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潛能:從人性理解到公民成長的旅程

格式
docx
大小
35.43 KB
頁數
8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6-23,离现在 5 1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09學年7年級

臺北市私立靜修中學109學年度社會領域/公民課程計畫


領域/科目

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社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理化□生物□地球科學)

藝術(□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綜合活動(□家政□童軍□輔導)□科技(□資訊科技□生活科技)

健康與體育(□健康教育□體育)

實施年級

7年級□8年級□ 9年級

教材版本

選用教科書:康軒

自編教材(經課發會通過)

節數

每週 1節,上下學期,共計 42

領域核心素養

-J-A1 探索自我潛能、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培育合宜的人生觀。

-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關議題,進而分析判斷及反思,並嘗試改善獲解決問題。

-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善用資源並規畫相對應的行動方案及創新突破的可能性。

-J-B1 運用文字、語言、表格與圖像等表徵符號,表達人類生活的豐富面貌,並能促進相互溝通與理解。

-J-B3 欣賞不同時空環境下形塑的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增進生活的豐富性。

-J-C1 培養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尊重人權的態度,具備民主素養、法治觀念、環境倫理以及在地與全球意識,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J-C2 具備同理與理性溝通的知能與態度,發展與人合作的互動關係。

-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群文化的多樣性,了解文化間的相互關聯,以及臺灣與國際社會的互動關係。

-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中的角色,養成適切的態度與價值觀,並探索自我的發展。

-U-A1 探索自我,發展潛能,肯定自我,規劃生涯,健全身心素質,透過自我精進,追求幸福人生。

-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關議題,進而分析判斷及反思,並嘗試改善或解決問題。

-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善用資源並規劃相對應的行動方案及創新突破的可能性。

-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展現相互包容、溝通協調、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行動。

-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群文化的多樣性,了解文化間的相互關聯,以及臺灣與國際社會的互動關係。

課程目標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二、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

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學習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學習重點

評量

方法

議題融入

實質內涵

教學

設備

需求

協同

教學

備註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1-4

1課 

自我發展與人性尊嚴

Ad-IV-1為什麼保障人權與維護人性尊嚴有關?


1a-Ⅳ-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c-Ⅳ-1:運用公民知識,提出自己對公共議題的見解。

1a-Ⅳ-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2b-Ⅳ-1: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3c-Ⅳ-1: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能以同理心與他人討論。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5-7

2課 

公平正義下的性別平等

Da-IV-1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公不公平」有哪些例子?考量原理或原則有哪些?從利益、負擔、貢獻與需求等不同角度探討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判斷是否公平。

Da-IV-2日常生活中,個人或群體考能面臨那些不公平處境。如族群、性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之剝削、暴力或無助感

Da-IV-3日常生活中,僅依賴個人或團體型閃可以促成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嗎?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b--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1c--1: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與多元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2b--1: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2b--2: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3c--1: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能以同理心與他人討論。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2

認識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U1 肯定自我與接納他人的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

別認同。探究社會文化與媒體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數位講桌




8-10

3課 

我們都是一家人

Ba-IV-3家人間的親屬關係在法律上是如何形成的?親子間為何互有權利與義務?

Ba-IV-4為什麼會產生多樣化的家庭型態?家庭職能如何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探討家庭型態的多樣性,避免過度單一型態理想化的家庭型態。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2a--1: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其淵源。

3a--1: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J3 檢視家庭、學校、職場中基於性別刻板印象產生的偏見與歧視

數位講桌




11-13

4課 

家庭協奏曲

Ba-IV-5公權力如何介入以協助建立平權的家庭和發揮家庭職能?如家庭職能的發揮,有賴公權力提供資源與排除壓迫,包括育嬰假照顧等責任與承擔。

Cd-IV-2家務勞動的分擔如何影響成員的個人發展與社會參與?舉出其中可能蘊含那些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1b--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2a--1: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其淵源。

2a--2: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議題及其脈絡,發展本土意識與在地關懷。

3a--1: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3 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4-16

5課 

校園生活中的公共參與

Ab-IV-2學生們在校園中享有那些權利?如何在校園生活中實踐公民德行?可藉由說明校園中的權利受憲法及相關法律包括兒童權利公約及其施行法等之保障,並舉例探討實踐公民德行對校園生活的重要性。

Ca-IV-3中學生如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決策過程?

Ca-IV-1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務中的爭議,為什麼應該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分析暴力所造成的傷害,並討論非暴力解決爭議符合民主的開放與學習價值的理由為何?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1b--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2b--1: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3b--1:適當選用多種管道蒐集與社會領域相關的資料。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7-21

6課 

我住故我在•社區與部落

Ba-IV-2在原住民族社會中,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是甚麼?為什麼?探討部落原住民族體現文化、認同、政治、生產分配的在地連結點,且為原住民族自治的基礎。

Ba-IV-1除了家庭之外,個人還會參與那些團體?為什麼?說明公民有權成立加入各種自主性的人民團體,來保障或實踐自己的權利。並以國中生可以參與的團體來加以探討。

Bb-IV-2民主社會中的志願結社具有那些特徵?對公共生活有甚麼影響?著重志願結社的特徵及對公共生活的享,而非志願結社的類型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1b--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3b--3:使用文字、照片、圖表、數據、地圖、年表、言語等多種方式,呈現並解釋探究結果。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3

1課 

社會生活中的公民德性

Aa-IV-1什麼是公民?探討公民、國民與其他身分如移民或是難民的差別;著重公民在憲法上的法定資格與餐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及主動性。

Aa-IV-2現代公民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德行?為什麼?探討公民德行對實現憲政民主的重要,包括尊重與肯認不同價值、並願意參與公共事務。

Ba-IV-1為什麼家庭是基本極重要的社會組織?探討初級社會的家庭意義與其他社會制度的關係。

Ca-IV-1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務中的爭議,為什麼應該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分析暴力所造成的傷害,並討論非暴力解決爭議符合民主的開放與學習價值的理由。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1b--1: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2c--2:珍視重要的公民價值並願意付諸行動。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4-6

2課 

團體參與中的志願結社

Bb-IV-1除了家庭以外,個人還嘿餐與那些團體?為什麼?說明公民有權成立或加入各種自主性的人民團體,來保障或實踐自己的權利。並以國珠生目前可以參加的團體來加以探討。

Bb-IV-2民主社會中的志願結社具有那些特徵?對公共生活有什麼影響?探討志願結社的特徵及對公共生活的影響,而非志願結社的類型。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2b--1: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2c--2:珍視重要的公民價值並願意付諸行動。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7-9

3課 

社會文化中的多元尊重

Dc-IV-1日常活中,有哪些文化差異的例子?探討種族、移民、性別、性傾向、身心障礙或信仰等群體之生活經驗和生命歷程的差異,並須避免刻板類型化。

Dc-IV-2以台灣不同語言和不同群體的文化來探究,包括族群、移民、性別、興傾向、身心障礙或信仰等。

Dc-IV-3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探討文化多樣性的益處,以及缺乏尊重的負面影響。

1b--1:比較社會現象的多種解釋觀點。

2c--1: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2b--2: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0-13

4課 

社會互動中的社會規範

B-IV-1為什麼會有社會規範?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有甚麼不同?

B-IV-2日常生活規範與文化有甚麼關係?探討影響日常生活規範的文化因素,可以包括習俗、信仰、儀式、語言、審美、倫理價值或性別關係等。

B-IV-3社會規範如何隨時間與空間而變動?台灣社會之責群、性別、性侵向與身心障礙相關規範如何變動?探討社會規範如何反應社會結構與文化的演變。

1a--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2b--2: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4-18

5課 

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

公Da-IV-2日常生活中,個人或群體可能面臨哪些不公平處境?說明結構性或非結構性因素所造成的個人或群體(族群、性別)之排除、剝削、暴力或無助感。

公Da-IV-3日常生活中,僅依賴個人或團體行善可以促成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嗎?分析行善不完群等同公平正義的實現。

公Da-IV-1科技發展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1c--1:運用公民知識,提出自己對公共議題的見解。

2a--1: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其淵源。

2b--1: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19-21

6課 

社會福利中的國家責任

公Da-IV-3日常生活中,僅依賴人或團體行善可以促成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嗎﹖

公Da-IV-1個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保障,和人性尊嚴及選擇自由有什麼關聯?

公Da-IV-2為什麼國家有責任促成個人基本商活的保障?

1a--1: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2a--2: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議題及其脈絡,發展本土意識與在地關懷。

3a--1: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紙筆測試

教師觀察

自我評量

同儕互評

口頭詢問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數位講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