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6年交通
事業鐵路、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公眾人物道歉方式不同,效果不一,但共同點是道歉通常不會在「第一時間」發
表。該不該道歉?何時道歉?如何道歉?背後都需要有衡量再三的理性思維。例
如,日前有一公眾人物為「年輕人很會花錢」一席話道歉,有公關專家認為道歉
太晚,也有公關專家認為不該道歉。請從公關和傳播理論申論道歉的理性和感性
衡量。(25 分) 
二、有人戲稱臺灣是「民調治國」,每當政府碰到棘手難解的問題時,「民調」經常會
是最終的解藥。諸如是否搶救野柳女王頭?是否持續推動一例一休的勞工政策?
行政首長去留?政黨對選舉候選人的提名等;民調在決策過程中都扮演了關鍵性
的角色。請分析「民調治國」的利與弊?如何建構政府、政策與民意的互動關係?
(25 分) 
三、美國國家民意調查委員會(NCPP),會員包括學術機構、媒體、調查機構等,成立
宗旨是為民調建立最高的專業標準,促進政治人物、媒體、民眾對民調的執行方法
與結果解讀的知識與能力,NCPP 依據訊息重要性擬定的民調報導揭露訊息準則,要
求組織成員遵守。臺灣目前只有中央選舉委員會針對選舉民調有類似的訊息揭露規
定。為何要擬定民調報導揭露訊息準則?試列出五個重要的民調訊息。(25 分) 
四、大數據提供民意輿情研究並且便利、快速、大量資訊,但也帶來挑戰。試申論之。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