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花徑中的自然詩意與生命感悟

格式
doc
大小
59 KB
頁數
4
上傳者
Chines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27,离现在 2 2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課 名

油桐花編織的祕徑

班 級

八年級

人 數

14

時 間

4

教材來源

南一版十二年國教國中國文第三冊

設計者

李彥慧

教 材 研 究

一、架構:文 體──抒情文。
文章作法──記敘作者進入森林,陶醉於油桐花美景的經驗,並表達對於自然的珍視與熱愛。

     觀念啟發――本文以地點變化作為敘寫的脈絡,此種脈絡時常運用在記敘旅遊、踏查等經驗。在本課學習此手法藉以統整我所知道的康橋的首段,並可以做為後續理解遊記篇章的基礎。並透過學習本文,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走入自然對於人的重要性。

二、教學聯繫:此課作為第四篇抒情類文,學生可以關注作者如何書寫在自然界探尋美景的獨特體驗。

三、涵蓋的議題:

() J3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J3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

()J3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

J4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 J4了解不同群體間如何看待彼此的文化。

() J4除紙本閱讀之外,依學習需求選擇適當的閱讀媒材,並了解如何利用適當的管道獲得文本。

J5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文本。

() J3理解知識與生活環境的關係,或的心靈的喜悅,培養積極面對挑戰的能力與態度。

四、統整教學:自然。

教學條件分析

一、環境分析:(1)採室內合班教學。
(2)
教具──圖卡、學習單。

二、學生特質:(1)八年級學生,具有基本之聽、說、讀、寫之能力。
(2)
異質分組之常態編班。

本課所達成的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學 習 內 容

學 習 表 現

Ab-Ⅳ-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Ⅳ-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Ⅳ-2 敘事、有無、判斷、表態等句型。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Ⅳ-2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Ⅳ-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Ⅳ-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Ca-Ⅳ-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c-Ⅳ-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1-Ⅳ-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Ⅳ-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Ⅳ-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Ⅳ-4 靈活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內容。

4-Ⅳ-1 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5-Ⅳ-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Ⅳ-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Ⅳ-6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6-Ⅳ-2 依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旨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Ⅳ-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時間分配

<第一節課>()引起動機()講述題文、認識文體()講述作者的生平

<第二節課>()課文導讀()概覽全文、講述全文大意

<第三節課>()講解生難字詞()全文歸納與深究鑑賞

<第四節課>()延伸討論()共同討論作業

使

時間

第一節

一、引起動機:

(一)可讓學生談談賞花的經驗。

(二)介紹油桐花。


二、講述題文、辨認文體

(一)講述本課文體。

(二)復習過去學過的自然生態相關類文。

(三)講述題文大意。

(四)介紹「荒野有情」這本書。


三、講述作者生平:

(一)說明作者的生平經歷,特別是創作歷程。

(二)介紹作者的著作。

(三)特別介紹作者文學地位。

(四)介紹作者生平故事。

(五)介紹作者的圖文書,他的文章多數附上他的攝影作品,荒野有情也是圖文並茂


四、交代回家作業:

查考徐仁修的資料。



照片、圖片



大樹之歌課文結構表

荒野有情




相關書籍:「荒野有情」、「獼猴與我」





10




15






10









5


發表法




講述法,評量學生聆聽的態度




講述法,評量學生聆聽的態度







作業評量

第二節

一、共同討論作業:

查考徐仁修資料學習單,對發表內容豐富、生動的學生給予獎勵。


二、課文導讀:

(一)作者認為人類所謂的「荒野」其實並不荒涼

(二)人類所謂的「荒野」,其實充滿了生機和感情。

(三)本文就是記敘他進入森林,觀察自然的經驗

(四)作者提到被油桐花所吸引、陶醉的幸福經驗。


三、概覽全文、講述全文大意:

(一)請同學美讀本文

(二)老師指導學生朗讀

(三)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出全文大意

(四)逐字講解用字遣詞,常唸錯的字詞,可先請學生讀讀看,老師再講解

(五)講述全文的旨意
















生難字詞分析表


10





10





25








發表法,發表之態度、內容




講述法,評量學生聽講之態度



口頭評量


講述法



第三節

一、講解生難字詞:

(一)對學生朗讀時有困難的字詞,請同學板書於黑板上,老師逐字講解並加以說明。

(二)講解本課的注釋。

(三)特別辨析容易犯錯的形音義。


二、全文歸納與深究鑑賞

(一)作者「迫不及待」地啟程進入森林。

(二)作者「揹起攝影裝備」,循著花香、花雨和油桐落花進入神祕畫面,

(三)浸潤在大自然的完美情境中,以至於渾然忘我,充滿幸福的感覺。

(四)作者長期推動自然保育,從事生態攝影和報導而樂此不疲的原因探究


三、交代回家作業:

(一)指導學生復習過去所學過有關自然生態的文章,如:夏夜、大樹之歌……,探討環保議題。

(二)指導學生寫應用練習,並指派成為回家作業。


生難字詞表







課文結構表










20







20









5



講述法,聽講之態度

問答法





講述法,聽講之態度










第四節

一、檢查作業:

(一)學生閱讀復習過去所學過的課文,如:夏夜、大樹之歌……。

(二)請學生說出這些文章的特色。

(三)老師鼓勵學生探討環保議題。


二、延伸討論:

和學生討論進行課後引導與討論


三、共同討論作業:

學生回家寫應用練習,老師檢討學生所寫的應用練習。


四、交代回家作業:

引導寫作:

引導寫作的方法,可以提醒學生先「記事」(記寫時間、地點、同行的親人或朋友);次寫景物(選定一景或一物),細心刻畫;最後再「抒情」,表達自己的期待、或嘆惋,喜悅或疼惜。

【作文題目參考】

「一次驚豔之旅」

「大自然給我的啟示」



閱讀心得學習單




課文結構表




10






15



15



5



發表之態度、內容




問答法



作業評量



作文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