經驗探討物質受熱的變化,包括外形、體積的改變。

  1. 以既有的科學概念討論炎熱地區的房屋設計。

  1. 由百葉窗探討遮光與隔熱。

  1. 探討房屋空間形狀與遮陽隔熱的關係。

  1. 能了解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並將自然資源分為兩類。

  1. 知道使用火力或核能發電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1. 了解各家的用電及節約用電的方法。

  1. 知道各類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1. 能知道各類環境問題對環境的影響

  1. 能認識環保標章及綠色消費。

能具有變因控制、解釋資料推理及實驗設計的能力


















  1. 設計實驗裝置,以數據驗證槓桿作用,說明省力或費力的機械裝置

資料蒐集

整理

紀錄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習作評量

口頭報告






















  1. 由實驗得知,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

  1. 由實驗得知,動滑輪省力。

  1. 組合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功能,解釋滑輪組。

  1. 經過實驗測量後,發現滑輪、輪軸和齒輪等生活中施力工具都是槓桿原理的應用

  1. 以用力的距離和物體移動的距離之比,來解說輪軸的省力或費力。

  1. 以齒輪的「齒」和鏈條的「孔」是一對一的扣住,算出大齒輪和小齒輪的轉動距離相同,所以不省力也不費力。

  1. 由傳動分解圖,逐步分析腳踏車的各部轉動圈數。

  1. 以用力的距離和物體移動的距離之比,來解說輪軸的省力或費力。

  1. 由實驗結果,指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性質有關。

  1. 由溫度計的觀察,設計實驗驗證氣體、液體和固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1. 認識傳導、對流和輻射等熱傳播的方法,並分別以實驗探究之,同時以生活實例來說明。

  1. 在討論之後,自行設計實驗,以驗證固體、液體、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

  1. 由生活經驗發現不同材質在熱的傳導快慢各不相同,再以實驗驗證之。

  1. 討論並實作顏色對輻射熱的吸收能力,證實白色物吸熱少,黑色物吸熱多。

  1. 了解再生能源的發電限制,及我國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狀況。

能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有計劃地去處理問題

  1. 能以槓桿原理來分析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資料蒐集

整理

紀錄

口頭報告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習作評量






  1. 由生活科技的重點來說明物體熱脹冷縮的實例。

  1. 認識傳導、對流和輻射等熱傳播的方法,並分別以實驗探究之,同時以生活實例來說明。

  1. 以熱傳導之能力來討論相關的生活技能。

  1. 分析房屋的外表吸熱和散熱的問題。

  1. 由百葉窗探討遮光與隔熱。

  1. 探討房屋空間形狀與遮陽隔熱的關係。

  1. 由已知的熱傳播概念,分析房屋的材質、結構等吸熱和散熱的問題。

  1. 依舊經驗發表人類如何利用自然資源來改善生活。

  1. 能知道利用自然資源來改善生活品質的作為,對地球環境帶來的影響。

  1. 能由各類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減少這些環境問題的方法。

  1. 能積極蒐集個人或團體以綠色行動來愛護地球的實例,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現況。

能具有求真求實的態 度

  1. 能細心操作、觀察並記錄槓桿原理之中省力與費力的情形

資料蒐集

整理

紀錄

口頭報告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習作評量


  1. 細心觀察並測量滑輪、輪軸和齒輪等生活中施力工具的工作方式

  1. 能細心認識傳導、對流和輻射等熱傳播的方法,並分別以實驗探究之,同時以生活實例來說明。

  1. 能細心觀察熱傳播概念,分析房屋的材質、結構等吸熱和散熱的問題。

  1. 能認真觀賞有關的影片並摘要記錄

  1. 在進行觀察與實驗活動時,能細心、切實的探討,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感受。

  1. 透過互訪活動,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 能認識環保標章及綠色消費,做一個綠色消費者。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