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帶領技巧&心理建設
以學習和瞭解的心態,來面對。
*帶領目標
一、促進正常的發展
自閉症患者,由於先天腦部功能的受損傷,從幼兒時期開始,在發展上便與一般的兒童不同,例如,大多數自閉症的患者在幼兒時期便出現少發聲,對人不理,不看等現象。因自閉症的兒童早期矯治的第一個目標便是針對一般兒童會,而他們不會的行為,予以彌補加加強,也就是說一般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應有的知識與技巧,讓自閉症的兒童也能正常發展出來。
二、消除不適當的行為
自閉症患者如未經過適當的教導,多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方式表達,不適當行為包括發脾氣,無法表達情緒或需要時的自我傷害,如果這些行動出現頻繁很高或是強度很大,便會干擾到自閉症的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為。自閉症的兒童常有一些固定行為及習慣,如走固定的路線,在特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變,就會不接受而抗拒與哭鬧,並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響新的學習,因此這種妨礙學習的固定行為應該減少及消除。
*帶領的原則
一、建立適合矯治的環境與氣氛
自閉症兒童在學習新的事物時,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產生不適應的行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為建立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有下列應注意的事項:
(1)從小朋友的家庭著手
藉由家訪讓家長知道我們在做什麼,讓家長從我們這邊得到的資訊,幫助他在平常的時候可以訓練孩子(例如:過馬路看紅綠燈)。我們也從家訪當中,瞭解小朋友平常的習性,家長的帶領方式。
(2)創造適合的學習環境
教導自閉症兒童時,應該針對孩子的需要,創造適合的學習情境,藉主動製造機會,誘發他的學習動機。我們的教案通常會有卡通人物,或以故事的方式,或實地參觀,就是為了要吸引小朋友。我們自己也是小朋友所面對的「環境」之一,我們能不能吸引小朋友,自己活不活潑,也是我們要注意的。
二、實用與生活化的原則
自閉症的兒童在抽象理解和彈性運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導的過程中,要儘量透過實物的操作來幫助他們理解與學習,此外,自閉症的兒童在溝通和人與人之間互相關係的學習上有困難,因此在教導時,便應將要教的事物應用到與人的互動關係上,從生活的實用例子中,加強其語言、人際關係及相關技巧的學習。對於我們星雨人來說,因為自己長了那麼大,又是智力不低的大學生,因此除了我們所說的、所教的,除了不夠「生活實用」外,用詞通常太難。
三、反覆練習原則
對於孩子不會的技巧與行為,可以用逐步養成及增強原理,將該行為設計在前後關聯的事件中,反覆的練習,來幫助孩子學習,以訓練洗手為例,可以每天吃飯前或吃點心前練習,而養成洗手的習慣
四、多變、多樣化的安排
自閉症兒童的矯治,不一定只限於家中與教室來教他,相關的人、事、物可以作為計劃的變化組合,使內容具多樣化,例如,對於會走固定路線的孩子,可以常換不同的路線回家,讓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想辦法以不一樣的方式來教會小朋友同一種東西,說、畫畫、寫、活動、編故事,可以用到的都可以盡量用。
五、用藥
家訪時要問清楚有沒有用藥物,多久吃一次;出隊的時候要注意有沒有按時服藥。
六、服務污染
對我們來說,一些流行的用語或只在我們的生活圈所出現的用語,可以避免使用的就避免使用,如:我的國文被「當」掉了,耍冷…。通常我們不見得會對小朋友直接說,我們也可能是跟其他哥姊聊天的時候,順口說出的。要完全避免服務污染並不容易,但記住一個原則:盡量做出對小朋友好的,跟出隊有關的動作。
*帶領內容
一、建立學習的習慣
在自然的情況下,兒童可經由主動的探索操作,觀察模仿以及他人給的指導,而學習各項新的技巧與行為,自閉症的患者,由於受到先天上病徵的影響,自幼兒開始,便難以如一般兒童經由上述的過程而學習到種種的技能,他們在學習上,常出現注意力短暫、易離座、不受約束、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等妨礙學習的問題。學習習慣的建立,主要是運用增強的原理,以及孩子所喜歡的增強物並給予稱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仿說+增強→期待兒童哪一天瞭解情境的適當性。
二、溝通能力
自閉症兒童在五、六歲前是否發展出語言,對其日後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一般說來,溝通的能力培養可分為二部份:
( 1 )語言理解能力
理解為表達的基礎,為了要增進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宜透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與遊戲中,配合簡短、清析的語句,將孩子在從事的活動說給他聽,例如:" 媽媽幫小強穿衣服" ," 強強喝水"," 強強搭公車",也就是靠著實際的動作與語言的配合,幫助自閉症兒童了解語言的實質義意。
( 2 )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為一個複雜且因孩子而異的長期歷程,一般的訓練進階如下:
1.模仿動作( 訓練視覺注意力) 2.聽口令做動作( 視覺與聽覺的配合)
3.叫名反應( 訓練聽覺注意力) 4.強化發音 5.仿說單音 6.仿說單字7.仿說詞 8.仿說句子 9.自動說 10.練習簡答 11.使用人稱代名詞12.簡單對答 13.敘述
三、人際關係
為增進自閉症兒童和他人的互動,可以在出隊時中做適當的安排,讓其他小朋友和哥姊的活動和孩子的互動牽連在一起,如此孩子就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他人的情緒表現,去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表達自我與他人之關係。叫名字,握手,打招呼,都是不錯的方式
四、生活自理
舉凡食衣住行,都是很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這些基本的自我能力,常會因自閉症兒童學習上的障礙,而造成由家人幫助代勞的現象,不僅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容易養成依賴性,因此為培養孩子基本照顧自己的能力和習慣,生活自理的訓練宜從小開始。
增強原則
處罰
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