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特教資源中心心智評估工具分類表(智力評量測驗)

格式
doc
大小
174.5 KB
頁數
18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1-09,离现在 7 28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特教資源中心心評工具分類

智力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第四版)

6歲~

1611個月

1.供資優、智障、學障等特殊兒童鑑定、研擬臨床治療計劃及決定教育安置和養護方案之指南。

2.提供神經心理學的評估及研究目的。

3.可用來評估兒童學習潛力、預測學業成就,並協助評估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之可能原因。

4.提供神經心理學的評估及使用於研究目的。

5.本測驗可獲得一項FSIQ和四項組合分數(語文理解、知覺推理、工作記憶和處理速度),以及四項選擇性指數分數(一般能力、認知效能、視覺空間和流體推理)。共包含十五個分測驗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魏氏幼兒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IV)

26個月~

711個月

1.可用於鑑定資優、智障、認知發展遲緩等特殊兒童的認知強弱項衡鑑工具。其結果可做為研擬臨床治療計劃及決定教育安置和養護方案之指南。

2.提供神經心理學的評估及研究目的。

3.可用來評估兒童學習潛力、預測學業成就,並協助評估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之可能原因。

4.提供神經心理學的評估及使用於研究目的。

5.本測驗分兩個年段施測,不同年段需施測不同分測驗組合。
其中2:6-3:11歲組可得一項FSIQ、三項主要指數分數和三項選擇性指數分數;
4:0-7:11
歲組可得一項FSIQ、五項主要指數分數和四項選擇性指數分數。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托尼非語文
智力測驗

(第三版)


3歲~

165個月

本測驗以抽象圖形來評量問題解決的能力,其主要功能有四:
1.
預估智力水準、認知功能與學業傾向。
2.
確認智能缺陷(尤其在無法分辨是智能還是語言、動作影響表現時)
3.
作為一般智力評量的工具,測驗資料可作為是否轉介以進一步評量或介入輔導的參考依據。


簡易個別智力量表

4歲~

7歲半

(未滿八歲)


1.鑑定智能障礙、學習障礙及發展遲緩的診斷工具。
2.
評估一般學生心智能力狀況的工具。

3.含六個分測驗,其中詞彙、算術、語詞記憶三個分測驗屬於語文測驗;仿繪、拼圖、圖形推理三個分測驗屬於作業測驗。
(1)詞彙測驗:評量詞彙理解及語文發展,分圖畫詞彙與口語詞彙兩部分。
(2)仿繪測驗:評量視知覺及精細動作的能力。
(3)算術測驗:評量數量的概念、計算及推理應用的能力。
(4)拼圖測驗:評量空間知覺及視動協調的能力。
(5)語詞記憶測驗:評量短暫記憶及注意力。
(6)圖形推理測驗:評量非文字的推理能力。


綜合心理能力測驗(CMAS)

4歲~

9歲半兒童

1.學生心理能力(認知能力)的表現,進而決定個別教育計畫。

2.本測驗包含立體設計、語詞概念、圖形比較、語詞記憶、視覺搜尋、數學概念、視覺記憶和異同比較等八個分測驗,並可得出語文智商、非語文智商與總智商分數,以了解學生的各項能力表現。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3歲~

12

1.藉測量受試者之聽讀詞彙能力,評估其語文能力,或用做初步評量兒童智能的篩選工具。

2可用以篩選特殊學生,但不適宜將此結果當為智力的評量結果。
3.用於估計一般學生字彙能力或語文能力。





學習障礙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國民中小學學習行為特徵檢核表

一年級

至九年級

1.篩檢具有學習障礙/困難的學生。
2.評估學生的學習特徵。
3.可全面性初步篩選學習障礙高危險群學生。

4.80題,包括五個分量表:
(1).注意與記憶問題
(2).理解與表達問題
(3).知動協調問題
(4).社會適應問題
(5).情緒表現問題


國民中小學時間管理行為特徵檢核表

一年級

至九年級

1.篩檢出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輕度智能障礙與一般生中時間管理有困難的學生,並藉此評量結果發展與規劃學生之學習策略。
2.
從家長、教師、學生等多元角度檢視同一行為特徵,可互相補充說明。
3.
可作定期評估,以了解學生時間管理行為問題的改變。

4.分成教師版、家長版與學生自評版,內容涵蓋:
(1).作業時間規劃管理
(2).課業學習時間管理
(3).測驗與評量時間管理
(4).日常生活時間管理
每一部分依照學生的學習特徵與缺陷,分別從注意力、學習動機、時間管理能力、挫折容忍度及思考力等方面來作探討。


國民中小學記憶策略行為特徵檢核表

一年級

至九年級

1.篩檢出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輕度智能障礙與一般生中記憶策略有困難的學生,並藉此評量結果發展規劃學生之學習策略。
2.從家長、教師、學生等多元角度檢視同一行為特徵,可互相補充說明。
3.可作定期評估,以了解學生記憶策略行為問題的改變。

4.分成教師版、家長版與學生自評版,內容涵蓋:
(1).日常行為
(2).學業發展
(3).學習策略
(4).記憶特性
每一類包含陳述性記憶、非陳述性記憶、展望性記憶、長短期記憶等向度。


國民中小學考試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

一年級

至九年級

1.篩檢出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輕度智能障礙與一般生中面對考試時有困難的學生。
2.評量學生是否善用學習策略及考試技巧策略。
3.檢核教師教學、試題編製方式以及家長教養是否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與考試技巧。
4.從家長、教師、學生等多元角度檢視同一行為特徵,可互相補充說明。
5.可作定期評估,以了解學生考試技巧行為問題的改變。

6.分成教師版、家長版與學生自評版,內容涵蓋:
(1).考前準備
(2).考試答題
(3).考後檢討


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

一年級

至九年級

1.篩檢出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輕度智能障礙與一般生中社交技巧有困難的學生,並藉此評量結果發展規劃學生之學習策略。
2.從教師、同儕、學生等多元角度檢視同一行為特徵,可互相補充說明。
3.可作定期評估,以了解學生社交技巧行為問題的改變。

4.分成教師版、同儕版與學生自評版,依據社交技巧相關理論與學習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缺陷特徵,將內容歸類為:
(1).自我有關行為
(2).工作有關行為
(3).人際有關行為


國小語文及非語文學習障礙檢核表

一年級

至六年級疑似學習障礙學生

1.篩檢疑似語文型學習障礙及非語文型學習障礙學生,作為提報鑑定或提供教學調整策略之參考。 
特色:
依照最新特教法規《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之學習障礙定義編製測驗,符合鑑定實務之需求。
快速篩檢學生是否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習特徵。
進一步區辨語文學習障礙與非語文學習障礙類型。
提供教師在轉介前,能對學生有所了解,及早提供適宜的教學策略與心理輔導等協助。

2.分為低年級檢核表共102題以及中高年級檢核表106題,評量下列四個向度之學習表現:
(1)注意與記憶:評量注意力和記憶力臨床表現的問題,包括注意力運作、感官注意力、感官記憶力、記性等。 
(2)理解與表達:評量認知課程及影響人際互動的問題,包括閱讀理解、數學學習、聽覺理解、書寫表達、口語表達等。
(3)知動協調:評量知覺歷程與動作操控方面的問題,包括視知覺、視覺—空間—動作之統整、身體意向及空間定向等。
(4)社會適應:評量人際互動、社交技巧、生活適應、情緒處理方面的問題。


中文年級認字量表

一年級至九年級

包括200個字頻由高至低的中文字,讓學生唸出或寫出,以了解其認字能力。錯誤組型分析可分析念錯音的心理機制,其組型分為:字形混淆、字音相近、字義相關、字形加字音混淆、字形加字義混淆、字音加字義混淆、字形加字音加字義混淆、不明錯誤。


國小學童書寫語言測驗

8歲~12

本測驗目的乃在評量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童的書寫語言能力,作為評量與診斷在書寫語言表達上有困難的學童之用,或是探討身心障礙學生書寫語言能力之用。


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

<第二版>

一年級

至六年級

1.可作為學習障礙的鑑定診斷工具。
2.
分析兒童書寫語文的作文產品、語法商數和文意層次,來了解兒童的書寫語文能力。

3.透過一張圖片語文故事的刺激圖來蒐集國小學童的自發性書寫樣本,作為分析書寫語文的作文產品、造句商數及文意層次等表現情形。
(1).作文產品量表:評量學生自發性作文的產品,包括作文總字數、總句數和平均每句字數。
(2).造句量表:評量學生的作文錯別字與用字能力。
(3).文意量表:評量學生的作文文意層次,分為「無意義的語文」、「具體-敘述」、「具體-想像」、「抽象-敘述」到「抽象-想像」五個層次。


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

一年級至三年級或三年級以上有讀寫字困難的學生

1.診斷讀寫字困難的學生。
2.診斷學生學習字的困難類型。
3.評估國小低年級讀寫字的能力。

4.共計有七個分測驗和兩個補充測驗:
分測驗
(1).看詞選字:依詞彙裡的注音符號找出正確的字型。
(2).聽詞選字:由聽的提示中選出詞彙中的字。
(3).看注音寫國字:見注音和字義寫出字形的能力。
(4).聽寫測驗:評量學生由詞彙聽音寫出字形的能力。
(5).看字讀音測驗:評量學生在字形-字音連結的能力。
(6).看字造詞測驗:評量學生在字形-字義連結的能力。
(7).遠端抄寫:評量學生在不同抄寫情境中的能力表現。
補充測驗
包括近端抄寫與抄短文測驗,評量學生在不同抄寫情境中的能力表現。


兒童寫字表現評量表(寫字困難亞型與寫字先備能力分析)

幼稚園大班-學前版

1.學前版量表可分析學前兒童寫字先備能力之程度,及早了解兒童寫字能力的發展階段與練習成效。
2.
學齡版量表可診斷學齡兒童的寫字困難問題,作為擬定寫字困難介入計畫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3.學前版量表共22個題項,包含工整性、功能性、握筆工學及寫字行為四個向度觀察兒童寫字困難問題。並藉由良好、普通、稍差、不好等四種程度分析,了解學前兒童的寫字先備能力程度,提供不同的介入建議。

4.學齡版量表共25個題項,包含工整性、正確性、速度、握筆工學及方向性五種評量向度觀察學齡兒童寫字困難問題。並藉由輕度混和型、輕中度混和型、嚴重混和型、動作困難型、認知學習型等五種亞型之分類,找出不同寫字問題的特質,提供不同的介入建議。


國小一、二年級-學齡版

國民中小學年

級書寫表達診斷測驗

國小一年級下學期至四年級上學期學生

1.篩檢疑似書寫表達障礙學生,作為提報鑑定或提供教學調整策略之參考。

2.本測驗共五個分測驗,評量基本寫作能力與基本寫字能力,包含五個分測驗:
(1).聽寫:藉由學生能否根據老師的唸讀寫出正確的國字,來評量學生之詞彙認知與國字書寫能力。
(2).看字造詞:藉由學生能否運用正確的國字組成正確詞彙,來評量學生詞彙理解能力。
(3).句子結合與造句:藉由學生依照題目規範之連結詞進行語法合理的語句結合,來評量學生組織和形成思想的能力;藉由學生能否應用適當文句和標點符號呈現想法,來評量學生字彙運用與句子形成的能力。
(4).遠距抄寫:藉由遠距離的抄寫題目海報上的字,來評量學生寫字能力及視覺記憶能力。
(5).近句抄寫:藉由近距離抄寫題本上的句子,來評量學生寫字能力及視覺記憶能力。


國小四年級下學期至國中七年級上學期學生

國中七年級下學期至高中一年級上學期學生

基礎數學概念

評量


1.配合國民小學數學科課程標準,找出各年 級內容,總共分為12種基礎概念。也就是 12個分測驗,每個分測驗題數由516題 不等。依年級不同而題型不同。本測驗為 計時測驗。

2.測驗用途:能在短時間內找出數學學習上有困 難的學生。


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

國小2年級

1.用以診斷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是否具有數學學障的特徵或困難。

2.本測驗可配合觀察訪談,綜合診斷出學生在數感或計算的成熟度,並依據其核心能力之發展層次設計適性的教育目標,必要時可提供輔助策略。

3.提供各項核心能力切截分數和題數,可用來決定各項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是否有困難。

4.本測驗依據年級分為二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等三種版本。測驗分五種核心因素:數字概念、估算、簡單計算、複雜計算及應用題。各核心因素由1-4個分測驗組成。各版本的核心因素和總題數列表如下:

版本

核心因素(總題數)

二年級

數字概念(29題)、簡單計算(32題)、複雜計算(22題)

中年級

數字概念(31題)、簡單計算(26題)、複雜計算(24題)、
應用題(7題)

高年級

數字概念(25題)、估算(8題)、簡單計算(26題)、
複雜計算(24題)、應用題(8題)

此外,亦提供觀察和訪談之建議(可利用行為觀察記錄紙上的建議觀察),以助教師對學生困難的診斷。


中年級版國小34年級

高年級版國小56年級,或小學以上懷疑有數學學障的學生

國民中小學數學診斷測驗

三年級下學期至五年級上學期學生

1.篩檢數學學習困難之學生,作為診斷數學障礙特徵之鑑定參考,並可進一步規劃補救教學之課程。

2.本測驗有甲式、乙式、丙式與丁式共四式測驗,每一式測驗均有43題,均包含計算、幾何、數量比較、圖表與應用五個分測驗,可了解學生在數學各向度以及整體數學能力之優弱勢表現。
各分測驗之內容如下:
(1).計算:運用數學規則進行加減乘除或多步驟之四則計算。
(2).幾何:幾何或空間概念的認識與理解。
(3).數量比較:數(字)量比較、單位換算或大小比較。
(4).圖表:分類整理、圖表的解讀與認知。
(5).應用:根據題目之敘述進行解題,包含對題意的理解、正確列式和解題。


五年級下學期至七年級上學期學生

七年級下學期至高一上學期學生

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


本研究旨在編製一皆有辨別力又容易實施的閱讀理解測驗。為使測驗能找出學生在閱讀歷程中的困難,我們依閱讀理解歷程成分操作性定義測驗內容。經文獻探討,我們以多義詞測字意理解,以對應代名詞測命題組合能力,並以線索較鬆散的短文測閱讀理解。編製出來的測驗可以供二至六年級的學生使用,每年級的題目不盡相同。經多次試作與正式施測結果指出,本測驗有內部一致性,其效標關連效度也證實它測的是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清清楚的分辨程度低、中及高的學生。由追蹤資料,我們看到不論程度,學生在本測驗上三年追蹤的成績有其穩定性。換句話說低程度學生並不因為年級增加而答題率增加。由於題數不多,施測容易又有區辨力,這是一分很方便老師用來確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測驗。 


華語兒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REVT)

三歲至六歲兒童,或七歲以上疑似語言遲緩者

1.本測驗適合鑑定詞彙發展遲緩兒童,作為「語言」鑑定之工具。並可得知兒童詞彙之相關認知能力,以了解個人內在的優弱勢表現。

2.本測驗分成理解與表達兩大量表,並各自包含命名、歸類、定義及推理四個分測驗,以評量兒童詞彙能力之表現。


華語學齡兒童溝通及語言能力測驗(TCLA)

一年級至六年級

評估兒童溝通及口語表達能力

1.了解學齡兒童口語理解與表達之困難以及嚴重情形,且進一步了解兒童之問題是理解、表達,或合併存在落後。

2.本測驗包含理解以及表達兩大量表,其中理解量表包含詞彙、象徵性語言兩個分測驗,表達量表包含語句結構和關聯詞兩個分測驗。每一分測驗均有3題練習題以及40題正式題目。共120題。為節省施測時間,每一年齡層均有不同的施測起始點。


國民中小學閱

讀理解診斷測驗

一年級下學期至四年級上學期學生

1.篩檢疑似閱讀障礙學生,作為提報鑑定或提供教學調整策略之參考。

2.本測驗有甲式、乙式、丙式與丁式共四式測驗,每一式測驗均有25題,包含字義理解分測驗與推論理解分測驗,評量下列五個分項能力表現:
(1).語意理解能力:評量對個別語詞意義的了解能力。
(2).語法分析能力:評量依據字序、文法、語意等關係,做適當排列組成命題,進而解釋句子的能力。
(3).文意統整能力:評量對於文章基本事實的理解能力。
(4).推論能力:評量根據文章的語境、脈絡,統整結合既有的經驗和知識,能為文章添加缺失的訊息,建構完整的意義,進而理解整篇文章意義的能力。
(5).文意統整能力:評量從文章當中找出重點、主要概念或文章架構的能力。


國小四年級下學期至國中七年級上學期學生

國中七年級下學期至高中一年級上學期學生

中文閱讀障礙診斷流程與測驗


中文閱讀障礙診斷流程與測驗-簡介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識字量評估測驗(國字測驗)

6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常見字流暢性測驗(看字讀音造詞測驗)

6歲~ 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聲韻覺識測驗

7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圖畫式聽覺理解測驗

6歲~7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聽覺理解測驗

8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部件辨識測驗(哪一個沒有測驗)

6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部首表義測驗(哪一個不是測驗)

8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聲旁表音測驗(哪一個相似測驗)

8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國民中學閱讀推理測驗

13歲~15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國民小學二~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

7歲~12

本套測驗由八個子測驗組成,目的在透過層層的檢驗測試小一到國三之學童,不僅具備診斷學障類型的功能,也可以釐清個案的認知問題。

具有測驗研習證書

國小注音符號能力診斷測驗

國小一年級

1.注音符號是台灣地區學童學習語文的入門工具,藉由不同難度的聽寫與認讀的測驗中,家長、導師不但可完整的了解子弟(學生)在一般學童中注音能力的地位;更可填寫「計分及錯誤類型分析紙」的錯誤內容,診斷閱讀障礙學生認讀注音之錯誤組型,並獲得補救教學的建議。

2.分為聽寫及認讀部分,聽寫分測驗採小組團測方式,進行「聽寫符號」、「聽寫單音」、「聽寫語詞」、「聽寫聲調」。認讀分測驗採個別施測方式,分別進行「認讀符號」、「認讀結合韻」、「拼讀短文」。更可填寫「計分及錯誤類型分析紙」中的錯誤內容,尋出學生錯誤之組型,並獲得補救教學的建議。


英文認字測驗

三年級至九年級

1.評量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的英文認字能力。
2.篩選英文認字困難的學生,判斷學生的錯誤組型,並進一步安排適當之輔導計畫。

3.學生依序唸出100個依字頻高低排列之英文字母,以了解其英文認字能力,包含字音及字義兩大部分,可藉由錯誤組型分析了解學生的心理機制。





語言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國語正音檢核表(第二版)

一年級至九年級或有發音障礙者

1.採取標準參照的方式,診斷個案的國語發音障礙類型,找出個案發音不標準的語句,以便設計矯正計劃。

2.依說話障礙類型分為構音、聲音、節律及其他部分的檢,包括構音診斷測驗(45)及發音與節律診斷測驗(4)
所有的題目皆以圖畫卡的型式呈現。構音測驗部分為固定的詞語讓個案誦讀,發音節律測驗則提供一些圖片讓小朋友看圖編故事,觀察他的發音準確度、語言順暢度等。


兒童口語理解測驗

6歲~12

本測驗目的乃評量或診斷在口語理解上有困難的學童,或作為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口語理解能力之用。


修訂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6歲~12足歲(6歲至13歲前學齡兒童)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評量6足歲至13歲前學齡兒童之口語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構音、聲音、語暢情形,以進一步確定其是否具有溝通上的困難或障礙,並做為篩選或鑑定學齡兒童有無語言障礙或溝通障礙之工具。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36歲前

本測驗目的乃在評量學前兒童之口語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表達性詞彙及構音、聲音、語暢情形,以進一步確定其是否具有溝通上的困難或障礙,並做為篩選或鑑定學前兒童有無語言障礙或語言發展遲緩之工具。


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診斷測驗

48

本測驗係屬學習障礙與語言障礙的鑑定與診斷工具,可用以鑑定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聽語與說話)語法能力的類型,並診斷其優勢和弱勢的口語語法能力。


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

03

快速並簡便的篩選零歲至三歲疑似溝通及語言遲緩之嬰幼兒,了解兒童的語言能力到達哪一階段,以利早期發現、早期轉介,並早期鑑定語言發展遲緩之嬰幼兒。












自閉症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台灣版自閉症行為檢核表

幼稚園至九年級

1.篩檢具有自閉症的兒童與青少年。
2.
作為評估介入成效的參考。

3.本測驗架構包含感覺、關係、身體與物體使用、語言以及社會與自我協助五個向度,並以總分與切截分數比較,作為篩檢的標準。


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暨智能障礙者量表

二至七十歲伴隨智能障礙之廣泛性發展障礙及泛自閉症障礙者

*篩選伴隨智能障礙之泛自閉症障礙及廣泛性發展障礙者,亦可適用於臨界智能障礙者。
*施測容易,適用二歲至七十歲受試者,可了解受評者各類行為特徵之現況,以提供教育或建議之參考。

本量表參酌DSM--RICD-10之診斷標準,編製12個題項評量受試者常態行為與獨特或偏異行為之特徵:
常態行為
*與成人的社會互動
*與同儕的社會互動
*語言與說話
獨特或偏異行為
*顯著且強迫性的興趣行為
*刻板且異常地把玩物品
*極端倚賴固定的模式、日常作息與(或)生活儀式
*自傷行為
*高度怪異難以預測的行為表現

*不尋常、不合理與過度反常的焦慮或驚慌


自閉症兒童行為檢核表

學前、國小、國中

1.針對尚未經過鑑定的轉介個案進行初步篩選,以找出疑似自閉症的兒童

2.針對經過鑑定,但懷疑鑑定可能有誤的轉介個案進行初步篩選,以瞭解有無可能為疑似自閉症兒童

3.針對已鑑定確認之自閉症兒童實施時,可提供該生目前行為表現之資料供老師教學輔導之參考

*學前兒童用版本:適用於學前兒童

*低年級兒童用版本:適用於國小一、二年級兒童

*中年級以上兒童用版本:適用於國小三年級()以上至國三學生


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行為檢核表

學前、國小、國中、高中

針對尚未經過鑑定的轉介個案進行初步篩選,以找出疑似自閉症的兒童

2.針對經過鑑定,但懷疑鑑定可能有誤的轉介個案進行初步篩選,以瞭解有無可能為疑似自閉症兒童

3.針對已鑑定確認之自閉症兒童實施時,可提供該生目前行為表現之資料供老師教學輔導之參考


情緒行為/生活適應 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修訂中華適應行為量表<中小學版>

418

此量表是用來評量並描述四至十八足歲兒童生活與適應行為發展狀況,評量結果可以評估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與適應行為發展程度,並提供家長及教師教學及輔導之用


ADHD 學生行為評量表(教師版、家長版)

614

本量表的編製主要供學校心理評量人員運用多元的資料(教師和家長)評量學生問題行為,並進行幾種常見心理疾患之篩選


ADHD 學生適應評量表(教師版、家長版)

714

以一般普通班中下程度學生到啟智班較高功能的學生之間為範圍編製適應功能評量工具。


ADHD問題行為篩選量表(國小學生版.青少年版)

714

本量表根據美國「心理疾患統計及診斷手冊」的注意力缺陷與干擾性行為疾患的內容,編製有關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症狀與可能伴隨的其他干擾性行為疾患的症狀,以便在ADHD學生篩檢時,進行相關症狀的評量與篩檢。


情緒障礙評量表(SAED

618

1.評量、診斷和了解兒童與青少年行為和情緒的優勢能力及資源。
2.鑑定與診斷情緒障礙學生。

3.本量表共52題,分為五個分量表:
(1).優勢人際關係—測量兒童在社會情境裡控制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
(2).優勢家庭參與—測量兒童對家庭的參與程度及與家人的關係。
(3).優勢內在能力—測量兒童的能力和成就的未來展望。
(4).優勢學校表現—著重於兒童在學校及課堂作業的能力表現。
(5).優勢情感—評量兒童接受他人感情及對他人表達感受的能力。
另有8題開放題目讓父母和專業人員可記錄兒童在學業、社交、運動、家庭和社區上的長處。


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測驗(ADHD-T

四歲至十八歲十一個月

1.辨認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的學生,協助特殊兒童的教育安置和評鑑。
2.
評估因行為問題而轉介的學生,協助進行輔導或教育計畫的安排、紀錄問題行為進步的情形。

3.36題,依據DSM-IV的的診斷標準,編製三個分測驗:
(1).過動性:評估學生活動力的表現。
(2).衝動性:評估學生行為衝動的狀況。
(3).不專注:評估學生在做一件重要工作時,集中注意力的狀況。


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

五歲至十五歲

1.主要是評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之各項能力表現,作為各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的鑑定與安置之依據。多重障礙者亦可採用本檢核表,作為其鑑定、安置與個別化教育計畫之參考。除了智能障礙者的鑑定之外,其他如嚴重情緒障礙、自閉症、發展遲緩者,亦可以此為重要之參考依據。

2.包含五個不同向度的適應領域:
(1).生活自理領域:包括飲食、如廁、穿著、衛生與儀容四種生活自理基本能力。
(2).動作與行動能力領域:包括粗大肌肉動作能力與小肌肉動作能力及其綜合表現。
(3).語言與溝通領域:包括聽覺理解、動作表達、口語表達以及符號與文字表達。
(4).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領域:包括人際、參與團體活動、運用社區設施及情緒反應與穩定性。
(5).學科學習領域:包括閱讀、書寫、數學等基本學科能力表現與生活常識。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


46

基於幼兒社會行為評量內容多向度(包括正向社會能力與負向問題行為)、評量來源多元化(兼顧教師及家長評量來源)及評量題目具本土化(讓學前教師進行題目之重要性評估)之重要性,編製此套測驗,做為評估國內4-6歲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之有效工具。

需附研習時數

學前至九年級注意力缺陷

過動症學生行為特徵篩選

量表

學前三歲至國中

1.篩選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高危險群之學生。
2.
分析學生在注意力缺陷或過動和衝動之表現特徵,以便後續進行診斷或教學介入。


修訂文蘭適應行為量表(VABS

三歲至十二歲

1.可診斷、評量智能不足學生之適應行為,作為教育安置之重要參考。並提供個別間及個別內在差異之比較,協助有關人員了解學生在同齡團體上之相對地位及內在差異情形。更可配合其他領域的評量,如智力測驗、成就測驗、語言發展評量等,做一廣泛而周延的教育計畫擬定之參考。 

【註】醫院單位可請學校老師填寫後,由醫院人員計分、診斷與評估。

2.總量表之標準分數代表兒童在個人及社會能力上的整體綜合評估,包含了四個不同向度的適應功能,內容如下:
(1).溝通領域:包括接受性語言、表達性語言與書寫能力。
(2).日常生活技巧領域:個人的生活技巧、家庭的生活技巧、社區的生活技巧。
(3).社會化領域:人際關係、遊戲和休閒、應付進退技巧。
(4).動作技巧領域:粗大動作、精細動作。


國小學生活動量評量表

一年級至六年級

1.根據醫學評量活動過多行為特徵的內容與標準,然後根據學生之學習生活情境,蒐集學生的活動過多行為特徵的行為樣本,評量國小學生活動過多行為特徵,以符合教學輔導之需要。

2.評量學生在校的不同情境的行為表現,可分為:集合情境、靜態課程情境、動態課程情境、下課情境、與老師談話情境。經由不同情境評量學生是否有活動過多的行為特徵,其分量表為:
(1).衝動-攻擊
(2).不專注/活動過多
(3).總分
並提供「疑似個案」及「高活動量學生」的分數標準,以協助老師做進一步的輔導或鑑定。


幼稚園兒童活動量評量表

學前幼兒

1.幫助學前教師了解學生之活動量。
2.
藉本評量表評量結果擬定輔導策略。
3.
可藉本評量表及早篩選可疑過動兒童,並適時進行轉介與鑑定。

4.37題,依兒童在學校的五種學習情境活動過量行為特徵分別擬題:
(1).集合情境的行為
(2).靜態課程情境的行為
(3).下課情境的行為
(4).動態課程情境的行為
(5).與教師談話情境的行為
每一種情境的行為評量題目涵蓋「不專注」、「衝動」、「過動」行為症候。


幼兒情緒能力評量表

四歲至五歲幼兒

1.讓家長、教師了解幼兒情緒發展之優弱勢,以全面了解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現況,並予以提供適性輔導。

2.本量表共40題,包含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別人的情緒、情緒調適與自我激勵四個向度。


多向度注意力測驗

一年級至六年級

1.評量學生在注意力因素中多向度的表現情形,以篩選注意力不足的兒童。

2.分為三個分測驗:
(1).選擇性:令受試者依不同的背景顏色圈選不同的水果圖形。
(2).分離性:令受試者圈選水果圖形時同時依照主試者的指示圈選數字。
(3).持續性:令受試者在測驗的四個階段分別圈選標的刺激圖形。


電腦化注意力診斷測驗

學前至國中學生

1.以電腦化的施測方式,篩選ADHD疑似個案,或是依據各向度的注意力表現,擬定IEP及適當介入。

2.本測驗包含圖畫記憶、圖畫偵錯、圖畫區辨、圖形區辨、圖畫尋找、圖片歸類、圖片推理、語句訊息、語句偵錯與圖形對應,共十個分測驗,可了解兒童在圖畫注意力、推理注意力、語文注意力三種不同因素的注意力表現,以及全測驗總分(整體注意力)表現。
六大特色:
電腦施測、電腦計分,改善傳統紙筆測驗計分繁複及易有失誤的缺點。
施測完立即提供報表,方便又快速。
以視覺、聽覺方式呈現,評估個人圖像、幾何、推理以及文字的注意能力表現。
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採教育應用觀點出發,可與醫療體系的診斷做結合與綜合解釋。
了解個案的注意力差異情形,作為補救教學以及設計訓練課程之參考




發展性/知覺動作 評量測驗

測驗名稱

使用年齡

測驗介紹

限制

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選檢量表

零歲至六歲

1.快速並簡便地篩檢出遲緩邊緣、發展遲緩或發展不均衡的學生,並參考作答內容進一步作鑑定與診斷。

2.依照發展理論,分成五個部分來評估,這五類題目皆按照發展的順序排列,每題都是一句敘述,是孩子發展上會出現的關鍵表現。例如:
(1).語言與溝通發展 例題: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會看著說話的人或發出一些聲音。
(2).社會人格發展  例題:看到靠近者的臉,會主動對靠近者笑。
(3).粗動作技能發展 例題:孩子趴著時,也能抬起頭來。
(4).細動作技能發展 例題:會試著把手放到嘴巴裡。
(5).知覺與認知發展 例題:視線會隨著移動的物體移動。


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VMI

三歳至成人

1.鑑定在統整或協調視知覺與動作能力(手指與手部動作)有明顯困難的個案。
2.
可用作研究工具,了解適當的教育、醫療或其他的介入方式。

3強調統整並具有發展順序性,且不受文化限制;受試者以紙筆抄畫27個有難易順序的幾何圖形,可測出視覺與動作統整能力;外加兩項補充測驗,測量單純視知覺與動作協調的能力。
全式題本適用於三歲至成人,簡式題本適用於三歲至六歲兒童。


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含篩選、診斷測驗)

3個月至71個月

評估嬰幼兒在認知、語言、動作、社會、自理能力等發展能力及行為特性之發展測驗。


兒童感覺統合功能評量表

三歲至十歲兒童

1.診斷國內感覺統合異常之兒童。
2.
找出兒童在七個向度的障礙情形,及感覺未整合的現象。

3.包含七個分量表,共98題:
(1).姿勢動作:評量近端肢體穩定杜、肌肉張力、平衡與力量使用。
(2).兩側整合動作順序:評量連續與動作計畫、兩側協調靈巧度、跨中線、慣用手建立。
(3).感覺區辨:評量前庭感覺、嗅覺、味覺、觸覺、溫度感覺等。
(4).感覺調適:評量觸覺防禦、嗅覺本位防禦、溫度敏感、重力不安全感。
(5).感覺搜尋:評量搜尋前庭感覺、本體感覺、觸覺、嗅覺、聽覺。
(6).注意力與活動量:評量注意力集中、持續、轉移、多重注意力、活動量、衝動。
(7).情緒/行為反應:評量情緒控制、社會互動、挫折容忍力、異常行為。


感覺處理能力剖析量表(中文版)3-10

310歲兒童

1.由各感覺系統功能、感覺調節、感覺處理功能所影響之行為及情緒反應,來評估3歲至10歲一般兒童,或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及其他障礙孩童的感覺處理能力。

2.了解感覺處理功能對孩童日常生活的影響。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