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101學年度讀報教育教學設計
快樂上學去~兒童人權周麗華
設計理念:
時時在校園中聽聞學童間的相互霸凌,有高年級搶佔操場不讓其他同學遊樂,有同學間的相互威脅恐嚇,還有校園廣播中「○年○班○○同學,請速回教室上課!」校園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些都是人權相關事件。學童對人權是感陌生,不了解所有人類是被賦予有自由、安全與合適的生活。人權教育更是九年一貫課程的重要議題,其宣導不論種族、性別、宗教、政治、言論、出身,所有人類的尊嚴與權力,都是生而自由平等的。
教學現場應適時讓學童認識和關心自身的權益,而人權是抽象的,因此藉由影片的具體影像讓學童了解人權的意義;更逢今年國語日報為了慶祝兒童節,在兒童人權有相關的系列報導;也因六年級學童過最後一次兒童節,為了讓學童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於是設計了相關兒童人權的課程,讓學童認識人權的真義與重要。
課程教導學童從報紙資訊認識兒童人權公約,並落實於校園中的規範;及透過國語日報報導,認識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為爭取女孩受教權的驚險歷程;進一步請高年級學童將此故事宣導給學弟妹們知曉,藉此省思幸福受教的環境,珍惜感恩自己擁有的幸福與快樂。
貳、教學目標:
1.能認識並了解兒童人權,懂得尊重與關懷。
2.能蒐集報紙、媒體資訊,熟悉兒童人權的觀念。
3.能瞭解人權與守法、自由與尊重之重要,並訂定校園規範。
4.能依特定主題,蒐集閱讀相關新聞,整理出事件的歷程。
5.能在分組或全班討論中,仔細聆聽他人意見,並勇於表達自己意見。
6.能將事件的經過歷程,以多元方式表達,並做人權宣導。
参、相關的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
2-3-2-8能從聆聽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4-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6-2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5-3-8-3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綜合活動領域】
4-3-3-1透過各種資訊,覺察及探討環境的改變可能帶來的危險。
4-3-1-1 透過各種觀察與體驗活動,探索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
3-3-1-2與人相處不睦時,能察覺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策略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人權教育】
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瞭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1-3-3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1-3-5搜尋保障權利及救援系統之資訊,維護並爭取基本人權。
2-3-1瞭解人身自由權並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2-3-2瞭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持。
2-3-6認識教育權、工作權與個人生涯發展的關係。
肆、教學年級:六年級下學期
伍、教學時間:4節,共160分鐘。
陸
、課程架構:
柒、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 活動流程 | 教學資源 | 時間 | 教學評量 |
能認識並了解兒童人權,懂得尊重與關懷。 能蒐集報紙、媒體資訊,熟悉兒童人權的觀念。 能在分組或全班討論中,仔細聆聽他人意見,並勇於表達自己意見。 能瞭解人權與守法、自由與尊重之重要,並訂定校園規範。 能認識並了解兒童人權,懂得尊重與關懷。 能在分組或全班討論中,仔細聆聽他人意見,並勇於表達自己意見。 能依特定主題,蒐集閱讀相關新聞,整理出事件的歷程。 能將事件的經過歷程,以多元方式表達,並做人權宣導。 能在分組或全班討論中,仔細聆聽他人意見,並勇於表達自己意見。 | 活動一 人權小特使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youtube「如何因應校園霸凌-小叮噹篇」及國語日報相關報導。 2.教師提問:碰到校園霸凌要怎麼辦? 3.隨機請數名學生發表,影片中胖虎欺負大雄,小叮噹教大雄的方法是什麼。 (二)發展活動: 1.請大家拿出國語日報4月7日6及11版新知萬花筒「認識兒童權利公約」。 2.全班朗讀文章,並請小朋友口頭發表每一條宣言的具體事例。 參考答案:
作;父母不能把我當成是他們擁有 的物品,而有不當的照護。
見,我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分組討論: 老師提問 a.請你們想一想在校園的情境中,曾經有過哪些讓你們不舒服、難過或是覺得自身人權受到傷害的人、事、物,請把想到的寫下來。 討論結果: 同學搶球,不能一起玩。 低年級時曾被中高年級欺負。 球場硬被強勢同學搶走,不能在畫 線的球場內玩球。 因長相身材特殊,遭受同學嘲笑。 b.請各組口頭發表以上校園事件發生時 當下的心情感覺。 (痛苦、悲傷、難過、憤怒、生氣) c.校園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場所,希望大 家有個安全快樂的學習環境,請問 大家是否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 d.請大家一起來訂定規範保護同學的 權益。請各組討論寫下來,然後我們 再討論值得大家一起遵守的規範。 e.教師將各組討論的結果,類似的加以 歸納,最後進行表決訂定,並相約共 同遵守。 f.提供訓導處參考,作為標語張貼,並 宣導大家共同遵守。 (三)綜合活動 1.我們身在台灣擁有很多兒童人權,但是在其他國家的小朋友並沒有像你們一樣能快樂幸福的上學,讓我們也來關心其他國家的小朋友是如何過生活。 2.請小朋友先蒐集及閱讀國語日報3月31日第11版「少女馬拉拉的故事」。 ~第一節結束~ 活動二 認識馬拉拉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youtube「童。一個天空」、「20130217文茜的世界週報2─14歲時你勇敢嗎?」的影片及國語日報3/31相關「馬拉拉故事」報導。2.感受學習資源的匱乏: 請每10個小朋友共讀1本國語課本,並共同念出1課的課文。 3.教師提問:10人共讀1本課本,感覺如何呢? 4.隨機請小朋友發表:看不清楚、沒辦法讀、有人拉走課本了、乾脆不讀了…… 5.聯合國將每年11月10日訂為什麼日? (馬拉拉日) (二)發展活動 1.請小朋友觀賞youtube兒童權利公約「童。一個天空」影片。 內容大意:全球有一億兒童,未能享有小學教育,其中又以女童占多數。聯合國權利公約,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及個體身心發展的能力。在世界各國的偏遠地區,因貧困天災等因素,學童受教及發展受到威脅,但學童仍熱誠的學習。 2.教師提問:為什麼要有優質的教育? 能帶給我們什麼權益? 3. 請學童觀賞youtube「20130217文茜的世界週報2─14歲時你勇敢嗎?」影片。 4.對應影片內容再閱讀國語日報「少女馬拉拉故事」。 5.分組討論: 請學童就觀賞的影片及報紙的內容,分析馬拉拉故事發生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再加上省思。 6.分組報告: 全班共分五組,每組各認領報告故事背景、原因、經過、結果、省思。 (三)綜合活動 回家作業:每人寫一篇文章,將馬拉拉 故事依背景、原因、經過、結果完整的 敘寫,並寫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 馬拉拉故事大放送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批閱完前項作業後發放。 2.徵求五年級一個班級,請教師撥出一節綜合課,讓六年級學長姐宣導馬拉拉故事。 3.五年級學弟妹回饋學習單。 (二)發展活動 1.請學童分享對馬拉拉故事的感想,並 體會自己身處的學習環境。 2.分組討論:各組討論以何種方式呈現 馬拉拉故事。呈現方式多元化:敘說故 事、書面報告、角色扮演、有獎徵答。 3.進行演練:各組決定好方式,即分配工作進行演練。 4.請學童利用下課時間做分享的練習。 5.各組準備妥當即選定日子進行分享。 6.五年級班級一樣各分五組,相對應組 別做分享宣導。 (三)綜合活動 1.教師統整:熟悉兒童人權,當面臨不合理對待時,就會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想辦法讓問題合理解決,不再委屈自己。 2.每一組呈現的方式各不同,學弟妹們專注且認真觀賞。 3.表演的影片及照片分享在班網上。 4.學弟妹觀賞後的回饋學習單,公開張貼,以了解學弟妹們對此活動的感受。 ~第三、四節結束~ | Youtube短片 國語日報 小白板 小白板 提供訓導處參閱 國語日報 Youtube短片 國語日報、 Youtube短片 Youtube短片 國語日報 小白板 國語日報、 網路訊息及其他報章 回饋學習單 表演道具及書面紙張等 表演道具及書面報告等 活動中心 表演的影片及照片 回饋學習單 | 4分 8分 10分 2分 14分 2分 2分 12分 13分 11分 2分 3分 12分 25分 38分 2分 | 能口頭發表 能認真朗讀 能口頭發表事例 能參與討論、提取事件 能口頭發表 能參與討論 能整理歸納討論內容 能理解意義 能詳細閱讀 能參與體驗 能口頭發表 能專注觀賞並了解影片意義 能口頭發表 能專注觀賞並了解影片意義 能思考整理歸納事件始末 能踴躍發表 能完成一篇文章 能口頭發表與 報告 能踴躍討論 能認真演練 能踴躍參與並分享宣導 能專注聆聽 |
捌、教學評量:
1.依上課的口頭發表、隨機抽問,全班80%能很快回答問題。20%需稍加協助,始能明白人權真義。
2.全班95%能順利閱讀報紙的主題文章及訊息,5%需再叮嚀始能閱讀。
3.全班95%皆能依特定主題,蒐集閱讀相關新聞,整理出事件經過的歷程。其中70%很周全,另20%接近周全,5%能抓到重點但忽略細節。
4.全班皆能針對特定新聞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省思。其中約50%能有較獨特或具創意的想法。
5.在分組或全班討論中,全班皆能仔細聆聽他人意見,75%能歸納完整結論,
25%能抓到重點。
6.全班80%都能勇於表達自己意見並做故事的演練,其中70%很投入演出。
玖、教學省思:
1.「人權教育」的重要:「人權教育」議題是近年來極重視的話題,培養學童尊重與關懷的觀念,是尊重人權的基本要務,從報紙的新聞報導,學習人權意義,
拒絕霸凌,並貼近人與人間的相互關懷。
2.提升閱讀理解與聽說能力:針對特定主題蒐集報章媒體資訊,閱讀之後要組織事件的來龍去脈做整理歸納,也要蒐集對文章不解之處的名詞,如巴基斯坦在哪裡?什麼是塔利班政權?且在全組分工合作下發表結論,也能聆聽他人陳述的意見,學習相互溝通的能力。
3.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經由廣泛閱讀報紙及蒐集媒體資訊,了解人權觀念,碰到生活中的問題與糾紛,較能理智的解決,同學間的互動顯得融洽。
4.有效的表達與宣導:將新聞報導的特殊議題對學弟妹們宣導,須有勇於嘗試與表達的精神,還要懂得用什麼方式是最恰當的溝通技巧,放開任由選擇的報告,學童有更寬廣的表現空間,更能大方有創意的發揮。有的學童自行編寫劇本,甚至自行編歌跳舞,感受到學童熱誠的參與;家長也認同此傳承活動。
5.時間受限:因逢六年級畢業班的課程較為緊迫,活動的演練需額外增加時間,常利用午間課餘加強排練;學童甚至願意全校朝會時宣導,但仍無法撥出時間。
6.珍惜感恩:少女馬拉拉故事給學童很大衝擊,他們發現竟有女孩不能像他們一
樣快樂的上學!了解整個事件後,學童非常珍惜擁有現況,並大聲撻伐可怕
政權的壓迫;也藉此認識身在自由國度裡享有的權益而更感幸福。
拾、教學剪影:
閱讀國語日報相關報導。 | 少女馬拉拉故事的演練。 |
小組合作討論與綵排。 | 各組以報導、表演等多元方式做宣導。 |
學童敘寫馬拉拉故事的始末及省思。 | 五年級學童回饋學習單。 |
拾壹、參考資料:
國語日報及國語日報網站
youtube「如何因應校園霸凌-小叮噹篇」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vVndIly28
youtube「童。一個天空」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0MKSj5CW1g
「20130217文茜的世界週報2─14歲時你勇敢嗎?」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1V2EfAK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