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海洋教育教學計畫
(一)教學理念:
一、增進孩子對這座海洋城市的認識。
二、使孩子認識海洋文化,並學習保存、傳遞及創新。
三、培養孩子學習海洋教育活動的興趣,進而愛家、愛鄉。
四、落實鄉土/海洋教育的推展,尊重多元文化。
五、連結在地文化學習欣賞並體認海洋文化的精髓。
(二)教學團隊:一年級教學團隊、二年級教學團隊
(三)課程架構﹕
融入 融入
融入 融入
(四)教學活動設計:
學習領域
語文教育、生活課程、社會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
適用年級
一 上
單元名稱
海洋新世界
教學時間
六 節 課
能力指標
◎語文教育
A-1-4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
A-1-5能應用注音符號,紀錄訊息,表達意見。
1-5-10-1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說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想法。
1-1-2-3能用輕鬆自然的態度說話。
B-1-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B-1-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B-1-3能聽出說話者說話的表達技巧。
C-1-1能正確發音並說標準語言。
◎生活課程
3-1-4 舉出重要環境問題,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4-2-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1-2 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綜合活動領域
3-1-1舉例說明自己參與的團體,並分享在團體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3-1-2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社會領域
3-2-1 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6-1-1 舉例說明個人或群體為實現其目的而影響他人或其他群體的歷程。
◎健康與體育領域
5-1-1 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藝術與人文領域
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
教學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重大議題
能夠朗讀書中的內容,並專心聆聽。
能了解書中內容所傳達的訊息。
3.能踴躍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 尊重他人的想法
4. 能夠尊重他人的喜好
【主題】:小男孩和大魚
1.準備活動
(1)老師事先準備繪本教學資料,並擬定故事大意的提問問題。。
(2)台灣的魚類世界網址是http://fishdb.sinica.edu.tw/~fishdmp
2、教學活動
教師進行繪本教學(由繪本帶入主題)。
(1)老師先敍述故事大意,不要說出結局,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2)全班同學閱讀:可用分組或個人接讀的方式讀完,在閱讀中,每讀完一頁要留一些時間讓小朋友欣賞插畫。
(3)教師根據故事大意做提問,並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4)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對故事的讀後感想。
(5)老師歸納學生的意見並做統整
2節
【生涯發展教育】
3-2-1察覺如何解決問題並作決定。
【環境教育】
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兩性教育】
1-2-3 重視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
3-2-2 欣賞兩性的創意表現。
教學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重大議題
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能針對問題去思考並完整回答。
3能知道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愛自己的重要。
4.能瞭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特性。
5.能瞭解飼養海洋生物時需要哪些設備。
6.能瞭解照顧海洋生物時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項。
7.能學習尊重不同於人類的其他生命。
8.能上台介紹海洋生物的特點
【主題】:快快樂樂的生活
【活動】
1.準備活動:
(1)教師事先準備養魚的資料及學習單。
2.發展活動
老師提問:
(1)海洋的生物和我們的生活環境一樣嗎?
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2)請學生發表自己想要養的海生物,並說明理由。
(3)與學生討論大家所發表的各種海洋生物中,哪些適合飼養,哪些不適合,並由教師統整。
(4)當我們要飼養海洋生物時,我們需要準備
哪些東西呢?
(5)在照顧海洋生物時,我們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3.綜合活動
(1)發下學習單
2節
【環境教育】3-1-2
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家政教育】3-1-2
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生涯發展教育】2-1-1
激發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 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1能認識各種海洋生物的外型及特徵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4.能說出其他海裡生物的種類。
5讓學生認識豐富的海洋生態與資源。
6.能完成海洋生物畫。
【主題】:海底總動員影片探討
【活動】
1.準備活動:
教師事先準備影片及學習單。
2.發展活動
老師提問:
(1)影片中主要人物有哪些?學生自由發表,老師條列在黑板上。
(2)影片中小丑魚爸爸為什麼不讓尼莫離開身邊呢?
(3)尼莫為什麼被潛水夫抓走呢?
(4) 影片中小丑魚的外型有什麼特點?小丑魚爸爸是怎樣的個性?請你說說看。
(5)說一說,魚缸裡的魚是用什麼方法回到大海?
3.綜合活動
(1)發下學習單
(2)預告下次將票選班級吉祥物(以海洋生物為主),請學生提出喜愛的海洋生物。
【主題】:票選班級吉祥物
【活動】
1.準備活動:
學生提出喜愛的海洋生物圖片。
2.發展活動:
(1)老師將候選的海洋生物圖片張貼於黑板上
(2)學生依序上台介紹並進行拉票
(3)進行投票表決,決定班級吉祥物。
2節
【環境教育】3-1-2
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家政教育】3-1-2
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生涯發展教育】2-1-1
激發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學習領域
語文領域、社會領域
適用年級
一 下
單元名稱
戀戀基隆港
教學時間
四 節 課
能力指標
1-1-2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1-3瞭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2-1-4認識並欣賞周遭環境。
3-1-4舉出重要環境問題,並願意負起環境維護的責任。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8-3-1運用五官觀察自然現象,「察覺」各種自然現象的狀態與狀態變化,用適當的語彙來「描述」所見所聞,運用現成的表格、圖表來「表達」觀察的資料。
9-3-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並說出來。
9-3-5學習安排工作步驟。
9-3-6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件事。
教學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重大議題
1.專心聆聽並思考基隆與海的關係。
2.和同學分組踏查,能遵守愛心家長的帶領,並和同學分工合作。
3.能透過簡易地圖指出學校的正確位置。
4.能討論出保護海洋環境的方法。
活動一
教師講述基隆與海的關係
基隆的位置在哪裡?(靠近海邊)
可從生活中從哪裡得知基隆是一個港口?(常有船停靠)
港口有什麼功能?(避風、卸貨)
基隆為什麼會成為港口?是不是靠海就可能成為港口?
活動二
藉由戶外教學活動,認識海洋與基隆食衣住行的關係:
食-
認識社區踏查活動:探查廟口小吃的分佈範圍,認識廟口哪些小吃由海鮮製成,如何保持衛生。了解食物來自於海洋的種類。
(天婦羅、旗魚羹 )
衣-
舶來品街走一走:帶孩子走過著名的舶來品街,告知學生此街由來已久,因港口得以取得貨源。
住-
街道偵查員:請孩子踏查時,一邊觀查海港附近的房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看起來舊舊的,因海有鹽分,房子不易保持美觀)
行-
大船入港:帶孩子到碼頭邊看看船、遊輪,讓孩子看看各式各樣的船,說明船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活動三
回校後請小朋友分享探訪的過程、收穫,教師統整基隆與海洋在食衣住行上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提醒學生珍惜物資。
從地圖上尋找基隆市仁愛國小的地理位置,並從相關的地圖上發現基隆港口的位置與重要性。
和學生討論並說明如何保護海洋環境,列出可從本身做起的具體方法。
(不要把垃圾丟到海裡)
4. 請小朋友畫出印象中的基隆港。
4節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學習領域
語文領域、生活課程、
適用年級
一 下
單元名稱
超人爸爸
教學時間
二 節 課
能力指標
◎語文教育
B-1-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B-1-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B-1-3能聽出說話者說話的表達技巧。
◎生活課程
4-2-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1-2 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重大議題
1.能瞭解父母辛苦工作,及做家事的辛勞。
2.能尊重兩性平等,分擔家事。
3.了解家中每個人都應該分擔家務並認養家中的工作,讓家人的心更凝固。
4.培養主動做家事的態度,對於自己份內的工作能夠善盡責任。
5.能與父母溝通,提出自己的見解。
6.了解家中每個人都很重要。
一、準備活動:
發下知識交流站補充資料,請小朋友事先閱讀並觀察家中的每個人日常作息。
二、主要活動
1.老師導讀故事書-「超人爸爸」
2.老師提問:
(1)什麼是「超人爸爸」?你覺得哪一種動物最符合「超人爸爸」的形象?為什麼?
(2)章魚媽媽為什麼覺得海馬不適合當「超人爸爸」?你贊成她的看法嗎?為什麼?
(3)章魚媽媽為什麼覺得企鵝適合當「超人爸爸」?你贊成她的看法嗎?為什麼?
(4)你希望爸爸是一個「超人爸爸」嗎?你最喜歡爸爸哪些地方?
(5)你了解爸爸的工作和他的辛苦嗎?
3、老師就故事內容引導「家事是大家的」、「父母為家辛勞」的概念。
4、讓小朋友發表覺得自己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5. 教師讓學童發表家中每個人的作息,其中家事大都是誰來做呢?應該要誰來做較妥當,
教師引導學童瞭解身為家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該要為家付出一份心力,分擔家事。
7. 發下學習單並指導完成。
三、歸納統整
1.每個人在家庭中都是很重要的一份子,不論是男生或女生,。
2.只要你是家庭中的成員,就要分擔做家事,這也是兩性互相尊重的表現。
2節
4節
【生涯發展教育】
3-2-1察覺如何解決問題並作決定。
【環境教育】
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兩性教育】
1-2-3 重視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
3-2-2 欣賞兩性的創意表現。
1-1-1認識性別角色發展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1-2-7瞭解家庭成員的角色分工,不受性別的限制。
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6瞭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 。
學習領域 | 生活課程、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 | 適用年級 | 二 上 | |||||||||
單元名稱 | 我與海洋 | 教學時間 | 六節課 | |||||||||
能力指標 | 【生活課程】 1-1-2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3-1-9 透過藝術創作感受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 4-1-1嘗試各種媒體,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4-1-2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1-4正確、安全、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 5-1-4欣賞生活周遭與不同族群之藝術創作,感受多樣文化的特質,並尊重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 9-1-1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綜合活動】 1-1-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2-1-4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 |||||||||||
教學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重大議題 | |||||||||
1.了解自己成長的社區環境。 2.認識與海洋相關的事物。 3.認識海洋生物,並培養4.愛護牠們的情操。 5.演唱相關海洋的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演之。 6.培養尊重與保護海洋資源的態度與行為。 | 活動一:我與海洋 教學地點:教室 教學活動: 1.教師引導學童說出所居住的社區環境,並說明平時在社區內看到的景觀,歸納出所居住的社區類型(漁村、農村、工業區……)。 2.教師引導說明當地屬於漁村類型,所以與海洋有密切關係。 3.教師引導學童認識生活中與海洋相關的事物,透過討論使學童感受到自己與海洋的密切關切。 ◎接近海邊、海風強。 ◎常看到漁船、漁夫捕魚、漁市場拍賣的景象。 ◎海洋的魚、蝦是主要的食物。 ◎附近有許多魚罐頭食品加工場。 ◎家人多從事與漁業相關的產業。 | 2節 | 【環境教育】 2-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 |||||||||
教學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重大議題 | |||||||||
1.了解自己成長的社區環境。 2.認識與海洋相關的事物。 3.認識海洋生物,並培養愛護牠們的情操。 4.培養尊重與保護海洋5.資源的態度與行為。 6.會用剪刀剪裁正確的造型。 7.能發揮創造力,裝飾作品。 8.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及欣賞的能力。 9.能運用課堂上所學美化生活環境。 | 活動二:「魚風鈴」美勞製作 教學地點:教室 教學活動: 引起動機
教學步驟 1.請學生討論有關魚類的基本構造有眼睛、鰭、鰓蓋、鱗片…等。 2.教師講解魚身體的製作方法: (1)白色西卡紙上,輕輕描繪一對胸鰭、兩個眼睛、一個尾鰭的輪廓。 (2)將各部分一一剪裁下來。 (3)用剩餘的紙片來裝飾魚鱗,也可跟同學換不同顏色的紙片,增加變化。 3.教師示範使用膠水將各部位組合黏貼到免洗杯上。 (1)杯底左右兩側各貼一顆眼睛。 (2)在兩側眼睛的後方貼上剪好的胸鰭,並以彩色筆畫出鰓蓋。 (3)沿杯口左右側貼上尾鰭。 4.教師指導學生用透明膠帶在魚背上黏貼細繩。 5.教師解說鈴鐺部分 (1)鈴鐺先用一小段繩子穿過。 (2)將繩子兩端穿齊,用透明膠帶貼在杯口內上方。 6.教師可指示學生對魚身體多加裝飾、變化,讓作品看起來更豐富。 | 2節 | 【家政教育】 2-4-5 設計、選購及製作簡易生活用品 。 3-1-5 察覺周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 |||||||||
1.了解自己成長的社區環境。 2.認識與海洋相關的事物。 3.認識海洋生物,並培養愛護牠們的情操。 4.演唱相關海洋的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演之。 5.培養尊重與保護海洋資源的態度與行為。 | 活動三:唱唱跳跳最快樂 教學地點:教室 教學活動: 1.教師播放「魚兒水中游」、「沙灘遊戲」(可視版本更換)的歌曲音樂。鼓勵學童以快樂的心情歡唱。 2.教師教導配合「魚兒水中游」、「沙灘遊戲」歌曲的肢體動作。 3.教師鼓勵學童利用肢體配合歌曲參與律動活動。 | 2節 | ||||||||||
學習領域 | 語文領域、生活課程、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 適用年級 | 二 下 | ||
單元名稱 | 鯊魚黑幫 | 教學時間 | 4 節 課 | ||
能力指標 |
A-1-4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 A-1-5能應用注音符號,紀錄訊息,表達意見。 B-1-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B-1-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B-1-3能聽出說話者說話的表達技巧。 C-1-1能正確發音並說標準語言。 ◎生活課程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3-1-4 舉出重要環境問題,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4-2-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1-2 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健康與體育領域 5-1-1 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綜合活動領域 3-1-1舉例說明自己參與的團體,並分享在團體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3-1-2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 ||||
教學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重大議題 | ||
1.能仔細蒐集各種海洋生物的資料。 2.能了解海洋生物身體的構造。 3.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4.能說出其他海裡生物的種類。 5.讓學生認識豐富的海洋生態與資源。 6.能完成海底世界圖畫 | 【鯊魚黑幫】 準備活動 1.請學生事先蒐集有關海洋生物的資料,如圖片、文字資料、相片、簡介、雜誌等。 2.老師事先瀏覽相關網路資料,並記下相關網路之網址。 3.台灣的魚類世界網址是http://fishdb.sinica.edu.tw/~fishdmp 教學活動 ㄧ、影片欣賞(由影片帶入主題)。 二、畫出海洋生物。 1.教師準備不同種類海洋生物的圖片並加以介紹。 2.請學生觀察海洋生物的構造,並說出觀察 的結果。 3.請學生發表,看看海底還有哪些生物? 4.由學生自由表演,模仿一種海底生物,讓其他同學猜猜看是什麼? 5.選出表演較佳的小朋友,老師給予獎勵。 6.老師提問:海洋裡還有什麼特別的生物?請同學舉手發表。 7.老師歸納與統整。 8.圖畫創作:海底世界。 | 2節 | 【生涯發展教育】 3-2-1察覺如何解決問題並作決定。 【環境教育】 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
教學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重大議題 |
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能針對問題去思考並完整回答。 3能知道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愛自己的重要 4.能破除一般的刻板印象及要求(人或媒體)。 5.了解生物「互助共生」的行為 6.了解海底沉船的影響。 | 【主題】:鯊魚黑幫影片探討 【活動】 1.準備活動: 教師事先準備影片及學習單。 2.發展活動 老師提問: (1)影片中主要人物有哪些?學生自由發表,老師條列在黑板上。 (2) 影片中大白鯊連尼有什麼特點?和一般鯊魚有什麼不同?請你說說看。 (3)影片中我們看到: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也會有「互助共生」的行為,你能說說看嗎? (4) 沉到海底的船可以用來做什麼? (5)畫出影片中你最喜歡的ㄧ個角色,並說出原因。
教師引導說明同種類的生物也會有不同的特點,要尊重彼此間的個別發展;「互助合作」可以使生活變的更輕鬆愉快;而海洋環境的清潔與保護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的。 3.綜合活動 發下學習單,指導學生完成。 | 2節 | 【環境教育】3-1-2 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家政教育】3-1-2 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生涯發展教育】2-1-1 激發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 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
學習領域 | 語文領域、生活課程、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 適用年級 | 二 下 | ||
單元名稱 | 親愛的魚 | 教學時間 | 2 節 課 | ||
教學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重大議題 | ||
能力指標 | 1-1-4 正確、安全、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 2-1-5 接觸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建立初步的審美經驗。 3-1-9 透過藝術創作感受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 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 | ||||
1.能認識魚類的基本構造。 2.會用剪刀剪裁正確的造型。 3.能發揮創造力,剪出大 小心型拼出可愛的魚。 4.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及欣賞的能力。 5.能運用課堂上所學美 化生活環境。 | 1.請學生討論有關魚類的構造。 2.教師講解魚身體的製作方法: (1)將色紙對折,用筆畫出半個心。 (2)將畫的部分剪裁下來。 (3)剪出3種大小的愛心各2個。 3.教師示範使用膠水將各部位組合黏貼到圖畫紙上。 (1)大愛心當魚的身體。 (2)中愛心當嘴巴和尾巴。 (3)小愛心當魚鰭。 4.教師指導學生2條魚擺放在圖畫紙適當的位置。 5.教師指導學生在圖畫紙加裝飾、變化,讓作品看起來更豐富 | 2節 | 「 家政教育」 3-1-2 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 2-1-1 激發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
仁愛國小海洋教育-低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