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案:垂直與平行

格式
doc
大小
136 KB
頁數
23
上傳者
陳雅芬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6-02,离现在 21 1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修正前高年級教案

活動名稱

垂直與平行

適用年級

五年級

教學時數

40分鐘

教學準備

厚紙板數張、保麗龍條數個、海報兩張、立體骨架一個、A3紙張數張、紙盒數個、牛奶盒數個。

設 計 者

台北縣 興仁國小 陳雅芬、張玉娟、許家瑛、許敏玲、盧斐雯

  1. 垂直與平行的本質概念

    1.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如果是90度,這兩條直線就是互相垂直。

    2. 平行─相異的兩直線,在同一平面上並不相交,這兩條直線就是互平行。

  1. 概念的發展:

    1. 文獻探討

    1. 皮亞傑的兒童發展理論中,(七~十二歲)為具體操作期,此期為國小兒童低中年級階段,兒童可進一步做合理的思考與推理,為須透過具體事物為起點。

    2. 根據Van Hiele的研究,國小階段的空間幾何思考模式屬視覺期和描述期,應透過視覺觀察具體物,進行堆疊、製作、描繪的操作性活動,並逐漸豐富視覺經驗,而發展分析圖形組成要素的起始能力。此外,也能透過文字或記號來描述平面和立體圖 形的形質,透過實驗發現和驗證圖形的特徵,說出合於某些性質的圖形,及比較不同類型性質的異同。

    3. 學生有愛好遊戲的天性,數學教學透過遊戲的活動,可以輕鬆的手法介紹新的數學概念,且可多給學生練習機會,增加低成就學生的信心,給予成功的滿足。藉由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有互相學習,互相觀摩,自由討論的機會。研究數學實驗室的學者們,對於數學遊戲的評估成效如下:

      1. 學生對數學觀感,可直接由實驗器具的操作上學習。

      2. 可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3. 學生可由操作對數學概念有更深的瞭解,從多方面的嘗試體會到每一題的解法有多種,因而建立一種解題的開放性態度。

    4. 蘇俄心理學家Vygotsky認為「概念(知識)是社會化活動及個人心智活動下逐漸發展出來的;溝通與討論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思考活動。」透過群體的討論,產生同儕互動與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這樣的課堂變成是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搖籃。

    1. 學生的先備經驗

學生以學過「角的初步概念、正方體與長方體構成、垂直與平行等基本概念」。達成的能力指標如下:

S-1-2 能依據二維、三維基本形體的外觀做簡單分類。

S-1-3 能複製二維、三維的基本形體。

S-1-5 能察覺在生活情境或形體中的角。

S-1-8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5 能瞭解兩鉛`垂線及兩水平直線互相平行。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1. 處理特色:

  1. 立體的空間概念,本來就比一般平面的概念抽象、複雜,但若能透過具體的實物,若能讓學生實地的接觸到立方體上的平行與垂直的意義,相信這種經驗一定是比較深刻且容易理解的。本教案設計採用的多是操作性的活動,先從單獨的邊與面在課堂中讓小朋友了解其相互關係,再透過活動、遊戲的方式,從生活環境中,從視覺觀察正方體、長方體等多種的方體中邊與邊、邊與面、面與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使學生加深印象、釐清觀念,為往後學習相關單元作為基礎。

能 力 指 標

具 體 目 標

S-1-11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7 能透過觀察了解鉛垂線與水平面的關係。

S-2-8 能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垂直等概念。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6 能透過實測發現直線與平面間的各種平行、垂直關係。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4-6 能瞭解垂直、平行的定義。

1.複習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2.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垂直、平行關係。

3.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4.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5.從生活環境中,觀察出物體中邊、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

6.能說出平行與垂直的定義

7.能依據指示找出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特質,具體的在物品上指出。

8.能將物品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用言語闡述。

9.能運用垂直與平行在其他物體上。


教案一】興仁國小五年甲班用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複習之前所學習的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使小朋友瞭解「邊(線)與邊(線)」、「邊(線)與面」、「面與面」的相互關係。



<活動一>

教學活動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事前準備】

 將全班小朋友分成四組,並將座位配置準備好。發下所要使用的教學資源,每小組一套。

  1. 首先詢問小朋友,什麼是垂直?那什麼是平行呢?

  • 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 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相互垂直?有什麼東西是相互平行的嗎呢?

    • 讓小朋友思考後並回答。

  • 介紹邊與邊、面與面及邊與面的相互關係。

    • 請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要如何的放置才會使每小組手中的邊和邊、邊和面及面和面呈現是平行的相互關係。

    • 請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要如何的放置才會使每小組手中的邊和邊、邊和面及面和面呈現是垂直的相互關係。




  • 3





    5









    12

    教學資源五套(包括有厚紙板3張「當作是面」、保麗龍條3條「當作是邊」)。

    S-1-11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7

    能透過觀察了解鉛垂線與水平面的關係。

    S-2-8

    能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垂直等概念。

    S-3-6

    能透過實測發現直線與平面間的各種平行、垂直關係。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垂直、平行關係。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活動二>

    大家來找碴

    小組討論

    分享、發表

    教師回饋


    1. 放置好後,請老師到每組發表,讓其他組小朋友來檢查是否正確?並指出正確或不正確的原因,和大家一起分享。



    1. 題目共為兩題(見附件一、二),每一題皆是立方體與海報上的題目作對照。

    2. 觀察講桌上立方體邊與邊、邊與面、面與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是否與海報上的敘述吻合,若其中的敘述有誤,請列舉出並寫出正確答案。

    3. 以一組為單位,將觀察所得,在一定時間內書寫於小白板上。

    4. 音樂停止後,各組皆揭示白板,老師請一至二組派代表出列分享該組的答案,由老師和其他學生做檢查及回饋。



    5








    15









    海報2張、立體骨架1個、A3紙張4張。



    【附件一】

    第一題:

    (海報)


    大家來找


    1. 紅邊與紫邊是平行的。

    2. 黃面與綠面是垂直的。

    3. 白邊與深綠邊是平行的。

    4. 紫邊與紅面是平行的。






















    解答


    1. ()

    2. ()

    3. ( =>是垂直的)

    4. ( =>不能比較)
















    【附件二】

    第二題:


    大家來找


    1. 紫邊與咖啡邊是平行的。

    2. 綠面與黃面是垂直的。

    3. 紅面與綠面是平行的。

    4. 黃邊與咖啡邊是平行的。

    5. 紅面與黃面是平行的。

    6. 橘邊與粉紅邊是垂直的。

    7. 白邊與紅面是垂直的。

    8. 黃面與藍面是垂直的。


    解答

    1.(╳=>是平行的)

    2.(╳=>不是垂直的)

    3.(╳=>不是平行的)

    4.(○)

    5.(○)

    6.(╳=>不是垂直的)

    7.(╳=>是平行的)

    8.(○)


    【教案二】興仁國小五年乙班用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能說出平行與垂直的定義。




    能根據垂直與平行的定義,找出條件相符的物品。


















    能依據指示找出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特質,具體的在物品上指出。




    1.由找尋物品的過程及結果,確認小朋友對於立體與平面的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組發表



    意見分享












    2.由分享的過程確認學生對於面與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



    準備活動(引發動機)

    概念形成學習單

    發展活動

    【活動一】找找看

    1. 請小朋友分組。

    2. 請每位小朋友自教室裡找找看有那些四方體的東西。

    3. 請各組員在自己的小組單上寫上找到的目標物。

    4. 每組抽2位組員上台發表,請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東西中有哪些邊跟邊互相垂直,而哪些邊是互相平行呢?(組員可幫助),請具體指出。

    小朋友他說的對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的部份外,還有我們遺漏掉的部份嗎?

    理由

    1. 再次詢問有否更特別的兒大家未發現的,請向大家做分享。

    2. 老師視情況給予回饋。



    【活動二】想想看

    剛剛都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不錯!接下來給大家一個新的任務,找出有哪些面與邊互相垂直?請舉一物面來向大家分享。


    5



    2






    9

















    9










    教室中任何四方體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能將物品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用言語闡述。













    能運用垂直與平行在其他物體上。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3.藉由問題,來讓學生思考並辨認面的相互平行關係。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4.經過問題解決的方式,讓學生建立面互相垂直的關係。

    小朋友他說的對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來的部份,還有哪些一樣的特質,而我們忘記了呢?

    理由

    1. 老師視情況給予獎勵或指正。



    【活動三】

    1. 萬一哪天跳跳虎紙能在盒子上活動,而且,被限制只能在互相平行面才能活動,哪位善良的小朋友能告訴他有哪些面可以跳呢?

    這位小朋友說對了嗎?

    理由

    除了這幾個平行面跳跳虎可以自由活動外,還有其他的面可跳嗎?

    理由

    1. 老師視情況給予獎勵或指正。



    【活動四】

    有一隻螞蟻─直角面,他無論在哪裡行走,一定走直角,有一天胖虎惡作劇的將它放到盒子上,直角面嚇壞了,忘記怎麼走,請小朋友想想看,直角面可以有哪些路可以走呢?也就是說,有哪些面與面相互垂直,能讓這隻可憐的螞蟻回家呢?








    5
















    5













    教師準備的紙盒數個。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個人思考



    組討論



    組發表



    意見分享


    這為小朋友說對了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來的這幾個垂直面外,還有其它的垂直面嗎?

    理由





    整理活動

    進階&複習學習單



    本課結束











    5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修正後高年級教案

    活動名稱

    垂直與平行

    適用年級

    五年級

    教學時數

    40分鐘

    教學準備

    厚紙板數張、保麗龍條數個、海報兩張、立體骨架一個、A3紙張數張、紙盒數個、牛奶盒數個。

    設 計 者

    台北縣 興仁國小 陳雅芬、張玉娟、許家瑛、許敏玲、盧斐雯

    1. 垂直與平行的本質概念

      1.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如果是90度,這兩條直線就是互相垂直。

      2. 平行─相異的兩直線,在同一平面上並不相交,這兩條直線就是互平行。

    1. 概念的發展:

      1. 文獻探討

      1. 皮亞傑的兒童發展理論中,(七~十二歲)為具體操作期,此期為國小兒童低中年級階段,兒童可進一步做合理的思考與推理,為須透過具體事物為起點。

      2. 根據Van Hiele的研究,國小階段的空間幾何思考模式屬視覺期和描述期,應透過視覺觀察具體物,進行堆疊、製作、描繪的操作性活動,並逐漸豐富視覺經驗,而發展分析圖形組成要素的起始能力。此外,也能透過文字或記號來描述平面和立體圖 形的形質,透過實驗發現和驗證圖形的特徵,說出合於某些性質的圖形,及比較不同類型性質的異同。

      3. 學生有愛好遊戲的天性,數學教學透過遊戲的活動,可以輕鬆的手法介紹新的數學概念,且可多給學生練習機會,增加低成就學生的信心,給予成功的滿足。藉由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有互相學習,互相觀摩,自由討論的機會。研究數學實驗室的學者們,對於數學遊戲的評估成效如下:

        1. 學生對數學觀感,可直接由實驗器具的操作上學習。

        2. 可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

        3. 學生可由操作對數學概念有更深的瞭解,從多方面的嘗試體會到每一題的解法有多種,因而建立一種解題的開放性態度。

      4. 蘇俄心理學家Vygotsky認為「概念(知識)是社會化活動及個人心智活動下逐漸發展出來的;溝通與討論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思考活動。」透過群體的討論,產生同儕互動與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這樣的課堂變成是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搖籃。

      1. 學生的先備經驗

    學生以學過「角的初步概念、正方體與長方體構成、垂直與平行等基本概念」。達成的能力指標如下:

    S-1-2 能依據二維、三維基本形體的外觀做簡單分類。

    S-1-3 能複製二維、三維的基本形體。

    S-1-5 能察覺在生活情境或形體中的角。

    S-1-8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5 能瞭解兩鉛`垂線及兩水平直線互相平行。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1. 處理特色:

    1. 立體的空間概念,本來就比一般平面的概念抽象、複雜,但若能透過具體的實物,若能讓學生實地的接觸到立方體上的平行與垂直的意義,相信這種經驗一定是比較深刻且容易理解的。本教案設計採用的多是操作性的活動,先從單獨的邊與面在課堂中讓小朋友了解其相互關係,再透過活動、遊戲的方式,從生活環境中,從視覺觀察正方體、長方體等多種的方體中邊與邊、邊與面、面與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使學生加深印象、釐清觀念,為往後學習相關單元作為基礎。

    能 力 指 標

    具 體 目 標

    S-1-11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7 能透過觀察了解鉛垂線與水平面的關係。

    S-2-8 能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垂直等概念。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6 能透過實測發現直線與平面間的各種平行、垂直關係。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4-6 能瞭解垂直、平行的定義。

    1.複習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2.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垂直、平行關係。

    3.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4.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5.從生活環境中,觀察出物體中邊、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

    6.能說出平行與垂直的定義

    7.能依據指示找出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特質,具體的在物品上指出。

    8.能將物品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用言語闡述。

    9.能運用垂直與平行在其他物體上。


    教案一】興仁國小五年甲班用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複習之前所學習的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使小朋友瞭解「邊(線)與邊(線)」、「邊(線)與面」、「面與面」的相互關係。



    <活動一>

    教學活動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事前準備】

     將全班小朋友分成四組,並將座位配置準備好。發下所要使用的教學資源,每小組一套。

    1. 首先詢問小朋友,什麼是垂直?那什麼是平行呢?

    • 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 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相互垂直?有什麼東西是相互平行的嗎呢?

    • 讓小朋友思考後並回答。

  • 介紹邊與邊、面與面及邊與面的相互關係。

    • 請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要如何的放置才會使每小組手中的邊和邊、邊和面及面和面呈現是平行的相互關係。

    • 請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要如何的放置才會使每小組手中的邊和邊、邊和面及面和面呈現是垂直的相互關係。




  • 3





    5









    12

    教學資源五套(包括有厚紙板3張「當作是面」、保麗龍條3條「當作是邊」)。

    S-1-11

    能辨認周遭物體中的直線、平面。

    S-2-7

    能透過觀察了解鉛垂線與水平面的關係。

    S-2-8

    能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垂直等概念。

    S-3-6

    能透過實測發現直線與平面間的各種平行、垂直關係。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垂直、平行關係。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能觀察並指出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活動二>

    大家來找碴

    小組討論

    分享、發表

    教師回饋


    1. 放置好後,請老師到每組發表,讓其他組小朋友來檢查是否正確?並指出正確或不正確的原因,和大家一起分享。



    1. 題目共為兩題(見附件一、二),每一題皆是立方體與海報上的題目作對照。

    2. 觀察講桌上立方體邊與邊、邊與面、面與面的垂直與平行關係,是否與海報上的敘述吻合,若其中的敘述有誤,請列舉出並寫出正確答案。

    3. 以一組為單位,將觀察所得,在一定時間內書寫於小白板上。

    4. 音樂停止後,各組皆揭示白板,老師請一至二組派代表出列分享該組的答案,由老師和其他學生做檢查及回饋。



    5








    15









    海報2張、立體骨架1個、A3紙張4張。



    【附件一】

    第一題:

    (海報)


    大家來找


    1.紅邊與紫邊是平行的。

    2.黃面與綠面是垂直的。

    3.白邊與深綠邊是平行的。

    4.紫邊與紅面是平行的。






















    解答


    1. ()

    2. ()

    3. ( =>是垂直的)

    4. ( =>不能比較)
















    【附件二】

    第二題:


    大家來找


    1. 紫邊與咖啡邊是平行的。

    2. 綠面與黃面是垂直的。

    3. 紅面與綠面是平行的。

    4. 黃邊與咖啡邊是平行的。

    5. 紅面與黃面是平行的。

    6. 橘邊與粉紅邊是垂直的。

    7. 白邊與紅面是垂直的。

    8. 黃面與藍面是垂直的。


    解答

    1.(╳=>是平行的)

    2.(╳=>不是垂直的)

    3.(╳=>不是平行的)

    4.(○)

    5.(○)

    6.(╳=>不是垂直的)

    7.(╳=>是平行的)

    8.(○)


    【教案二】興仁國小五年乙班用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

    教學

    資源

    能說出平行與垂直的定義。




    能根據垂直與平行的定義,找出條件相符的物品。


















    能依據指示找出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特質,具體的在物品上指出。




    1.由找尋物品的過程及結果,確認小朋友對於立體與平面的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組發表



    意見分享












    2.由分享的過程確認學生對於面與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



    準備活動(引發動機)

    概念形成學習單

    發展活動

    【活動一】找找看

    1. 請小朋友分組。

    2. 請每位小朋友自教室裡找找看有那些四方體的東西。

    3. 請各組員在自己的小組單上寫上找到的目標物。

    4. 每組抽2位組員上台發表,請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東西中有哪些邊跟邊互相垂直,而哪些邊是互相平行呢?(組員可幫助),請具體指出。

    小朋友他說的對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的部份外,還有我們遺漏掉的部份嗎?

    理由

    1. 再次詢問有否更特別的兒大家未發現的,請向大家做分享。

    2. 老師視情況給予回饋。



    【活動二】想想看

    剛剛都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不錯!接下來給大家一個新的任務,找出有哪些面與邊互相垂直?請舉一物面來向大家分享。


    5



    2






    9

















    9










    教室中任何四方體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能將物品上的垂直及平行關係用言語闡述。













    能運用垂直與平行在其他物體上。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3.藉由問題,來讓學生思考並辨認面的相互平行關係。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4.經過問題解決的方式,讓學生建立面互相垂直的關係。

    小朋友他說的對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來的部份,還有哪些一樣的特質,而我們忘記了呢?

    理由

    1. 老師視情況給予獎勵或指正。



    【活動三】

    1. 萬一哪天跳跳虎紙能在盒子上活動,而且,被限制只能在互相平行面才能活動,哪位善良的小朋友能告訴他有哪些面可以跳呢?

    這位小朋友說對了嗎?

    理由

    除了這幾個平行面跳跳虎可以自由活動外,還有其他的面可跳嗎?

    理由

    1. 老師視情況給予獎勵或指正。



    【活動四】

    有一隻螞蟻─直角面,他無論在哪裡行走,一定走直角,有一天胖虎惡作劇的將它放到盒子上,直角面嚇壞了,忘記怎麼走,請小朋友想想看,直角面可以有哪些路可以走呢?也就是說,有哪些面與面相互垂直,能讓這隻可憐的螞蟻回家呢?








    5
















    5













    教師準備的紙盒數個。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S-4-1

    能根據給定的性質作局部的推理。





























    個人思考



    組討論



    組發表



    意見分享


    這為小朋友說對了嗎?

    理由

    除了他指出來的這幾個垂直面外,還有其它的垂直面嗎?

    理由





    整理活動

    進階&複習學習單



    本課結束











    5






    S-3-2

    能指出合於所予性質的形體。

    S-3-7

    能瞭解平面上兩直線互相平行、垂直的概念。






    結論:

    經本小組試用兩種不同版本的教案,分別在兩種不同風格的班級上試教有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1.每個不同的班級都有不大相同的學習風氣,在試教前應要有更多充足的時間與要試教的班級來接觸,以免在教學時有不能掌控的情況發生。

    2.先觀察各個班級的學習風氣,再依其來擬定教案的編寫,上起課來會更得心應手。

    3.兩種不同的教案中,有一種是較靜態(教案二)的先設計學習單,在教學活動進行中請小朋友一起寫;另一種是較動態(教案一)的在學生的先備知識再度建立後,再依先前設計的教學活動,運用吸引學生注意的教具來進行活動。在這兩種教案中,本小組發現似乎有活動的進行會比較讓小朋友能夠融入其中,並吸收所要傳授給他們的知識。

    4.還有時間的掌控並不是十分的確切,事前設計的教案要花的時間大過於上課的時間,這點是要再改進的。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