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4660  全一頁
類科: 農業機械 
科目: 農產加工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農產品採收後之前處理與儲藏條件對農產原料安全與品質影響顯著,請分別針對稻
穀及蒜頭,於採收後之乾燥與貯藏時易發生之安全與品質相關問題列舉說明,並請
提出建議之乾燥與貯藏條件(例如:溫度、濕度、包裝等)。(16 分) 
二、水活性(water activity, aw)和酸鹼值是判斷食品致病菌生長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據,請問:
(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如何以此兩項將加工產品依風險程度分類,並請舉實例說明如何以加工方式降低
該類產品之風險? 
請說明以「接近重量平衡法(proximity equilibration cell, PEC)」測定水活性(aw)
和以複合電極 pH 計測定酸鹼值的原理。 
三、請圖示說明順流式(concurrent type)及逆流式(counter-current type)隧道乾燥機(tunnel 
dryer)之設計與乾燥原理。並請說明若要製作鳳梨乾與乾香菇時,應使用何種形式
之乾燥機,請說明理由。(24 分) 
四、農產原料之選別(sorting)與分級(grading)為加工時選用適當原料之重要工作,請
分別說明同心圓形迴轉篩(concentric rotary screen)及盤型分別機(disc separator)
之構造、原理與可應用之農產原料。(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五、請以生啤酒釀製為例,詳細說明從原料(大麥)至產品(生啤酒)所需經過之各項
製程及其所需相關設備之原理與目的。(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