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學習單
編者:劉姿吟
一、關於范仲淹
(一)字【 希文 】,諡【 文正 】,北宋人。
(二)少孤苦,有志節。為官清廉,不畏權貴。
(三)以龍圖閤直學士出任陝西經略副使,主持邊務。羌人稱為【 龍圖老子 】,
西夏人云:「小范老子,胸中自有【 數萬甲兵 】。」
(四)【 慶曆新政 】失敗後,出任地方官,政績卓著。
(五)設置【 義田 】以賙濟族人。
(六)其文清麗順暢,以抒寫懷抱為主。詞則豪放蒼涼,開【 豪放 】先聲。
二、〈岳陽樓記〉文意理解
※第一段:說明作記緣由
(一)作記緣由之5w1h:
when | who | why(文眼) | what | where | how |
慶曆四年 | 滕子京 | 謫 | 守 | 巴陵郡 |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
(二)為何點出「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讚揚滕子京的政績,隱含對其遭貶之不滿與為其辯白。
(三)「乃重修岳陽樓」之「乃」字,是表順承意涵(就、於是)的連接詞,在這裡有
何重要意義?
強調「政通人和」後才「重修岳陽樓」,表滕子京做事有先後順序、輕重緩急,也可免去再遭讒譏之慮。
(四)本段重要字詞:
屬 | ㄓㄨˇ | 通「囑」,請託 | 1.「屬」予作文以記之(范仲淹〈岳陽樓記〉 2.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馮諼 客孟嘗君》) |
勸飲 | 舉酒「屬」客(蘇軾〈赤壁賦〉) | ||
ㄕㄨˇ | 隸屬 | 名「屬」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 |
種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記〉) |
※第二段:描寫洞庭風光,並以覽物之情開啟下文
(一)美景在何處?
巴陵勝狀 | 湖中 | 湖水水勢 | 景色 |
課本文句 | 銜遠山,吞長江 |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使用修辭 | 轉化 | 類疊 | 互文 |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以「脫卸法」代過,並呼應第一段之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二)承上啟下的關鍵:
岳陽樓的位置 | 誰人到來 | 登樓賞景之後 |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交通輻輳之地 →很多人來往經過 | 遷客騷人 →遭貶官吏與失意文人 →心情定與一般人不同 |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豈能無異? →開啟下文分述「雨悲」、「晴喜」 |
詞語 | 相似 |
浩浩湯湯 | 浩浩蕩蕩、浩浩淼淼、洶湧澎湃 |
遷客騷人 | 逐客愁人、謫宦詩人、謫臣墨客 |
(四)大考考點:
(1)【102指考】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的「騷人」解釋為「失意文人」
(2)【104學測】畫底線的文句,是對其前面的文句(未畫底線者)進行「描述、解
說」: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第三段:敘述面對雨景的悲情
(一)文意解構
項目 | 課文原句 | 文意 | 使用之修辭 | ||
寫景 | 天氣 | 雨 |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 □大雨滂沱 ■細雨不停 | ■類疊 □對偶 |
風 | 陰風怒號 | ■冷風強勁 □朔風慄冽 | ■摹寫 ■轉化 | ||
光 | 日星隱耀、薄暮冥冥 | □晝夜分明 ■昏暗灰濛 | ■摹寫 □對偶 | ||
水 | 濁浪排空 | □風平浪靜 ■浪濤洶湧 | ■摹寫 □轉化 | ||
陸 | 山岳潛形 | ■山景隱沒 □若隱若現 | ■摹寫 □對偶 | ||
人物 | 商旅不行 | □風雨無阻 ■全然受阻 | |||
動物 | 虎嘯猿啼 | □悅耳動聽 ■哀沉悲鳴 | ■摹寫 ■對偶 | ||
抒情 |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 | ■離開京城,懷念故鄉 ■擔心遭謗,害怕被譏 | ■對偶 □誇飾 |
(二)大考考點:
(1)【100指考】「去」國懷鄉:「離開」之意
(2)【100指考】「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
形」書寫「雨景」
※第四段:敘述面對晴景的喜樂
(一)文意解構
項目 | 課文原句 | 文意 | 使用之修辭 | ||
寫景 | 日 | 光線 天候 | 春和景明、上下天光 | ■風和日麗,天光水色輝映 □豔陽熾烈,天水相連無邊 | ■對偶 ■摹寫 |
湖面 | 波瀾不驚 | □浪濤洶湧 ■湖面平緩 | ■轉化 ■摹寫 | ||
動物 |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 ■鳥飛魚游,生機勃發 □鳶飛魚躍,江南草長 | ■對偶 ■借代 □轉化 □誇飾 | ||
植物 |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芷、蘭顏色濃郁又青翠 ■芷、蘭香氣濃花葉繁盛 | ■類疊 ■摹寫 ■互文 ■對偶 | ||
月 | 天空 |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 ■天空清朗 ■月色皎潔 | ■摹寫 ■誇飾 | |
動態 | 浮光躍金 | ■月光浮動如閃耀的黃金 □陽光下湖面粼粼如黃金 | ■譬喻 ■摹寫 | ||
靜態 | 靜影沉璧 | □人影與月影相映如璧玉 ■月影倒映有如沉下璧玉 | ■譬喻 ■摹寫 | ||
人物 | 漁歌互答 | ■漁人唱和 □魚龍應答 | □譬喻 ■摹寫 | ||
抒情 |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 ■忘懷寵辱得失 □忘懷死生之感 | ■類疊 □摹寫 □互文 ■對偶 |
(二)本段重要字詞:
景 | ㄐㄧㄥˇ | 日光 |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 |
景色 | 四時之「景」不同(歐陽脩〈醉翁亭記〉) | ||
ㄧㄥˇ | 影子 |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
詞語 | 相似 |
青青 | 離離、蔚蔚、蔥蘢、扶疏、蓁蓁、蓊蓊、鬱鬱、菁菁、森森 |
(三)大考考點:
(1)【97學測】中秋夜晚皎潔的月光映照在屏東大鵬灣的海面上,一片「浮光躍金」
的景象,真是美不勝收
(2)【98指考】「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
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翻譯
(3)【99指考】因月景而興發愉悅之情:「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
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4)【103指考】春和「景」明的詞義
(5)【103指考】借代法: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第五段:論述「先憂後樂」的襟懷
(一)文意脈絡
順序 | 原文 | 意涵 | 使用之修辭 |
1 |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 點出「古仁人」異於遷客騷人「雨悲晴喜」的表現→引出下文 | |
2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胸懷豁達,超脫第三、四段「因個人得失而悲喜」的觀念→帶出主要論點 | ■互文 ■映襯 |
3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意近孟子:「得志,澤加於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近李白:「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互文 ■對偶 ■借代 □錯綜 |
4 | 進亦憂,退亦憂 | 遷客騷人的憂,是憂個人的進退得失;古仁人的憂,是「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之憂。 | |
5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脫胎自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言國君應與天下人同憂同樂;而范仲淹「先憂後樂」,胸懷更為高遠 | ■引用 □誇飾 |
6 | 微斯人,吾誰與歸 | 嚮慕仁人,以其「先憂後樂」的襟懷自許 | □誇飾 ■倒裝 |
(二)大考考點:
(1)【95指考】「不以物喜」之「以」字詞義。
(2)【96學測】〈岳陽樓記〉認為「儘管仕途受挫,知識分子仍當以百姓安樂為念」。
(3)【98學測】〈岳陽樓記〉以「遷客騷人」和「古仁人」對照,顯示自我「先天下
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4)【100指考】「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為歌詠岳陽樓之對聯。
(5)【101學測】郭靖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英雄大豪傑固
當如此胸懷!」
(6)【103學測】「吾誰與歸」之「與」字詞義。
(7)【103指考】「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非因果句。
三、〈岳陽樓記〉重點統整
(一)「雨悲」、「晴喜」之比較
因雨而悲 | 因晴而喜 | |
天候 | 霪雨霏霏、陰風怒號、薄暮冥冥 | 春和景明 |
光線 | 連月不開、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 上下天光 |
湖面 | 濁浪排空 | 波瀾不驚、一碧萬頃 |
夜景 |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 |
人物活動 |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
動、植物 | 虎嘯猿啼 |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感受想法 |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
心情 | 感極而悲者 | 喜洋洋者 |
描寫筆法 | 色調陰暗,氣氛灰淡幽慘 | 色調明亮,氣氛愉悅盎然 |
(二)本課精句說解
1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 以「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表示滕子京頗具才能,隱含為其遭貶不平之意。另外「乃」字強調滕子京做事有次序,先安頓百姓,才修樓以遊憩 |
2 |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意指朝夕光線映照,變化多端 |
3 | 前人之述備矣 | 呼應前段「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為「脫卸」筆法,以此句作過渡,可不費筆墨再寫「岳陽樓之大觀」 |
4 |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以反詰句作結,指出「遷客騷人」於此交會,定有不同的心境 |
5 |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 意指古仁人不會「因雨而悲」、「因晴而喜」 |
6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為「互文」修辭,強調不因外在環境美惡與個人境遇好壞而或喜或悲 |
7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為「互文」修辭,說明不論在朝居官或退居在野,皆憂國憂民 |
8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強調古仁人不以一己出處進退、寵辱得失為念,而以天下蒼生為先 |
四、相關詩詞賞讀
孟浩然〈望洞庭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想一想】 1.本詩描寫的洞庭湖景,與范仲淹〈岳陽樓記〉比較,相似者為? ■八月湖水平vs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涵虛混太清vs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氣蒸雲夢澤vs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波撼岳陽城vs波瀾不驚,薄暮冥冥 2.從詩題〈望洞庭贈張丞相〉與本詩「頸、尾」兩聯推測,孟浩然真正想跟張九齡說的是什麼? 這是一首干謁詩。孟浩然希望能獲得張九齡的賞識與舉薦,從「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可見端倪。詩云自己想要渡湖到對岸,卻沒有船隻,閒居實在有辱皇上聖明,坐看垂釣的人,反而羨慕魚兒有知音。 |
五、短文寫作練習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中的美麗與哀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aDFJg0mzE
請先看一小段洞庭湖景色的影片。
〈岳陽樓記〉中「雨悲」、「晴喜」兩段描寫細緻,文筆優美,讀來酣暢淋漓。唯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何「霪雨霏霏」、「日星隱耀」等湖面的陰雨之景,會為人帶來「感極而悲」的心情?又為何「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等晴天的日夜之景,會給我們「喜洋洋」的感受?試以己身經驗說明,文長250字左右。